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育现代化培训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2-01-02 15:01:28 来源:网友投稿

培训就是培养+训练,通过培养加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的方式。国内培训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侧重于行为之前。为了达到统一的科学技术规范、标准化作业,通过目标规划设定、知识和信息传递、技能熟练演练、作业达成评测、结果交流公告等现代信息化的流程,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现代化培训心得体会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教育现代化培训心得体会5篇

【篇1】教育现代化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加快教育现代化”心得体会

通过听习总书记的报告,以及目前的教育形式,学校的发展,以及现在参加的各种培训,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现代化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的冲击。

应该说教育现代化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实施个性化教育,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通行证”。但中国传统教育的“划一性”“封闭性”和“机械性”导致了个性化教育的重大缺失。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和完善物质条件是获得这一“通行证”的有效途径。由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路径,是中国的趋势.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那么什么是教育现代化?

通过查阅资料,教育现代化指的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于我来说,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摒弃陈旧的技术,努力学习新的技术,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方面,也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持,为提高学校其他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而努力。

总之,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们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在学校里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从事一件使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一个学生都应有一个进行心爱的劳动的角落。

【篇2】教育现代化培训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学习心得体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教育任务部署,近日,党中央出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并制定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全方位绘制了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对着两个文件,作为教育战线工作人员,我进行了深刻学习,对以下方面有了新的把握:

一、掌握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大意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定位于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与以往的教育中长期规划相比,时间跨度更长,重在目标导向,对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战略安排,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国家现代化全局出发,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经验基础上,面向未来描绘教育发展图景,系统勾画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明确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加之,未来五年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更好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了《实施方案》这个进一步的行动计划和施工图,这是本届政府任期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将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和战略任务细化为未来五年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抓手,指导推进今后五年教育改革发展,确保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二、弄懂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通过仔细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四个自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三、领会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

四、把握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2018—2022年总体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全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目标,全面构建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普及,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学习大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五、掌握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贯彻措施

为确保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包括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系统干部队伍。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

二是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完善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全面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是完善落实机制。构建全方位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机制,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优势转化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依靠部门大协同、区域大协作,推进教育现代化,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全面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各项部署,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强化责任担当,锐意开拓进取,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共同开创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四日

【篇3】教育现代化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高职教育现代化的“升维”路径(最新)

在现代化理念的引领下,我国高职教育将进入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 要立足提高 质量、促进公平、激发活力,突破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以创新发展实现高职教育现

代化。

聚焦优质:提高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

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劳动力市场对咼技能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因此需要高职教育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注重培养面向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 绿色化装备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完善人才需求预测系统,建立由政府主导,地方、 院校共同参与的信息管理平台,对人才需求及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详尽调查,为高职院 校专业设置提供权威参考,提高人才培养与工作场所的衔接水平。

高职人才培养理念需要进行转变,从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转向关注面向未来全面 发展的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仓噺能力、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沟通与合 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高职院校要将关键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校文化、课程内容、 日常教学中,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基础,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条件,未来高职院校的教学将走向“超市化”, 按照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计划、学习形式、学习时限、学习内容,做到 随需而学。通过大数据收集、整理、挖掘并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教师及时为每 个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大量创新型人才,高职教育应把“双创”教育作为重点, 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中, 尤其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实现技 能创新、技术突破与创业落地,特别要注重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

趋向包容:优化教育结构与功能

通过各类非正规教育,让人人拥有终身学习的机会,这是实现教育包容性的重要 途径,也是高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因此,要促进高职教育构建与其他教育的沟 通渠道,服务全民终身教育。未来高职教育与社会培训的融合水平应成为评价高职院 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高职教育还要扩展其包容性,为所有想接受高职教 育的人服务,尤其应为残障人士、贫困人群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 构建相应的教育服 务制度,减少参与障碍,为其体面地工作、有尊严地生活奠定基础。

技术的进步为高职院校与外界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契机, 高职院校要打造自身

优势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院校优质资源(课程、经验等)的共享和共同发 展。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高职院校资源的汲取能力,以服务换取企业资源, 以共享求得校企共同发展。

突出公平:共享发展实现高水平均衡

“公平”直接关系到民众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我国高职教育的均

衡发展需从三个维度来考虑:各类教育间的均衡、地域间的均衡、人与人之间的均衡。

要推动普职公平投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 公平发展,不仅是教育 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问题。政府应优化教育投资结构,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 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奠定均衡发展的条件。

要制定中西部高职发展补偿性政策, 缩小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迫切需要依靠高 职教育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来实现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经济相对落后地 区的人们更需要优质的教育服务, 来提升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高职教育要更 加关注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 政府要在教育经费、创新项目等方面向中西部地区高职 院校倾斜,并制定针对性帮扶政策和补偿性措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共享发 展资源,提高办学水平。

要更加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群体, 倡导“人人发展、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价值取 向。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焦点, 体

现了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取向。 我国高职教育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既要关注优秀人 才的培养,为学校、为学生树标杆,更要倡导人人平等发展的理念, 将更多精力和时 间放在学习困难学生群体身上。 要制定制度性帮助措施,为教师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提 供条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信心,同时建立更加灵活的学生评价机制, 帮助每位学 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获得最大可能的成功。

力求开放:推动高职教育全球化布局

在“地球村”时代,高职教育需要认识到国际劳动力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急切需 求,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充分考虑国际市场人才需求的特征,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能力, 在课程、实习实训、教学模式等要素中植入

“国际基因”。这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 设对人才的殷切期盼。

高职院校在寻求开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确立全球意识,面向国际办学,搭乘“一 带一路”的顺风车,主动寻求与沿线国家的职业院校、教育机构及企业合作, 或者建 立海外分校,推广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我国高职教

育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要积极吸引更多国外职业教育专家、 技术专家来参与我国高 职建设,借鉴海外职业教育办学成功案例, 改进我国高职教育。通过“走出去”和“引 进来”,共同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篇4】教育现代化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现代化心得体会

董淑玲

一年来,通过参加学校举行的教育现代化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它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繁荣,稳定,有利于每一个国民受到更好更高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对于我来说,首先就是要紧随时代要求,充分理解教育现代化的真正含义。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教育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它具体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学校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等。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让教育现代化落到每一实处,每一细微之处,甚至每一教学环节。

其次,要针对教育现代化提出的要求,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找出差距,找准存在的问题,确定努力方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第三,既然教育要现代化,就离不开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运用,而这些项目恰是我的弱项,因此我要结合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并运用其更好地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第四,积极支持配合学校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力求做得最好,积极为教育现代化尽一点微薄之力。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优秀人才。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就要要求我们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在一起,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破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教学思想,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积极研究、探索和实践,使自己在思想上、教育教学上得到提高。

【篇5】教育现代化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现代化经济体系心得体会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纵观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经济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透露出了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给了我很多启发。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根据经济学专家的解读,核心主要有四点:一是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要在一批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上占领技术制高点,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进程中争取弯道超车,缩小同领先国家的差距,培育全球主导权。二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有利于引导和激励企业不断升级,追求卓越,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升级的要求,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不断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的供给。四是绿色低碳和节约高效。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转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襄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和“三线”建设城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是时下所需和当务之急。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呢?十九大报告也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不实、金融脱实向虚、人才结构失衡,等等,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技术、资金和劳动力是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要素,要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实现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协同发展,推动实体经济沿着高质量轨道成长。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改革创新上。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强大,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更新产业布局,推动产学研结合,不仅形成产业规模,更要提高产业质量。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主攻点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就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关键就是深化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争取弯道超车,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创造体制环境。要优化创新环境,不仅促进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创新投入,更要提高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还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塑造我国人力资源新优势。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现代化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