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致良知四合院心得 听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演讲听后感心得

时间:2021-10-16 14:53:42 来源:网友投稿

听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演讲的听后感心得4篇

  致良知四合院,是一个以企业家为主体、王阳明心学为核心的学习型组织,是坐落于朝阳区东风公园内的一座四合院,xx年由创始人白立新博士与50多位企业家共同创办,了听致良知四合院主题论坛演讲的听后感心得4篇,欢迎参考借鉴。

 

  打开内心宝藏的钥匙

 

  圣贤思想揭示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心灵的伤痕是可以修复的,家庭是可以圆满如初的,事业是可以蒸蒸日上的,只要你愿意“打开”!

 

  所有的打开,本质上都是在打开你的心灵宝藏,无论是打开家庭心结,还是突破事业的天花板,等等,都是打开自己的心灵宝藏。

 

  尽管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是你可以勇敢地追求圆满,因为你心中拥有无尽宝藏。

 

  有的人身体残疾,但内心拥有健全的心灵品质。有的人身在牢笼,但心中拥有真正的自由。残缺只是表象,圆满才是本质。差别只是表象,平等才是本质。

 

  不管今天我们出生的环境有多大的差别,心中的无尽宝藏都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成长空间。我们心中原本拥有无上的仁爱、无量的智慧、无限的胸怀和无尽的能量,只是被不明和贪欲遮蔽了。今天,只要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我们至少可以拥有一百倍的仁爱、一百倍的胸怀、一百倍的能量和智慧。

 

  “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这句话在《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当中出现了60次。而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需要且只需要”两个功夫:明心和净心。

 

  明心、净心功夫又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要点。

 

  明心的两个要点:深深地明白和体证人生重大秘密心中拥有无尽宝藏;深深地明白和体证人生重大真理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十分收获。

 

  净心的三个要点:随时观照自己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基础;深刻反省不好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关键;主动引导自己产生更好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根本。

 

  近期公司组织致良知学习,我们卡车服务站在孟站长的带领下也认真学习了致良知里面的内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良多,也深有感触。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颗宽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对,与其做无所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克服所谓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只要打通心灵的一些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时候,问下自己“要是圣人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让自己做事情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首先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一些负面情绪,以一种积极、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企业的“良知”就是对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一名员工,做任何事情要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的利益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正确地面对问题,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进步了!企业也就发展了!

 

  在大多数人眼中,工作工作,修行是修行。工作不过为了糊口、讨碗饭吃,俗气的很,但不得不为;而修行显得“高大上”,远离尘俗,普通人即使想为却不能也。

 

  但这种修行方式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着相”了,矫揉造作,为修行而修行。他认为,工作和修行是一体的,工作情境是标榜进取精神的儒家最好的修行之地,正如知行合一一样,也正如事上磨练的心学基础一样,修行无体,以工作为体,以生活为体。离了工作和生活,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王阳明

 

  比如刷牙。

 

  天理正道,是每次要刷三分钟。

 

  那么每次刷牙,刷够三分钟,就是致良知。

 

  很多人都会偷懒,上刷下刷,草草收场;那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比如不要乱扔垃圾。

 

  天理正道,是不能扔到马路上,而是要扔到垃圾桶里。

 

  你走在马路上,吃了一个橘子。有橘子皮。你随手一扔,扔到草丛中。

 

  那就是良知被遮蔽了。

 

  比如在公共场合说话。

 

  天理正道,是不能太过大声。

 

  你很激动,或者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于是大喊大叫。路人侧目,或者影响他人;这个时候,你的良知被遮蔽了。

 

  这三件,都不是大事。

 

  这三个错误,都是大家容易犯的,或者大家都犯过的。

 

  格物致知,格的就是平时大家最容易犯的、也最容易改的念头。

 

  生活小事,就是致良知。

 

  再又比如,花草枯萎,没有精神。是需要浇水了。那我们就浇水。

 

  花草不够茂盛,缺乏养分。是需要施肥了。那我们就施肥。

 

  农田里的稗草太长,影响水稻的生长了。那么我们就除草。

 

  头皮发痒,头发脏了。那么我们就洗头。

 

  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时,施肥,该除草时,除草,该洗头时,洗头。

 

  顺应天道天理,就是致良知。

 

  做好当下的一切,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就是致良知。

 

  如何学习?学习哪些内容,才能建设心灵,进而改变命运呢?

 

  心是生命的主宰;改变生命,从根本上要改变自己这颗心。不管命好不好,只要心灵开始变得美好,都可以让生命变得越来越美好。

 

  心是身之主宰,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心体现在起心动念上。当你想到了儿女、家人、工作,想到与你有矛盾的人,就会有各种起心动念,包括好的念头与不好的念头。

 

  起心动念有好有坏、有大有小、有高有低,起心动念代表着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相当于“道”。起心动念决定了意识、语言、身行,而语言、意识、身行相当于“德”。语言、意识、行为就决定了所做事情的高低、优劣、好坏、大小,所有的“事”汇集起来,就是人生画卷。

 

  因而,中华文化真正的精髓,也是每个生命焕然一新的奥妙之所在,就是“心-道-德-事”四部曲。具体而言,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的根源,厚德才能载物。心决定道,道决定德,德决定事。

 

  所以,人生是“富贵直到老”,还是“富贵天天少”,或者是“幸福早晚到”,都是由自己的起心动念,并且通过语言、意识、身行,再变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最后汇集而成一幅人生画卷。可以说,每个人的生命画卷都是自己亲手绘制!

 

  因而,心才是一切事事物物的源泉之源泉,在心上下功夫,明心净心,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良知 四合院 演讲 心得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