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白岩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演讲:书读久了,总会信点儿什么
先从一个问题谈起吧。我经常会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请问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谁?我的答案永远是标准的: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我妈,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新华字典》。没有我妈,就没我;没有《新华字典》,我不会认识那么多的字、看那么多的书。而这个答案看似标准,其实也在背后隐藏着我的另一个看法:当你的生命一路上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水,总有很多的分支不断地给你注入新的能量,一本又一本的书就是如此。但是突然有一天,有一个提问很残忍,让你说“哪本书最重要”,这个时候你突然发现手心手背难以割舍,你怎么去回答呢?或许只有《新华字典》是一个标准答案。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书籍给你添注了不同的营养,甚至有趣的是,你都以为你忘了,你都以为你没有受过它的影响,但是在遇到某一件事情或者思考某一个事情的时候,你曾经阅读过的一本书还会再次的触动你和激活你,因此没有孰轻孰重。
今天早晨的时候,有一个人打电话问我:“我们现在在大学,在大学这个的阶段里头,行万里路更重要呢?还是读万卷书更重要呢?”我对他的回答是:“你的这个问题,太学院派了!”。因为当你在大学的这四年时间里头,我明确地可以告诉你,你想行万里路你做不到,不光是一个物质条件的问题,还有一个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的问题。那么,就读万卷书吧?但是接着我又告诉他,其实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也还不是最重要的,是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这几年我经常会想这样的问题:在老子写《道德经》的时候,他一定没有行过万里路,更没有读过万卷书,但是今天又有几本书超过了老子的这几千字的《道德经》呢?!是什么?是什么让他在没有行万里路,也没有读万卷书的时候,却指明了未来的相当多的人们内心的困惑,到今天不仅不过时,依然散发着更大的光芒?举两个例子:比如说,我……我当然不主张30岁以下的人看《道德经》。为什么?因为书有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当你很年轻的时候就把它读了,读完了之后,你便以为你读过了,其实就错过了。因为当你在太年轻的时候,有些书的味道是读不出来的,但是你以为你读过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在你到达了需要它的年龄的时候,再次跟它相逢,那我觉得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但是也不妨碍里头有些很优秀的地方。比如说,对我影响非常大的,有很多事情我想不明白,但是突然有一天《道德经》里头的五个字一下子就把我给想明白了,这五个字叫“无私为大私”。那我有的时候就以我的感受,这五个字去分享,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这五个字都能把你点破。“无私为大私”,什么意思?——你越无私了你得到的东西越多。过去,我们在教育别人的时候,曾经在很长的岁月里头我们走了弯路。“我们要大公无私”、“我们要很狠斗私字一闪念”,但是偏偏忘了人性其实是自私的。谁也别跟我说你不是自私的,这是人性。大家有没有想过“邓小平改革的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哪里?”邓小平的改革最核心之处,就是他尊重了“人性是自私的”这一个基本原则。你有没有发现,中国的改革是从凤阳(安徽的凤阳)土地承包按上手印开始的。为什么是土地承包呢?土地承包的最核心的原则就是“你先为自己干,你在干的过程当中你会获得利益”。当更多的人开始为自己干而努力干的时候,我们整个这个国家富强起来了。后来你看所有的改革,股份制改造等等等等,都是在顺应着“人性中有自私的”这一面而去捋顺相当的关系,因此激活了这个社会最大的生产力。所以邓小平的改革回到最核心的之处是邓小平他老人家超然的读懂了“人性是自私的”这一个基本原则,然后顺应时势,最后国家富强起来。
但是,这句话听着又有一些…不舒服。哦,人性都是自私的,那你看,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中国的古人比我们聪明多了,他完全明白“人性是自私的”原则,但是他又希望有更高的道德。因此,老子在那么多年前就说“无私为大私”,他用“大私”去诱惑你“无私”,对吗?希望让你得到的更多,但你采用的方式却是无私的。那你说,读一本书有的时候把你过去30多年的人生岁月所困惑的一些东西一下子就激活了。
再比如,在《道德经》里头有一句话,说“什么样的官员是最好的?什么样的君主是最好的?”那在座的各位一定会去想,最好的君主就是被人尊敬的、被人爱戴的,对吗?但是《道德经》里是这么说的,“最好的君主是感觉不到他存在的君主”不是吗?“最好的君主是感觉不到他存在的君主,排第二位的是被人尊敬和爱戴的,排第三位的是被人敬畏的,最差的是被人讨厌的”,为什么会是感觉不到他存在的君主反而是最好的君主啊?是啊,你感觉不到他存在却已经把整个社会井井有条的运转起来,难道这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吗?所谓“无为而治”是不存在的,还是用一种类似无为的东西完成了整个的这种顺畅的治理。
再比如说它(《道德经》)让我做了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当时我在当制片人的时候,最后演变成了这一个节目演变成了三个栏目,两个日刊一个周刊,大概一个《新闻会客厅》、一个《东方时空》的《时空联系》、还有一个是《中国周刊》,我一个人当制片人。当这三个栏目都还不错,火起来之后,我就辞了。在辞之前的时候,也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给我了最深的触动,《道德经》里说的是“当杯子满了的时候就再也什么都装不进去了,想要装进去新的东西的话,就只有把这杯水倒了”。那后来我也用了现代化的方式把它解读了“不管您手里的计算器完成了多大的数字的计算,想要在计算新的,就必须清零”,对吗?哪怕刚才屏幕上显示的是20万,对不起,想要接下来要做一个1+1,您都要先清零,那么人生不也如此吗?
当你沿着既得利益或者某些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一杯已满了的水。满了的水我还可以喝一口让它少一点,但人生不会,那只有换一种方式。就像2000年的时候,当时我似乎很火,因为悉尼奥运会回来,又是得这个奖又是那个奖,等等。然后作家刘恒有一天碰见我,说:“诶哟,老弟诶,如日中天小心太阳落山呐。”我们是很好的朋友,那是我很好的大哥,我就跟他说:“大哥您放心,我会换一个地平线再升一回。”所以那一年我从悉尼奥运会回来了之后,关掉手机,我去打造新的栏目,离开了电视一年。有很多人说:“诶哟,当主持人的,你就不怕离开银屏一年别人把你忘了。”我说:“但凡一年就,能被人忘掉的,你现在玩命在那做节目,人家也记不住你!”
事实如此。
所以,那像《道德经》这样的东西,你回头去想:当初的老子没有行万里路,没有读万卷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感受?那好了,从读书的角度,就要回来了:您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在看书呢?你是看别人的书,然后记住它还是看到了你自己?还是激活了你自己?我们要从书籍中获得什么?
人的一生不同阶段,面对书的时候态度是各不相同的。所有的人生,最初当你开始学文化的时候,书是为了解题而用的,对吗?我们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被动,如果要没有考试,好多书您就不看了。所以在我们上小学、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和家长都会说“课外书”,然后我们大部分人会愿意读课外书,因为它更有趣?因为不是它有趣,而是它不考试。那我们最初的阅读都是从要解决考试的难题被动的开始了我们的阅读,但是阅读与阅读是不同的。我们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在图书市场上很火爆的是民国时代的小学和中学的课本在流行,有这个丰子恺他们的,比如说《开明的读本》,然后有这个大书店的读本。去年三联书店出了一本书叫《巨流河》,在巨流河的时候,从咱东北巨流河过去的,到台湾成了文学教母,她当初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台湾的学生重新编教科书。哦,这时候你突然明白,不同的教科书所给予不同时代的人完全是不同的品味。大家也能看到过去改革这30多年我们教科书的陆续演变,甚至现在会有很多人会很不乐意,当删掉某一些课文的时候民间开始反对。
其实我认为,教科书就是应该回到一个……什么是最大的政治呢,在教育领域里头——育人是最大的政治,所以我觉得这是另一种讲政治的方式。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最初的阅读是被动的,但是希望这个社会给所有被动的孩子提供最准确的、他们该阅读的东西,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机会。
所以说道像“书香高校”,那么另外一个词就是“书香校园”,好的书香校园是从我们一读书开始就让他对读书有兴趣做起的。我们的小学非常重要,它的教科书有趣吗?我看了《开明读本》的时候真的很有趣,想想看,丰子恺给配的画,然后每一篇课文都不长,然后都很短,很丰富。
所以曾经有人向我……不叫请教了,问我:“唉,孩子要上学了。”我说:“小学啊?”“啊,我准备去名校。”我说:“小学的头两年名校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你能不能碰到名师。”因为所有的小学生,头两年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一般所有的咱们大部分的小学水平基本一样,但是如果那个孩子在上小学的前两年遇到了好老师,这个好老师善于培养他的自信,让他对学习有乐趣,他一生受益。我的孩子头两年上小学的时候离我们家只有150米,现在那个学校都解散了,但是很幸运的是他碰到了好老师,总在鼓励他,而且有趣的是由于它离我们家只有150米,奶奶每天早上能看着他进学校,因此他可以睡得很晚,从来没觉得上学辛苦,到现在他从来不厌倦学习。那么,回头就去想,是不是要感谢那最初的、遇到的老师和对上学的这种兴趣呢?所以,针对我们人生最初阶段的阅读,我特别想说的是,希望全社会努力,让我们的孩子能对阅读有兴趣。等到高校的时候,您在开始玩命的去培养的时候,已经略微晚了一点。
到了中学的时候,我们现在的孩子很忙,要考高中。考高中比考大学难多了。我不知道大家现在有没有这种感受,在相当多的地方,考高中要比考大学更难的。但是我经常会反问一个问题“这你自己的孩子吗?你希望你的孩子拥有什么呢?”如果你只是希望你的孩子拥有一个替你增光添彩的学习成绩,而不是一个健康的、让你放心的一种心态,那你可以压榨他;如果不是的话,在中学阶段你也应该鼓励他体育锻炼和培养更丰厚的阅读兴趣,激活他的某种潜能,我觉得是在中学非常重要的。
好了,这都不谈了。到大学了。我之所以当初考广播学院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当时……有很多人问我“你是不是从小就有新闻理想?”我85年上的大学,当时在我们那个地方,在哈勒尔,那时候已经不归黑龙江了。在我们哈勒尔是没有新闻这个说法的,为什么呢?北京的报纸出完三天之后才到哈勒尔,所以我们从来看不着新闻。通过广播电台,为什么我们对广播亲呢?我从小对广播亲也跟这个有关。因此,我那个时候会有什么新闻理想呢?“那你为什么考北京广播学院呢?”那是因为在那个时候,过年还的确是人走到对方家里头拜年的,不像现在,手机短信一通滥发,然后有很多人浪费了一毛钱啥效果也没有,为什么呢,忘了署名了。他都天真的以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记着他的名字、记着他的手机号,不可能!最后你经常被祝福了一圈儿,愣不知道是谁。这都不谈了。我妈是老师,她的学生有一个是我的师姐了——两种师姐:中学是师姐,高中也是。高我两届,83的。她考到了北京广播学院。结果有一年春节的时候,就在我考大学那一年。春节的时候,去我们家给我妈拜年,她们在里头聊天儿。我估计是放鞭炮然后冻着了,进屋暖和一会儿,就听这个学生跟我妈说“广播学院特好,考试特容易过,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闲书”,就在那一瞬间我立下了我神圣的誓言,我说“我一定要报考考试容易过而又能读课外书、读闲书的广播学院”。
我非常感慨和感谢和感恩85年到89年的这四年的我的大学生涯,因为的确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刚进学校的时候,我一个同学问我:“你是哪儿的?”我说:“我呼伦贝尔草原的。”他问我:“你怎么来的?”我当时开了个玩笑,我说:“我骑马来的。”他一点都没乐,继续问我说:“那你骑了几天呐?”不幸的是这个问我的同学是新疆的。所以对于我来说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甚至会有一些自卑感,会觉得离这个世界的中心很远的很。
但是当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新闻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我赶上了中国文化的一次非常粗犷的、不讲理的、然后包容的一次爆发和启迪的岁月。
我刚进高校的时候,你知道那个时候北京(几乎)新华书店经常排队,为什么?第二天有一本什么书要出了,头一天晚上就来排队,比如说,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最初要重印《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等这些书,书店全要通宵排队。我们那个时候会听说“啊?出了一本书叫房龙的《宽容》”。我们会专门进城去买这本书。当时出三毛的书,友谊出版公司是分了两年的时间才把三毛的书出齐,我们隔三差五就要去找。当然,那个时候经济条件很差,偷书是一种习惯。我们那个时候院长…那个时候很多…我从来没偷过书,我发誓。之所以没偷过书是因为我胆小,不是没有过想偷书的冲动。我们很多的广播学院的学生去王府井新华书店偷书被人抓住了,“叫什么名字?”男生回答“叫常振铮”,又有女生偷书,“叫什么名字?”“叫刘济南”。没隔俩月这事儿不好使了,为什么,王府井新华书店发现北京广播学院的院长叫常振铮,副书记叫刘济南。那个时候每一本书都会成为热点。
但是我在总结80年代末的时候,文化浪潮的时候,有一个跟今天要勾兑一下的事情:为什么那个时候,在饥渴年代的时候的阅读印象深刻?就跟你饿了很久吃的那一口饭,一定会觉得特香一样。什么饭菜最香,您知道吗?不是海参,不是牛肉,而是你饿了之后吃的饭最香。为什么现代人不觉得饭香了?我想问问你,你多久没有饿过了?好了,阅读也如此。为什么那个时候每本书津津有味?因为饥渴,还因为好书不多,让你有时间把每一本好不容易拿到的好书读完。就跟现在我们为什么觉得流行音乐不好听了,就在于你已经没有耐心再听第二遍了。但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我们那时候有一张好专辑起码要听十几遍,也就听出它的好听了。可是现在人们没有那种耐心了,好多人看一本书看了一个标题,OK了。现在在座的很多的年轻人在看140个字的阅读,对吗?这都算长了。你们在上网的时候是标题性阅读,请问它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你只是知道了!我再问你你知道了什么,你都回答不上来了,但是你随时能插话,因为你知道。“啊对,正打利比亚!”那边“是,日本的那个那个东西扔海里去了。”再深问一点,不知道了。为什么?我们进入了标题性阅读。
所以在大学的时候,我很感慨那段阅读岁月,不管是你想谈恋爱也好,还是在晚上的卧谈会也好,还是那个时候的社会的风潮也好,不阅读很难混。那个时候的女孩喜欢能侃尼采、萨特、叔本华的,我觉得那个时候看尼采、萨特、叔本华的70%的男生是为了谈恋爱,剩下20%是为了在卧谈会的时候能插的进去嘴,还有10%是听说别人也在看。
但是这就是那个时候的风气,因此80年代在我们上大学的那段日子里,经历了文化的复兴、摇滚乐的第一回、琼瑶,等等等等。那个时候看书很有趣啊。我为什么会觉得古龙、金庸的东西好看?因为一定比你们看的还离奇和充满悬念。因为那个时候...比如说一套金庸拿来了,只有一套,不可能再有第二套,所有的男生宿舍,我们这一个班,抢到第几本就从第几本先看起。所以好多哥们儿是先看的,比如说是《笑傲江湖》的二,然后拿到的是四,然后再看一,最后看三。您想想,我们每个人看得金庸的《笑傲江湖》都不是一个内容,所以我们会觉得很精彩。现在,什么东西当你轻易的就可以获得的时候,它就都贬值了。
前几天我在做节目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但凡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便宜”。因为现在你随时可以获得。每年中国的图书出版,几十万种,但是奇怪的是现在人经常会去说“哎呀,没什么好书可看的”。您什么时候细看过呢?当你真的细看的时候,一本原本被你忽略不计的书,都会看出别样的味道来。所以,当你进入到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拥有了大量的阅读的时间的时候,可惜了了,您开始离阅读越来越远了。请问,现在您有多长时间交给电脑?又有多长时间交给一本书?
我原来也曾经以为,阅读需要的是海量。结果有一天,98年(我印象),跟当时是写过《唐山大地震》的那个钱刚,我们一块儿在珠海半夜聊天,他就跟我谈起了一点,他说人有的时候需要海量的阅读,但有的时候要逮着一种同你口味的东西把它读透。他说他曾经有几个月的时间翻来覆去的读梅里美的《时光》。恩,我觉得对,就像我翻来覆去的把80年代出版的一本《朦胧诗选》读透了一样,而《道德经》于我现在也是有空就翻翻,有空就翻翻,它会慢慢地给你注入一种能量。
那么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要有深阅读。我今天跟媒体汇报了一个…也在谈读书的问题,我说对于我的阅读来说,每天有三种阅读:
第一种阅读是我今天晚上的工作阅读。什么意思?比如说,因为我做的《新闻1+1》都是直播,每天中午订选题,每天晚上九点半直播,那么当定完选题之后我下午就要看相关的背景材料,而且完全出乎意料。新闻是一个又可爱又可恨的行业,新闻的可恨就在于你永远无法预知未来,可爱不也正在于此吗?我永远不知道明天我会做什么节目。现在我准确的告诉你们,我明天晚上要直播,可是做什么节目我不知道。原来我失眠,是因为总为第二天担心,现在我从来不失眠,因为我都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这就是一个新闻人的生活方式。那,我每天的第一种阅读就是工作性阅读。今天晚上要做了中国老百姓抢盐了,我就得赶紧去研究中国得有多少种盐矿、中国人吃几种咸盐...平常没有兴趣读这些东西,但今天晚上你要做这个节目,那么你就必须去读。好了,第一种叫工作性阅读。
第二种阅读是职业性的阅读。我每天至少要去一次报刊亭,买大量的报纸、杂志等等,因为我是一个新闻人,我要去捕捉各种媒体里的各种各样的新鲜的东西。它是我的职业,其实也是我的生活方式。
第三种阅读,在我看来叫生命式阅读,或者叫生活方式阅读。我每天或长或短,一定要有一段时间读点儿跟眼前没关系的、跟这个时代没关系的、有趣的、有料的、有种的、有方向的或者说有历史感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杂阅读,人需要这些东西。
我越来越觉得人生在世要拿出足够多的时间,多做一点没用的东西。当然古人说过这样的话,用无聊之事、用有趣的事去遣那无聊的这种生涯,就是有限的生涯要用无聊的事排遣,比如说打牌、喝茶等等。那你回头去看,喝茶有什么用呢?打牌有什么用吗?最后你会发现人生中回忆最美好的时光往往是些无用的事,而你真正有用的你倒不一定去回忆。我觉得现在的中国人做无用的事太少了。你会不会在一个阳关灿烂的午后捧着一本闲书,你翻几页,风翻几页;你会不会觉得写一首诗是一个浪费生命的过程?一个工程师对这个世界重要还是一个诗人对这个世界更重要呢?我还真不敢说哪个是标准答案。但是我起码知道,今年年初我去过一次浙江的富春,富阳市,这一个城市经济很发达等等,但是是当初在这个城市里寄居的一个落魄的画家,在这儿创作了一个《富山春居图》,现在成了这个城市永远的象征,当时这个城市并没有善待他,然而,这个城市没有善待的这一个所谓当时“没有用的”文人,却成了这个城市未来最大的标志。李白有用吗?可能在当时更有用的不是李白吧,是权臣、是工程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样的一些人。
好了,这些也不说了。而我们一定要知道生命该怎样安置。有很多人跟我去说,工作是最重要的,事业等等等等。我说,不。喝酒、踢球、游泳、打牌、工作、事业同样重要,它是我生命的不同的完成方式。于是,读一些闲书的需求也便显现出来。我一直不知道现在中国非常令人困惑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都在急匆匆的向前赶,为名忙、为利忙,对吗?但是生命是什么?就像我在书里写过的“人,只有一件事情是无法更改的,就是人生是一条单行线。面向死亡的冲刺,永远不会改变”。那为什么中国人显得奔那儿走那么着急呢?您能慢点儿吗?而且,你要知道,很多优秀的创意恰恰是在慢下来之后诞生的,甚至让你去了解很多生命中应该新有的意义。现在,比如说同学聚会很火,同学聚会有什么用吗?有人说“同学聚有用啊,我找关系啊,等等,这个办事儿啊。”……真正好的同学聚会是不办事儿的,就瞎聊天儿、喝酒,但是你会觉得聚完之后,你又可以轻装向前进,因为你心理上得到了一种最大的满足。所以,我觉得在我们现代的这个时代里头,非功利性的阅读越来越重要。去读一点有趣的文字,去读一点闲书,去读一点跟这个时代没太多关系的,它会对你的生命有用,还有什么比对你的生命有用更大的价值呢?所以,阅读请不要太功利。
接下来,关于阅读,我还有一个也许是错误的观点——要去多读那些让你感到别扭、你不赞同、甚至你反对的内容。我们有的时候阅读是为了证明自己,去寻找一种共鸣、共振,喜欢读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你有没有感觉,阅读我们也应该打开自己。我往往收获巨大的时候是在读到让自己过去没有想过、别扭甚至不同的意见当中慢慢读出它的趣味来,就像一个优秀的社会不仅要接受正确的声音,也要让错误的甚至别扭的声音有存在的空间。这才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说明它自信,而制止任何错话的社会一定没有真话。就说说读书吧。您是不是遇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书就扔到一边儿,遇到自己不顺撇儿的就会扔到一边?但是它可能会对你的帮助是最大的,因为它会开启你过去没有思考过的空间和没有进入过的领域。
读书不要厌恶,我觉得要厌恶的是那些水平太差的,比如说,我真不推荐,非常抱歉啊,肯定得罪人,我非常不推荐大家去阅读现在翻译的很多国外的书,因为翻译的太烂了。我只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英文单词被变成了汉字罗列到那里,我再也看不到像傅雷他们那个时候翻译的,会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意向跟国外的这种结合,让你信、达、雅全有。我们现在的翻译经常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也许哈工大也有——一个出版社把一本国外的书拿来了,“你们宿舍几个人?”“仨呀!”“来,十二天给我翻译完,多少多少钱”然后这哥仨,宿舍的,一共这二十一章,“你,一到七章,你,八到十四,你,十五到二十一。”十二天翻译完,回来交了。仨人翻译的,文风都统一不了,垮!没几天,出版了。现在有一些好的国外的书我愿意去找台湾的版本,台湾翻译过来的版本还是相对靠谱儿的。
还有,名著的缩印本。我最反感我们现在的出版社居然搞了很多的名著的缩写版给我们的中小学生读。一本名著的伟大从来不是因为它的主题,虽然所有的人(大部分人)都回答主题,说“为什么《简·爱》会成为女性的圣经啊?”回答是“因为它描写了男女平等。”抱歉,写男女平等的书多了,“为什么是《简·爱》?”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是经不住第二句在问的。“对啊,有那么多描写了男女平等的书籍,为什么是《简·爱》呢?”伟大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性的特点,是因为拥有太多人人心中有、处处笔下无的伟大细节,诠释了亘古不变的那些真理。因此,名著决不是因为它的主题伟大。中国从小的教育当中有一个非常糟糕的地方是,所有人都要写中心思想,那请问,(那我就请问了)您让这最牛的老师把这个意识流的、最牛的小说的中心思想给我写出来,那尤利西斯,你怎么给我写中心思想?它是意识流。
好了,这个咱也不谈了。名著的伟大,从来不它最伟大的和就是所谓的这个中心思想,而在于它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无数个伟大的细节。《简·爱》如果没有罗杰斯特跟简的那段对话,没有类似这样的细节,它会在文学史上,拥有如此显赫的地位吗?再比如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如果我们看一本名著是为了看它所谓的中心思想和最简单的故事的话,不用看了,傅雷在翻译的时候已经把中心思想写在了五卷本的扉页上,“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您只要看完这句话,如果是为了看中心思想来看《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这本书可以不翻了,因为傅雷已经把它提炼了。好了,我们现在相当多的所谓浓缩的名著的这种简本,就是在骗中小学生,把一个最有丰富细节的东西——细节给拿掉了、优美的文字拿掉了,只给了它一个故事的框架和一个中心思想,然后不幸的是孩子们以为他们看过了这些小说,今后再也不会去看那些原本真正伟大的名著。我们很多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名著?看那简化本您会喜欢吗?
好了,的确在图书当中拥有很多不值得看的、垃圾的东西,但是跟我说的“要去看那些让你别扭、和你的意见不一样的”不是一回事。对我相当多的成长、触动,都来自于最初不接触的一些东西,甚至不顺茬的一些东西。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以我的性格和我的文字,我喜欢鲁迅,我喜欢鲁迅这样的文字,但是一点不妨碍我在林语堂的文集当中读出了另一种美;一点不妨碍当我不用“汉奸”这个词汇考虑周作人的时候,在他所有的《苦雨斋》的文字里看到了中国原来我们的传统的教育当中和文化当中所没有的另一套系统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相当多的文人会对知堂的,就是周作人的这些东西格外的感兴趣。但是过去他被政治化了,因为他汉奸等等等等,但是周作人跟鲁迅,如果要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不相上下,只不过各是一条路。但是我的确喜爱鲁迅,鲁迅的一两句话就可以让我热泪盈眶,他在讲“人和人是不同的,有人去凭吊皇陵,有人去祭奠荒冢”,就这么简单的两句话让你热泪盈眶,对吗?我们现在生活中不也有的吗?有人就去皇陵面前跪拜了,有人就去荒冢,对吧,也就是莫名土地上的荒坟去感受某种东西,这都另说了。所以,阅读的另一个意味就是用包容的心去看。
那接下来,我讲的太多了。
接下来,阅读还有什么...比如说以我个人的经验,不是所有的书都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一直到读完;有的书当你翻了一下的时候你已经读完了;有的书当你读完它的前三分之一的时候你就已经读完了,有的书确是要读两遍你还没读完呢,你比如说,我从来不认为像《道德经》这样的书我已经读完了;还有的书是你快到结束的时候你会恋恋不舍,因为这是你特殊生命时段的一种相遇和旅程。就像我当初读《曾国藩》的时候,那天下午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我意识到只剩下三五页就要结束的时候,不舍得每一字,但是你终要告别,当告别的时候我居然写了几千字的感想,现在还藏在我自己的笔记本里头,这就是你不忍告别。但是有很多的书是你看完目录就OK了、结束了,不妨碍我买它,我可能会把它买回来放在书架上,但我再也没有翻过,因为我知道我已经读完它了。
有的书很厚其实很薄,有的书很薄其实很厚,这是不一样的。因此别强加自己,所有的书都要读完,反而变成了一种苦处,读书需要点儿随意、需要点儿直觉,别给自己那么大的这种压力。我觉得生命中当你跟书最佳的缘分开始的时候是,你已经不用再看每一本书都有人要考试的时候。
刚才我说了不要为功利去阅读,而且很多的阅读也不是为了考试。最后一个我一定要跟大家说的,就是刚才我已经说过这一句话了,读所有的书的最终目的是读到你自己。你觉得我们读书是在读鲁迅、读周作人、读梅里美、读约翰·克里斯多夫、读傅雷……都不是。真正的阅读走到更舒服的、愉快的境地的时候是,在读每一本书你都是在找寻你自己、都在塑造你自己。
在座的相当多的是大学生,我一直经常会开玩笑的是,我不反感大学的时候谈恋爱,但是我比较替大学谈恋爱的时候,提早的进入了两人世界,然后错过了一生当中最不该错过的集体友情的这四年而感到万分遗憾,因为我看到我们学校当时就有,进大一这两人就恋爱了,然后永远是两人如胶似漆,大四的时候分手了。然后他们这四年就错过了那种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的那种永远无法再复制的友情,一帮人山呼海啸,借(骑)着自行车,然后几十公里,莫名其妙骑到哪儿去;还有看完球的时候,突然决定我们要从工体走回广播学院,最后走两个多小时...等等这种莫名其妙的...还有无聊,无聊到了吃晚饭之后,哥儿俩就用猜丁壳决定到下一个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结果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发现离学校越来越远了。但是无聊也是青春当中的一道风景,将来等你人到中年的时候想无聊都没时间了。
但是人生是这样啊。舒婷在一个(篇)散文里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到中年,友情之树日渐凋零。那我的感慨就是,人的朋友的多少跟头发的多少成正比——当你头发最茂密的时候,你的朋友最多,但是人终将会走向越来越孤单的岁月。当你拥有了一种阅读的习惯的时候,你永远不会孤单。当我最孤寂、最一个人的时候,随便拿起一本书,就如邀请到了一个朋友——你可以跟他对话,你可以反对它的意见,你可以突然跟它找到共鸣,你还可以把它放下顺手拿起另外一本书让第三个人再插入你们的谈话......你永远不会真正的孤单。
因此,阅读从来不是一个功利的事业,阅读该是一种生命方式,是生命中的不可获取的东西,或者说它就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方式。就像我们永远无法去解读音乐一样。你说音乐有用吗?可是为什么爱因斯坦临死的时候说“死亡意味着什么?不过我再也无法拉我心爱的小提琴了”?哦,音乐原来这么重要。是啊。有人说,什么是音乐?一个名词解释就是“当文字停止的时候,音乐开始了”。也就是说当你无法用文字描述的时候,音乐能表达你更复杂的感情,而且同样的一段音乐,会在你不同的年龄阶段触碰你不同的感受。
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觉得阅读不光是文字,包括好的电影。比如说,前不久我看了一部印度的《三个傻瓜》。我主张相当多的搞教育的或者正在被教育的人都要看看这个电影。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让我很……怎么说呢,不满足又有一些伤感。在中国人眼里怕是稍稍还有些瞧不起印度的,对吗?但是至少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来我又赶紧开始恶补印度的电影,又看了《我的名字叫罕》,最近又刚买了《风筝》准备在看。
突然发现,为什么中国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呢?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都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呢?灵魂在哪里?我们需要有灵魂的东西。那,在印度的电影当中你会看到,这个仿佛屡次被你瞧不起或者说没太高看的国家有很多比你高的地方。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
所以我觉得在当代社会的确好的电影、好的音乐、好的文字都是阅读,不是一个狭隘的、简单的文字的阅读,但是不管什么,最后都是要完成一个跟你的对撞,是在读你。就像我书刚出来的第一天我就说“从今天开始,这本书就再也不属于我了。”为什么?我希望你在这本书中去读到你自己。有人介绍说:“你的这本书叫《你幸福了吗》。”我说:“对不起,您说错了,我这本书没‘你’,我的书名上只有‘幸福了吗’。”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我”,我没有权力在这个上写“你幸福了吗”,跟我没关系,首先这是我的困惑。
所以,最后跟大学生或者说“书香高校”的交流恐怕也是我最大的感慨——人生不管喧哗,还是最后的孤寂,有书在,永远踏实。更何况你人到中年的时候还面临着一个新的、更大的挑战——你要寻找很多生命的答案,让绝望处有一点希望。你总会有很多的焦虑、不安、担心,这个时候,很多的阅读会帮你,有的时候阅读,读着读着,突然你就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然后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你发现你所困惑的东西,千百年来你的那么多的同伴都已经思考过,然后提供了各种答案。
因此,在书里有没有“颜如玉”,我不太知道;但是在书里有我对未来所有焦虑和不安全时刻的保护神,我是相信的。更重要的是,我始终认为在每一本图书当中都蕴藏着未来我更期待的那个我自己。
谢谢各位!
相关热词搜索: 演讲 总会 久了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