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14篇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广大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看齐,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怀“四心”、谱“四曲”,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奏响新时代人才最强音。
怀一颗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之心,谱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担当之曲。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袁隆平、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身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不顾艰难险阻、毅然回国报效,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缔造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广大人才要涵养“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理想信念融入血脉、把忠诚于党落于行动、把造福人民作为己任,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
怀一颗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之心,谱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攻坚克难之曲。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在中国梦的璀璨篇章里,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北斗全球系统,航天追梦人用智慧和热情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正是他们秉持着“宁要光荣的失败,也不要平庸的成功”的态度,实现了许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广大人才要坐住“冷板凳”,勇闯“无人区”,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课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怀一颗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之心,续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刻苦钻研之曲。科学研究探索的是基于事实的真理,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真”做学问、“真”做科研,才能得“真”学问、出“真”成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常年挽起裤腿行走在稻田里,把科研做在大地上。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在1964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此后,他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广大人才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坚定对科学的追求,永葆仰望星空、探求真理的好奇心,只有立足科学、大胆假设,扎实求证、反复推敲,下足苦功夫、敢啃“硬骨头”,方能向着真理不断抵近。
怀一颗淡泊名利、兢兢业业的奉献之心,谱好“衣带渐宽终不悔,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爱岗敬业之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艾爱国,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
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吴天一,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
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60余年刑侦生涯,80多岁高龄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他们在岗位上静心笃志、心无旁骛,用“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执着,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广大人才要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打破成长“天花板”,练就见招拆招、游刃有余的过硬本领,切实夯实技能基石,汇聚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寄语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要挑起时代的大梁,当代青年当厚积志向高远、刚骨坚强、底气充沛的“青年气”,接过历史重任,奋力拼搏,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厚积志向高远的青年“志气”。“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一个人有无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时期是否有志气。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读书纪念馆,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河北正定,青年习近平胸怀干事创业的远大志向,用真情实干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要不负期望,把理想和追求树得高一些,把事业和责任看得重一些,义无反顾地扛起时代重任、担起历史使命。立志做大事,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大征程;
立志干实事,胸怀“国之大者”,心系人民群众,在无私奉献、勤恳担当中实现人生价值。扎根沃土、苦干实干,多经历“热锅”的煎熬、实战的摔打,在艰苦环境、吃劲岗位中砥砺品质、增强志气,厚积薄发,谱写出豪迈的青年“志气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厚积敢于斗争的青年“骨气”。“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淬炼一身刚骨,是当代青年安身立命、做人做事应有的骨气和底气。夏明翰在就义前写下绝笔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杨靖宇在面对日本侵略者枪口时斩钉截铁地回答:“帝国主义灭亡之日必将到来,我将抵抗到底,无须多说,开枪吧。”他们用最豪迈的气概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骨气。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当代青年要在各种斗争实践中厚积吓不倒、压不扁、折不弯、打不垮,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骨气”。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强骨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以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冲开绝壁,夺隘而出,铿锵前行。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厚积砥砺奋进的青年“底气”。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底气是青年成就梦想的基石。底气足,干事创业才能信心百倍,从容不迫。青年的底气从何而来?要在理论学习中汲取营养,锲而不舍地学,持之以恒地学,废寝忘食地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积攒厚积薄发的底气。“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要从实践中获取养料养分,扎根基层、扎根群众,拜人民群众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涵养德才兼备的底气,积蓄奋发向上的后劲。用基层“摸爬滚打”的泥土气、农家气、烟火气,为成长成才、修身立业注入充实、踏实、务实的“底气”。以青年特有之青春力量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3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深远。党员干部作为“执笔者”,要带头牢据初心使命“圆心”,紧握党性修养“圆规”,扩展服务群众“半径”,激发真抓实干“动力”,擘画党史学习教育“同心圆”。
牢据初心使命“圆心”,学史明理、理论武装。我们常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其实,这个初心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圆心,也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圆心,一切思考思想、理念言行,都围绕这个圆心,才能画出完美的圆。回溯历史长河,李大钊、蔡和森、邓中夏、赵一曼、刘胡兰……无数革命先烈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以赤子情怀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担使命。走进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理论为船、以实践为桨”,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深入历史的长河中,把握历史河流规律、看清历史河流走向,从而以更高大的格局、更深远的见识、更成熟的理论画好党史学习教育“同心圆”。
紧握党性修养“支柱”,学史增信、坚定信念。在画圆过程中,支柱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支柱倾斜、不够稳固,就会将圆画歪、偏离中心点位置。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没有理想信念这一重要支柱,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难以画好“同心圆”。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念、筑牢支柱,涵养政治定力,练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规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要找准“支柱”,不偏离“方向”,深刻领悟党的历史经验和制胜法宝,深刻认识到党执政的历史文化必然,始终做到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画出完美“弧线”。
扩展服务群众“半径”,学史崇德、践行初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心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如果将服务群众视为“半径”,那只有始终把人民服务群众放在自己心中最高位置,切实解决群众诉求,才能不断扩展圆的面积,擘画出更为宏大的“同心圆”。我们应该从学习中汲取感恩之人的深情,血浓于水的深情。在工作中经常反思自己,心里有没有始终装着老百姓,脚下有没有沾满“泥土”,工作有没有从群众需要出发,让人民群众满意。在服务群众中树牢宗旨意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心声作为谋事之基,把群众福祉作为发展之要,把群众口碑作为评判“标尺”,实实在在帮助人民群众解难题、让群众享公平、为群众增福祉。
开拓真抓实干“周长”,学史力行、担当作为。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都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党员干部要树立“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勇气,敢于挑重担、攻难关,用真抓实干诠释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常学常新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真学真信中永葆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锤炼党性修养,主动担当、奋发进取、勇往直前,执好手中“画笔”,擘画党史学习教育的“同心圆”。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4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九大精神是基层党组织行动指南,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无不流淌着红色基因,蕴含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无私奉献,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当今迅猛发展的科技时期,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英勇向前,奋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员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时刻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人民的事情无小事,我们党正在经受各种考验,但始终要牢记国家、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每一名共产党员在面向党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应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和人民。
坚守忠诚理想信念。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史,无论是大革命的失败,还是漫漫长征路、八年艰苦抗战,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夺取了革命胜利,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党、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忠诚坚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也就有了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共产主义执着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传承和坚守的,这是政治灵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
弘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独有的标识。建国以来无数的革命先烈为党、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如今新中国正在崛起,更需要传承和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的信念,脚踏实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延安时期,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既是党的作风,也是每个共产党员的作风。在革命年代,物质条件十分匮乏,前辈们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一切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现如今艰苦奋斗精神更是我们事业的原动力,更要传承和发扬。
紧密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我们党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的从胜利走向胜利,所靠的就是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始终是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现如今我们制胜的法宝仍旧是密切联系群众众,只有工作符合基层的实际和群众意愿,我们的工作才能无往而不胜。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焕发出战斗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弘扬光荣革命传统,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金一代代传承下去!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广大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看齐,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怀“四心”、谱“四曲”,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奏响新时代人才最强音。
怀一颗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之心,谱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担当之曲。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袁隆平、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身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不顾艰难险阻、毅然回国报效,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缔造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广大人才要涵养“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理想信念融入血脉、把忠诚于党落于行动、把造福人民作为己任,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
怀一颗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之心,谱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攻坚克难之曲。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在中国梦的璀璨篇章里,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北斗全球系统,航天追梦人用智慧和热情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正是他们秉持着“宁要光荣的失败,也不要平庸的成功”的态度,实现了许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广大人才要坐住“冷板凳”,勇闯“无人区”,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课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怀一颗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之心,续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刻苦钻研之曲。科学研究探索的是基于事实的真理,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真”做学问、“真”做科研,才能得“真”学问、出“真”成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常年挽起裤腿行走在稻田里,把科研做在大地上。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在1964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此后,他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广大人才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坚定对科学的追求,永葆仰望星空、探求真理的好奇心,只有立足科学、大胆假设,扎实求证、反复推敲,下足苦功夫、敢啃“硬骨头”,方能向着真理不断抵近。
怀一颗淡泊名利、兢兢业业的奉献之心,谱好“衣带渐宽终不悔,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爱岗敬业之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艾爱国,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
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吴天一,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
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60余年刑侦生涯,80多岁高龄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他们在岗位上静心笃志、心无旁骛,用“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执着,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广大人才要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打破成长“天花板”,练就见招拆招、游刃有余的过硬本领,切实夯实技能基石,汇聚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自觉培育“坚定理想、接续奋斗”的志气、“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骨气、“坚守初心、勇挑重担”的底气,立足本职岗位,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培育“坚定理想、接续奋斗”的志气。百年奋斗征程中,一代代中国青年将青春挥洒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青春之歌。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深切关注着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树立起“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理想;
青年时期的周恩来面对积弱积贫的旧中国,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到正定工作时就胸怀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和远大志向,决心用真情实干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正是强烈的理想信念,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经千难而前赴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广大青年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接稳接好不懈奋斗的“接力棒”,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承担起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用青春力量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以坚强的奋斗意志激发“行动之魂”,培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骨气。回望百年奋斗史,我们经历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而被国民党围追堵截走上二万五千里长征;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受挫……但我们从来都没有被这些磨难、挫折压垮过,反而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当年,钱学森回国后面对无数人“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提问,斩钉截铁地回答:“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正是在钱学森等无数科技工作者埋头攻关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挺起了新中国的腰板,这些都得益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百折不挠、刚强不屈的精神力量。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广大青年要以坚强的奋斗意志激发“行动之魂”,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持以百折不挠、刚强不屈的精神状态,练就敢于担当的铁肩膀、厚脊梁,主动迎风斗雨、攻坚克难、敢打敢拼、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在中国大地上绘就一幅幅壮丽恢弘的史诗巨篇。
以深厚的人民情怀涵养“力量之源”,培育“坚守初心、勇挑重担”的底气。回顾百年历程,共产党人以吃苦在前、甘于奉献的精神书写着“为民答卷”。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人民甘愿牺牲生命,与敌人战斗到底,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建设改革时期,无数先辈甘做艰难求索的“拓荒牛”、吃苦耐劳的“老黄牛”、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夙夜在公、殚精竭虑,把人民幸福放在心上,用智慧为人民事业铺路奠基。“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饱含人民情怀,深知中国的孩子不能没有知识和文化,她胸怀梦想、情系大山、不懈追求,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将近2000名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广大青年要以深厚的人民情怀涵养“力量之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宗旨,坚持以百姓心为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勇挑重担、善打头阵,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自觉培育“坚定理想、接续奋斗”的志气、“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骨气、“坚守初心、勇挑重担”的底气,立足本职岗位,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培育“坚定理想、接续奋斗”的志气。百年奋斗征程中,一代代中国青年将青春挥洒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青春之歌。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深切关注着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树立起“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理想;
青年时期的周恩来面对积弱积贫的旧中国,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到正定工作时就胸怀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和远大志向,决心用真情实干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正是强烈的理想信念,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经千难而前赴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广大青年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接稳接好不懈奋斗的“接力棒”,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承担起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用青春力量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以坚强的奋斗意志激发“行动之魂”,培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骨气。回望百年奋斗史,我们经历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而被国民党围追堵截走上二万五千里长征;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受挫……但我们从来都没有被这些磨难、挫折压垮过,反而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当年,钱学森回国后面对无数人“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提问,斩钉截铁地回答:“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正是在钱学森等无数科技工作者埋头攻关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挺起了新中国的腰板,这些都得益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百折不挠、刚强不屈的精神力量。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广大青年要以坚强的奋斗意志激发“行动之魂”,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持以百折不挠、刚强不屈的精神状态,练就敢于担当的铁肩膀、厚脊梁,主动迎风斗雨、攻坚克难、敢打敢拼、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在中国大地上绘就一幅幅壮丽恢弘的史诗巨篇。
以深厚的人民情怀涵养“力量之源”,培育“坚守初心、勇挑重担”的底气。回顾百年历程,共产党人以吃苦在前、甘于奉献的精神书写着“为民答卷”。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人民甘愿牺牲生命,与敌人战斗到底,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建设改革时期,无数先辈甘做艰难求索的“拓荒牛”、吃苦耐劳的“老黄牛”、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夙夜在公、殚精竭虑,把人民幸福放在心上,用智慧为人民事业铺路奠基。“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饱含人民情怀,深知中国的孩子不能没有知识和文化,她胸怀梦想、情系大山、不懈追求,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将近2000名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广大青年要以深厚的人民情怀涵养“力量之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宗旨,坚持以百姓心为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勇挑重担、善打头阵,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8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广大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看齐,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怀“四心”、谱“四曲”,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奏响新时代人才最强音。
怀一颗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之心,谱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担当之曲。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袁隆平、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身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不顾艰难险阻、毅然回国报效,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缔造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广大人才要涵养“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理想信念融入血脉、把忠诚于党落于行动、把造福人民作为己任,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
怀一颗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之心,谱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攻坚克难之曲。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在中国梦的璀璨篇章里,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北斗全球系统,航天追梦人用智慧和热情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正是他们秉持着“宁要光荣的失败,也不要平庸的成功”的态度,实现了许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广大人才要坐住“冷板凳”,勇闯“无人区”,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课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怀一颗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之心,续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刻苦钻研之曲。科学研究探索的是基于事实的真理,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真”做学问、“真”做科研,才能得“真”学问、出“真”成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常年挽起裤腿行走在稻田里,把科研做在大地上。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在1964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此后,他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广大人才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坚定对科学的追求,永葆仰望星空、探求真理的好奇心,只有立足科学、大胆假设,扎实求证、反复推敲,下足苦功夫、敢啃“硬骨头”,方能向着真理不断抵近。
怀一颗淡泊名利、兢兢业业的奉献之心,谱好“衣带渐宽终不悔,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爱岗敬业之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艾爱国,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
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吴天一,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
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60余年刑侦生涯,80多岁高龄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他们在岗位上静心笃志、心无旁骛,用“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执着,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广大人才要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打破成长“天花板”,练就见招拆招、游刃有余的过硬本领,切实夯实技能基石,汇聚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自觉培育“坚定理想、接续奋斗”的志气、“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骨气、“坚守初心、勇挑重担”的底气,立足本职岗位,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培育“坚定理想、接续奋斗”的志气。百年奋斗征程中,一代代中国青年将青春挥洒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青春之歌。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深切关注着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树立起“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理想;
青年时期的周恩来面对积弱积贫的旧中国,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到正定工作时就胸怀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和远大志向,决心用真情实干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正是强烈的理想信念,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经千难而前赴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广大青年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接稳接好不懈奋斗的“接力棒”,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承担起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用青春力量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以坚强的奋斗意志激发“行动之魂”,培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骨气。回望百年奋斗史,我们经历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而被国民党围追堵截走上二万五千里长征;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受挫……但我们从来都没有被这些磨难、挫折压垮过,反而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当年,钱学森回国后面对无数人“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提问,斩钉截铁地回答:“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正是在钱学森等无数科技工作者埋头攻关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挺起了新中国的腰板,这些都得益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百折不挠、刚强不屈的精神力量。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广大青年要以坚强的奋斗意志激发“行动之魂”,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持以百折不挠、刚强不屈的精神状态,练就敢于担当的铁肩膀、厚脊梁,主动迎风斗雨、攻坚克难、敢打敢拼、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在中国大地上绘就一幅幅壮丽恢弘的史诗巨篇。
以深厚的人民情怀涵养“力量之源”,培育“坚守初心、勇挑重担”的底气。回顾百年历程,共产党人以吃苦在前、甘于奉献的精神书写着“为民答卷”。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人民甘愿牺牲生命,与敌人战斗到底,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建设改革时期,无数先辈甘做艰难求索的“拓荒牛”、吃苦耐劳的“老黄牛”、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夙夜在公、殚精竭虑,把人民幸福放在心上,用智慧为人民事业铺路奠基。“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饱含人民情怀,深知中国的孩子不能没有知识和文化,她胸怀梦想、情系大山、不懈追求,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将近2000名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广大青年要以深厚的人民情怀涵养“力量之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宗旨,坚持以百姓心为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勇挑重担、善打头阵,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10
习近平总书记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这既是百年大党的宣言书,更是激励亿万中华儿女奋进新征程的动员令。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心”“新”相印中砥砺奋进。
立足新起点,以“进取心”把握新机遇。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亿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汲取百年辉煌成就的重要经验,掌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启光明未来的“钥匙”,以强烈的进取心穿透百年历史风云,把握崭新发展机遇,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生活。
紧跟新变化,以“事业心”描绘新蓝图。今天的中华民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台阶,正向世界展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是我们百年奋斗最亮丽的“成绩单”。千年企盼,今朝梦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我们要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中紧跟新变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的能力素质,用强烈的事业心和实干担当,描绘迈向伟大复兴的崭新蓝图。
拿出新干劲,以“为民心”展现新风貌。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前行路上既有波涛汹涌,更有急流险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广大党员要振奋精神,砥砺前行,拿出攻坚克难的新干劲,要时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努力为人民交出一张优异答卷。要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中汲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力量,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要以强烈的为民心守住“人民的心”,展现共产党员的新风貌,不负时代重托,努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奋进新征程,以“上进心”谱写新篇章。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的征程就是新的赶考之路,广大党员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要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中,以强烈的上进心涵养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迈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步伐。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11
革命文物蕴藏不变初心,红色精神辉映如磐使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遍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反复叮嘱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当下,我们唯有多维度“刷新”革命文物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紧扣红色基因有“温度”,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江山来之不易,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红色基因诞生于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发展于热情似火的建设时期,淬炼于砥砺奋进的改革岁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念之基,用好红色资源,就要紧扣革命文物蕴藏的红色基因,建设好革命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教育基地等红色基因库,让革命历史更加鲜活生动、红色印记愈发历久弥新。党员干部要深入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激活新时代的红色基因,奏响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强音。
精准用好资源有“深度”,让红色精神永不褪色。红色资源,是一座“富矿”。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及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伟大精神,并多次强调要充分运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正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不仅要大力发掘革命遗址等红色有形资源,还要把挖掘、诠释、弘扬革命传统、革命精神等红色无形资源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党员干部要饮水思源,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
加强保护利用有“力度”,让红色文物永不掉色。保护革命文物,就是保护红色起点、红色记忆、红色引力。应当看到,当前革命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根据地,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个概念。发展红色旅游,是另一个概念。各级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加强指导,实施分级分类保护管理,同时要加大一些重大革命事件参与者、亲历者、幸存者、见证者的采访和口述资料的保存、征集和预防性保护力度,切实把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才能持续擦亮叫响红色名片和党史学习教育品牌。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刷新”革命文物价值,就是要把革命文物当作固根涵源的营养液、揽镜自照的清醒剂、鉴往知来的航标灯,激发奋勇前行的信仰伟力,凝聚乘势而上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12
习近平总书记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这既是百年大党的宣言书,更是激励亿万中华儿女奋进新征程的动员令。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心”“新”相印中砥砺奋进。
立足新起点,以“进取心”把握新机遇。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亿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汲取百年辉煌成就的重要经验,掌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启光明未来的“钥匙”,以强烈的进取心穿透百年历史风云,把握崭新发展机遇,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生活。
紧跟新变化,以“事业心”描绘新蓝图。今天的中华民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台阶,正向世界展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是我们百年奋斗最亮丽的“成绩单”。千年企盼,今朝梦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我们要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中紧跟新变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的能力素质,用强烈的事业心和实干担当,描绘迈向伟大复兴的崭新蓝图。
拿出新干劲,以“为民心”展现新风貌。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前行路上既有波涛汹涌,更有急流险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广大党员要振奋精神,砥砺前行,拿出攻坚克难的新干劲,要时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努力为人民交出一张优异答卷。要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中汲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力量,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要以强烈的为民心守住“人民的心”,展现共产党员的新风貌,不负时代重托,努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奋进新征程,以“上进心”谱写新篇章。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的征程就是新的赶考之路,广大党员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要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中,以强烈的上进心涵养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迈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步伐。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13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要求,也是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作为青年选调生,要时刻铭记“三个不负”,紧抓时代机遇,奋勇争先,在新征程中担当青春责任、贡献青春力量、尽展青春风采,争当时代的“排头兵”。
笃实奋进、忠于祖国,铭记“不负时代”。“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历史不会忘记,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奋斗者取来信仰火种、点亮民族希望;
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一群年轻的革命者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筚路蓝缕、奠基立业。时代不负奋斗者,岁月垂青追梦人。一滴水汇入大海才能奔向远方,形成惊涛海浪。面对前行路上未知的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青年选调生要把初心刻在心间、使命落在行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智慧力量,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努力工作,创造无愧于时代、不负青春的业绩。
只争朝夕、勇于奋斗,铭记“不负韶华”。毛主席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什么样?就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英姿勃发、神采四溢。现在有一些青年人,实际年龄不大、心理年龄很大,80后就自称“老阿姨”,90后就自叹“人到中年”,硬生生把“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过得“暮气沉沉”。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进步的一代,不负韶华就是要敢于担当,青年选调生要拿出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拼劲,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闯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基层一线作为获得成长的“大熔炉”,把艰苦环境作为锤炼自我的“长征路”,把迎难而上作为提升自我的“练兵场”,拼在当下、干在当下,奋力谱写青春新篇章。
勤奋学习、提升自我,铭记“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大职责,不仅需要高度的政治意识,还要具备过硬的知识本领。青年选调生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从党和人民的要求出发,一方面学习显性知识,向书本学,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益的书;
另一方面学习隐性知识,向实践学、向过去的经验学、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秉承“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的本领,用青春的一腔热血冲锋在一线,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在新征程上建新功、树新风。
用好红色资源心得体会篇14
习近平总书记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这既是百年大党的宣言书,更是激励亿万中华儿女奋进新征程的动员令。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心”“新”相印中砥砺奋进。
立足新起点,以“进取心”把握新机遇。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亿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汲取百年辉煌成就的重要经验,掌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启光明未来的“钥匙”,以强烈的进取心穿透百年历史风云,把握崭新发展机遇,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生活。
紧跟新变化,以“事业心”描绘新蓝图。今天的中华民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台阶,正向世界展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是我们百年奋斗最亮丽的“成绩单”。千年企盼,今朝梦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我们要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中紧跟新变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的能力素质,用强烈的事业心和实干担当,描绘迈向伟大复兴的崭新蓝图。
拿出新干劲,以“为民心”展现新风貌。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前行路上既有波涛汹涌,更有急流险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广大党员要振奋精神,砥砺前行,拿出攻坚克难的新干劲,要时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努力为人民交出一张优异答卷。要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中汲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力量,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要以强烈的为民心守住“人民的心”,展现共产党员的新风貌,不负时代重托,努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奋进新征程,以“上进心”谱写新篇章。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的征程就是新的赶考之路,广大党员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要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中,以强烈的上进心涵养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迈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步伐。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用好 红色 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 红色教育收获与感悟 弘扬红色精神心得体会 红色基地心得 红色经典文章心得体会 红色基地心得体会 红色主题经典文章心得体会 红色文化心得体会 感悟红色经典心得体会 红色基地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