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查报告 >

【生态学实验报告】 农业生态学实验报告

时间:2021-10-31 13:02:23 来源:网友投稿

  园林生态学实验报告

  气候测定

 l刘睿 F0015302 5001539029

 实验目的:

 掌握普通温度计、双金属片自记温度计、通风干湿表、便携风速表的使用方法和构造。

 通过测量温度、湿度、光照、风速的测量方法和记录修订方法。

 掌握农业小气候观测的基本方法及资料整理分析的技术

 实验仪器:

 普通温度表、双片金属自记温度计、通风干湿表、三杯轻便风向风速表、照度计等

 实验原理

 (一)地段的选择和测点的设置

 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植被和土壤分布等)对农田小气候特征的影响很大,在选择农田小气候观测地段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观测地段要具有代表性和比较性,还要要具有一定的面积。

 基本测点应设置在地段的中央,因为地段中央受周边环境影响最小,代表性最好。各测点与地段边缘的距离均应在2m以上,若地段性质与周围环境差别较大或地段周围人为影响很大(如附近有公路、沟渠等)时,则测点与地段边缘的距离要加大3~5m。

 (二)观测时间的选择

 全天连续观测一般每两小时观测一次,能够反映出全天内的降温和升温的完整过程。

 (三)观测程序

 农田小气候的观测程序要根据观测内容和观测项目自行编制。由于在一个测点上往往有较多的观测项目,所有的项目观测一遍,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出现各项数据不在同一时刻的情况,失去了观测数据的时间代表性。为了消除时间误差,农田小气候观测一般采用往返观测法,各观测项目的数据均取正点前后两次观测记录的平均值,使各个观测项目的观测时间都统一平均到正点时间上。

 如果一个人要同时观测几个测点,则应以正点为对称时间,采取测点往返观测法,各测点的各观测项目的数据均取前后两次观测记录的平均值。若有三个测点,则观测的顺序为:1→2→3→3→2→1。

 本次实际操作中,多人配合,可以做到同时观测,不必采用往返测量。

 观测资料与初步整理:

 地点

 具体时间

 干湿温度计(干)

 干湿温度计(湿)

 空气湿度

 照度计

 档

 温度计

 风速

 风速换算

 草地

 9:17

 21.2

 17.0

 67.0%

 138.8

 *100

 21.3

 5.3

 0.6

 河边

 9:20

 21.2

 16.0

 60.0%

 122.4

 23.2

 4.0

 0.5

 水泥地

 9:25

 20.3

 15.6

 60.0%

 158.0

 24.4

 1.9

 0.4

 9:55

 草地

 9:57

 22.3

 16.8

 58.0%

 117.0

 *100

 24.0

 2.8

 0.5

 河边

 10:01

 21.6

 15.9

 54.0%

 113.0

 24.2

 8.7

 1.1

 水泥地

 10:05

 22.2

 16.6

 55.0%

 117.6

 24.5

 4.5

 0.7

 10:55

 草地

 10:50

 21.8

 16.4

 57.0%

 77.8

 *100

 25.0

 6.4

 0.8

 河边

 10:52

 21.2

 15.6

 57.0%

 82.3

 22.6

 5.0

 0.7

 水泥地

 10:56

 21.1

 15.8

 57.0%

 113.6

 ○?

 4.3

 0.6

 11:55

 草地

 12:00

 21.4

 16.2

 58.0%

 81.6

 *100

 22.9

 4.6

 0.7

 河边

 12:10

 21.5

 16.3

 58.0%

 86.0

 ○23.5

 5.3

 0.7

 水泥地

 12:10

 21.4

 15.8

 57.0%

 87.2

 ○22.5

 3.4

 0.5

 12:50

 草地

 12:50

 21.6

 16.4

 58.0%

 26.9

 *1000

 23.8

 3.4

 0.5

 河边

 12:55

 21.6

 16.0

 57.0%

 26.7

 23.0

 0.2

 0.0

 水泥地

 13:00

 22.6

 15.7

 48.0%

 20.7

 22.7

 8.5

 1.1

 13:50

 草地

 13:50

 21.4

 15.8

 57.0%

 76.7

 *100

 22.4

 7.5

 1.1

 河边

 13:55

 21.6

 15.7

 54.0%

 98.5

 22.5

 1.2

 0.3

 水泥地

 14:00

 21.8

 16.0

 55.0%

 78.3

 22.2

 6.0

 0.3

 14:50

 草地

 14:50

 22.0

 16.2

 55.5%

 35.8

 *100

 22.8

 0.9

 0.3

 河边

 14:54

 21.6

 16.0

 57.0%

 20.7

 21.8

 1.4

 0.3

 水泥地

 14:58

 21.8

 16.3

 57.0%

 43.5

 22.1

 2.8

 0.5

 观测资料整理分析

 分析:

 温度

 由于观测过程中,太阳时隐时现,对温度观测影响很大,这一组数据不能准确的说明问题。故弃去部分数据并且参考干球温度计温度变化情况,得出下列结论:河边温度变化是三者中最小的,草坪次之,大道再次。草坪温度略高于河边,大道最高。三者无一例外,12点到14点温度最高,形成驼峰状曲线。

 总结:水的比热比较大,河边受水的影响,温度变化曲线比较平缓。同时,水蒸发时会从附近吸取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受此影响,河边温度上升也会比较慢。同理,植物蒸腾作用向环境送水,也可以降低环境温度。同时,植物光合作用消耗部分光能,减少了被地面吸收的光能,使地面升温幅度较小。而大道上是裸露的环境,直接受阳光照射,除了部分散射损失,辐射能全部用来转化为热,故上午温度上升很快,下午辐射能减少,温度下降也很快。

 中午光照最强,然而空气吸收热量升温有一个过程,故温度变化滞后,到下午2点左右温度最高。

 湿度

 湿度时间变化图

 可以看出,平均来看,河边湿度最大,草坪次之,大道最低。上午湿度呈下降趋势,下午呈上升趋势。早晨湿度最高,正午时,湿度最低。

 总结:河边受河水蒸发的影响,湿度较高。植物蒸腾作用向空气中送出水份,故草坪较大道湿度高。大道处为裸露的大地,缺少补给水分的植物和水面,所以湿度偏低。

 上午中午由于光照和温度上升,水分蒸发较大,湿度下降。下午也是由于光照和温度的影响,湿度先下降后又上升。

 另外风速对湿度也有一定影响,但当日风很小且风速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

 风速

 由图上可以看出,大道上的风速相对大于别的地方。邻近中午时风速最小,下午14点以后风速有所上升,傍晚风速较大,其余时刻无明显的规律变化。

 总结:大道上由于四周没有遮挡物,风速较大。中午风速较小,说明经过长时间日照,各处气压基本相同。风速测量受偶然因素影响极大,比较难找出规律并加以解释。

 光照

  光照时间变化图

 大道、草坪和河边的数据从图上看差别不大,大道稍高。排除乌云的干扰因素,正午时光照强度最大。

 总结:大道周围无环境因素吸收或反射阳光,太阳光几乎没被吸收,直达地面。并且大道上空空气湿度最小,水汽最少,对阳光的散射作用也最弱,辐射能最强。而草地中树木和人以及河边建筑、植物对光的阻挡都吸收了部分光能。

 另外,由于天气原因,空中云极多,阳光忽隐忽现,忽明忽暗,造成数据忽大忽小,有一定偶然性。

 讨论

 本次实验,主要熟悉对气候观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了解了气温、相对湿度、光照强度、风速几种气候因素在一天中的变化。这些知识我已经掌握。也初步学会了按观测目的和要求设计气候的观测方案,掌握了气候的观测方法。但是由于天气原因,观测数据可能并不是十分理想,但我想这也体现了天气因素对植物生长可能造成影响。另外,上午一组同学没有按规范将温度计置于1M高左右测量,也造成了一定的误差,影响了观测结果,如果全部由我们来测量可能会好一点。

相关热词搜索: 生态学 实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