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进程的创建
一、 实验目的熟悉进程的创建过程,了解系统调用函数 fork() 和 execl() 。
二、实验内容
1、阅读实例代码 fork1 ,并编辑、编译、运行,记录程序的运行结果,尝试给
出合理的解释,查阅有关资料,掌握系统调用 fork( ) 的用法,返回值的意义。
2、阅读实例代码 fork2 ,并编辑、编译、运行,记录程序的运行结果,尝试给
出合理的解释, 查阅有关资料, 掌握在程序中运行一个操作系统命令和运行一个
程序的方法。
3、修改 fork2 ,使之能把运行的命令和程序作为参数传给 fork2 。
三、设计思想
1、程序框架
pid = - 1 pid = 0 pid > 0
2、用到的文件系统调用函数
fork() 和 execl()
四、调试过程
1、测试数据设计
(1)fork1
命名程序 1:
编写程序 1:
编译程序 1:
运行程序 1:
(2)fork2
编写程序 2:
运行程序 2:
(3) 修改 fork2
编写修改程序 2:
修改后的运行结果:
2、测试结果分析
(1)对于程序 1:因为系统调用 fork() 函数是一次调用两次返回值,而且先生
成子进程还是父进程是不确定的, 所以第一次执行生成子进程的时候返回的 pid
= 0 ,判断 pid!=-1 ,所以输出了 I ’m the child. I ’m the parent. 第二次,
执行父进程的时候, 返回的是子进程的进程号 pid > 0,即 pid 的值仍然不为 -1,
所以又输出了一次 I ’m the child. I ’m the parent 。
(2)对于程序 2:第一次调用 fork() 函数时,由于执行的是子进程还是父进程
是随机的,所以第一次对父进程返回的是子进程的进程号 (大于 0),即 pid > 0,
所以输出 I ’m the parent. Program end. 当第二次执行子进程时返回值是 0,
即 pid = 0 ,所以输出 I ’m the child. 并调用了 execl() 函数,查看了指定路
径中的文件。
(3)对于修改后的程序 2:改变了系统调用 execl() 中参数的文件路径和可执行
文件名,即可在程序 fork2.c 中执行另一个程序 wyf.c (但要注意可执行文件名
是 123)。
五、总结
1、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过程
运行程序 2 的时候如果不加 execl() 函数的头文件 <unistd.h> 会提示警告,
而且因为 execl() 的第三个参数是字符型指针数组,所以要强制转换成指针型,
即写成 (char*)0 才行。
2、体会和收获
通过这次实验我进一步熟悉了 linux 系统,也学会了进程的创建过程和返回
值的意义。同时学会了一个新的系统调用函数 execl() 及其头文件和参数类型。
也学会了在编写完程序之后,不仅可以用 :wq 保存并退出,也可以用快捷键
shift + zz 。
六、附录:源程序代码(另附)
相关热词搜索: 进程 创建 实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