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我镇实际,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为重点,统筹推进宜居乡村、文明乡风、法治乡村、乡村基础设施、乡村公共服务、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投入保障等建设全面发展,极力打造富美 xx、生态 xx、文明 xx、平安 xx。
二、发展目标 到 20xx 年,xx 镇乡村振兴将取得跨越性进展,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生态更加宜居,文化氛围更浓厚,村级党组织更先进,人才引进力度更大,乡风更加文明、法治水平得到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农民更加富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一)盘活土地资源,加快招商引资,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1.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在五一村大老湖、光山等自然村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定出台土地流转指导性意见,引导适度规模有序流转土地,探索设立“土地银行”,做活土地文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允许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拓宽集体和群众增收渠道。
2.加快招商引资。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充分借助江滨新区开发建设和南雅园棚户区改造的大好时机,明确定位、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乡村商贸服务业。至 20xx 年在梅峰村规划建设中国供销▪福建诏安农特产品电商批发城项目。
(二)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加强东溪流域综合治理,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1.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城两湖三园四线”的战略部署,重点推进梅峰村龙兴楼与下梅塘片区改造、五一村南雅园棚户区改造和梅峰公园景观提升,不断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
2.加强东溪流域综合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母亲河东溪综合治理,通过日常清洁,打击偷排工业废水、乱占乱建河道、非法采砂、非法截流等工作,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东溪 xx 段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三)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农村优秀乡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挖掘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探索开展“寻找最美 xx 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培养新时代农村道德模范,传播社会正能量,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
2.弘扬农村优秀乡土文化。立足 xx 镇深厚文化底蕴,以传承“书画”和“家风”为重点,以“讲堂结合参展”为形式,以“沈锡纯沈冰山纪念馆”、“沈氏
宗祠”等作为载体,以“不忘初心、传承文化”为方向,将剪瓷雕、“公背婆”、舞龙舞狮、“走贡王”、彩绸纸扎等多种民俗文化相结合,积极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力争至 20xx 年底前,完成创建五一村沈氏大宗祠家风家训示范点和沈锡纯沈冰山纪念馆等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把 xx 打造成文化“重镇”。
(四)规范村级党群活动场所,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加强乡村组织振兴 1.规范村级党群活动场所。为满足党员群众组织生活开展和提升精准化服务的需要,积极推进村级党群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重点在五一、梅峰村规划建设村级党群活动场所。
2.提升村级党建工作水平。以澹园社区、文峰社区基层党建试点的经验做法为借鉴,推行社区与村联合建立中心党委的做法,促进社区与村党建工作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五)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乡村人才振兴 加强对新一届村两委成员的培训教育,深入推行村主干职业化管理,优化村级班子配备。逐步提高社区(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建立并保持一支数量稳定、素质较高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创建活动,重点培育 1-2 个示范站点,指导各基层站点科学制定收看计划,增强培训实效。
(六)统筹推进宜居乡村、文明乡风、法治乡村、乡村基础设施、乡村公共服务、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投入保障等实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1.推进农村生活方式改变,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民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快村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计划20xx年在梅峰村上梅塘自然村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推进禽畜粪便还田,实现资源利用;加强两违整治,拆除违建违占道路、农田的建筑,确保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加快村庄道路建设,计划 20xx 年上半年在五一村大老湖自然村完成道路硬化、亮化、美化建设;积极开展“厕所革命”,根据村庄的规划布局和实际情况,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2.开展移风易俗、成风化俗行动,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通过入户宣传,加强农村科普,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弘扬诚信文化, 抵制封建迷信,树立文明乡风, 净化社会风气。通过新一轮“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户”、“农家书屋”等创建活动, 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至 20xx 年底前,完成县级以上文明镇、文明村比例达 100%,完成市级以上文明镇、文明村比例达 60%。
3.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一是通过督促制定村规民约,构建平安乡村,营造村民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二是推进扫黑除恶、雪亮工程和网格化建设,重点治理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信谣传谣、非法上访、涉黑涉恶等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村民的安全感。三是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和村务公开制度,充分调动村民的主人翁身份来参与法治乡村建设。
4.推进公路、电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一是要加大扶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实现农业向更快、更好发展。二是要提高“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发挥城区优势,不断优化农村道路。三是要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强到农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
5.推进农村教育、卫生、医保、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乡村公共服务 一是扩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供给,20xx 年 xx 中心小学将正式投入教学,这极大整合了五一村与城内社区、东门社区、东城社区、南关社区、东关社区等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二是推进村级卫生所建设,20xx 年五一村大老湖自然村将建成规范化村级卫生所并投入运营,极大满足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看病的待遇。三是推进农村医保、养老保险工作全覆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6.加大低保扶持力度,巩固脱贫成效 结合低保入户工作,积极在农村开展贫困户调查工作,做到“应保尽保”。以鼓励村民运用多种渠道创业谋生为方式,确保我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维持“零”记录,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7.加大财政预算投入,保障乡村振兴全面落实 继续巩固和加强粮食补贴、耕地补贴、农村低保人员补助等“三农工作”。按照 20xx 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根据“量入为出”的原则,20xx 年计划在农业事业、村级党建工作经费、村级运转经费、农村教育经费、村级卫生整治经
费、民政经费与乡村振兴相关方面都加大财政投入预算,确保乡村振兴全面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成立 xx 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郑茂辉担任组长,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丽武担任第一副组长,由分管农业的镇党委统战委员、武装部长许燕南担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十二个乡村振兴专项小组,分别由分管业务的副科级干部担任挂钩领导,由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担任小组长,明确农业办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明确各村每季度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每年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总结的工作制度,确保发挥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加强宣传引导 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营造全镇上下全面支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的良好氛围。认真总结、及时推广 xx 镇乡村振兴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三)加强检查督办 加强综合考评,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各村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负责人进行组织约谈或诫勉谈话。
相关热词搜索: 实施方案 振兴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