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x 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我镇实际,20xx 年开展“乡村振兴”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质量强农战略,重点培育了三大特色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优质香菇示范场,精品果苗园,生态药材园等特色基地。一是弥猴桃,今年新建人工园 200 亩,割杂除蔓改造提升野生猕猴桃园 5000 亩,同时加强老园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提升猕猴桃果质,按照有机化生产标准对新老基地进行标准化管理,使我镇 15000 亩人工园走上了向管理要品质,向品质要效益的科学发展之路。二是食用菌,在稳步发展夏、秋菇、冬菇的基础上,不断调整食用菌种植结构,发展各类香菇 2500 万袋,新建镇级香菇基地一个,菌棒加工厂一个。三是中药材,山萸肉、天麻、金银花、猪苓等中小药材总面积发展到 1200 余亩,提质增效,增加收入。
二、实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村发展新格局 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2 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 人,以专业合作社为推手,加快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探索形成设施、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等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发挥特色优势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以神仙洞、青铜山文化为品牌,依托横岭娃娃鱼、凉水泉瀑布生态休闲旅游,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农业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精深加工和加工园区建设,引导农产品精深
加工企业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优势主生产区集聚发展。鼓励扶持香菇、猕猴桃、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四是促进高效利用规模建设,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从而推动我镇一二三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使农业与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联系日趋紧密,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三、实施全面招商工程,构建创业就业乐园 坚持以“工业强镇,工业兴镇”“战略目标,打好“政策牌”“政治牌”“亲情牌”“特色牌”,招商引资,号召全民招商,千方百计上项目。逐步完善我镇工业以西峡县福多多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以西峡物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物流运输业,以西峡县电子孵化园为龙头的电商服务业、以巨丰矿业为龙头的矿产品开采业为支柱的四大产业集群,为我镇“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活力。
四、实施生态环境工程,构建美丽宜居乡村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生态保护工程。今年计划投资 1000 余万元,建成涉及 10 个村,15 公里的“328”省道 xx 段人居环境改善一期项目,拆除“五小建筑,清理边沟,清淤河。新建游园 5 处,花坛 700余个公厕 6 个,安装太阳能路灯 200 盏,栽植银杏、高杆月季等花卉苗木 2 万余株,绿化面积 5000 余平方米,切实推行河长制,严格巡河员、河道保洁员工作制度,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建设 xx 段灌河景观河道。继续推进我镇乡村生活污水治理、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农村饮水巩固提升等重大生态工程。制定农村生活址圾无害化治理长效管理机制,使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居住环
境优美,基础实施完善,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构建脱贫长效机制 坚持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完成 122 户 396 人脱贫,横岭村、凉水泉村、黄沙三个贫困村脱贫的成绩。我镇计划投资 63.6 万元对 125 户 126 人户容户貌实施“七改四有”工作,确保贫困户户容户貌大改善,利用专项扶贫资金 120 万元对贫困村础设施进行建设,建成文化广场 1 个,改造村室三个,拓宽硬化道路 5.6公里。计划投资 10 万元对各村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我镇乡村人居坏境大提升,村容村貌大改善。今年计划成立 12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 2 个镇级产业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 143 户 327 人;建成 20 村级产业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 247 户 528 人,在 xx 镇工业园区企业中,5 个贫困村对口建设产业扶贫车间5 个,签订就业协议。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全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全覆盖,91 户 350 人落实易地搬迁入住生活。20xx 年春季提升、动态调整,把因病、因灾新致贫户纳入贫困户动态管理,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六、实施农村改革工程,构建现代农业生态园 现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 30年的政策。全面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争取全年新增土地规范化流转率8%以上。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探索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为村级集体持有或参与经营分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落实好乡村振兴出台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农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政策,做好农房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七、实施乡风文明工程,构建文明和谐杜会 深度挖掘道教文化,进行神仙庙景观打造,保护好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农耕用具、民间生产生活器具、奇树古树等遗产,留住乡愁、稳步前行。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镇区建设1个综台性文化服务中心,每个村建设1个文化活动室。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究排场等陈规陋习。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合理确定红白喜事消费标准、办事规模。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优选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建设平安乡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相关热词搜索: 实施方案 振兴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