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制度【五篇】

时间:2021-12-28 10:22:39 来源:网友投稿

《战略:一部历史(全2册)》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的图书,原著英国劳伦斯·弗里德曼,由王坚、马娟娟翻译。全书分起源、武力的战略、底层的战略、上层的战略、战略理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新战略科学、伪科学、歼灭战或消耗战、头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制度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制度5篇

【篇1】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制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要振兴乡村教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我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落后面貌不改变,乡村振兴战略就无法全面落实。”民进海南省委副主委、海南省政府教育总督学潘惠丽委员说。

潘惠丽委员表示,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正在逐步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但是,乡村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最大的短板,教育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仍然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仍然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不充分。

“现在农村教育体系不健全,幼儿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都有待完善,还没有形成全链条推进的有效机制。同时,农村各层级段教育呈现出来的突出矛盾也十分复杂,农村劳动力培训、职业农民培养的主体、职责、机制不完善。”潘惠丽委员摆出了自己在调研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

对此,潘惠丽委员建议制定乡村教育振兴发展规划,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中统筹部署、统筹推进。她说:“以构建学习型社会、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科学、系统地做好农村学校(含幼儿园,成人学校或站点)布局规划,使乡村各类教育有场所、有阵地,尤其要及早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指导标准,优化和稳定农村义务教育布局。”

除了做好顶层设计,潘惠丽委员还建议研究制定支持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流动的制度措施。比如:进一步细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切实解决城乡教师交流和流动的制度障碍;依托特色小镇、风情小镇建设,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城市公办优质名校在小镇办学建校,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下沉等。(记者 王晓樱)

上一篇:培养一流大学师资 下一篇:突破地方高水平大学改革难点,释放高校活力

【篇2】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制度

聚焦十九大报告:新时代乡村如何振兴

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如何优先发展?

实现“三不、两零、一全”目标,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

农业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新时代越来越迫切。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要清醒看到,当前农业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优先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是基石,需要加大力度,实现“三不、两零、一全”的绿色发展总体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全利用。同时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等方面,按照中央的要求,将农业绿色发展总体目标细化为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和到2030年的远景目标。

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是保障,需要实现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科学合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要围绕解决资源错配和供给错位的结构性矛盾,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管控、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等制度和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机制。

优先发展,需要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宋洪远说,在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上,建立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农业用水等制度,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在产地环境保护治理上,紧扣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建立工业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健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制度,建立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在修复农业生态系统上,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水生生态保护修复、林业和湿地养护。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如何完善?

【篇3】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制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阜宁城乡融合发展
作者:王晓艳
来源:《各界·下半月》2018年第06期

        摘要:以城乡融合实现互利共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从农业现代化视角,以阜宁县为例,分析该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为该县着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农业现代化

        一、阜宁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一)进展

        近年来,阜宁县委、县政府咬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一个目标”,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村居村平集体收入“两个倍增”,促进农业产业体系、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三大提升”,推进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园区、绿色生态农业、新型农业主体“四大发展”,全面深化精准扶贫机制、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经营体系、农村产权制度、“三农”投入机制“五大改革”,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以阜宁“生态三宝”打响品牌为标志,设施农业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生态猪养殖总量全省第一,全县高效农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经济;加快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四年规划工程,出台促进高效农业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的政策意见,扎实推进“人人学技能、户户忙调整、家家办实业”活动,以土地流转、政策激励、示范带动“三大法宝”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全县流转土地累计68.19万亩,占总承包地74.83%,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设施农业比重达80%,连续四年荣获全省高效农业先进县称号。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荣获国务院表彰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殊荣;大力推进生态猪“猪联网”工程,鼓励“四自”生产模式,生态猪养殖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二)不足

        1.三弱三低。“三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弱。种植业、养殖业的病虫害和饲料、农药残留物污染,使得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农业抗旱防涝能力普遍减弱。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实力弱。农业结构仍然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平分秋色,特别是农村第三产业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现阶段的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三是市场竞争能力弱。农产品货多,优质品少,种类多,名牌少,自产自销的多,走出市门、甚至冲出国门的少。“三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的科技含量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传统农业改造进程较慢。二是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低。农产品加工能力呈现明显的“小、散、低”特征,农产品大多数都以原始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经济价值较低,农副产品深加工不多,增值不高。三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总体数量较多,单个实力较小,作用发挥有限,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力。

【篇4】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制度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浅谈乡村振兴战略

1.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义

20XX年XX月XX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乡村振兴”这一命题,并对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的总体要求。具体来讲就是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标准来建设美丽乡村。总书记提出了在新时代乡村该走向何处的伟大构思,描绘了一幅新时代下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蓝图变成现实呢?在此,仅以我浅薄的学识,浅显地谈谈自己对于乡村振兴的一些观点。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

(1)未来农村人口基数仍然相当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调查数据,20XX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1]。换句话来说就是截止到20XX年12月31日,中国依然有80138.112万的农村户口。

首先,较大的总人口基数客观上加大了城市化进程吸纳农村人口的压力;

其次,随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密集型劳动企业也逐渐向劳动力成本更加低的东南亚等地区转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化进程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最后,随着全球一般性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产业工人的工资收益增速减慢,相较而言,城市生活成本却在不断地上升,这使得农村人口的转移意愿不得不作出调整。在以上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村户籍人口减少的速度逐渐放缓。因此,未来乡村依旧存在相当规模的人口基础。

(2)世界主流价值观已经发生改变

从远古时代到封建社会结束,人类社会的都是在自然地发展状态下,并没出现井喷式发展的现象,人、社会、自然的关系都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然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给开始后,世界物质财富得到极大地增长,发展主义、工业思维逐渐成为主流思潮,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也被打破,人类社会的扩张不可避免地对自然造成了伤害,而在工业化社会这种伤害快速地增大,由此导致的社会一系列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现有的发展模式——真正的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真正的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共同发展,是不损害子孙满足求发展需要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价值观产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主流价值追求,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究竟会在新型主流价值观为背景下的潜力已经不足,甚至很可能被时代所抛弃。值此之际,人类社会迫切的需要找到一种适应主流价值观的发展模式,人类就将目光转向极具生态价值的乡村。

(3)农业产业已经跌到谷底

通俗来讲就是农业已经不是一个能够带来高收益的行业,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村资产的价值相对低下,相比之下,城市资产价格却一直在以较快的速度上涨,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乡村资产价值和城市资产价值的严重脱节。在资本方面,一方面,由于传统农业产业客观上具有周期长、投入高、收益低下以及风险较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资本进入乡村产业产生阻碍作用,没有新资本的进入;另一方面,由于非农产业的吸引作用,原始乡村资本正在加快非农产业流动的速度,也即从资本层面上来讲,在现有的乡村产业基础上,资本“入不敷出”现象无法得到根本上的遏制。在人力资源方面,同样存在衰退现象。综上所述,乡村产业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都处于下滑趋势,在此基础之上,何谈乡村振兴?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误区

(1)以城市化的思维进行乡村建设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多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涌现了许多建设人才,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而乡村振兴,就是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将目前的乡村建设成与高度发达城市相对应、与当今时代需求相吻合、与新时代特点相适应的新型区域。首先一步就是进行乡村的物质建设,但现在的情况是:建设者的“水泥思维”、“城市思维”依旧严重影响着对乡村的物质建构。这一点从某些乡村中的水泥河道和各个角落的水泥覆盖,以及到处充斥的城市草皮公园和绿化苗木、假山假景、大广场就可以看出来了,我们大多数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完全就是把城市完全地照搬到乡村,形成了一座座“村中城”。由于集中安置,村民下一趟地得比以前花费更多的时间,而搬进新家对于他们的生活并无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乡村建设最终只成为了光鲜的政绩工程,而并未让乡村实现本质上的进步。究其原因,就在于乡村本来有其天然的生命肌理,有其自身的审美趣味,有其独特的内在发展规律,也有其适合的结构布局与建筑逻辑,是不能也不应被水泥和城市美学窒息的。

(2)以工业化的思维进行乡村建设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呈现“短、平、快”的工业化特点。某些地方的乡村建设工程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追求效率而忽略品质,追求速度而忽略深度。从前我们的价值取向是以工业思维为主,但是目前看来这条发展之路行不通了,特别是在当今世界主流价值观向生态文明转向、乡村的生态价值逐渐凸显时,工业化那一套已经落伍了。尽管我们强调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追求效率、追求速度、追求成果,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尊重乡村内在发展规律,否则乡村建设仅仅是把工业化的东西搬到了乡村,不仅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反而还加速了乡土社会的解体。如前所述乡村社会的本质是“慢”,是快不起来的,也是不能快起来的,一旦对乡村的建构节奏与乡村内在的“生长周期”产生脱节现象,那么乡村得到的不是向前发展,而是向后退步,同时也会对乡村现有格局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总之,当这种工业化的“快思维”进入到逆工业化的“慢乡村”,其结果是快速地破坏乡村而不是振兴乡村。

(3)将农民排除在外的乡村振兴

目前乡村被各种既得利益者“绑架”,乡村建设似乎成为了与乡民不相干的活动,乡村建设本身也成为了他们更快更多地摄取利益的一个平台而已,而乡村的事,之所以如此,一是追逐一己私利的观念作祟,二是对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十九大上中央提出的“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颗定心丸就是对我国以小农户为乡村主体这一客观现实的充分肯定。客观地说,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为主体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构成方式,这是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生产主体之间相适应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也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基本现状。因此,十九大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政策本质上就是对这一基本事实的认可与承诺,也是对农户作为乡村主体的肯定。无论以何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将农民排斥在乡村建设之外,结果必然是乡不是乡,村不是村。尽管乡村的基本构架可能还保留着,甚至是在某种程度上还被“美化”了,但缺失乡村的内在实质。活的、有生气的乡村已经变成了死的乡村,这就是因为农户是保持乡村活化状态的唯一主体,失去了农民的乡村就是去了灵魂。所以我们在乡村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一切为了农民,让农民分发展成果,也成为财富的创造者。

(4)乡村旅游成功学大行其道当谈到未来乡村到底应该采取什么的发展模式时,当地的乡村干部、外界的专家学者大多数会告诉你:发展乡村旅游。诚然,自1984年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在四川成都徐家大院成立时,以乡土文化为依托,以乡村风格建筑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之路愈加兴旺,前景似乎也很光明。但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要走这一条路;一些缺乏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点”会随着消费者对于品质的愈加看重而逐渐消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注意一三产业相结合,但这并不是指举全村之

力去发展第三产业,而忽视甚至抛弃了基本的农业身产活动。乡村,首先是作为生产区域而存在的,乡民,首先也是作为生产个体而存在的。不可否认有些乡村由于客观因素(例如自然条件限制)无法提高农业生产力而将主要精力放在第三产业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所有的乡村都能如此。首先,根据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截止到20XX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317.34万个自然村[1]。按平均每村每年50000人次的客流量计算,全国每年至少得有158.7亿人次参与到乡村旅游中去,显然,从数据上来说这也是不现实的;其次,每个乡村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发展之路也一定不尽相同,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有核心吸引力,也一定要将乡民放在主体位置。而现在的情况却是,有的村进行乡村建设已经有近十年了,却仍然不能摆脱“旅游兴村”的“魔咒”,任然是以将农民排除在外的方式进行发展,并不重视村庄内生产生活,而一味地迎合寥寥无几的游客。这么一来,乡村建设实际上成了为少数游客服务的建设,对于更大多数的乡民来说,作用十分有限。

4.我对乡村振兴的理解振兴乡村,其实质是对乡村综合系统进行整理、修复和升级的过程。如习总书记所讲,乡村综合系统包含了产业、生态、文化、治理等子系统。

(1)乡村产业建设乡村振兴就是要对乡村产业进行整体“转型升级、提档升级、优化升级”。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原来的以第一产业为支柱变成农村一、二、三产业实现有机融合;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人工改变土地状况,将土地等资源要素实现最大化利用,使农业产业实现最大到政治、经济、生态价值;转变过去以化肥农药为农作物增产主要动力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走自然、生态、有机、绿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2)生态建设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世界见识了人类力量巨大,见识了大规模机器生产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爆炸式增长,世界物质财富也积累到了空前的总量;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大量战时科技成果转民用,造成了科学技术大爆发,也极大地改善了世界范围内的交通条件,为工业生产活动向全球扩散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世界进入了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时代。直到现在,工业化的成果依旧在造福着全人类,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大规模的工业化特给世界带来了大气、海洋、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甚至,这种影响已经扩散到了农村,一些地区的农村已经不再是“一方净土”—根据环保部20XX年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XX年底,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农药利用率仅为30%-40%,化肥利用率只有大约30%,残膜率高达42%,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严重,铬、汞、砷等重金属向水土渗透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这时我们就不得不反思: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我们到底是要发展还是要自然?这二者是否冲突?其实早在1924年,生态农业就在欧洲兴起,至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均有较大的发展;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夫人为首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此后,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普及,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接受,许多国家的整体发展观念也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比如中国。早在20XX年8月,时任XX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XX安吉考察时,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习近平执“中国号”巨轮的“牛耳”后,更是将生态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写入其中,突出了国家管理层对生态建设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

在追求生态价值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的生态价值就逐渐得到了凸显。与自然联系最为紧密的乡村社会无疑会产生新时代发展之路,提供后工业化时代社会发展的“乡村方案”。生态文明时代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是重复西方城市文明,而是五千年乡村文明的复兴。乡村不仅仅是五千年文明的生发之根,更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成本最低、低碳健康的诗意栖息地[2]。21世纪是以乡村文明引领与城市文明共生为标志的时代,乡村是未来最稀缺的资源。

(3)文化建设乡村文化面临着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侵蚀。一方面,工业文明高度发展,其本质与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就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过去二三十年间,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逐渐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文化、精神道德和教育等各个领域,使整个社会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工业化”的鲜明特征,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中心化和标准化使以多样性为标志的传统和本土文化遭到严重侵蚀破坏,与传统、本土、民族有关的各种艺术产品、文化艺术形式和民俗文化都经历着被边缘化和消亡的风险。不可否认的是,多样性的文化是维系经济、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由于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建设者受到城市化思维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将乡村的框架设计成了城市的模样,让乡村的物质主体对于传统文化以及乡村文明的继承与发扬带来了许多限制;再者,随着城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现有的人群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留在乡村的多是些“38、61、99”,即以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为主,客观上这部分人群无法承担乡村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的重任。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许多农村规范和乡村礼仪日渐萎缩乃至消亡,由此带来文化价值失范、文化生态失衡及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

实现在乡村文化的全面复兴,首先是要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这是实现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其次,要以“人”为发展的目标将支配工业化的理念向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合作互助转变,因为人文主义是“意义”和幸福的源泉,也是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3];利用具有互助、包容和尊重的人文主义特征的乡村文化来修复疗愈工业化给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带来的一系列创伤,逐渐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最后,要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生态文明、社会、文化、社会治理建设层面的独特且巨大的价值,让处在深重工业化危机中的现代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力量。

(4)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完善乡村振兴组织保障的必然要求,就是要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和优化乡村基层组织和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工作队伍,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保障有力保障。

在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住以下几点:第一,可以发挥乡贤资源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多数农村,乡贤群体和农村地方党政干部、村两委干部形成了一种交叉关系,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要真正取得实效,除了在乡村民自身努力外,离不开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一批热爱故乡、关心故乡发展的乡贤群策群力;积极发挥土地在乡村基层组织运作中的影响力,在乡村综合治理体系中,土地具有有效维系了各类组织的运作和公共活动开展的不可替代作用,常常成为乡村整治活动的核心问题,因此可以以土地为载体积极推动乡村治理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目前大多数乡村是处在实际衰退的过程之中,这一基本事实与我国要在20XX年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是不相符的,国家的现代化不能没有乡村,而且会依靠乡村。20XX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就是在推进我国发展更上一部新台阶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方案”,在这一前提之下,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用汗水去创造一个新时代的新乡村。

【篇5】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制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为此,中国乡村之声记者专访到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X,他对这一战略的要求和寓意内涵,进行了权威解读。

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样重视的基础上,为什么十九大报告中还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呢?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X这样说:

X: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了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意义非常重大,亿万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满期待。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X表示: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X:十六届五中全会,曾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一个概括,也是5句话20个字。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互相对照,有四句话不一样,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设定的一个新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个战略的实施将会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上一个五年,我们取得了一份满意的“三农”成绩单,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但X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对缩小城乡差距、让13亿人共享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会越来越迫切。

X: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里落户,这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但是无论城镇化怎么发展,比如2030年—2035年,农村还会有将近4亿左右的人口,所以提出振兴乡村。乡村从来不是处在从属的地位上,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应该和城市处在平等的地位上。

如何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X:这句话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不矛盾的,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从来都是互相促进的,城市和农村从来都是互相联系,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

X认为,今后的发展目标是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敢于打破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

X:如果单纯的忽视农村,认为通过城市发展就可以把农村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是非常天真的。我们的现代化,不能够城乡分离、不能够建立在城乡分割的基础上,要通过城市的发展、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比如城市发展了,对农产品就有更大的需求,农产品的市场就更广大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可以带动农民就业,还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到城里落户。

在我国,解决好“三农”领域的问题,是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改革顺利发展的大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X认为,优先二字,让我们自觉的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位置。

X: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优先”的地方,只有三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也就是说,教育、“三农”和就业,都是需要优先发展的事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机制,为今后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政策设计指明了方向。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得怎么样,说到底,关键在人。X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的着力点就是要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X: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的五个方面,都要进一步明确任务,都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把每一项工作做实了,让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落地、能够生根,能够给亿万农民带来好处、带来利益、带来福祉,能让农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关热词搜索: 振兴 乡村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