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0 年 12 月)
中共 Xx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洛松登增
根据 Xx 区关于乡镇主要领导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本人对深入全乡 9 个行政村、寺管会、学校、卫生院、派出所,分别采取听取汇报、个别谈话、集体座谈等多种形式,展开调研谈话,对了解到的问题和困难,能当场解决或解释的及时处理,不能解决的登记在册,以待研究解决。真正做到掌握实情、深化认识、增强责任,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5年底,Xx区Xx乡共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78户 368 人,贫困发生率为 9.6%,贫困人口分布在 15 个乡(镇)157 个贫困村。截至 2020 年底,共实现 201 户 576 人和 9个贫困村脱贫退出。产业带动 425 户,易地搬迁实现入住 41户 127 人,保兜底 91 人,实现转移就业 376 人,落实生态岗位 1287 个,发展教育 71 人。行政村通电率达到 97.5%,通水率达到 99%,行政村通讯覆盖率、道路通达率达到 100%。
二、脱贫巩固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顶层设计,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始终坚持落实党委抓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严格“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督。成立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乡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委任一名
副乡长专职担任办公室主任。
二是始终坚持“乡(镇)干部包村、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员包户”的责任制,摘帽后人员不动、责任不减、力度不变,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层层传导压力。
(二)抓数据管理,确保进退规范。
一是及时做好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2020 年移出边缘贫困户 6 户 21 人、脱贫监测户 11 户 20 人。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精准划分人群,对已稳定脱贫的贫困户、收入达到脱贫线家里无负担的贫困户、存在较高返贫风险的贫困户、边缘贫困户分为四级管理,用红黄蓝绿四种标签,分类施策。
二是稳慎实现已脱贫户的政策有序退出。走村入户,帮助贫困户算收入,严格按照脱贫攻坚程序有序退出。
三是严格边缘贫困人口的识别。加强边缘贫困户的识别,严格按照相关收入标准,识别边缘贫困户。
(三)抓易地搬迁,做好民心工程。
一是截止目前,城区搬迁 41 户 127 人实现搬迁入住。同时积极介绍城区集中搬迁安置点的贫困户稳妥就业,实现“搬得出、能致富”。二是香宗、嘎达分散安置 6 户 23 人完善配套“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让搬迁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共配套服务。
(四)抓基础设施,优 化脱贫载体。全面推进“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等十项提升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配强补齐基础设施欠缺“短板”。
一是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自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来,共计建设 22 处农村安全饮
水工程,解决了 900 多户 4000 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是扎实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截止目前,行政村通达率 100%、通畅率达到 30%,自然村通达率达到 74.7%。
三是积极与国网公司衔接,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与通讯网络工程建设。截止目前,行政村网络信号覆盖率达到 88.9%。
(五)抓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大力推进特色种植产业建设计划。2020 年,元根种植收购项目收益户 64户;獐子菌收购项目收益群众 194 户,收益资金 26441 元。二是大力发展旅游开发项目。积极利用 Xx 温泉地理资源优势,引导瓦扎村发展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旅游开发项目,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X 万元。
三是在若尼村发展扶贫超市项目,采取群众参与、入股分红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X 万元。
(六)抓公共服务,突出民生保障。
一是提升教育硬件设施短板。2015 年来,累计投入 1.1 亿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中小学生入学率、升学率逐年提升。截止目前,完成教育脱贫 71 人。
二是深化健康扶贫工作。切实落实好建档立卡户医疗费用报销和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确保因病人员不返贫,对 2477 名农牧民群众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 33 名贫困群众,建立了扶贫对象“一人一卡”健康档案。
三是积极开展关爱单身母亲家庭行动的活动。对单身母亲积极开展疾病防治、儿童教育、计生知识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四是实现了 9 个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
并配备了 18 名村医及相应的医疗器械、药品,方便了农牧民群众就医。乡卫生院深入建档立卡家中(包含城区搬迁 41户)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做到乡卫生院和签约户各持一份,做到上门随诊每年不少于 4 次;全乡农牧民参加新型农保政策,参保率达 98%以上。
(七)抓宣传教育,增强造血功能。
一是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讲,加大对贫困群众宣传教育力度。群众与党员干部的联系更加密切,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推动群众观念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二是通过树立正面典型的方式,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虽然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与全国、全区、全市一道步入小康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当前我区 9 个行政村 24 个自然村中仍有 6 个自然村不通路、5 个自然村通讯仍未覆盖,亟待解决。
二是部分贫困户脱贫的基础还不牢固,依靠政策脱贫,存在返贫风险。
三是产业发展虽已起步,但基础还比较薄弱,“造血”功能尚显不足,特别是贫困群众参与程度不深、“粘”在产业链上不紧的问题依然突出。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富民增收”这一目标,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巩固工作,确保农牧民群
众过上“好日子”,如期奔小康。
(一)
持续落实好精准扶贫政策
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和各项帮扶工作继续推进的相关规定,继续强化政府引导,保持生态补偿、社保兜底、健康扶贫、教育脱贫等相关政策的连续性,确保已脱贫户和边缘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二)
大力改善公共基础设施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切实抓好“5+N”措施落实,大力实施“十项提升工程”。
一是充分利用好国家投资、援藏投资、行业投资和社会投资等渠道,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巩固提升的突破口,努力解决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二是配合上级各部门,进一步提升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使贫困群众享有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
做强做大扶贫增收产业
一是围绕脱贫户持续增收这一核心,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脱贫户建立稳定的产业带动关系,瓦扎村温泉旅游、博巴村元梗种植项目、若尼村扶贫超市等产业项目,让群众稳定脱贫。
二是采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基地”方式,鼓励脱贫户通过“进企业、进合作社”等方式打工挣薪金、入股挣红利,将脱贫户牢牢“粘”在产业链上,稳定增加工资性收入。
(四)
强化群众思想教育引导
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广泛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平
台等媒介,大力宣讲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人民的特殊关心关爱,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正面典型培树,采取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等方式,以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感染群众,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愿望,引导群众实现“要我脱贫致富奔小康”到“我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转变。
相关热词搜索: 脱贫 攻坚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