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建党 100 周年党课专题讲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这一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天,我主要围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与大家谈谈学习体会。
20xx 年 x 月 xx 日至 xx 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人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看就懂,没什么好学的。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
2021 年 2 月 20 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
— 2 — 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一、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1978 年 12 月 13 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为安定团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 3 —
设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
随着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调整,我国改革开放大踏步向前进。1982 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述。邓小平同志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此后,我国各项改革开始推进。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企业下放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地方、单位、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经济特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开始全面展开。
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二部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首先,我们要了解国情。当时我国国情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底子薄,经济落后;二是人口多,耕地少。从理论角度来看,我国所建设的社会主义,既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其他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我国有独特的国情。中国特色“特”在哪里?首先就是我国的国情。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
— 4 — 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 1987 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这些理论认识的基础之上,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理论。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同时,党的十三大报告还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此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但是我们也认识到现代化建设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国际来看,出现了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问题;从国内来看,我国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出现了“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等问题。1992 年 1 月 18 日至 2 月 21 日,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进行调研,沿途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5 —
当时,有的人针对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发出了疑问:是不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错了?是不是改革开放错了?是不是中国在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问题出现了,很多人不敢往前走了。面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说:“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邓小平同志还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针对有些人对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的批评,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九八四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邓小平同志还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同志还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以前,我们认为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力自然就提高了,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我们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的弊端和障碍,通过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什么是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疑难问题也出现了。针对这些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
— 6 — 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他还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邓小平同志还讲到了基本路线不能动摇,他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邓小平同志还强调:“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7 —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二、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思想认识的基础。我们要建立适合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但是有关新经济体制的提法,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并没有提出。
1992 年 6 月 9 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此时,又有人提出,为什么要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针对这个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西方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一般规律的东西,毫无疑义,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这是共同点;但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
— 8 — 义制度下搞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的,这是不同点,而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
党的十四大报告从四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阐释。第一,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第二,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
第三,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第四,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确立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的重要理论贡献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五大报告的第三部分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
— 9 —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 党的十五大报告还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新思想新论断进行了概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这些理论上的难点、实践上的障碍都是党的十五大报告破除的。
(四)系统提出并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除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重大变化之外,还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进入 21 世纪后,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更加明显。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
— 10 —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所导致的社会阶层构成的新的变化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创造。
同时,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还提到了两个先锋队的概念,他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的理论与时俱进地推进了党的建设。
2000 年 2 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发表讲...
相关热词搜索: 党课 讲稿 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