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展示非遗魅力
激发文旅活力
谈到非遗,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文化。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来看,那些被人类创造或改造的、表达人类某种意图、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物”,通常被称为物质文化,而非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以物质形式呈现的文化成果。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不是割裂的,而是有一定关联性的。物质文化是不能与非物质文化分开的。没有不以非物质文化作为其基础内涵的物质文化,而非物质文化又往往是通过物质化来实现的。当然,某些文化成果也可以不以物质形式来呈现,例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习俗、仪式、节庆活动等等。
首先,我们先来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性质、特点。
第一个特性,唯一性和可共享性。首先,每一个物质文化具有唯一性,存在于特定的时间空间中,是不能够被不同主体所共享的。比如,“共同干一杯”,这仅是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你喝你那一部分,我喝我这一部分,但“同唱一首歌”却是可以的。因此,非物质文化具有弥散性,是可以共享的。
“可共享性”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社群、族群,能够共同持有、共同享用、共同传承同一个文化成果。物质文化不可能共同持有、共同享用、共同传承。由于非物质文化往往体现在物质文化当中,所以非物质文化的可共享性有时是通过物质文化的交流来实现的。非物质文化的可共享性不受时空的限制。文化共享的历史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共短长。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是文化创造的历史,同时也是不同人群、社群、民族、国家相互间文化共享的历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性相关联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就是“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性无疑会对文化多样性的充分实现、对推进整个人类的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第二个特性,相对稳定性和活态性。物质文化在存在的历程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时段里它的变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非物质文化的特性之一在于它的活态性,它是过程中的文化,其生命活力就在于发展演进中,也可以说它是可以不断重复的。如果它不是因为不再适应社会之需求而被历史所搁置、舍弃,如果它不像一时闪亮的流星那样陨灭于长空,成为历史的尘埃;那么,它就会在不断运动中、重复发展中,获得长久的生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体现在它的传承过程当中。它每一次现实的呈现,都仅仅是其无限的生命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第三个特性,作为客体而独立存在和以人为载体。如果说,物质文化成果一旦被人创造出来,它便脱离开人而作为客体独立存在;那么,非物质文化则以人为载体,以人为主体,以人的观念、人的知识、人的技能、人的行为作为其表现形态。
上述这些特点,对于我们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旨在通过保护、分享、传承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间的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1985 年 11 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中国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指古迹、建筑群、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世代相传的、活态的文化实践、技艺和表现形式。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200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
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这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个基本要点。
“非遗扶贫、非遗保护、非遗产业……”2021 年全国两会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他们带着自己的提案议案进行了积极的建言献策。
从非遗文化看,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建议,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在一些中小学、中专学校开设彝绣等兴趣班,来传播我国的非遗文化。
从“传承+创新”看,在 2021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工艺设计师张淑芬表示,要以“传承+创新”为抓手,把传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探索将非遗技艺、民宿等元素融入乡村振兴,为脱贫致富持续“造血”。
从非遗扶贫看,全国人大代表、永子(“永棋”围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国伟建议,大力推动永子围棋文化走出去,与中国围棋共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非遗产业看,全国人大代表、定瓷非遗技艺传承人庞永辉指出,非遗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应该趁热打铁让非遗产业在乡村振兴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非遗保护看,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 23 代传承人曾娜建议:加强运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承和弘扬;成立相关的非遗传承保护委员会;讲好非遗文化故事要有方式方法,反对无中生有;将文旅与地方文化特色结合,强化国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容 (一)非遗的概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中指出,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二)非遗的主要内容 《公约》中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第二,表演艺术;第三,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第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第五,传统手工艺。
《非遗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六个方面: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第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第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第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第五,传统体育和游艺;第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非遗包含的各个方面。
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口头的语言创作和传播,包括诗歌、史诗、神话、传说以及对文化群体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叙事表演和表述。比如,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藏族民间流传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柯尔克孜族民间传唱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再比如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是一种神话的表现形式。在《玛纳斯》的演唱比赛中,经常连续演唱几天几夜。
2.表演艺术 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表演实践及所形成的专业知识体系。“花儿”,是一种民歌,产生于明代初年,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因歌词中把青年女子比喻为花朵而得名。海南八音乐器,是海南主要的本土器乐,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八大类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黎族竹木器有璀璨的民族特色,不但在国内堪称一绝,在国际的乐器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中国传统民歌,以地域划分的,如陕北信天游、黄河号子、川江号子、江南丝竹、辽南吹打、西北花儿等;以族群划分的,如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客家山歌、苗族飞歌、土家族高腔;以音乐形态分类的,如山歌和小调、长调和短调;以艺术功能划分的,如劳动歌、爱情歌、叙事歌、革命歌、摇儿歌、仪式歌、叫卖调、哭嫁歌等;以应用人群类型划分的,如儿歌、童谣等。
传统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通常是祭祀、节庆等传统习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打柴舞,民间传说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断地跳呀、跃啊,由于这情形颇具趣味,就逐渐模仿和改进,便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打柴舞。由于打柴舞道具、节奏、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极强的娱乐、竞技成分,打柴舞成为黎族著名的舞种。
传统戏曲也需要我们传承和保护。昆曲是古老的戏曲剧种。我国现存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几乎都受过昆剧艺术的影响,因此昆剧有“中华戏曲之母”的雅称。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是当地的本土文化象征之一。曲艺是我国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曲艺使用的语言与各地方言关系密切,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孕育了诸如章回体长篇小说等文学样式和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种。
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人在与自然、社会和群体相处过程中探索形成的生活方式和制度以及相应的理念和实践方法;群体、族群的仪式,以及相关的社会习俗;周期性的、有特定主题的节庆等社会活动;等等。比如,傣族的泼水节,黎族的“三月三”。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是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侗族款约,“款”是古代侗族地区的民间自治与民间自卫组织;传统侗族社区以不同层次、形式的款规款约为基础,界定人与人、人与村寨、村寨与村寨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节期农历五月初五,已有 2500 余年历史,由驱毒辟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等民间活动。端午节没有代表性传承人,春节也没有,因为它们与每个人都有关系。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具体来看,包括有关大自然的观念、农业活动和知识、药典和治疗方法、宇宙观、航海知识、有关天文和气象的知识和实践等。
2016 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知识体系和生产生活实践方式。
5.传统手工艺 传统手工艺,是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包括纺染织绣、陶瓷烧造、金属工艺、雕刻塑作、漆艺、建筑营造、编织扎制、家具木作、工艺绘画、造纸和笔墨砚制作、印刷、食品及农畜矿产品加工等。
比如,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制陶是黎族重要的手工业之一,作为海南最早的移民和开发者,在史前时期,海南岛上已有黎族的先祖在此活动,陶器就是古人类维持正常生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器具,黎族原始的制陶技术自然也就留下文明的印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一项传统手工技艺。
截至 2020 年 12 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 42 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34 项(含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项;优秀实践名册 1 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关系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享用者,也是传承者和创造者。
(一)非遗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和生产生活方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它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人们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环境中维持生计的同时,创造、总结、积累了各具特色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规则、风俗等,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从种桑、养蚕、缫丝,到织造出绫罗绸缎,全面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认知程度和实践能力。在农耕社会,中国人的一生与非遗密切相关。非遗就是身处其中的文化氛围,是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
(二)非遗是文化印记和身份认同 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的千差万别,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非遗也就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人们鲜明的文化印记和身份认同。非遗的产生、发展与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密切相关。比如,气候温暖湿润的南方适合竹子生长,因此竹编、竹雕、竹刻等传统工艺多出现在浙江、江苏、四川、湖南、江西等地;以石材为雕刻材料的石雕多在周边有山的地区,在平原地区不多见;中原地区面食制作花样百出,就有了面塑、面花;宜兴拥有丰富的紫砂陶土资源,紫砂陶艺闻名海内外;苗族、侗族多生活在植被葱茏的群山之中,其建筑以木、竹为材料,孕育形成了吊脚楼营造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传统工艺。地域的差异使同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与信仰、节庆活动相关联,起着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传承载体作用。
(三)非遗是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和传播载体 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口头形式教科书,通过“行善得福”“作恶得祸”的情节模式发挥教化作用。
戏曲从产生时起,就有教化功能,一个戏本就是一本启蒙课本,以歌舞讲故事。流传于世的戏曲作品,把社会价值观念注入观众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比如,京剧《四郎探母》就是教人们孝道亲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内容通过艺术实践传承发展,展...
相关热词搜索: 党课 讲稿 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