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查报告 >

[数字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剖析]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2021-11-14 11:50:18 来源:网友投稿

 数字电子时钟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二、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三、电路设计计算与分析 四、总结及心得 五、附录 六、参考文献

  1

 一、 设计任务和要求

 (一)设计任务

 (1) 时钟显示功能,能够以十进制显示“时”、“分”、“秒”。

 (2) 具有校准“时”、“分”的功能。

 (二)设计要求

 (1)用Multisim画出整个系统电路图,并列出所需器件清单。

 (2)调试振荡电路,用Multisim提供的示波器观察其输出波形是否复合要求。

 (3)实现整个数字电子钟电路各项任务的正常工作。

 二、 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本次所要设计的数字电子表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一些特殊要求,输出方式灵活,如可以随意设置时、分、秒的输出,定点报时。由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MOS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电子钟具有体积小、耗电省、计时准确、性能稳定、维护方便等优点。

 此次设计的数字时钟电子电路分为以下6个部分:(1)振荡电路(2)时间计数电路(3)显示电路(4)校时电路

 数字时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因此,时间计数电路是一个由计数器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作为秒脉冲信号源,控制秒个位的信号输入,整点报时信号输入和闹钟报时信号输入,是整个电路唯一的脉冲信号源。将计数器与显示器相连接,可以将输入的二进制数翻译成可以直读的十进制数字并显示出来,显示管与计数器之间由译码器相接,作为译码驱动。

 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 2

 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完全一致,异或计数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固需要在电路中添加校时电路,以保证可以随时对时间进行校正。

 电路设计计算与分析

 (1)振荡电路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能产生矩形波的自激振荡器,也称矩形波发生器。“多谐”指矩形波中除了基波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成分。多谐振荡器没有稳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在工作时,电路的状态在这两个暂稳态之间自动地交替变换,由此产生矩形波脉冲信号,常用作脉冲信号源及时序电路中的时钟信号。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如图①:图中电容C、电阻R2和R4作为振荡器的定时元件,决定着输出矩形波正、负脉冲的宽度。定时器的触发输入端(2脚)和阀值输入端(6脚)与电容相连;集电极开路输出端(7脚)接R1、R2相连处,用以控制电容C的充、放电;外界控制输入端(5脚)通过0.01uF电容接地。

  3

 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55图

  输出图②所示波形。通过仿真,示波器XSC1

  多谐振荡器输出矩形波 图②

  4

 和放电时T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其电容充电时间1 各为:间T2CLn2 )(R+RT=211 CLn2

  RT22=CLn2

 )(R+2R固电路的振荡周期为:T= 21CLn2

 )R+R振荡频率为:f=1/(21 。从图①一中得知:R4=100K,R2=100K,C3=4.7uf,C4=0.01uF 。可以作为电子时钟电路的秒脉冲信号。因此其输出频率为1HZ )时间计数电路(274160

 、十进制计数器1脉冲进行计数的时序逻辑电路。如果组成计CP 计数器是对不是同一信号,这样的计数器称异步数器中的各个触发器的CP

 组成两个六十片十进制同步计数器74160计数器。本次设计采用674160进制的计数器(分、秒)和一个二十四进制计数器(时)。有着74160是中规模集成的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如图③所示。

 同步预置数、异步置零和保持的功能。其功能表如表①所示。

  表① U1

  CLK R' LD' EP ET 工作状态 143QAAD134QBB125QCC 116× 0 × × × 置零 QDD157RCOENP10 ENT× × 0 ↑ 1 预置数 9~LOAD1~CLR 0 1 1 × 1 保持 2CLK × ×1 1 0 保持(C=0) 74160N 1

 ↑ 1

 计数1 1

  十进制计数器74160 图③

 2、六十进制计数器和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的连接

  5

 电子时钟的“分”和“秒”由六十进制计数器实现,“时”由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实现。因此,就需要用74160接成两个六十进制和一个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多片计数器组合,各级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串行进位方式、并行进位方式。本次设计采用串行进位的方式。

 在串行进位方式中,以低位片的进位输出信号作为高位片的时钟输入信号。两片74160的EP和ET恒为1,都工作在计数状态,第一片每计到9(1001)时,C端输出变为高电平,经反相器后使第二片的CLK端为低电平。下一个计数输入脉冲到达后,第一片记成0(0000)状态,C端跳回低电平,经反相器后使第二片的输入端产生跳变,于是,第二片计入1。从而,将两片十进制计数器74160串联成一个百进制计数器。

 得到百进制计数器后,应用整体置零的方法接成六十进制和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当计数器从全0状态开始计数,计入60个脉冲时,经与非门产生低电平信号,立即将两片74160同时置零,于是便得到一个六十进制计数器,如图④。同理,当计入24个脉冲时,经与非门产生的低电平信号立即将两片74160同时置零,得到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如图⑤。

  6

 U2U25

 11QQAU2711QQ1174S03QQ11QQD11RCENENRC11ENENT~LOA~LOA~CL~CLRCLCL7416074160VCC

 5六十进制计数图

 U26U25

 141433QAAAQAU27A 134413QBQBB03NQCQCCC111166QDQDDD 157157RCOENPRCOENP1010ENTENT 99~LOAD~LOAD11~CLR~CLR22 CLKCLK74160N74160NVCC

 5V⑤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图

 3、按“秒”、“分”、“时”的顺序,将两片六十进制计数器和一片二十四进制计数器串联,便得到完整的电子时钟计时电路,如图⑤。

  7

 U25U27U26U28U30AAQAA131344QBBQBBU17A74S03NJ1

 Key = M

  电路分图⑦ 校时

 3

  QAQBQCQDRCO

 14

 3

 56

 C

 14

 QC

 31211

 14

 3U13A

 14

 56

 C

 3

 QC

 141211

 3

 U33A

 4

 AB

 13

 4

 AB7

 QAQBD

 13

 U32AQD

 415

 AB

 QAQB

 13

 474S03N

 AB

 QAQB

 13

 7

 D

 U31A

 4

 ABQD

 QA13QB15

 QAA4QBB

 74S03N

 56

 C D

 1211

 56

 CD10

 QCQDENPENT

 1211

 RCO

 74S03N

 56

 CD

 QCQD

 1211

 56

 CD

 QCQD

 1211

 10

 ENPENT

 74S03N

 56

 CDRCO

 12QC11QD

 5QCC6QDD

 7

 ENP

 15

 7

 ENP9

 RCO~LOAD

 15

 7

 ENP

 RCO

 15

 7

 ENP

 RCO

 15

 9

 ~LOAD

 7

 ENP

 RCO

 15

 7RCOENP

 10

 ENT

 10

 ENT1

 ~CLR

 10

 ENT

 10

 ENT

 1

 ~CLR

 10

 ENT

 10ENT

 91

 ~LOAD

 91

 ~LOAD2

 CLK

 91

 ~LOAD

 91

 ~LOAD

 2

 CLK

 91

 ~LOAD

 9~LOAD1

 ~CLR

 ~CLR

 ~CLR

 ~CLR

 ~CLR

 ~CLR

 2

 CLK

 2

 CLK

 74160N

 2

 CLK

 2

 CLK

 74160N

 2

 CLK

 VCC

 2CLK

 74160N

 74160N

 74160N

 74160N

 74160N

 74160N

 U19A74S04N

 R61kΩ

 5V

 11111VCC

 5V ⑤ 电子时钟计时电路 图

  (3)显示电路数码管按照其发光二极管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共阴极是指数码管中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在一输入信号驱动,g、、ab、c、d、ef、起接低电平,而阳极分别由当某个输入为高电平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共阳极数码管则相反,它的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接高电平,而阴极输入信号驱动,当某个输入为低电d、、ge、fca分别由、b、、 平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点亮。码,数码管不能直接显示成数8421BCD由于计数器输出的是字,为了让数数码管显示人们能看懂的数字,就需要把计数器输这就需要译码器出的8421BCD码转换成数码管显示的阿拉伯数字, 的翻译。DCD_HEXDCD_HEX七段发光二极管译码显示器。本设计采用该数码管。为共阳极LED显示器引脚从右到左依次为:1,2,3,4。显示包含了译码功能,所以无需专门的译码器。正确的引脚连接 接,接,接方式为:QA1QB2QC34接,DQ。如图⑥。

 8

 

 ⑥ 的连接74160译码显示器与 DCD_HEX图

  4()校时电路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和时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十位和时十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 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本设计的校时电路的关键,是通过开关,控制电路中“秒”到“分”、“分”到“时”的进位输入端的高低电平的变化,从 而实现手动调节“分”和“时”。

 现以分校时电路为例,如图⑦。另一端接秒十位的进与非门正常时刻,U17的一端接高电平,若秒十位的进位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则U13位输出端,即。此时,若秒十位的进位输出有低电平信号输入,CLK分个位的得到进位。

 因此,有高电平信号输入,CLK则分个位的端输出高电平,无进位。,与非门一端接地,即为低电平,另一端还是当接通开关J1 9

 接到秒十位的进位输出端。此时,无论秒十位的进位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经与非门U17输出的均为高电平,经非门U19得到低电平,并输入到分个位的CLK,使其得到进位,实现“分”加1。J1为单刀双掷的跳变开关,即按下M键开关闭合,松开M键开关随之断开。所以,可以通过连续按下M键连续增加“分”。时校时与分校时同理,连续按下H键(控制开关J2的闭合与断开)便可连续增加“时”。因此,通过控制开关J1和J2的断开与闭合,便可得到想要校正的时刻。要强调的是,此种校时方法是可以实现进位的。即,当“分”显示为59时,再按M,“时”显示便会加1,同时“分”显示清零。但当“时”显示为23时,再按H,“时”清零,但“分”显示会继续按原状态计数。

  10

  秒十位分个位

  U2U3

 

  3() 完整电路仿真电路Multisim含有以上所述功能的完整的数字电子钟 (详细见附图)13图如图所示。

 11

  仿真电路总图Multisim 数字电子钟13 图

  三、总结及心得 12

  一次设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比较完整的数字电子钟设计,我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和实际设计的结合锻炼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我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手册、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其他专业能力水平而且通过对整体的掌控,对局部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丰富,并且意志品质力,抗压能力及耐力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也正是我们进行课程设计的目的所在。

 通过这次对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了解了设计电路的程序,也让我了解了关于数字钟的原理与设计理念,要设计一个电路总要先用仿真软件进行试验,仿真成功之后才实际接线的。设计中曾遇到诸多问题,由于器件较多,线路错综,很容易在连线过程中出现错接,漏接的情况。即使连接正确,也不一定会实现最初目标,达到功能。还要针对错误现象,排查原因,在连线正确的基础上,可能是元器件的故障,采用示波器进行观察,然后进行更换,逐步调整,最终实现计时、校时等功能。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数字电子时钟的各部分电路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虽然毕业设计内容繁多,过程繁琐但我的收获却更加丰富。提高是有限的但提高也是全面的,正是这一次设计让我积累了无数实际经验,使我的头脑更好的被知识武装了起来,也必然会让我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应变能力,更强的沟通力和理解力。

  13

  附录四、

  ,元器件明细表(主要用于列出本次课程设计中所用的全部元器件) 纸计算机绘制电路原理图并打印。附图要求用A3 元器件列表) (1 4片)、数据选择器(1、计数器74160 (6片) 2 U24U1 515143OAGTBA3QAA61OAEQBB3134QBB713OALTBA2125QCC14B2 116QDD12A115711RCOENPB1 1010ENTA09B09~LOAD41 AGTB~CLR3AEQB2ALTB2CLK 74LS85N74160N

  6片) 33、555定时器(1片)、显示器(U178

 VCC 34OUTRST7DIS 6LM555CMTHR2TRI 5CON GNDJ11 42个)、跳变开关(Key = M

 J3 1mV 0mV

  2电压控制开关(个) 14

  个)拨码开关(4J4

  U13A74S03N (5个)5、与非门74S03

 U22A74S04N 非门74S04(个)2

 U18AU20A 1个) 74LS21(74LS08与门(2个)74LS21N74LS08D

 X1 灯泡(2个)6、4V,0.5W4V_0.5WVCC 5V 5V直流电源7、 个)个) 1K(2(、电阻:8100K(1个) 40K1 1个)个)电容:0.1uf(1 0.01uf(

  仿真电路图见附图Multisim 2()完整的数字电子钟

  15

 五、 参考文献

 ; 出版年出版者,版可省略).出版地:1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2006)第043267号.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010年重印)

 2、(2008)第192946号.郭海文主编.电气试验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2

 3、(2007)第021329号.薛鹏骞主编.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使用教程.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2

  16

相关热词搜索: 时钟 剖析 课程设计 数字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