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爱国作文素材时事评论100字范文四篇

时间:2021-12-23 17:32:32 来源:网友投稿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爱国作文素材时事评论100字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爱国作文素材时事评论100字4篇

爱国作文素材时事评论100字篇1

  环保“最后防线”如何不失守?

  环境问题的解决,职能部门和当地政府的积极回应是关键。不按规定上报信息,不能作出专业判断,作为环境保护的职能部门,如此失职无法宽容。当初,瞒报5天后,长治市长在“瞒无可瞒”情况下向社会致歉时,以三个“没想到”解释迟报原因。现在看来,“没想到”除了有敷衍公众、避重就轻之嫌,也与环保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有一定关系。说到底,无论是自己“没想到”,还是被误导了才“没想到”,其背后都是一种失职。

  这尤其让人反思。并非每个地方都会发生重大污染事故,但是,在当前中国进入“环境风险期”与“环境敏感期”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地方会面对公众的环境焦虑。就像近期,浙江一企业家痛心于家乡的河流污染严重,以“2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公开“悬赏”;春节以来公众对地下水污染的持续举报与质疑,也将山东潍坊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我们的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今后要更多面对的,不仅是如何按规定上报信息、及时处置,还要学会面对公众如何回应,包括如何面对“悬赏”与“举报”,如何及时核实,作出专业判断、正确建议。

  中国公民新增4个免签目的地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马卓言)记者9日从外交部领事工作媒体吹风会上获悉,2018年我国与阿联酋、波黑、白俄罗斯、卡塔尔4国缔结了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创历年数量之最。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郭少春在吹风会上说,中国与阿联酋免签协定每年惠及约100万赴阿中国游客和350万过境旅客,这两个数字相加,约占内地居民首站出国人次的8.5%。

  乱读《弟子规》,不如“捧”起董卿

  时事评论背景:

  董卿又火了。话说自她2005年亮相央视春晚直到现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她何时没火过?流水的春晚主持人,铁打的董卿,就算给刘谦当托,也能被连续谈论上两年。在央视主持人频频离职,被各大视频网站掠走的时候,董卿之于央视,已是货真价实的台柱子,保持她火,就是保持收视率。但董卿这次火,和以前的红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有点儿微妙,用网友的话说,“原来你是这样的董卿”。

  时事评论观点:

  一夜之间,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出口成章,古今中外的诗句均可应景地信口拈来,虽然吟诵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叶赛宁的“当时的我是何等温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发间”,都是名句经典,但在当下主持人、娱乐明星普遍没文化的今天,能合适地引用,已经算是能力的体现了。

  活力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3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并提出明确要求,为构建“活力中国”指明了方向。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今天的中国,呈现一派勃勃生机。这里是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的创业热土,是一天运输1亿件快递、一年产生29.2万亿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的网络大国,更是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创新中国。

  过去一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活力中国”的背后,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务实行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用公正监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把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字里行间,一个“活力中国”跃然纸上。

爱国作文素材时事评论100字篇2

时事评论及素材积累

选编:高三语文组 2011年11月

“我为爱而来。”1月28日,36岁的四川汉子李勇为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女大学生阿依努尔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这个名叫“月光”的女孩点燃了生命之火。

  在救助阿依努尔的几个月中,发生了很多“没想到”的感人故事:阿依努尔的父母亲没想到,那么多素昧平生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阿依努尔的同学们没想到,在网上发的“鸡毛信”,在社会上掀起爱的波澜;阿依努尔的骨髓捐赠者没想到,6年前爱的承诺穿越了时空,在6年后为花季少女带来生的希望……

【深度分析】“没想到”的背后,是爱的力量。最早发出“求救”呼吁的阿依努尔的同学们始终被感动包围:“正因为有了跨越地域、超越民族的大爱,我们的求救才有如此强烈的响应。”如果没有同学们的大声疾呼、没有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没有慈善部门的鼎力支持、没有爱心人士的无私援助,就不会有令人动容的“阿依努尔现象”。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爱的信心、爱的行动,就能给困境中的人们爱的支持、爱的温暖。

  “阿依努尔现象”,不仅是爱的涟漪,也是慈善的典范。没有生病之前,善良的阿依努尔曾为白血病患者募集资金。阿依努尔赢得那么多关爱,不仅因为她少数民族的独特身份,还因为她的爱心打动了无数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有播撒爱的种子,担当社会责任,才可能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收获更多的爱。

  “阿依努尔现象”,具有社会学标本意义。社会本来没有“墙”,是猜忌、隔膜和不信任,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屏障。在慈善事业中,也存在这样的“社会墙”:对慈善机构不信任,阻挡了爱心人士的脚步;善款运用不透明,消解了人们的捐助热情;做了好事却被误解,让人们沦为冷漠的看客……

  在社会转型期,如何打破这些无形壁垒,形成新的情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如何光大慈善精神,形成一家有难、万人支援的社会风尚?“阿依努尔现象”,为打破“社会墙”提供了新的启示:只有更透明、更专业、更公正,才能拆除不信任的“心理围墙”,打造有公信力的慈善事业。当慈善成为一种习惯、助人成为一种快乐,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善的领地、美的家园。

  人的悲剧,不是无法战胜疾病和苦难,而是面对疾病和苦难时,孤立无援。让我们在祝福阿依努尔的同时,把关切的目光投向更多的“阿依努尔”——上百万与白血病殊死搏斗的患者和家庭。我们期待着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期待着更多鼓舞人心的“阿依努尔现象”。

8月中旬以来,湖北安陆的形象宣传片“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每天在央视四套播出。李白的出生地四川江油,要求湖北安陆停止侵权。

江油市李白纪念馆馆长郭兴隆表示:“李白不过是在安陆生活了10年,娶了第一个妻子而已,后人凭什么就自我标榜‘李白故里’?我们有充分的史料佐证李白出生于江油,而且‘李白故里’的称谓,也是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了的城市商标。”

江油市委宣传部称,具有内容争议的湖北安陆形象推荐广告,已引起江油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江油市已分别向中央电视台与湖北安陆市方面发函,要求立即修改或停播该广告,停止名誉侵权。江油市政府法制办负责人表示,此事还在进一步讨论中,目前广告还在播出,本周内将给安陆市发去律师函,表明江油对处理此事的立场,对其侵权提出交涉。

【深度分析】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流行的当下,古代名人俨然就是“财神爷”。一些地方为了古代名人的故乡名号纷纷争抢,蔚为壮观,成一时之盛。其实,这只是一些地方政府“借水行船”的发财招数而已,目的在于拉名人为自己招商引资和拉动旅游服务。然而,脱离城市的自身特色,光靠“傍名人”来打造城市品牌,恐怕难以持久。试想,如果城市本身不吸引人,再多的名人广告,又能怎样?

8月24日,拥有全球最大销量的通俗杂志《读者文摘》在美国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是最新一桩在融资收购高峰期达成的媒体交易走向破产的案例。此前,已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和《芝加哥太阳时报》等6家主流报纸出版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由于美国媒体出版公司秉承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每一家报纸的背后都有大财团的资助。在美国金融业一泻千里的萧条市场下,必然波及到其他产业的经营。

《读者文摘》这份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文摘类杂志,曾是大萧条时期美国人最为珍贵的精神食粮和心灵鸡汤。目前,它有48个版本,19种语言,风行60多个国家,拥有1.3亿读者。

【深度分析】《读者文摘》等权威媒体的破产,除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传统出版业遭遇到网络阅读时代的狙击,使传统阅读走到了末路。很多人甚至担忧数字化阅读的盛行,会使人类失去书本和传统阅读的“经典”文化和生活方式。历史的进程无法阻挡,顺应时代潮流,《读者文摘》如果通过资产重组,能够从虚拟网络中闯出一条新路,将会成为传统媒体数字化生存的典范。

 

随着由周润发主演的《孔子》的热映, “孔子”越来越热闹,终于由官方出面搞起了祭孔大典。《中国文化报》7月7日刊登赵士林的文章认为,我们应该敬重的,是本来面貌的孔子。 我们应纪念作为伟大的文化人、教育家、知识分子的孔子,不应尊奉作为专制王朝的精神符号和意识形态偶像的孔子;我们应梳理、批判、继承儒学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应顶礼膜拜作为精神枷锁的儒教。因此,我们可以赞成建孔子学院,可以赞成设孔子奖,但坚决反对祭孔。

其实,先秦那位不得势的孔夫子可不是那么板着面孔一本正经,望之俨然。相反,他老人家倒是很随和、很自然、很有趣、很亲情的一个人。

【深度分析】不言而喻,现代社会所追思、学习、敬重的孔夫子,不能再是精神禁锢的孔夫子,不能再是专制偶像的孔夫子,更不能再是三跪九叩的孔夫子,而是可以切磋琢磨的老师、学者、朋友,可以像和李宇春那样“互动”的孔夫子。我想,本来面貌的孔夫子是很愿意这样做,而不愿被抬到祭坛上去的。孔子是人,不是神;儒家是学派,不是宗教;《论语》是文献,不是圣经。

“幸福就像毛毛雨……”随着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的热播,主人公傅老大的这首《幸福歌》火遍大江南北,引发人们对幸福的思考。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在剧中,小五渴望荣华而难求富贵,老四渴求别墅而险为房奴,老三为了升官而差点官司上身,老二的巨额财富在瞬间蒸发。惟有傅老大,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境遇顺逆,都能感受到幸福。其实,傅老大并无创造幸福的“独门绝招”,有的只是平凡人的知足心态。在他看来,得到是福,舍得是福,知足最幸福。

【深度分析】影视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傅老大的幸福观引人深思。知足常乐的心态,不是小富即安,不是“阿Q精神”,而是对环境的适应。人应该学会改变环境,也要学会适应环境。憨厚老实的傅老大来到北京寻找幸福,尽管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让他四处碰壁,但他有幸福的指引,因而在陌生的大都市里生活得游刃有余。 

  这种幸福的心境,源于对幸福真谛的深刻认识。傅老大不求大富大贵,不求有权有势,不求锦衣玉食,只求内心的真实感受。真爱为他消除隔膜,真情为他清除障碍,真心换来无尽的愉悦。因为有自己的幸福坐标,无论顺境逆境,傅老大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人生的幸福和烦恼是等量的,就看你如何感受。就像在沙漠里发现了半瓶水,说“太好了,还有半瓶水”的人感受到的是幸福,说“真糟糕,只剩下半瓶了”的人感受到的是烦恼。有心的人能更多地感受幸福。感受幸福,首先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需要有良好的品格和修养。

  幸福在哪里?正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的那样,“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它的居处在我们的灵魂之中”。不幸的是,在喧嚣的现实生活中,财富多寡通常被一些人认为是衡量幸福的主要标准。不少人总是憧憬、描绘着未来,可所期待的幸福生活到来时,却找不到曾经向往的幸福。

  哥哥发薪路上遭遇车祸,弟弟忍痛“接力”还钱,近日发生在荆楚大地上的一幕令人动容。“无论多困难,绝不拖欠一分钱”,在哥哥一家遭难后,弟弟孙东林朴实而坚定的话语,折射出这对“信义兄弟”的道德魅力。

【深度分析】这样的信义举动,源于20年来的承诺与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20年来,孙氏兄弟从未拖欠工人一分钱的工钱,他们用诚信践诺,靠信义发展。俗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君子之财,取之有道。

  孙氏兄弟“接力还薪”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体现了做人的良知与品格,更反映了我们当前最需要的东西:社会信义。按照当下社会上某些人的逻辑,“信义兄弟”似乎也有理由拖欠农民工的工钱:孙水林本人被别人拖欠了许多工程款,因此,他再拖欠农民工的工钱,似乎也是没“办法”的事;哥哥一家5个人都走了,弟弟至少可以暂缓替哥哥发还工钱,而没有拿到工钱尾款的农民工,从情理上,似乎也不会因此紧追不放……从这个角度来看,孙氏兄弟的坚守更加可贵:信守承诺,宁可自己难,也不让他人忧。如此做人做事,谁不愿意和他们合作呢?

  孙氏兄弟的义举,当让那些恶意拖欠农民工工钱的不良老板,羞愧难当,无地自容。那些靠昧心钱致富的人,是否觉得手烫?有些人挖空心思、钻山打洞,可事业就是做不大、做不好,是不是可以从自己的德行上找找原因?

  毋庸讳言,信义的缺失,不只体现在农民工和包工头之间,一定程度上,它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通过一系列规则和制度,让守信义者得人心,让得人心者得财富。这样,善行义举才会有强大的依托,守信义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人无信则不立。诚信和道义,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实现科学发展的必备要素。感谢孙氏兄弟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给我们带来的温馨、感动和震撼,为我们这个社会培植了一方道德沃土。

  “慈善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慈善行为,我担心自己会迷失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近日,杨澜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慈善晚会上的这段独白,勾起人联翩的浮想。

【深度分析】慈善是人性的生动体现。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在于人有慈爱之心。慈爱是人的崇高精神之一,它自愿、无偿地把财物或劳动赠送他人、支援他人,使他人享受爱心与关怀。“人有急难,倾财救之”,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汉初开国名将韩信时,没有忘记提及节衣缩食帮助韩信度过窘境的无名漂母。慈善的传统代代相传,散发出永恒的温暖之光。

  慈善是纯洁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以高尚的道德义务为基础,追求多做好事、乐善好施,不掺杂功利性目的。众所周知,权利与义务相对应,道德义务却是与不谋求个人权利或报偿相对应的。真正的慈善者追求的是精神的圣洁、奉献的愉悦。有人说:“赚钱是为了生活更美好,捐赠是为了生活更有意义。”因此,许多慈善者隐姓埋名、不求回报、默默行善、不为人知……

  慈善是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它可以作为市场分配、政府分配的有益补充,缓解和调节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增强社会凝聚力。慈善,客观上是在为国分忧、为民奉献,是在帮助党和政府共同推进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主体的民生事业,已成为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纯粹追求利润的“经济人”,到有责任感的“社会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入榜慈善家有121位,共计捐赠18亿元;入榜慈善企业899家,捐赠款物价值达100多亿元。

  慈善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道德追求,是社会文明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大连曾两度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大连,有浓郁的慈善文化氛围、动人的慈善典型、成效显著的救助活动。在2008年支援汶川地震灾区的活动中,大连捐款达到6.7亿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在前列,充分彰显了城市品格。

  善与恶,是人性中一对矛盾的存在。古人云:“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抑恶扬善,善愈多,恶愈少,社会的阳光愈灿烂,生活的花朵愈鲜艳。

  人类需要慈善,世间需要慈善。慈善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是充满爱心、充满激情的事业。慈善事业又是人人可为、人人可做的平凡的事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成为美好的人间。

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因翻唱汪峰的《春天里》一炮走红,然而前日旭日阳刚的经纪人黎冬透露,汪峰已禁止旭日阳刚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紧接着汪峰在博客上写下洋洋洒洒5000余字说明事件来龙去脉,称自己是本着帮助旭日阳刚的想法,允许他们演唱自己的歌,现在停止授权实属无奈。从草根到商业,旭日阳刚的“春天”在哪里?

【深度分析】当草根成为明星,情感因素就不再有话语权。春晚过后,旭日阳刚名气一路飙升,由此带来的最直接效应就是商演身价水涨船高。“禁唱”风波,还原了“旭日阳刚”的艺人身份。平心而论,艺人基本素质他们并不具备,能够走红是因为他们的农民工身份。但是,一旦华丽转身成功,他们就不叫“农民工”了。很多人认为汪峰在禁唱事件上表现得缺少人情味。在中国,人们对这类事情的认识,和法律是没有关系的,人们更愿意讲情而不是理,更愿意根据双方的强弱关系来确定自己的态度。旭日阳刚原本是两个热爱唱歌的农民工兄弟,是千千万万弱势群体草根的缩影。悲悯和同情是善良的人们本能的良知,无论是和旭日阳刚一样身处弱势,还是已然强势,大多善良的人都会希冀农民工也有春天。弱势并不表示其所有的行为都该同情和支持,这显然是盲目的。有时候盲目的支持常常让我们忘掉常识。让艺人回归艺术,让关怀回归关怀。当农民工歌手不再成为一种标签,当一个群体不再因为身份而获取特别的同情,或许,那才是真正的“春天里”。

北京两位农民工歌手在出租屋内即兴自拍的歌曲视频《春天里》,在互联网上得到数以千万计点击和转载,让网友“哭得无法抑制”。网友们说,民工版《春天里》唱出了真实情感,唱出了农民工生活的辛酸,也唱出了打工族执著顽强的生命力。湖南省委书书记周强在不同场合两次推荐《春天里》。

【深度分析】1、感动来源于生活,生命力也来源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我们始终没有失去春天里的信念。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首歌里找到自己,赤子一样的执着是人们对于生活惟一不变的回报。在一首歌中,清贫不改乐观,迷茫不失自我;狂野不改豁达,流泪不失希望,于平凡生活中,更加贴近大地,永不失去向上的力量。人们对生活,体味最真实,感受最真实,没有自不量力的奢望,没有浮华虚无的追逐,有的是对快乐的追忆与希冀,有的是对生活平实的追求:“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谁不懂相濡以沫?谁不懂幸福生活?平凡如我辈,亦懂得上进的力量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伟大的作品所饱含的健康力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一首歌真实的演绎,真实的感染力,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中国有那么多农民工,“农民工已经形成中国社会一个极具特点和特色的社会群体,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最有生活基础,懂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经历着许多人不曾或不会经历的事情”,生活给予他们悲欢离合,生活也给予了他们创造幸福的力量。他们在贴近大地、拥抱生活时表现出的底层群众的旺盛生命力与野草般蓬勃的生气,让人震撼,让人启迪。

2、如果《春天里》是一首脱离生活、远离地气的呻吟,如果歌者没有唱出老百姓的苦痛、伤悲、挣扎与梦想,就不可能引起坊间的强烈共鸣。其实,《春天里》原唱者是歌手汪峰,汪峰去年推出这首单曲后,一直好评不断,但远远无法企及今天的热度,一大原因就是翻唱的是两位朴实的农民工。无论29岁的刘刚还是44岁的王旭,他们在这之前,都是边缘的,他们的处境甚至有些艰难——他们交不起房租、甚至养不活自己,比如王旭租住的是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房子。由这两个人让我想到了“蚁族”,居住在地下室的“鼠族”,那些万万千千的“蚁族”“鼠族”们,他们同样为生活所困,同样怀持着卑微的理想,在不停地熬;我还想到了农民工,旭刚组合都是农民工,唱歌是业余,比如王旭,他从河南商丘到北京打工,曾经烧过锅炉,现在在一家制药厂仓库当复核员,月入1000多元。可以说,旭刚组合的背后,站着密密麻麻的“蚁族”“鼠族”,林立着难以尽数的农民工、弱势群体。在受到关注之后,两人的命运也许能够有所改变,但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呢?民工版《春天里》很给力,也很悲催。读懂民工版《春天里》受追捧的社会表情,比仅仅感动更有必要。特别是官员和相关部门,感动之后更应该行动,按照中央的部署,踏踏实实推进各方面的改革,让弱势群体分享发展成果,尽快走出逼仄的生存状态。温总理曾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如此“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一个人”、“为每一个人创造发展机会”的公平正义,显然是真正的“春天里”———能够“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不再迷惘流泪的“春天里”。

日前,中国“首善”陈光标与北师大壹基金“首期中国基金会领导人高级研修班”学院谈话时称:目前不考虑与专业组织合作做慈善,希望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感染更多富人;中国目前的慈善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中国需要他这样的“暴力慈善”,来推动整个社会的慈善进步。

【深度分析】从陈光标的回应来看,“首善”认为“‘暴力慈善’定位非常好”、“中国需要我的‘暴力慈善’”,似乎这位中国“首善”认为,在中国慈善事业尚未成熟的前提下,无论怎么高调甚至引起公众心理的不适,这个社会都是欢迎这种“暴力慈善”的。简言之,也就是只要有能力慈善,慈善的实施方式并不重要。

央视评论:①他与现代慈善理念不相符,“陈光标式慈善”是一种慈善的倒退。现代慈善理念是以平等为基础,以自愿为前提,而尤其重要的,是维护受捐助者的尊严,甚至有人认为,尊严是最大的慈善。

②在慈善效果上,除了满足撒钱者的某种心理需要,对于穷人没多少益处。姑且不论好多的钱其实落不到真正的穷人手里,就是落到他们手里,养成依赖,对他们以后的生计反而是毒药。真正的济贫,一是帮助他们在教育上提升,包括办学和资助穷孩子上学,帮助失业的穷人接受培训,以期再就业。二是定点定期帮助那些丧失劳动力的家庭,让他们能够活下去。三是帮助穷人学会自救,学会自谋生计,摆脱贫困。显然,这三种形式,都需要组织来做,专业的助贫N G O组织可以很好地从事这样的工作,至于陈光标这样有善心的企业家,只需做到定期出钱就可以了。

③慈善最重要的前提是内心的虔诚,以及对贫弱人群的尊重,没有尊严的慈善叫“施舍”。“暴力慈善”显然是把这种虔诚和尊重剥离出来,只是纯粹的物质输血。慈善不仅仅就是物质救济。

④一个成熟的社会,救灾捐献是常规,不该是聚光灯下之事。慈善不单是有钱人的事业,而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共同事业;慈善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权利与责任。

⑤陈光标的善举还是值得肯定。高调也好,炒作也罢,陈光标毕竟是在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做善事。有网友说,“我们看不惯陈光标凌驾于别人尊严之上的行善,我们也不能忽视穷人拿到200元之后感动的泪水”。这话说得好,也道出了陈光标式慈善最令人纠结之处。我们一方面对陈光标式慈善颇有微词,希望他能够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感叹有那么多贫困人群急需救助,不管何种方式的慈善对他们而言都是雨露甘霖。我们一方面笃定地认为尊重受助者人格尊严是慈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怀疑,这样的要求之于当下现实是否过于高调。

⑥陈光标也许离现代公益的确还有十万八千里,留给公众的印象也只不过是在众人围捧中发红包,但我们的慈善效能离“现代公益”又有多远的路程呢?

2010年10月18日,圆明园迎来了罹难150周年纪念日,系列纪念活动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拉开帷幕,历时一个多月。活动的高潮是10月18日的纪念大会,将邀请世界多国嘉宾,其中包括当年洗劫圆明园的英法等国的政要和名人,不过,筹委会副主任爱新觉罗·宝珣表示,纪念活动不是要记仇,而是要记住过去,展望未来,倡导和谐世界,记住圆明园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深度分析】圆明园自康熙46年始建,到1860年秋被焚,梦幻般存在150年。而今,以残骸、废墟遗世又150年!其兴败存废,写照着中国近现代史。

——作为“康乾盛世”象征的圆明园,随着“财散民聚,财聚民散”治国理念杳渺荡然,其豪奢极致与“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凋敝民生日益形成极致反差,清王朝陷入内忧外患,蓬岛瑶台风雨飘摇;

——作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不乏海宴堂、远瀛观、大水法等西洋景,不乏外国使节、传教士、洋画家的助兴应和的身影,但享受其中的封建帝王以天朝自居,对外界懵然不清,不知西方世界正在进行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全然不知大大落后于人,圆明园览尽世界风光,却如遗世独立“孤岛”,最后落至落后挨打的命运;

圆明园的命运,浓缩了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的命运,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面对旷世罹难与屈辱,中华儿女哀伤而不颓丧,悲怆而不悲沉,催生出深沉浩瀚的强国梦,并将自立自强融入自己的血液,以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和气概,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执着追求民族复兴的悲壮历程,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东方。

150年前的那个秋天的一场劫掠和那把大火,将一个王朝300年积攒的宝物裹挟而去,涤荡的不仅是那些王公贵族的颜面,还有东方古老民族数亿蚁民的尊严。150年来,我们总是将“圆明园浩劫”归结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国门的轰打;我们又总是归结于资本主义的血腥,对生产资料的疯狂占有。150年来,“圆明园浩劫”一直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的不仅是西方列强的凶恶,更是东方古国的文化和科技的落后、对通行世界的市场规则寡淡无知。它告诉150年后的后人,固守国门、回避世界是一条行不通的道路。——150年后“圆明园浩劫”仍然在拷问着我们。

为了忘却的纪念——150年前的今日,圆明园在劫掠一空后被付之一炬。因为大清朝的溃败和京畿的陷落,“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150年来,无数的中国人为了不再被外族肆意掠夺和践踏奋起抗争,抛头颅撒热血。而今,我们再不复当年的羸弱,我们陶醉于今日的繁华,那个残破不堪的废墟正在从我们的生活和心灵中淡去,再旧事从提便有些不合时宜了。但也正是在今时今日,我们还不能完全对所有宣布拥有主权的领土行使主权,还不能对所有来自外部的不合理要求进行有力回击,还不能完全回复祖先的辉煌与骄傲。所以,特别是在我们依然还不够强大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还是有必要再唤醒对这段历史的记忆,牢记一个屈辱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不久前,韩寒和陈丹青在湖南卫视一档电视节目中就阅读与小说进行讨论时语出惊人,“炮轰”众多文学大师,称老舍、茅盾、巴金等人的“文笔很差”,“冰心的完全没法看”,引起一片哗然。9月27日消息,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就读于北大的儿子李戡一句“韩寒算老几,大学都考不上”曾引发了规模不小的口水战。两人之间的争斗刚刚平息不久,近日,不甘寂寞的李敖又登上《杨澜访谈录》,向韩寒“开炮”,称韩寒的书是“臭鸡蛋”。

【深度分析】

1、评论家浩歌撰文回应称,“茅盾、巴金、老舍、冰心是我们这个民族杰出的文学大师,是民族心灵史的书写者,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者,其地位是历史的决定、人民的选择,经过了文学史的检验和评价,颠覆大师贬低大家可笑而且徒劳。”浩歌认为,对中国人公认的文学大师贬低嘲讽,伤害了一个民族的文学尊严,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涵养,是一个文人的基本修养。评论家李亚广则直言不讳地表示,韩寒、陈丹青之流已经把“批名人”招“骂”当作保持大红大紫光环的灵丹妙药,是把肤浅当作招惹眼球的卖点。在互联网上对两人的批评与质疑声就更显言辞激烈,有的网友嘲讽韩寒“就是又一个靠骂人炒作自己的宋祖德”,甚至有网友声称“如此言论只能说明他们自身的自大和无知,根本不必理会,就当是狗叫吧”。此外,还有不少网友批评韩寒“你以为你是谁?”,并表示没看过韩寒的作品,以后更不会看了。还有的80后网友表示要跟80后的韩寒划清界限。

2、初看李敖似乎有点狂傲,有点苛刻。但是李敖的话也发人深省,特别是他说:“韩寒就是长得蛮好看的,蛮体面的,人也很活泼,他知道媒体要什么东西,所以他给出来的就是媒体所要的肤浅的那一面。可是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有很多深度的东西,需要很多时间累积的东西,如果否认了知识活动,那努力念书的人,去发明的人、去研究的人,这些努力都被抹煞了”。这说明了当前读书无用论在一些人头脑中存在着不小的市场,而且对国家对社会没有什么好处,只是靠投机取巧,名利双收,而不是真正地为社会创造成果和文化,只是制造一些诱人的文字,对青少年十分无益,应当及时拔除,可见李敖的话是振聋发聩的。

不读书不写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是无法写成鸿篇巨著的。李敖可以说是点中了韩寒的冷穴,后有李戡追赶,前有李老榜样,所以韩寒如果不想昙花一现的话应该多研究点历史文化,这样使自己写的东西厚重起来。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韩寒名气有了,此时更要听到李老的忠告,厉练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水平,那样文章才能更加深入人心,更能成为历史的产物。不要等自己被新人代替,韩寒降温,那时候再回首往事时,连保尔都帮不了忙了。如果一个人能把学习作为己任,不断地调整自己,这样自身的功底就会厚实起来,也就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应对自如。李敖的醒世之言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

五、名人推介——曼德拉

1、“我没有敌人”——世界记住曼德拉,不仅因为他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不仅是因为他的努力,南非最终以和平方式废除了长达46年的种族隔离制度,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位和蔼可亲甚至有些淘气的老人,总是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所以,他能自豪地宣称:“我没有敌人”。“我没有敌人”,

他在很多场合强调,“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曼德拉在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就开始思考,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就仍处在狱中。

2、斗争的一生——曼德拉参与领导了一系列反对种族歧视、种族压迫和种族迫害的斗争。他曾经多次被“禁止”(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治安处罚)和逮捕:1953年被禁止参加集会2年;1956年被禁止参加政治活动5年;1962年8月被逮捕入狱;同年11月被判处5年监禁;1964年6月12日被判处终生监禁。曼德拉在监狱里度过了27个春秋,其中在罗本岛监狱里就被关押了18年。

即使是在极其艰难的监狱生活中,曼德拉也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他把监狱里的斗争看作整个南非反对种族歧视、种族压迫和种族迫害斗争的一部分,把监狱变成了与白人独裁政府作战的战场和学习的课堂。有人甚至把罗本岛监狱称作“曼德拉大学”。

长期恶劣的斗争和监禁生活并没有摧毁他的身躯和意志,反而使他政治上更加成熟,观察问题更加周全,人格魅力得到了升华。曼德拉的伟大人格和坚强意志甚至感动了监管他的狱警,后来他们彼此竟然成了朋友。这种非凡的人格魅力帮助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个黑人总统、世界上最受敬重的政治家。  

3、宽容与幽默——作为一位当代伟人,曼德拉博大宽广的胸怀备受世人敬仰。2000年,南非全国警察总署发生了这样一件严重的种族歧视事件:在总部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当工作人员开启电脑时,电脑屏幕上的曼德拉头像竟逐渐变成了“大猩猩”,全国警察总监和公安部长闻之勃然大怒,南非人民也因之义愤填膺。消息传到曼德拉的耳朵里,他反而非常平静,对这件事并不“过分在意”。他说:“我的尊严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几天后,在参加南非地方选举投票时,当投票站的工作人员例行公事地看着曼德拉身份证上的照片与其本人对照时,曼德拉慈祥地一笑:“你看我像大猩猩吗?”逗得在场的人笑得合不拢嘴。此后不久,在南非东部农村地区一所新建学校的竣工典礼上,曼德拉不无幽默地对孩子们说:“看到你们有这样的好学校,连大猩猩都十分高兴。”话音刚落,数百名孩子直笑得前仰后合,曼德拉也会心地笑了。他善于巧用别人对自己的恶作剧来活跃气氛。在这里,幽默成为曼德拉博大胸怀的自然写照,书写着一种坦荡而豁达的胸襟,也体现着一种“厚德载物”的至高境界。

4、我是罪人——曼德拉新书《与自己交谈》定于10月13日问世。英国广播公司10日援引书中一段节选报道,曼德拉在狱中时对自己所获国际名声态度谨慎。“在狱中有件事深深困扰我,我不经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错误形象,被人当成是圣人,”曼德拉写道,“我从不是圣人,而是一名不断努力的罪人。”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获得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喜欢欧洲文学的人都知道,这100多年来,已有10多位法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人获“诺奖”的高频率与法国人对文学、对读书始终热情不减有关:

  其一,法国虽然只有6000万人,却有500多家出版社,数量与我国相当。其二,法国出书多,写文章的人也特别多。法国有250多万年轻人写过书或投过稿,也就是说6%的法国人热衷当“文学青年”,法国的文学大军几乎与我国的业余写手数量(网上称270万人)相当。其三,法国人尊敬文化人,文学艺术在法国永远是最高尚的。其四,法国人的文学修养普遍较高。从总统到部长、从老板到艺人、从老师到学生,似乎懂得法语的人都爱写点东西,而且他们写文章和投稿全凭质量发表,所以法国文学少见“官样文章”或“八股文”以及“抄袭文章”。其五,法国人爱读书。法国的图书价格虽然比我国贵得多,但法国人买书从不吝啬,读书从不停滞,所以法国又是一个图书消费大国。

【深度分析】诺贝尔奖设立已有百余年,中国人百年的奥运梦都圆了,国人的名字却始终没有出现在诺贝尔奖的名单上。我们可以理解国人情深似海的“诺贝尔情结”和难以掩饰的尴尬,但与其停留在无谓的感伤与空谈,不如好好反思当前的教育制度和科研制度,乃至整个国家的人文环境。法国100多年能产生10多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文学的货真价实和举国热衷文学的浓烈氛围可能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今年十一长假是继取消五一长假后的首个长假,很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旅游、吃喝和购物上。为抓住这一赚钱机会,商场打出的打折、让利、抽奖、返券和送积分广告,让人们眼花缭乱。在天津津汇广场、友谊新天地等商场,“买200减100”“全场5—7折”的促销广告点燃了很多人的购买欲望。在天津百盛商场,偌大的停车场很难找到停车位,有的车主在停车场徘徊,等待空位。走进商场,人头攒动,人们忙着购物,不亦乐乎。

在南京,也是一派热闹景象。“到处都是商家在做活动,想找一处安静的场所都很难。”几天长假下来,在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小万抱怨说,“黄金周”就是商家赚钱的好机会,走在街上满眼都是商家各式的促销广告,让人一刻也得不到安宁。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对此表示,节日,不论是政治性的还是文化性的,都是有精神内涵的、有纪念意义的、庄重的。“在节日里,主要是体验和感受它的文化。比如国庆,我们感受一种崇高的国家情感。所以不能将节日当成一般假日来对待。”

【深度分析】节日的意义,主要在于弘扬一种文化,倡导一种精神,借节日安排休闲度假,如果忽略了节日的文化价值,让节日湮没于集中进行的物质消费中,依附于它的休闲活动自然会变得乏味。国庆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不能仅仅被当作是消费和休闲,人们还应在回味历史的同时,注重享受文化的滋养。国庆“黄金周”不能只有“黄金”,而淡忘了“文化”。

爱国作文素材时事评论100字篇3

解开“校内减负校外加”的新考题

近期多家媒体关注到一个现象:在教育系统各种减负举动之后,很多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争先恐后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超前学习、不讲原理、追求解题技巧……一些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迅速在全国做大。家长们则依旧焦虑感十足,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全家总动员,花钱花时间,不断卷入这种饥渴游戏当中,明知孩子不快乐,却又被绑缚在战车上动弹不得。

  这实在是令人尴尬的一幕。前些年大家不断呼吁,应试教育导致孩子们负担太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侵害,为此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很多规定:不得搞题海战术,不得节假日补课,不得分快慢班,不得多布置作业……如果说在校园系统内还可以“封堵”一些行为,给学生们营造一些减负空间的话,那么现在在校园外,这种“加压”游戏以市场化的方式风靡,显然更加难以应对。这也警示我们:“教育减负”光靠主观上的棒喝封堵,是远远不够的。

  家长与学生不得喘息地跌入新的“圈套”当中,如果归结为家长们的选择,显然过于简单。校外变本加厉迅速聚合成一个“学生负担新疙瘩”,根源还在于教育的大逻辑依然没有理顺,所谓减负、均衡,只是做了局部的工作,并没有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框架格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清校外各种自主加压的根源,并通过深化教育改革,针对性地清除这些病灶,本身就是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教育均衡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名校借助奥数筛选优质生源,很多培训班借此“东风”迅速做强。再比如,目前的中高考虽有改观,增加了一些素质选拔的内容,但唯分数论未从根本上改变,家长们还是得让孩子削尖了脑袋争高分,博取更好一点的教育资源,“抄近道”的得高分策略机构,自然会大行其道。

  中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整个社会的资源调度就会朝向哪里。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许多地方体育考试分数纳入中考总分,于是乎,以前备受冷落的体育课成了学校领导关心的对象,体育活动如火如荼,不仅严抓体育课上课质量,初三一年还要牺牲早读等时间让孩子们进行体育练习。可惜等孩子们一上高中,体育课又“门前冷落鞍马稀”了——无他,高考不考。

  我们经常感叹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提高,不可否认,其大学招生制度及理念对学生及家长有着更为实际的影响。比如哈佛的招生简章上总会提及学生社区服务、领导才能、学生活动等参考标准,且在招录过程中真真切切地贯彻了这些标准,许多满分“状元”被拒之门外就是证明。当形成招生文化并固定下来之后,自然就会很好地发挥其“指挥棒”的效能。

  按理说,这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加上学龄人口的减少,中国教育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可以从容一些,舒展一些,更多地考虑素质教育,考虑人的全面发展。但如果不能将招录制度的改革做足做透,不能将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工作咬定不放松,如果任由已然形成的教育不均衡局面继续释放马太效应,学生就很难从这个大时代里获得益处。关于教育的叙事就会在校园内外形成两重分野,校内减负校外加的怪现状,就会变着花样地持续上演。

  搞套路应试、超前学习的民间培训机构,向我们提出的是教育改革的新命题。讲教育减负、素质教育的大道理,非常容易,但在现实土壤与利益格局中,摆正各方的角色,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却有大量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教育减负还在路上,各方人士仍需努力。

整饬人生的“精神牧场”

身处喧嚣浮躁的社会环境,如何纾解应接不暇的物质焦虑、精神困惑?人生究竟应向何处去?灵魂又该在哪里安放?这些追本溯源的生活命题,事关一个人怎样安身立命。或许,在广袤的大自然里涵养情趣、放飞思想、诗意栖居,学会体悟自然旨趣,是抵达内心安宁的一条通途。

  感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诗意禅境,聆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自然物语,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图景……生活中总会有某个时刻、某种场景,让人气定神闲。苏东坡认为,人生赏心之乐事良多: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亲近自然的情趣,犹如清新洁净的空气,吐纳之中令人消解困顿、获取力量。

  大自然是最好的美育课堂。从纷乱闲杂中抽身休憩,在自然中行走,于自然中体悟,既是对灵魂的涤荡,也是对精神的洗濯。人之如器,如果不被高雅的情趣所充盈,低俗、粗鄙的情趣便容易乘虚而入。现实中,从痴迷玉石的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到沉溺赌博的遵义市委原副书记罗其方等,都最终被俗趣所击倒。情趣是一面镜子,既可窥见人生的境界高下,也可映照出成败的内在逻辑。

  浸润于自然、涵养高雅情趣,何尝不是在深耕心灵的土壤,播撒精神的种子,拔节生命的高度。《论语》记载,孔子与几个弟子谈论社会、政治和个人生活志趣,众弟子或谈治军,或谈富国,或谈守礼之道。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这让孔子很感叹:“我赞成曾皙啊!”由此可见,一个人不仅要有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也应怀有对美好自然的向往追求。

  天光云影的大自然里,刻录着快乐的密码,流淌着诗意的华章。梭罗28岁时,曾在新英格兰的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简陋的小木屋,独自一人在那里生活了两年多。他在丛林中漫步,聆听自然曼妙的声音,欣赏湖畔四季变换的风景与色彩,思考人生的本质和意义。他坚信,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宇宙真谛和无上法则,一个人通过内省、与自然交流,可以领悟自然界所蕴含的信息。聆听自然、寓于自然,能让人找寻到精神的新高度,赋予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有人说,生活虽不总如自然那般美好,但我们仍可让生活充满诗意。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其实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牧场。与自然交流对话,在自然中涵养情趣、体悟人生,我们就能厚植信仰的土壤、沐浴爱的阳光,让人生的精神牧场绿草如茵。

从丢书大作战说起来读书总是好的开始

在中国,无论做什么活动,总是有人会出来抬杠,即便是劝人读书,谁让大家有的是闲工夫呢。某机构发起的“丢书大作战”行动,吸引了黄晓明、徐静蕾等明星参与。黄晓明在微博中po出自己在地铁14号线中拿书的照片,并在微博上发起该活动。当然有其商业属性,本来也是效仿英国的“赫敏丢书”,《哈利·波特》中赫敏扮演者艾玛·沃特森“一再”分享她的阅读图书,兴致勃勃地在伦敦地铁里广泛丢书,其用意在于鼓励人们利用通勤时间读会儿书。即便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提都还是要读书,否则根本无从谈起“读好书”与“好读书”的微妙区别——我们首先要捡起的是读书的习惯。

  也许北上广的地铁是太拥挤了些,读书并不太现实,一般来说,高峰期的乘客们多数是闭目养神或者刷手机。然而,并非高峰期的地铁和公交车上,还是可以做个安静的读书人。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8%,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也是58%,基本上是手机阅读。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份)和4.91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与2014年相比,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略有上升,纸质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很明显,中国人的阅读量不容乐观,况且其中相当大比例为随波逐流的“浅阅读”,各种流行读物占据了多数人的目光。

  “丢书大行动”还是值得推广,最大的意义在于纸质图书的阅读更有效,而且中外“书单”总是超过了国民阅读的均线。相对于新媒体电子化阅读的娱乐化、随机化、碎片化、去中心化,传统阅读方式更有利于提高读者的思考能力,明星推荐的图书绝对会激发众多粉丝、路人的阅读品位的少许改变。“丢书大作战”能够引领读者重新发现阅读的魅力,特别是捧读装帧精美的实体书本身具有一种仪式感。“丢书大作战”不仅可以在地铁里,也可以在其他公共场所,相信众多明星的参与,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他们也可以在微博、公号上,举办类似读书会、阅读与写作的小比赛,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形象,更可以升华自己的精神生活。此处的明星,不仅仅指娱乐明星,各路名人、名流、草根名人,以及笃信“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公”的人,都可以为学习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19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大国崛起的历史过程中,都伴随着全民的阅读狂飙,从民族文化认同、专业技能和生活情绪等诸多方面,都对民族共同体的凝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很多中国人一旦从校园毕业,便基本上告别了深阅读。除去“考试”之外,基本上就不再进行继续教育,以便对自我能力做进一步的挖潜。而对流行读物的沉迷,则占据和掠夺了本应该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性。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也限于娱乐八卦,常识与通识的匮乏则难让他们在职场中更进一步,如果再一头扎进成功学和职场学中去则可能走火入魔。中国缺乏足够的书店和图书馆,即便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有风格的书店也并不多,更不必说行业性亏损是普遍现象。电商具有价格优势,买书也很简单,然而买书人难以发现印数少的好书,国家对书店的补助还远远不够。

  在三线以下城市,书店基本上就是教参和流行读物的天下,居民阅读的差异将拉大与一二线城市的距离。优秀的读者可以从书籍中汲取智慧,苏格拉底就说过文字“会拉大人与人心灵与心灵直接对话的距离”。德国之所以一直是欧盟的核心,与德国人对于人文社科领域书籍的喜爱有必然的、关键的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的GDP坐二望一,然而人均GDP和人均阅读量都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区间。中国需要更好的阅读,反思自己与社会、职场、情感、自然和故乡的各种复杂情绪,更为积极和有效的学习,大家都做得更好一些,我们的明天将会更美好。读书,从现在开始。慢慢的,有没有明星做榜样,读书成了习惯,你会发现事情正在起变化。

以法捍卫英雄尊严,以情传递英雄故事

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个人民法院依法保护“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人格权益典型案例。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程新文介绍,案件中的侵权人,往往以学术研究、商业营销活动等手段,以互联网媒体为工具,诋毁、侮辱、诽谤英雄人物。依法审理好这些案件,意义重大。

一些人将“学术自由”“言论自由”视为案例中侵权人的“免责金牌”,认为即使贬损英雄,也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属个人正当权利。但却忘了自由自有其边界,权利亦伴随义务。极端且不负责任的自由,必然侵犯他人利益,甚至败坏社会风气。典型案例中的侵权人,不仅深知自身言行的恶劣影响,而且借助网络、出版物进一步放大声音,主观恶意明显。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是英雄,就不能放在“舌尖上品评”,或在时间的轴线上详细考察。只是在这过程中,应是对历史的尊重,而不是刻意歪曲;应是有理有据的分析,而不是哗众取宠的“爆料”。法律惩罚的,不是观点上的差异,而是口无遮拦背后的恶意动机。法律否定的,也不是哪个个体,而是贬损行为对社会价值的瓦解、对民族精神的背弃。

事实上,英雄之所以重要,在于其对民族历史的象征意义。英雄伴随着牺牲、意味着高尚,其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构成一段历史的文化内核。当天安门广场上树立起英雄纪念碑,当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中怀念英勇的烈士,古今中外,都把英雄作为赓续传统、面向未来的精神节点和灵魂支撑。从这个角度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惩处侵犯英雄人物人格权益的行为,尽管能够以儆效尤,抵制否定历史、走向虚无的思想倾向,却也只是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风气的第一步。

接下来,还要借助更为丰富的传播手段,讲好英雄故事,传递英雄精神。将对英雄的尊崇,化作润物细无声的雨水,浇灌每个人的心田。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就是为了寄托人们对英雄的怀念,激发心底里追随先辈的豪情壮志。10月以来获得票房奇迹的《湄公河行动》,更是在艺术的酒酿中,发酵赞美英雄的时代气息,撒播崇尚英雄的精神种子。唯有如此,关于英雄的谣言方才失去滋生的土壤,对英雄精神的消解方可化为不值一提的笑谈。

恩格斯曾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而英雄,则是构成历史天空的璀璨明星。今天,面对出现的“解构一切、颠覆所有”的潮流,如何延续整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拨开遮蔽价值的层层迷雾,留住照亮精神家园的点点星光,已成关键问题。我们能做的,除了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英雄尊严,还要运用丰富手段,渲染英雄故事,内化精神力量,从而走出一片新天地。

爱国作文素材时事评论100字篇4

高中时事评论作文_2021高中时事评论作文

高中时事评论作文:生命安全教育是必修课

最近,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再一次牵动大众的神经。河南濮阳一小学发生踩踏事件,一个幼小的生命戛然而止;南方医科大学发生持刀杀人事件,两名学生的花季悄然陨落。

每一次血的教训都令人警醒。一起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后,上级领导部门会高度重视、排查原因、下令整治;学校会加强安全教育,告知学生避险与急救知识。但为什么,近年来,诸如校车事故、校园踩踏、欺凌暴力之类的校园安全事件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我们总说“防患于未然”,然而扪心自问,有多少地方能够真正做到彻底地排查隐患?有多少学校能够坚持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课程?有多少老师能够在危险初现时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目前,我们的生命安全教育做得还远不够。一是我们的教育往往是灾后短时间内的“恶补”,而没有形成一种长期机制。当灾难渐渐从记忆中隐退之后,安全防范的意识又会被置之脑后。二是我们的教育总体还停留在文件上、概念上,而没有给予充分地实践。所以,虽然教育部门发过很多通知,提过很多要求,作过很多检查,但学生在突发事故面前的应急反应能力还很欠缺。

生命安全教育,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一方面,针对当下青少年心理异常、自杀、犯罪时有发生的现象,必须让他们懂得生命的珍贵,对生命产生敬畏。另一方面,面对未知的安全风险,必须培养孩子的应急避险能力,掌握自助自救的基本求生技能。

生命的代价太过昂贵,不能用生命进行安全教育。任何一点小小的隐患,都可能造成令人痛彻心扉、追悔莫及的严重后果。把学生安全放在心上,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学生在校的绝对安全,如若能此,善莫大焉!

高中时事评论作文:教师要主动向微商说“不”

近日,福建省晋江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教职员工从事“微商”等营利性活动问题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称近段时间有群众反映,当地教育系统少数教职员工无视法规和纪律的约束,从事“微商”等营利性活动,造成不良影响,教职员工应及时纠正整改,未整改的将调查处理。3月29日《中国青年报》

“禁止教职工从事微商”的通知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大家对此褒贬不一。支持这一“禁令”的人认为,教师做微商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甚至还存在“权力寻租”的问题;反对者认为教师在业余时间做微商,并没有什么不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家庭收入,毕竟有些地方教师的工资收入相对较低。

的确,双方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笔者认为,教师自身首先应该对微商以及能否从事微商活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微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近两年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各行各业都有人加入“微商大军”,也有不少人做得非常不错,甚至“瞬间暴富”。但微商终究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的教师职业定位“不兼容”。教师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有一些人认为教师在业余时间做微商,不会影响教学质量,但是试想一下,一有空余时间,就拿出手机做产品宣传、和顾客进行沟通,这样的教师能集中精力备课?能有时间了解学生心理?能耐心的和学生进行沟通?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甚至一些教师受微商的影响,还很有可能发生思想上的“变异”,认为“当教师不如做微商”,忘却了教师的神圣职责。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还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教师做微商还有“瓜田李下”之嫌。一些家长为了讨好教师,就会主动购买他们的微商产品,帮其做宣传,而教师们就会对这些“捧场”的家长“示好”,照顾家长的孩子。相反,那些不投其所好的家长和孩子就很容易坐上“冷板凳”。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在一些教师心中有了“微商价”,影响教师对孩子的态度,甚至也给一些家长造成经济压力,进而家长之间的“捧场风”、攀比风盛行,扭曲了教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带坏了校园风气。

或许微商具有极强的魅力,但是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始终牢记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做铺路石,无怨无悔、坚定地走下去。主动对微商说“不”,以独特的职业魅力浇灌孩子的心灵,以高超的学术造诣启迪学生的智慧,才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意义所在。

高中时事评论作文:打折电缆”莫成电缆业绊脚索

连日来,随着陕西奥凯电缆质量门的持续发酵,电缆行业乱象引发关注。根据国家标准,在生产电缆的过程中按照一定比例降低含铜量,是电缆行业中不法分子攫取利润的一个潜规则,此类电缆行话叫“打折电缆”。3月28日澎湃新闻

随着西安地铁电缆事件不断发酵,由奥凯电缆牵扯出的电缆行业乱象引起公众格外关注。不贴牌不赚钱,“打折电缆”才有利润可言,在电缆商们一再为如何赚钱昧良心时,却早已坠入了“只谋钱途自毁前途”的歧路中。“打折电缆”的出现,注定成为电缆行业自强路上的绊脚索,甚或成为电缆行业的亡命缆绳。

行业有行业的标准,甚至有国家标准。事关重大信息或电源保障的电缆行业更离不开“标准”二字。然而,在时时处处讲究标准的电缆行业里,却早已被“打折电缆”扭曲了电缆业发展之路。仅仅三年多时间里,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就有记载的28起“打折电缆”的身影,涉案金额多达三千多万元,这还仅是电缆本身造价问题,倘若因此而更换电缆,以及由此可能给相关工程带来的不特定隐患,其造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损失,或许更不可计量。

西安地铁电缆事件后,国家质量认证中心否认对奥凯电缆进行过认证,不管是否认证过,电缆的标准还是被低价性竞争所代替。在电缆业低价就是工程中标的王道的情况下,还有多少企业甘于用良心捍卫标准,制造不打折的电缆线路呢?

也许正是低价的诱惑力,奥凯电缆中标多个中铁系重大项目,西安、成才、合肥等一些城市地铁更是未幸免于难。抛开奥凯电缆本身,其他打折电缆,或许还处在没有被发现,或者已被发现尚处于殚精竭虑的待处理中。

电缆行业需要做大做强,任何一家电缆企业也有这样的希望。但是,一旦陷入贴牌造假、打折低价,就越会被利润蒙蔽双眼,可能会在低价的指挥棒下攻城略地,一时中标不少项目,为企业获得不菲收入。但问题是,打折电缆问题一旦被发现,就会直接将涉事企业拖入不可自拨的泥淖,陷入灭顶之灾。奥凯就是一个再残酷的例子不过了。那个曾经风光的奥凯,难有咸鱼翻身的可能。

奥凯电缆的发生,并非一家企业短视行为,而是电缆行业一个行业短视的缩影。价格战背后的你死我活,俨然缺少质量取胜的光明磊落,俨然缺少做百年企业的宏伟眼光。而处于监管中的质监部门,或者在工程使用中的临检部门,每一个层级的把关,倘若严谨一点,或许就不会一再发生打折电缆的类似状况。

奥凯电缆门后,国内电缆行业或许会面临不愿意看到的行业冬天,国家质监部门,市场采购企业,也将会对电缆产品苛责以对。电缆企业或将有一段难熬的市场阵痛期,也将是行业洗牌自救期。但是,这段阵痛期和自救期,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行业的涅槃还不得而知。

从表面上看,“低价者得”是打折电缆大行其道的罪魁,这个因素确实对低价电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不是根本原因。当每一家企业能够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当每一个监管部门都能够把监管职责放在首位,优化产品监察内容,打折电缆不会如小强般久打不死。

市场不能靠讲究良心,唯一能够期待的法治的力量,唯一能够强化的产品标准和质量监管,唯一能够强化的是各个相关主体的责任。当每一个责任体系都得到相应落实,不怕打折电缆能够大行其道,这或许是一个长远的道路。公众更期望以奥凯电缆门为代表的打折电缆,应该成为加速解决电缆行业乱象的一个导引。

高中时事评论作文1

某种程度上,房产“联姻”教育的发展模式,让配置了学校的楼盘买卖变成一场金钱游戏,也给一些炒房者创造了哄抬房价、牟取暴利的良机。

北京市教委3月25日发布消息:今年起,除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外,本市所有中小学校未经市教委同意不得到外地办学,各中小学不得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见3月26日《北京日报》

各中小学不得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这样的禁令无疑是一种理性回归。房产“联姻”教育,名盘“依傍”名校,是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推崇的一种发展模式。对房地产商而言,其地产项目一旦引进了学校,尤其是戴上“名校”光环,就可以促进楼盘销售,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据称打着发展教育的名义,还可以比较便宜地拿到优质土地。对政府而言,房地产商帮自己建设学校,既节省了教育财政支出,又能缓解一些待开发片区的教育资源紧张问题,还能收获合作办学分成,何乐而不为?正是基于这种双赢,学校和地产“联姻”越来越普遍。

不可否认,中小学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满足了一些新楼盘业主的教育需求。但是,在房地产商以“签约名校”“合作办学”“名校分校”为名头大肆炒作之下,房产“联姻”教育又跟学区房挂上了钩,房地产商所售卖的、百姓所购买的,已不仅仅是商品房本身,而是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此,许多家长不惜砸锅卖铁、重金购置学区房。某种程度上,房产“联姻”教育的发展模式,让配置了学校的楼盘买卖变成一场金钱游戏,也给一些炒房者创造了哄抬房价、牟取暴利的良机。

除了让学区房汹涌涨价之外,房产“联姻”教育模式也存在许多乱象,引发大量因为教育配套不能兑现的维权事件。在不少地方,一些新建商品房在宣传时号称“名校分校”,百姓花大价钱购买且入住多年之后才发现,“名校分校”千呼万唤等不来,有的最终等来的只是“伪名校”,教学质量堪忧。名校是房地产商拉动销售的“灵丹”,对一些家长而言,却是不得不服下的“苦药”。

由此可见,北京叫停房产“联姻”教育,一是为遏制学区房过热;二是为保障购房人权益。其他地方想要啃下学区房飞涨这块“硬骨头”,叫停这种“合作办学”不失为有效措施之一。有专家建议,政府还应将教育纳入全盘发展,从全局考虑,长远规划,划拨出一块与人口发展规模匹配的教育用地,避免后期随人口集聚膨胀,学校用地与教育需求产生矛盾,造成教育资源稀缺,进而催生天价学区房等。

高中时事评论作文2

近日,安徽宁国市胡乐镇的女镇长杨春丽意外当了一把“网红”。事情的起因是她和一些女同事通过一组在胡乐镇拍摄的唯美写真,为千年古镇代言,引爆朋友圈。靓丽的容貌,配上钟灵毓秀的古镇美景,瞬间让很多人记住了胡乐镇这个知名度并不广的旅游古镇。3月26日澎湃新闻网

“网红”就是“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当“网红”,有的人是为了利,有的人是为了名。安徽宁国市胡乐镇的女镇长杨春丽当“网红”,是为了给这个千年古镇代言,是为了宣传胡乐古镇,是为了推动胡乐镇旅游经济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造福当地百姓。

“网红”与旅游经济同频同振。胡乐镇系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徽派建筑一条街保存较好,该镇成为安徽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胡乐镇道路交通得到大大改善,发展旅游的条件越来越成熟。但是,如果不去大力宣传,胡乐镇旅游资源再丰厚,也会“养在深闺人未识”。“网红”是时下最热门、最流行的元素,也具有强烈的宣传效果。“网红”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些特质与网民的心理感受相契合,从而引发粉丝热烈的追捧。胡乐镇女镇长杨春丽及女同事的写真,均以胡乐镇的复古街道和建筑为背景。美女形象气质与古镇美景风貌通过写真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女镇长和女同事成为“网红”,必然加深人们对胡乐镇的印象和了解,使胡乐古镇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从而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网红”效应孵化旅游产业链。近年来,胡乐镇坚持以“创建历史文化名镇和徽派建筑示范乡镇”为载体,努力把胡乐打造成宁国市西南部亮丽的商贸旅游重镇。女镇长和女同事当“网红”产生出“网红”效应,有助于推动胡乐镇的发展目标尽快变为现实。“网红”能在社交媒体上聚集出强大的人气,“网红”能深刻地影响粉丝群体的观念和行为。女镇长和女同事当“网红” 推介胡乐古镇,必然引燃胡乐镇的旅游经济,会拉动当地吃、住、行、娱、购等系列旅游消费,使胡乐镇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使胡乐镇的百姓受益良多。

千年古镇胡乐镇,承载了几多的文化积淀,在古徽州文化的熏陶与滋润下,蕴藏了千年的梦。安徽宁国市胡乐镇女镇长杨春丽当“网红”,让胡乐古镇成为城市人的诗意和远方,也成就胡乐镇百姓的致富梦想。女镇长杨春丽当“网红”为古镇代言,是别样的履职尽责行为,值得点赞。

高中时事评论作文3

据3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近日,@济南公安针对一起社会热点新闻,发布“情感归情感,法律归法律,这是正道”,疑似对发酵后的舆论进行点评,引来众多网友抨击。之后该官微再次发布“世事多奇葩,毛驴怼大巴”等言论。人民日报微评指出,别把官微当成个人菜园子。

从这个新闻说开,现在的有些官微确实比较任性,“想种什么菜就种什么菜,想施什么肥就施什么肥”。之所以这么任性,在笔者看来,一是某些微博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亟待提升,同时,其所在部门的态度是否理性客观,也是值得讨论的。二是一些部门不在乎微博乱发言,是因为很容易“平息”,一句“个人行为”,甚至“临时工干的”,似乎就算“平息”了。实际上,这种想法有些自以为是甚至是自欺欺人。因为对公众来说,问题远没那么简单,每一次官微任性乱说,都是相关单位公信力的损耗,如果说遇到负面新闻就说“个人行为”“临时工干的”,那么,下一次有紧急信息发布时,公众该采取什么态度呢?信还是不信?

更让人惊诧的是,联系新闻来看,有关单位的官微发表的内容遭到网友抨击后,居然以“毛驴怼大巴”“容你战我千百回,受伤的驴总是你”作回应,可以说,这种傲慢且粗俗的做法绝对不可取,情绪化过重,缺乏应有的理性。随后,有关方面回应媒体说,“微博内容确实由管理者发布,已经展开调查”。之后又对媒体说,这两条微博没有任何含义,不代表济南公安的任何观点,且是未经请示的个人行为,值班人员也并非民警。而发布者的初衷应该是希望大家理智的去看待这个事件。

这种回应有些让人难以理解。首先,“没有任何含义”的文字和语言从来是不存在的,除非是乱码。其实也自相矛盾,没有任何含义的文字,如何又有“初衷”——希望大家理智地看待这件事?要我说,不管是职务行为,还是内部人个人行为,只要求网友理智,未必全面,亿万网友参与热点新闻的讨论,既有正常民主监督之义,对推动法治公正、法治进步也会起到积极作用。而说到“情感归情感,法律归法律”之类的问题,政府部门里的“个人”未必会比网友言论正确,更谈不上权威,实际上大家都是旁观的参与者,不必居高临下以说教的姿态希望别人理智。

至于说,官微说话是“未经请示的个人行为”,这种解释千万别成了一种套路。官微没管理好,让“个人”上去乱说话,终归还是单位的管理责任,应该道歉。特别是“值班人员也并非民警”这一句,究竟想说明什么?官微是重要的官方发言工具,如不安排工作人员值班,或是什么人都可以登录,那把官微当成了什么呢?“并非民警”又说给谁听?其实,公众没有能力去识别或确定发言者的行为是属于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公众只知道的是不恰当的言论出自官方微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热词搜索: 爱国 作文 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