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汉语词汇,拼音hé xié,意思是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4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篇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浅谈“十二五规划”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产品、企业、产业、学校、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一、基本概念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目标则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
二、名称由来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20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涵义的“无害环境的”(EnvironmentallySound)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EnvironmentallyFriendly)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又提出实行环境友好土地利用和环境友好流域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发展环境友好农业、环境友好建筑业等。2002年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所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多次提及环境友好材料、产品与服务等概念。2004年,日本政府在其《环境保护白皮书》中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3月份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在较短的时间内被迅速提升到如此高的战略地位,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瓶颈约束,而破解瓶颈约束需要理论创新,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社会经济基础。其次,科学发展观成为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纲领和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做到实际工作有旗帜、有目标、有抓手,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政治基础。从这两点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环境保护的角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既是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面旗帜,也是全面系统开展环境保护实践的总抓手。最后,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是国际社会环境保护战略思想演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进展的必然结果,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认识基础。
三、重要性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因环境问题而起,并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政治制度、科技支撑和文化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下,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合。
四、基本特征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也必然是人与人基本和谐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绿色政治制度、环境文化价值观、绿色科技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环境友好”的概念是动态的和分层次的。在现阶段,“环境友好”首先应该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和影响要达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小化;最终这种负荷和影响要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
五、重大意义
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环境作保障。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中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核心
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决定了经济基础,进一步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形态的性质和方向。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得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和高污染排放特征。因此,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也就是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七、政治制度保障
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绿色的政治制度保障。这里的绿色政治制度内容至少应包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和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等三个方面。它们是保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高制度保障。只有这些基本制度建立和落实好了,政府才可能进一步制定和切实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绿色贸易政策和绿色财税金融政策等环境友好型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绿色政治制度既要依靠绿色的政治家及其政府,更要凭借公众的绿色力量,实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在发达国家,公众既是上世纪传统环保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当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八、价值基础
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基础。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先建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九、技术支撑
绿色科技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人类科技发展史充满了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思维,已有的科技极大地延伸和丰富了人类占有和掠夺自然的能力,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自然界对人类报复性的反应。换句话说,环境危机具有一定的技术内涵,即人类误用技术或无节制的利用技术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突破传统的科技进步的逻辑思维方式,科技进步的新思维应着眼和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和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而绿色科技应该是指向丰裕、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范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篇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者:王小侨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9期
摘 要:艺术设计除了满足人类对生活的追求以外,更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艺术设计的原则应该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人仅仅是自然中的一部分,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尽可能地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够做出有道德的设计作品来。设计是一项社会活动,设计师需要不断地拷问自己的良心,是否坚持了设计原则,是否坚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人与自然;自然;道德;设计师;设计;艺术
罗斯金①曾提出工业装饰设计艺术的原则是“天赋、美和功效三位一体”,他认为“它的任务是要使美在人民生活中产生真正的效益,使自己的人民变得更美好,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光明。”②这样的夙愿不去评说对错,因为看待设计的角度不同,我仍然想提出我对于设计的想法。艺术设计除了满足人类对生活的追求以外,更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艺术设计的原则应该是“人和自然的最高和谐”。
赖特③为考夫曼所设计的“流水别墅”(建于1935~1937),不应该只是为了让一个可以满足人类居住的房屋存在于山水之间而已,这栋建筑仿若从山涧生长出的一样,与自然并不冲突。赖特的作品尤其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一致性,所以他的建筑常常采用的都是天然材料,尽可能地让建筑与环境保持协调一致。而中国乡间的土坯房,所有的材料也都是采用最天然的材料,但是在村民自己看来是丑陋的,他们认为比不上城里的水泥建筑,于是在中国的乡间,一栋栋的“水泥小洋房”拔地而起,花了他们大半辈子的积蓄换来的是他们所以为的体面。恰巧他们忽略了土胚房这种最自然的建筑。然而这种突兀到自然都容不下的建筑,却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广泛流传,从视觉上污染着中国的环境。到底是谁引领了这样一股“风尚”,或者我们该检讨中国人骨子里的山寨精神。我依然更加喜爱传统的土坯房,它才是最美丽最原生态的中国民间建筑,我愿意把这种建筑称作是一种艺术,住起来冬暖夏凉,木架结构还有一定的防震效果。只要对内部稍作整改,用电排水系统加以规范,我们的建筑便十分适宜人居住。这样的建筑,常常被人会误以为是从山间长出来的,就像大自然和谐的产物一样,屹立在土地上一点也不突兀。试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远山间有几间白墙青瓦的小房子,微风吹散屋顶升起的缕缕炊烟,若有若无,若即若离,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但是再回到农村,哪里还找得到这样的意境了,都只是梦境。不然,为什么艺术家总爱寻找古镇或者破败的村庄画上两笔?赖特说过一句话我十分喜爱,他说:“房屋应当像植物一样,是地面上一个基本和谐要素,从属于自然环境,从地里长出来,迎着太阳”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篇3
心得体会: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最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进一步明确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进入新时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势在必行。
现代化是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西方现代化起步较早,在其发展过程中,为发展中国家积累了很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但西方的现代化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对自然的不断征服造成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的严重恶化;物质主义的盛行导致整个社会精神的空虚、道德的沦丧;国家间的以邻为壑、资源的争夺和环境问题的国际转移造成了世界性的国际难民问题和恐怖主义活动等。世界资本主义此起彼伏的经济社会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全球治理危机启示我们,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绝不能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而只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遵循。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向自然界进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过程。我国在快速形成现代化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破坏,出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态问题和水、土、空气遭到污染等环境问题,付出了较大的代价。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党及时改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坚决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选择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总书记早在地方工作期间,就开始思考我国现代化道路,提出“我们既要GDP,又要绿色GDP”“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观点,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总书记指出:“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为此他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强调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发展的价值手段,也是发展的价值目的。只有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共生的境界,才能为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自然的物质和环境基础。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有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约束资本逻辑对自然的破坏,将永远到达不了“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失去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提质增效就会受到根本性制约。所以,要想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就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观念、制度、技术、行为等方面形成合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普遍共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保护生态的过程作为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都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不到位密切相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发挥制度和法治的引导、规制功能,让保护者受益、让损害者受罚。需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确保严格执行、有效落实。尤其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相应的配套政策,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基础上,建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大力推进环保科技创新。这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措施。马克思曾经这样阐述物质变换思想,即“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科技产业,为发展生态经济奠定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帮助非生态科技产业完成转型升级成为绿色环保产业,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真正有机统一。总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通过环保科技创新,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同向同行。
倡导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天然公共性,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多方投入的基础上,引导和督促企业、城乡社区等生态环境责任主体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创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加强全民生态科学知识教育,强化民众的生态意识、低碳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使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节约、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300字篇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浅谈“十二五规划”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产品、企业、产业、学校、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一、基本概念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目标则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
二、名称由来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20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涵义的“无害环境的”(EnvironmentallySound)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EnvironmentallyFriendly)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又提出实行环境友好土地利用和环境友好流域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发展环境友好农业、环境友好建筑业等。2002年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所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多次提及环境友好材料、产品与服务等概念。2004年,日本政府在其《环境保护白皮书》中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3月份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在较短的时间内被迅速提升到如此高的战略地位,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瓶颈约束,而破解瓶颈约束需要理论创新,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社会经济基础。其次,科学发展观成为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纲领和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做到实际工作有旗帜、有目标、有抓手,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政治基础。从这两点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环境保护的角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既是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面旗帜,也是全面系统开展环境保护实践的总抓手。最后,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是国际社会环境保护战略思想演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进展的必然结果,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认识基础。
三、重要性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因环境问题而起,并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政治制度、科技支撑和文化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下,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合。
四、基本特征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也必然是人与人基本和谐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绿色政治制度、环境文化价值观、绿色科技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环境友好”的概念是动态的和分层次的。在现阶段,“环境友好”首先应该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和影响要达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小化;最终这种负荷和影响要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
五、重大意义
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环境作保障。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中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核心
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决定了经济基础,进一步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形态的性质和方向。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得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和高污染排放特征。因此,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也就是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七、政治制度保障
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绿色的政治制度保障。这里的绿色政治制度内容至少应包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和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等三个方面。它们是保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高制度保障。只有这些基本制度建立和落实好了,政府才可能进一步制定和切实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绿色贸易政策和绿色财税金融政策等环境友好型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绿色政治制度既要依靠绿色的政治家及其政府,更要凭借公众的绿色力量,实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在发达国家,公众既是上世纪传统环保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当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八、价值基础
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基础。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先建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九、技术支撑
绿色科技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人类科技发展史充满了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思维,已有的科技极大地延伸和丰富了人类占有和掠夺自然的能力,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自然界对人类报复性的反应。换句话说,环境危机具有一定的技术内涵,即人类误用技术或无节制的利用技术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突破传统的科技进步的逻辑思维方式,科技进步的新思维应着眼和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和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而绿色科技应该是指向丰裕、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范围。
相关热词搜索: 共生 心得体会 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