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查报告 >

【高平市第五次代党会报告】

时间:2021-10-14 09:45:14 来源:网友投稿

 全力实施“16488”转型跨越发展战略 为再造一个新高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高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谢 克 敏

 (2011年6月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高平市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高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人民圆满完成”十一五”各项任务,顺利启动”十二五”规划,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市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和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中共高平市第五届委员会和中共高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团结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奋发进取,全力实施”16488”转型跨越发展战略,为”十二五”时期实现”六市”新目标、再造一个新高平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市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市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晋城市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13458”科学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胜利完成了市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先后获得了全国、全省诸多荣誉,特别是在全省119个县(市、区)年度经济社会考核评价中,我市连续五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获此殊荣的全省只有两家。

 五年来,全市最显著的变化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高幅增长。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3.1亿元,财政总收入32.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40元,分别是2005年的2.8倍、3.8倍、3倍、1.7 倍和2 倍。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中部百强县中位居第31位。在全省119个县(市)综合考评中,发展指数位列第二位,发展水平第五位;被表彰为全省”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位列第二位。在晋城市连续五年处于领先地位。

 五年来,全市最特别的变化是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通过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市财政累计投入补助资金15亿元,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阵地、校校无危房、户户通水泥路、人人饮安全水、文化服务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惠及全民”的目标,广大农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设施农业,被省政府列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引进和建设了雨润肉类、上海杰隆、厦普赛尔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完成了张峰水库引水、病险水库加固、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基础工程,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年来,全市最突出的变化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大力实施”两个转移”战略,规划建设七大经济区块,积极组建六大企业集团,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加快提升传统产业,成功组建科兴能源集团,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进展顺利。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上马和建成了维高水泥、泫氏铸业、福鑫铸管、天坤特材、福川制铁、采源反光材料、唐一新能源等一批重点新型工业项目,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五年来,全市最直观的变化是城市面貌明显改观。我们大力实施”一城五镇双百村”特色城镇化战略,完成了世纪大道、神农路、北环路等城市道路工程,形成了”五纵九横”的主干道路网络;建成了市体育中心、职工文体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环境监测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火车站候车楼、污水处理厂、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实验中学等一批公共设施,开工建设了城市集中供暖供气工程,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了丹河综合整治和东城化工公司搬迁工程,开工建设了南湖公园、长平苑等城市景观工程,建起了一批城市小游园,”碧水蓝天”重现长平大地;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组建了规划局、城市行政管理执法局、园林绿化处,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全市最难得的变化是改革开放成果丰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启动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成功实施了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对84户国有企业进行了全面改制;创新”乡财市管乡用”财政体制改革,调动了乡镇上项目、谋发展的积极性;率先在全省实施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五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特别是政府补偿机制的建立和人民医院改革,成为全省一大亮点;文化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组建了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台和文物旅游局,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转企改制;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权进一步明晰。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引进外资与盘活内资相结合,积极组团参加了港洽会、深交会、中博会、煤博会等招商引资活动,成功举办了首届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高新技术项目发布会,引进上马了一批推动经济转型、带动农民增收的大项目、好项目,引资总额达60多亿元,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五年来,全市最可喜的变化是社会事业快速发展。高度关注和着力改善民生,每年谋划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人民群众关注的上学难、吃水难、出行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建和改建了北固线、杨界线、礼夺线、石河线等县乡公路,有力地带动了沿线新农村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县提高、乡达标、村覆盖”和”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基本实现。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幼儿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民办教育得到协调发展。科技工作扎实推进,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生态绿化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每年新增1-2个百分点。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市区优于二级以上天数显著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落实,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工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险工作机制全部建立。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实施了文化创建工程,建立了市、乡、村、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深入开展以”爱高平、谋发展、讲卫生、促和谐,争做文明高平人”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举办了全民运动会、中国•高平炎帝农耕文化节、全国钓鱼锦标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开展了市歌征集和传唱活动,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促进了和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制度,大力实施依法治市方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加强统战工作,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军民融合式发展成效显著。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大力推进”平安高平”建设,积极化解矛盾纠纷,被省、晋城市表彰为”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市”。统计、档案、市志、民政、民族宗教、残疾人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全面发展。

 五年来,全市最深刻的变化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和服务力。大力推行”三考两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在广大干部中形成了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积极开展学习弘扬右玉精神、”五治五督”作风大整顿和”政府转职能、干部转作风”活动,政务环境明显好转。多渠道、高质量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50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下江南,到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学习、挂职锻炼。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举办五期培训班,同时还开设了高平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传经送宝,外出受训干部交流学习体会,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村级民主自治水平明显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煤炭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集中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全市上下勤政廉政、干事谋事的清新之风逐步形成。

  各位代表、同志们,市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各级干部付出努力最多、信心干劲最大的五年,同时也是全市上下倍感自豪、值得欣慰的五年!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支持关怀、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四大班子精诚团结、科学决策的结果,更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共高平市第四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各级干部和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高平改革发展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的历程充满艰辛,五年来的成就令人振奋,五年来的经验弥足珍贵。回顾”十一五”时期的工作,我们进一步加深了以下六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推动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五年来,面对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关注改善民生、维护安全稳定等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面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深入调研,汇集民智,认真思考,精心谋划,在煤炭资源整合、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维护安全稳定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高平特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举措,推动经济社会迈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实践证明,只有充分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把上级精神与高平实际紧密结合,自觉地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两个转移”是加快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年来,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际,我们明确提出和大力实施了”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两个转移”战略,招商引资和盘活内资并举、双轮驱动,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多元转型格局逐步形成,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实践证明,”两个转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就一定能够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既定目标。

 第三,”八大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五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实践证明,”八大工程”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举措,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个全覆盖”和晋城市委、市政府”双轮驱动”战略的实际行动,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强势推进。

 第四,”六市联创”是改善高平投资环境、提升对外形象的重大举措。五年来,我们坚持把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坚强保障,通过深入开展”县域经济强市、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平安和谐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富裕幸福城市”的”六市联创”活动,扩大了对外开放,提升了城市形象,极大地提高了高平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客商来高平投资创业,有力地推动了转型跨越发展进程。

 第五,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高平的根本要求。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先后实施了户通水泥路、饮水安全、校舍安全、卫生院室、文化设施、敬老院、集中供暖供气、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等一批民生工程,率先在全省高标准实现了”五个全覆盖”,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实践证明,只有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第六,”三考两推”是转变干部作风、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五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推行了”三考两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树立了”以项目论干部、以实绩论干部、以服务论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匡正了用人风气,形成了”心无旁骛干工作、不事张扬抓落实”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了学习弘扬”右玉精神”和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显著提升,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纪律和作风保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产不强、二产不优、三产滞后的问题还较为严重;二是转型发展步伐不快,干部群众调产转产的意识比较淡薄,真正实施”两转”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实现产业全面转型任重道远;三是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繁重,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事业和民生欠账较多;四是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城市功能不尽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五是改革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活力不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制约因素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六是安全稳定形势严峻,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信访稳定压力依然较大,建设平安高平的任务十分艰巨;七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小富即安、小富即满,”排外”、”仇富”等小农思想在少数干部群众中依然残存,亲商、爱商、护商的氛围还不浓厚;八是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些干部责任意识较差、作风不够扎实、办事效率低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讨论,积极采取措施,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认真加以解决和克服。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六市”新目标、再造一个新高平的攻坚时期。市委四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实现既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

 国际国内大势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经济在经历危机之后逐渐回暖复苏,未来五年将是由恢复增长到强劲反弹的重要阶段。从国内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作出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更加注重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医疗、就业和住房补助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全民扩展。这些都为我们加快转型跨越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省内区域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从省内看,”7.29”全省干部大会之后,全力转型、奋力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积极实践;山西被批准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各种优惠政策,将给山西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机遇、项目机遇、开放机遇;晋城市提出要建设全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我市作为晋城唯一的县级市,经过努力已经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综改试验区试点县(市),也必将拥有更多的支持和优惠。从区域环境看,我市位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核一圈三群”中晋东南城市群的节点,位于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带边缘,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高新高速公路的贯通,为我市接轨郑州、融入中原经济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高平的发展基础具备了转型跨越的先决条件。经过”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的奋发努力,全市县域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全国、全省的排位逐年提升,赢得了国家级、省级的许多荣誉,我们已经具备了转型跨越的条件、实力和基础。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六市”目标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广大干部群众焕发出了越来越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热情。这些积极因素,都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转型跨越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基于对形势的把握和发展理念的深化,根据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的安排部署,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和晋城市建设”全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的要求,勇当晋城转型发展的领头雁,争做山西跨越发展的排头兵,全面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更加注重项目建设、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建设、改革开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政务环境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努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团结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实现”六市”新目标、再造一个新高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全力实施”16488”转型跨越发展战略。

 ”1”,就是突出一个总体要求,即:按照”勇当晋城转型发展的领头雁,争做山西跨越发展的排头兵”的要求,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力争一番半,再造一个新高平;各项主要指标继续在晋城市保持领先地位,各项主要工作力争进入全省前五名。

 ”6”,就是通过五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的县域经济强市、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平安和谐城市和富裕幸福城市。

 ”4”,就是全面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

 ”8”,就是针对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做到”八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项目建设、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建设、改革开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政务环境建设。

 ”8”,就是经过今后五年努力,形成具有高平特色的新能源、新材料、煤电化工、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等八大新型支柱产业,为转型跨越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按照”16488”转型跨越发展战略构想,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煤炭产量可稳定在4000万吨左右,焦炭产量200万吨,化工产品产量150万吨,铸件产量70万吨,锂离子电池产量3.6亿Ah,光伏太阳能产量500MW,丝麻服饰和床上用品100万套,饮料产量20万吨以上,生猪出栏200万头;非煤产业产值占到工业比重的50%以上,第三产业产值占到GDP比重的36%以上,城市化率达到55%以上。上述产能形成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达到35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翻一番半的目标;财政总收入确保达到70亿元以上,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些指标和数据,既体现了中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精神要求,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晋城市委、市政府对高平率先转型、加快跨越的殷切希望,更体现了全市人民追求幸福、期盼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我们相信,只要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以”跳起来摘桃子”的魄力和勇气,坚定信心不气馁、咬定目标不动摇,心无旁鹜干工作、持之以恒抓落实,”16488”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必将变为壮丽的现实,一个文明富裕、山川秀美的新高平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后五年,我们要认真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紧紧抓住我市被列为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示范市的重大机遇,按照工业新型化的要求,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大力实施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两个转移”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是实施经济区块和企业集团发展战略。要把经济区块战略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载体,着力抓好五大经济区块、十大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引导相关产业向园区集中,全力打造以坪曲线、207国道为轴线的两条”经济走廊”,培育两大”经济增长极”。要突出抓好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组建管理机构,健全运行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制定量化指标,下达硬性任务,确保取得实效。加快实施大项目大集团战略,积极组建焦电、冶铸、服饰、饮料、生猪加工等企业集团,走规模化、品牌化、集团化道路,努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要求,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全面完成29座整合矿井建设任务;大力发展煤焦电化一体化项目,延伸拉长煤炭、焦炭、化工产业链条,不断提升煤炭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力争用两至三年时间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现代煤炭产业基地。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提升产业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轻工食品、生物医药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其在全市产值的比重。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南北两大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积极培育煤炭化工、农副产品、建材、物联网等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切实抓好现代酒店、大型超市、汽车服务、商贸综合体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质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规划建设步伐,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建设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民补贴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结构调整。大力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户均一栋大棚、人均增收5000元的目标。继续按照”三种三养三加工”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加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抓好三条龙型产业链建设,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社,构建市有中心、乡有站、村有员的三级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快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三级综合服务体系职能作用和农业示范园的带动、辐射、培训功能,加大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教育、引导和培训力度,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就业、自我增收能力。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启动建设”东水西调”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东部山区工农业用水紧张局面。认真抓好机械化旱作农业、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大力开展”六村联创”活动。要把实施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与农村基层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建设”六市”新目标的要求,引导、扶持、鼓励村级组织在全市农村开展经济强村、文明卫生村、生态园林村、平安和谐村、文体模范村、党建先进村创建活动。通过”六村”联创,进一步巩固提升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成果,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新的层次、新的阶段。

 各位代表,改变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要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农村、补助农民,尽快实现户通水泥路全覆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农村幼儿教育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农村气化工程全覆盖等民生目标,使广大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生活的更加殷实、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三)统筹推进市域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新进程。

 按照”一城五镇双百村”的特色城镇化战略要求,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市区、中心城镇和双百村规划建设。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围绕创建一流宜居城市的目标,全面完成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市区和五个重点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五大经济区块和十大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编制好重点区域、地段、街道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要强化规划的执行与落实,坚决遏制违章违法建设,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重点抓好城市道路、配套设施、公用服务、园林绿化、住房安居等重点城建工程。特别是要把广大市民十分关注的”住房难、住房贵”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商品房、拆迁安置房建设,按照”打破区划、连片开发,功能式改造、小区式改造”的思路,全面铺开旧城改造工程,增加房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平抑市场房价。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引进市场机制,鼓励民资参与,助推城市建设。三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坚持疏堵结合、管放并重,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全方位整治秩序混乱、乱搭乱建、乱摆乱放等城市顽疾,切实解决出行难、停车难、脏乱差等问题,推动城市管理制度化、人性化、精细化。持续开展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对外形象。四是统筹城乡建设。切实加快”五镇”和”双百村”的规划建设,科学规划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出台扶持补助政策,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加快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小城镇承接产业、联结城乡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产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不断增强中心城镇的产业集聚能力、人口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各位代表,城市是对外形象的重要载体,更是广大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把高平建设成为全国的一流宜居城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更是广大人民的热切期盼!”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创一流”的要求,大资金投入、大手笔建设,真正把我市打造成为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富有魅力的一流宜居城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努力使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广大市民!

 (四)扎实推进城乡生态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新水平。

 坚持”循环、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绿化高平、净化高平、美化高平。一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实施新型墙体项目,全面推广建筑节能,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新型能源。强化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励企业采取节能降耗措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二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按照煤转焦、煤转电、煤转肥、煤转醇的思路,打造四条新型工业产业链条;按照”三种三养三加工”的思路,打造三条龙型农业产业链条;鼓励支持发展秸秆气化、余热发电、余热供暖、中水回用、废水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走具有高平特色的高碳经济低碳化、低碳经济清洁化的路子,让有限的资源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创造出最大的财富。三是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围绕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山上治本、身边增绿,全力打造”一带三圈六线”山、水、田、林、路相结合的生态网络体系,力争每年林木覆盖率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四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高度重视治污工程,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促进重点污染企业达标排放。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努力建设山川秀美的新高平。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添转型跨越发展新动力。

 要把改革开放作为突破口,用市场的力量把劳动、知识、资本、资源、管理等生产要素配置得更加优化,让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释放得更加充分。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打破所有制界限,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积极进行战略重组整合。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突出抓好公立医院改革,真正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积极抓好”转型综改试验区示范市”相关工作,抓紧制定并落实好各项实施方案,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在一些领域有突破性进展。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市场、大发展”的理念,修订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放宽降低准入门槛,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由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充分发挥我市承东启西、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家产业结构战略转移,承接好后金融危机时期东部沿海城市资本和产业梯度转移,争取更多的资本和项目落户高平。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和省级大型招商活动,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领先企业,力争引进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精密铸造、丝麻家纺、食品加工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密集的项目。要继续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引进外资与盘活内资相结合的方针,修订完善相关扶持鼓励政策,激活民间资本大上项目。

 (六)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用和谐凝聚人心、促进发展、成就事业。一是扎实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创业与就业并重的方针,以创业促进就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普及和下岗职工、弱势群体、农民群众培训力度,增强他们自主创业就业的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建立城乡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生存、生活、学习等权利。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资金和力量积极参与,不断拓宽募资渠道、扩大救助范围。二是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快速发展,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全面普及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实施科技兴市战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卫生安全。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努力维持低生育水平。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发展力量。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全面实施”六五”普法教育,提高法治高平建设水平。扩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走具有高平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以”爱高平、谋发展、讲卫生、促和谐,争做文明高平人”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和谐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重视新闻媒体建设,强化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监管,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构建具有高平特色的文化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五是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十大平安和谐创建”活动,创建全国平安和谐城市,形成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立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制度,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天网工程”和”分色预警平安社区”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的”四级六步”调解机制,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愿景,也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坚持不懈抓好和谐社会创建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求发展、求富裕、求健康、求公平、求安全的期待和愿望,让全市人民的日子过得更加殷实、更加充实、更加踏实!

 三、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高平提供坚强保证

 办好高平的事情,关键在党,根本在人,成败在干。面对转型跨越的艰巨任务、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挑重担的责任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振奋精神、提升素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加巧干,落实落实再落实,为圆满完成大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再造一个新高平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保证。

 (一)解放思想是先导,必须再奏强音、造浓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永远是时代的主旋律;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转型跨越。当前,一些干部群众思想落后、观念陈旧,已经成为影响转型发展的重要障碍、制约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有的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看不到也不愿承认差距;有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管死的招数千奇百怪,搞活的方法捉襟见肘;有的看摊守本,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不敢负责,问题不愿直面;有的”运动员”当不好,”裁判员”最拿手,评头论足、说长道短,自己不干事,也不愿别人干事;甚至有的”排外”、”仇富”思想依然残存,坚守”肥水不流外人田”,看不得别人赚钱、见不得别人发展、恨不得别人失败。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再次吹响解放思想的冲锋号、奏响更新观念的最强音,不仅要与时俱进,而且要树立引领时代、超前谋划的意识,以超前的眼光、超前的思维、超前的谋略,谋划高平的未来和发展,做到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捷足先登。要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到发达地区学习经验,请专家学者传经送宝,让思想在学习中解放,让观念在碰撞中更新。要克服骄傲自满思想,树立忧患危机意识,认清差距和不足,脱开煤炭依赖、勇于善于转型;要克服狭隘封闭思想,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理念,增强合作共赢意识,抢抓大好机遇,引进资金项目;要克服因循守旧思想,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增强谋发展的真劲、促发展的闯劲、抓发展的韧劲,敢于碰硬,善于碰硬,敢闯、敢试、敢冒、敢担责任,敢于破解发展难题,独辟发展捷径。对那些敢为人先、敢于冒险、敢担责任的改革者、创新者、探索者,要坚决予以支持鼓励;对那些勇于创业、率先”两转”的先富群体,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对在创业创新中出现的失误,要区别对待,敢于为其撑腰做主,敢于给予关心保护。总之,全市上下要同唱一台戏、共念一本经、紧绷一根弦,唱响思想解放的时代强音,营造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打胜转型跨越的主动仗,创造无愧时代的新业绩!

 (二)创优环境是基础,必须上下齐心、筑巢引凤。环境是吸引力,是竞争力,更是生产力,一个地方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可以说,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境。首要抓硬环境,加快”六市”联创步伐,健全园区设施功能,全力打造宜居城市、园林城市、平安城市,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重点抓软环境,牢固树立”双服务”理念,扎实推进政府转职能、干部转作风的”两转”活动。要提升为企业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规范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办事公开行为,建立领导联系企业、项目跟踪服务、审批全程代理制度,定期开展服务对象评部门、评干部等行风评议活动,既要解决”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更要解决”不办事”的问题,真正使”亲商、便商、爱商、护商”成为良好社会风尚。要加大问责力度,坚决治庸治懒,严查违法乱纪,严打村霸地霸,对吃拿卡要、胡作非为、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干扰工程建设的,一经查实,坚决重处,绝不姑息,努力营造成本最低、回报最快、效益最高、信誉最好的创业发展环境,让广大客商在高平投资放心、赚钱安心、生活顺心。

 (三)狠抓落实是关键,必须立说立行、主动出击。”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工作不落实,再好的机遇也会错过,再大的目标也会落空,再优的基础也会丧失。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无功便是过、不作为更是过”的落实理念,以坐不住、等不得、慢不起的紧迫感,不等不靠、立说立行,做到不争论要争气、抓落实不空谈。要有抓工作落实、抓工作推进的责任感,对定下的工程、推进的项目,要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对制定的战略、确定的任务,要办一件、成一件,件件有回音、件件有成效。要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市委常委会每季度研究一次经济工作和重点工程,实行四大班子领导、部门乡镇领导干部包项目、包企业、包工程责任制,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要健全完善考核激励奖惩机制,坚持以项目论实绩、以服务看干部,以实绩评政绩、以政绩定升迁。对重点工程项目、重大工作部署,要一月一评比、一季一排队、一年一考核,层层比速度,事事要进度;对招得来商、引得来项目的,要给予重奖;对工作推进有效果、项目建设有绝招的,要提拔重用,对完不成任务的引咎辞职,真正做到”能干事的上、不干事的下,不作为的离岗、乱作为的法办”,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坚决落到实处、不折不扣完成。

 (四)固本强基是根本,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全市各级党组织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领导核心,要在转型跨越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服务力。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增强执政意识。要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原则,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切实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以及社会事务的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的要求,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分析制度,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努力提升市委决策的落实力。二是建好干部队伍,提升执政能力。要强化理论学习,加强调查研究,提升能力素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正确导向,健全完善”三考两推”选拔任用机制,重视和关注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要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落实党的人才政策,加强各类人才培养,进一步激发创业激情和创造活力。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夯实执政基础。扎实抓好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提升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全面落实”一定三有”,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添农村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扎实做好机关、学校、企业、社团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加大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四是力促廉洁从政,维护执政形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加快构建具有高平特色的惩防体系。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一个地区、部门、行业、领域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政府性投资、支农惠农投资等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建筑领域、公车、庆典等专项治理活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严厉查处腐败行为,营造清正廉明的政治环境,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各位代表、同志们,风正气顺,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当前,”十二五”的壮丽蓝图已经绘就,转型跨越的宏伟目标催人奋进。此时此刻,我们豪情满怀、信心倍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晋城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实现”六市”新目标、再造一个新高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1

相关热词搜索: 高平市 第五次 报告 代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