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摆脱贫困。2020年11月23日,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脱贫攻坚普查优秀个人材料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脱贫攻坚普查优秀个人材料2篇
第一篇: 脱贫攻坚普查优秀个人材料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个人材料5篇汇编
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个人材料5篇
!
【篇一】
夜幕降临,无边的浓墨渐渐涂满天际,她结束白天的走访慰问、产业指导、矛盾调解、政策宣讲……回到办公室敲打键盘、核对数据、填写报表、整理材料、研读文件……自2020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她每天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任劳任怨,把扶贫工作当成自己最大的事业,她就是镇远县报京乡扶贫开发工作站负责人xx。
心系群众,谱写奉献和爱心
xx在扶贫工作日记第一页写道:“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不渝的心,有了这颗心,工作再怎么苦也是甜的”。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xx始终把群众的困难装在心里,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中,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牢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走访,了解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产业发展意向,深入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并向他们耐心的解释扶贫政策,逐户制定帮扶措施。
“在我的印象中,xx是所有同事中走访贫困户最多的一个,她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为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报京乡组织委员刘昕告诉笔者。
家住报京村的龙老友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xx负责帮扶他家。2020年6月初,龙老友向乡政府申请“先建后补”养牛项目,小牛买好之后,他和xx联系验收事情,xx和他约定6月24日早上去他家收集验收材料。谁知当天早上下起了暴雨,通组公路被暴雨冲毁,进寨的车辆被堵在半路,xx告诉开车的同事:“一定不能让群众在家里等太久,今天无论如何要赶到他家,收集好验收材料”,话音刚落,xx冲向暴雨中,雨越下越大,像无数条鞭子抽打着xx的雨伞,她加快前行的步伐,一路狂奔,翻山越岭,经过近40分钟的行程,赶到龙老友家中,收集验收所需材料,并耐心的跟他讲解扶贫政策、养牛知识,了解其发展养殖面临的困难。在xx的帮助下,龙老友养牛项目补助很快得到了落实。
“刘妹人很好,每个月都会来家里,给我讲政策,帮忙打扫卫生、插秧、打谷子……教我养牛知识,现在牛长得很肥,估计明年能卖八千多块钱。”龙老友笑着对笔者说。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乡扶贫工作站的负责人,但凡群众来访,她都会一一与其交谈,耐心解释政策,调解矛盾,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决困难。截至目前,xx同志共走访群众130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460余个,调解矛盾纠纷60余起。只要是群众的事情,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是群众公认的“贴心干部”。
勤于专研,彰显敬业和责任
作为乡扶贫开发工作站负责人,xx深知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她每天坚持研读扶贫政策文件、会议精神,积极同其他乡镇、上级部门同志沟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力争当好全乡脱贫攻坚“先锋官”,完成上级部门、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xx坚持把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确保贫困人口识别、退出准确无误。为了做到精准无误,他带领乡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深入各村摸排调查,核查各村贫困户识别、退出是否符合政策标准,做好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核对工作,切实做到“‘一户一档’‘四卡两表’、扶贫系统信息、收入公示牌”四个一致。目前,全乡15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xx同志工作很认真,帮扶干部交来的每一份材料,她都会认真审核,耐心的给我们指出存在的问题,正式因为她的指导,我们收集整理贫困户资料更有针对性,少走了许多弯路,工作效率提高了许多。”结对帮扶干部朱德槁说。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识别工作,今年3至4月份,她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大走访中,按照“有错必纠、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指导全乡各工作专班对错退、错评的贫困户进行核实整改,进一步完善了全乡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切实做到“扶贫对象准、致贫原因准、信息数据准”三个准,为接下来的扶贫工作验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善于协调,创造非凡的业绩
“做好一项工作,善于协调很关键:一是对上协调,多向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多汇报当前工作的进展情况及遇见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得到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二是对下协调,多指导各村开展扶贫工作,查找问题,教工作方法,不打折扣地把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评级部门协调,多和其他业务股室沟通,处理好部门关系,争取其他部门支持;四是部门内部协调,多和扶贫开发工作站工作人员沟通交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整体联动,形成合力。”这是xx担任乡扶贫工作站负责人以来总结的工作经验。
2020年9月10日晚,那天刚好是周末,乡里的电网突然出现故障,导致全乡停电。而有些数据需要第二天报县扶贫办,即使停电,也要先做好纸质材料,待第二天录入电脑上报。为了不耽误全县的数据汇总工作,xx立刻跑去超市购买蜡烛,组织乡扶贫开发工作站工作人员继续加班,在微弱蜡烛光下,她和同事们认真核算每一个数据,并有条不紊进行汇总,完成各项工作,回家躺在床上,已经是凌晨两点多。第二天早上,她没有顾上吃早餐,冲冲忙忙跑到办公室,将昨晚统计的数据录入电脑,按时上报。
“作为乡扶贫工作站的负责人,xx很善于协调各方关系,站里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其他股室、各村的支持,各项工作进展都非常顺利。”乡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刘雪说。
正因为她善于协调同事关系,报京乡扶贫开发工作站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大家团结肯干,工作效率极高,在xx和乡扶贫工作站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报京乡在2020年全县乡镇脱贫攻坚目标考核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盛夏的夜晚,人们坐在庭院中纳凉、聊家常、娱乐……
在报京乡扶贫工作站的灯光里,有几个忙绿的身影,xx带着她的团队正在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奋斗着。
【篇二】
今年49岁的xx,是安泽县杜村乡桑曲村人。2020年担任桑曲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积极发挥“领头雁”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十年来,他带领全村群众发展本村经济、巩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素质,使桑曲村华丽转身,有了很大改观,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转变发展观念,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桑曲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全村土地面积1862亩,村里共610口人,其中贫困人口150人,人均可耕地面积1.8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靠种植玉米和外出打工为主,由于没有主导产业和项目支撑,农户增收难,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xx担任桑曲村党支部书记后,面对村里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他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他说:“没有永远贫困落后的村子,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我们也会富起来的”。xx决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产业。
只有观念改变了,视野才会变宽。2020年上半年他亲自带队,组织村“两委”班子和村里的有志创业青年上省城,下河南,考察市场,选择适合本村的发展项目。通过多方考察,村民们开阔了眼界,坚定了调产的信心,后经多方论证确定发展蛋鸡养殖业作为脱
贫致富的新型产业。当时全县没有一个像样的规模化蛋鸡养殖区,xx引领群众搞规模化蛋鸡养殖,到蛋鸡养殖较好的地方去学习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2020年下半年,在他的带领下,村委决定采用集体流转土地的办法,在桑曲村建养殖示范小区。为了筹集资金,xx东奔西跑,通过申请银行贷款,向朋友借等方式,终于筹集到启动资金200余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蛋鸡养殖示范小区。为了打消村里群众怕养鸡不赚钱的顾虑,让群众见到效益,他和支部成员带头养,并成立了创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设计,统一进种,统一管理,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很快,蛋鸡养殖见到效益,群众纷纷要求加入养殖合作社。2020年,在他的带领下,桑曲村先后成立了盛强养鸡专业合作社、兴富鹌鹑养殖合作社、海明养鸭专业合作社等5个初具规模的合作社。2020年,又引进河南江林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在发鸠山承包580亩山林,散养1万余只绿壳蛋鸡,每年为市场提供200多万枚的原生态绿壳虫草蛋。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村里外出打工的人都回到村里跟着他一起搞养殖。如今,富起来的桑曲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8400元。
建设美好家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后,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改善村庄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他又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桑曲村先后投资180万元新建桑曲欣达希望小学教学楼一座,达到了寄宿制学校标准,新建漫水桥三座,改造人畜吃水工程一处,铺设了水泥路1000余米等等,这一项项民生实事,使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桑曲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800平方米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标准化广场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场所;硬化街道200米,解决了群众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状;栽植美化树木1000余株,修建垃圾池30余个,并确定保洁员2名,彻底改变了桑曲村以往贫穷落后的面貌。2020年桑曲村被县新农办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20年桑曲村在杜村乡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名;2020年xx被县委授予农村红旗支部书记;2020年xx被县委授予农村功勋支部书记。
一系列荣誉取得的背后是其不懈奋斗的结果,但xx始终没有忘记老父亲说的一句话“你是一个农民,无论干什么,都不要忘了咱老百姓”。他记住了这句话,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父亲的嘱托,他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谋福利,一步一个脚印,带领桑曲村走向富裕和安康。
【篇三】
在府城镇小黄村,说起xx,大家无不伸起大拇指称赞:“我们的张书记能干,把咱小黄带成了明星村,你看其他村能比得上俺们村……”之所以能得到乡亲们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xx这些年始终把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带领小黄村群众,在创业的路上走得艰辛,走得卖力,走出了实绩。
1980年,xx实现多年的军人梦想,服役于新疆36145部队。在部队荣获集体二等功,并被党组织吸纳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85年退伍后,xx被分配到和川酒厂工作。当时的小黄村贫穷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低,增收渠道狭窄,交通落后,村民致富的步伐缓滞。看着生他养他的小黄村贫穷落后的状况,为了造福家乡、改变落后面貌,帮助村民们改善生活条件,xx毅然放弃酒厂工作,参选小黄村“两委”选举,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于1992年当选小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两委”骨干近三十年来,在xx带领下小黄村终于旧貌换新颜,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甩掉贫穷,让腰杆直起来
一直以来,小黄村的经济作物都是以种植玉米为主,xx就从提高玉米产量入手,把县农业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请到村里来,为农民讲解玉米种植技术,积极联系种子站帮村民选购优质种子。经过多半年的努力,村里的玉米比起以往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产量增加
了,群众的收入也多了起来,村民们开始觉得这个新书记不一般了,但小黄村人均5亩地的现实,让xx认识到单一种植模式能饱腹、不能富,小黄村要想富,不能只靠单一的玉米种植产业。时值国家鼓励荒山承包,xx就带头承包荒山,帮着其他承包户联系核桃树苗、果树苗,推广实行立体种养模式,使村民的收入逐步多元化,几年下来,小黄村的群众慢慢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少数人富裕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
2020年春,xx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利用县里的惠农政策,依托本村环境和资源优势,引进优质核桃苗和连翘苗,带动村民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经过xx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全村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栽种了优质核桃1343.6亩,连翘1441.58亩。优质核桃第3年即可挂果收获,5年进入丰果期。每亩可产核桃半吨,价值12000元,生产成本仅1600元,利润收入就可达到10040元,1343.6亩就可实现利润1348.9万元;连翘年产4000公斤,可实现年利润12万元。这些项目见效后,全村人均可增收一万余元。
打造现实版的“QQ农场”
小黄村距离县城仅7.5公里,去过该村的人都能看到,这里依山傍水,村容村貌整洁,环境优美,中南铁路临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这么好的条件,发展农家乐等休闲产业的想法涌上xx心头。
年过五旬的xx带领村“两委”骨干外出参观设施农业,回来与“两委”班子成员反复研究,觉得小黄村区位优势明显,特别适合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于是在xx带领下,村委决定采用集体流转土地的办法,流转土地120余亩,在小黄村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园,打造现实版的“QQ农场”。为了筹到第一笔资金,xx多方奔走,通过向亲戚朋友借、向银行申请贷款等方式,终于筹集到了首笔启动资金。看着QQ农场的护栏、水管、篱笆初步到位,担心农场没人承包,xx又到县里挨个单位的跑,把农场建设与干部职工劳动结合,与学生实践基地结合,很快第一期60亩土地全部承包出去。出乎意料的是,QQ农场一炮打响,在全县引起了关注。
鉴于良好的市场效应,“QQ农场”在原有的基础上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喜人。农场也由最初的耕种园,扩展到现在的休闲生态园、自由采摘园和休闲垂钓园。如今的QQ农场,不仅解决了村里60余名剩余劳动力,而且每个劳动力每年可增收1.6万元,村委每年可以增加集体收入20余万元。农场自产的绿色有机蔬菜还上了直供校园的直通车。
天道酬勤,在xx的努力下,如今的小黄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群众富裕,各项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小黄村在全镇21个村综合考评中荣获第二名。2020年4月,xx被临汾市委、市政府授予“临汾市劳动模范”称号。面对诸多荣誉,xx依旧保持着坚韧、谦逊的本色,他说:“小黄村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有信心再干十年,把小黄村打造成全县农业产业多元发展、农村环境宜居美丽、百姓生活幸福和谐的新农村。”
【篇四】
她是个连自己姓名都写不工整的普通农妇,却连续14年高票当选村支书;她曾挣下百万家财,却全部投入到贫困的村庄,结果自己一贫如洗;她也曾拥有健康的身体,却为家乡致富鞠躬尽瘁,最终罹患癌症一身病痛……
她用健康和生命做抵押,为家乡富裕付出了全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她是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
她就是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最美村官、央视“感动中国”候选人、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xx。
上党的冬天寒气袭人。
12月3日一大早,从北京看病回来的xx顾不上歇一下,就急急赶往自己在村委会办公室的“家”。刚进院子,早见黑压压站满闻讯前来探望的村民们。
看见xx,大家一拥而上,拉着她的胳膊问病情如何。80多岁的连枝大娘颤巍巍地拉着她的手,刚说了句“孩子,村里不能没有你啊――”已声音哽咽,老泪纵横。
xx笑呵呵地大声说:“北京医生检查过了,癌症没有转移,大家放心,我死不了!俺老段命大着哩!只要活一天,我就和大伙一块,把咱返底村建成最漂亮、最富裕的村!”
送走乡亲们,57岁的xx疲惫地站在村委大门口,看着门前公路和对面山上高大挺拔的白杨,那是几年来她一棵棵亲手种下的;路边曲折坚固的泄洪渠,是她拖着病躯和乡亲们一砖一砖垒起来的;就连身后的村委办公楼、旁边的学校、不远处的敬老院,也是她自掏腰包一层层修起来的。
十五年了,她给全村改造电网、引进自来水、硬化道路、建设园林、安装太阳能路灯;带领村民种植中药材、搞养殖、跑运输、输出劳动力……即使患了癌症,手里的活也没停过。村子越来越漂亮,村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6000多元。
看着想着,一丝欣慰的笑容浮上她黝黑肿胀的脸庞。
质朴的情怀,慷慨的性格,在xx身上体现为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1999年12月8日,xx所在的返底村村委会举行换届大会。
返底村地处山区,资源匮乏,老百姓没有挣钱的门路,全村214户人家、700多口人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为还债,村委的办公地被变卖,全村的树给砍光卖光了,就连惟一一所小学也成了危房。
xx不是候选人。选举时她正在焦化厂装焦炭,突然接到几个村民的电话叫她必须回村。她问怎么了,村民说要修学校,谁修学校就选谁当村长。xx对当村长没兴趣,但她觉得应该给村里盖个新学校。“我看见那些可怜的娃娃们每天卷着书包,在那些黑房房里头,心里很难受。”时至今日,想起当年村里孩子们念书的艰苦,xx还是忍不住掉了泪。
第一次拿起话筒,xx的手有些发抖,她听见自己的声音也在颤抖。她说:“学校我修,可是不当村长。”然后放下几万元钱,转身就走,却被老百姓拦住了。大家伙儿说谁修学校谁当村长。大家把她的名字写在小黑板上,选上了。
xx犹豫了一个月,最终决定走马上任。“我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一片心意哩!”她说。
她放下手上正火的焦炭生意,开始全身心扑到村里的事务上。当时眼瞅着快过年了,她自己拿出一笔钱,给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了慰问金,每个人二斤猪肉,算是对老人们的一点心意。
娃娃们上学的事最让xx挂心。她先让人在学校危房的大梁下支了几个大树桩,还不放心,她干脆把100多个学生分散到几户村民家里上课。
问题暂时解决,可给村里修学校的承诺xx没敢忘。2000年开春,xx自掏腰包8万余元,召集大家拆除旧学校,着手筹钱修新校。真正开始建学校,村民们才发现,xx是个工作起来认真负责到不要命的女人。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她不仅昼夜忙碌在工地上,就连全家老小也被她动员到工地干活。
一天,劳动结束后,xx突然肚子疼痛,也没多想,她就找医生打了针。然而连续10天,肚子疼痛不止,xx只好到县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胆管结石,建议立即手术。可是工程在节骨眼上,大事小事都要她拍板,xx说服医生,把消炎药带回家输了3天液。
2000年5月26日,依然疼痛的她到和平医院做了手术。躺在病床上,xx惦记着正修建的学校,惦记着等着上学的孩子们,“念
书是大事,我没文化,可不能耽误了娃们,学校说啥也得快快修起来!”乡亲来看她,她反反复复念叨的都是修学校的事。
术后第12天,她偷偷跑回家。43岁的魏满先清楚地记得xx腹部缠着绷带,奔波在工地上的身影:“爱平姐按着肚子上的刀口,忍着疼痛联系水泥、筹钱,还和大伙一块拉钢筋。这样拼命,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满先擦着泪说,每隔一天,爱平都要到县城拆开绷带清洗刀口,后来,她干脆把棉棒、纱布、碘液拿回家,让丈夫给她换。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一百多天过去了,xx就这样不分昼夜拖着术后羸弱的身体奔波在工地上。当四百平方米大、崭新的学校建起来,累得又黑又瘦的xx欢喜得流了泪:“娃们再也不用受苦了。”
学校建好了,xx的身体也垮了,但她却长长舒了一口气。休息了几天,她又爬了起来,看着邻村上下和村里的十几个老人,没有亲人照料,生活很是�j惶,她就打算修个敬老院,让老人们住进来集体照顾。
于是xx又开始新一轮的奔波,找民政局办手续,选址,找工程队,事无巨细,她都要亲力亲为。
2020年,就在她四处奔走为村里的孤寡老人盖敬老院时,丈夫意外被查出患有肺癌,需要去太原接受治疗。一边是筹备中的敬老院,一边是重病的丈夫,xx遭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丈夫是她患难与共的伴侣,在她人生中每一个艰难时刻,丈夫都会坚定地站在她的身边,支持她的决定。1999年她当选村委会主任,次年又被选为村支书,这事丈夫并不很情愿,觉得家里日子不错,一个女人家何必再去平白吃那么多苦。但最终还是支持了她,她知道这个平时寡言的汉子,心里是多么疼惜她。她想好好陪在他身边。但敬老院这边已经开工,工地离不开她,她不能对翘首期盼的老人们食言。
xx左右为难,最终还是委屈了丈夫。“谁让你是我的亲人呢!”她在心里默默地对丈夫说。
整整两年,丈夫在太原治疗,xx留在村里建敬老院。“我去太原看俺男人不到十次,每次只待两三天就匆匆赶回来,我对不起他呀!”回忆当时,xx又一次泪流满面。这个外表坚强的女人,有谁知道她内心的苦!敬老院建起来,老百姓说,咱村好多年没唱过戏了,得唱台戏乐呵乐呵!xx不想扫大伙的兴,强作欢颜,搭起戏台,请进戏班子。村民们欢天喜地看戏的时候,她却悄悄哭着去太
原看丈夫。丈夫拉着她的手说:“敬老院盖好了,你终于能陪陪我了。”她的眼泪哗哗涌出来:“我天天陪你,再不离开你啦!”
医生告诉她,还是带你丈夫回家吧,他的时间不多了。xx心如刀绞,办理了出院手续,和丈夫回到自己家。16天后,丈夫永远地离开了她。
丈夫的离去让xx心痛又自责,她知道,作为妻子,她欠丈夫、欠这个家太多太多了。可是她连自责的时间都没有。白天她是风风火火、果断能干的女强人,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分,她才会面对丈夫离去的现实,把头埋进枕头无声地哭泣。第二天,她又打起精神忙碌起来。是的,村里有太多的事情要忙,乡亲们信任她,需要她,还有比这更有价值、更重要的事情吗?她只有比以往更拼命地工作。一桩桩,一件件,她迫不及待地做着,村容村貌一天好似一天,她的身体却一日比一日糟糕。
丈夫去世不久,她就经常感觉身体疼痛,吃不进饭,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是食道癌,必须做手术。xx却死活拒绝手术,她说,都这样了,还是别浪费钱了。小女儿刘亚飞抱着她说:“妈妈,我们已经没有爸爸了,怎么也不能没了妈妈呀!”子女们反复劝说,她才同意做手术,但要到最便宜的医院。
手术后不久,xx就又投入到工作中。老天仿佛故意为难这个本已不易的女人,很快,xx的病情转移,被诊断为淋巴瘤,她边到医院烤电,边组织道路硬化。期间,她又患上低血糖,工作时多次晕倒。
到2020年,她已经只能靠化疗和药物支撑。茶几上放着大大小小的药瓶十几个,她白天干活要靠止疼药,晚上睡觉离不了安眠药。xx说:“已经是要死的人了,也就不怕死了。”
63岁的村民王电中说,爱平这女人不简单,大字不识几个,却比男人还想得开,不管病得多厉害,她都不停下村里的事儿!xx生病这些年,村里该干的事一件没停;村民有了困难,她不遗余力,全心全意帮助解决。
丈夫的离去,自己的病痛,这一切遭遇和痛苦不但没有打倒她,反而使她更坚强、更勇敢,一种拼搏不息的精神从她羸弱的身体中源源不断地涌出,并转化为厚重甘醇的生命能量,激荡在返底村的建设大业中。
xx没读过书,字也识不了几个,在她朴实的信念中,百姓对她的信任、村庄对她的需要是天大的事,只要是为乡亲们好、为村子好的事,她绝对敢作敢当、尽心尽责,甚至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从1999年当上村委会主任的那一刻起,她已决定把自己的全部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15年来,她把自己贩焦炭挣下的百万钱财全部投入到村庄建设和村民生活中,自己早已一贫如洗,而村庄却日益丰饶起来。
10月13日晚,央视一套播出2020年度全国最美十大村官颁奖晚会,全国亿万观众流着泪记住了这位来自山西长治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的最美村官――xx。
在全国最美十大村官颁奖晚会上,面对央视主持人张泉灵的提问,xx坦诚地说:“我从健健康康的时候就开始付出,现在只剩下一点点的生命了,更愿意随时随地地付出。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信任和真心,我已经满足了。”
这就是xx付出所有的全部理由,也是她崇高境界的真实映照。
【篇五】
马壁村党支部第一书记xx,从6月份任职以来,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在政治理论学习、服务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双引领”等方面都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短短几个月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转变角色,摆正心态,积极融入
xx同志初到马壁村,一些村民也把他当成外人。由于农村工作经验有所欠缺,为尽快熟悉农村工作,适应农村工作,他经常与村干部沟通、交流,主动找事做,主动与村里的工作对接,时常与村民拉家常。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渐渐改变了村民及村主干对他的看法,现在,村民也把他当成了村里的一员。
二、立足农村,乐于奉献,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xx同志自到村任职以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法律水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生活朴素、作风正派,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班子,摆正位子,维护村“两委”班子权威,尽心做好各项工作。树立亲民、廉洁、公道、高效、透明的班子和个人形象,团结“两委”干部,同心同德,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完成了县、乡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不辜负上级组织的培养和马壁村广大党员、村民的殷切期望。
三、抓产业,当好产业“领头羊”
马壁村地处偏僻,人均收入偏低,急需发展产业。通过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广泛听取意见,对群众有意愿发展的产业经过梳理。一是发展蔬菜种植。根据县委“双引领”的要求,为进一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xx同志多次赴东里村和石槽村进行调查,根据马壁村
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两村的成功经验,在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征得同意后,决定把蔬菜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富民产业来抓。他经过多方了解,据测算建一个大棚需投资1.2万元左右,每年在土地承包经营上的租赁费用大致在800―1000元左右。根据“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按照“引导不主导,扶持不包办”的思路,村“两委”初步决定对建棚予以补贴,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此项工作进展顺利,建棚补贴的具体标准已在商讨中,已准备邀请县农委农技人员,就发展蔬菜产业的园区规划和建设前来进行指导,园区位置一旦确定,就立即发动村“两委”干部就土地流转问题进行入户摸底,力争年底前完成土地流转工作。二是发展网箱养殖。近年来,随着张峰水库水位的上升,捕鱼逐渐成为马壁村部分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因为水库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不属于我县导致发生很多争议,多次发生因为捕鱼而和水库管理方的暴力事件,群众改变现状发展网箱养鱼的意愿非常强烈。在网箱养殖上,xx同志积极和长治市长子县的水产养殖经销商张建强经过沟通和联系,邀请他前来考察,希望通过依托他的管理技术和市场平台,带动马壁村网箱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他这种立足农村,甘心奉献的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
的贡献精神,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深深打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是一名“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出色”的党员。教师大学培训学习心得4篇
(篇1)
**年11月5―9日,我有幸参加中山市三角镇中小学教师赴浙江大学“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研修班。几天来,我们饱尝著名学者专家所给予的精神大餐,享受大学教授的思想盛宴,经历着一场教学改革的头脑风暴。
一、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全国知名家庭青春健康专家周仁娣老师为我们动情地唱起这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她为我们讲课的主题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拉开了我们这次学习培训的序幕。周老师告诉我们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阐明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
重要意义。她还从专家的角度谈了我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大致情况:据保守统计,我国每年人工流产1300万例以上,60%的青少年接受婚前性行为,22.4%曾有性行为,有性行为女孩中21.3%怀过孕。我国艾滋病患者人数每年在上升,形势严峻。这些数据触目惊心,这些教育刻不容缓。周老师指导我们教师开展青春期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可行性操作做法,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变化的实际,确定实施青春期教育的具体措施。让我们教师对于性教育不再有口难开。
二、
我们的专业与我们的发展
张寿松教授从三轮备课、阅读建构两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而这正是我们一线教师的短板,张教授的讲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张教授讲座有三个地方给我印象深刻:第一,我很认同他的“闭关修炼”说,的确,像“命制试题”“写教研论文”“备课写教案”等,不都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远离喧嚣和嘈杂,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反思与总结,加强“闭关修炼”的精神,不断反思,改进行为。第二,张教授给我们播放一个动画游戏《fish
is
fish》(鱼就是鱼),我很荣幸被选中去用我自己的武汉家乡话为大家解说台词。很有趣,也给人很多启发。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
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到陆地上。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描述了它在陆地上的所见所闻。鱼根据青蛙说的,展开了丰富的想像,但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作了适当的调整――人被想像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多么简单的故事,多么朴素的道理。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正如《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指出:教师需要注意学习者原有的不完整理解、错误观念和对概念的天真对所学科目的影响。教师还需要依据这些概念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更成熟的理解。第三,张教授最后教我们玩的记忆游戏也令人难忘,感触颇深。通过游戏,大家明白:理解记忆、联想记忆比机械记忆好,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记忆存在近因、首因效应;接近生活的学习活动肯定好过远离生活的活动。
三、
成全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化成长
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张军林校长为我们作了《成全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化成长》的主题讲座。育才学校最核心的是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以“培养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的永远的中国人和可爱的世界人”为办学宗旨。着力打造了优质服务兴校、艺术教育强校、英语口语亮校、校本课程立校四大教育品牌。
育才学校按照“挖井理论”挖出的第一口井――优质服务,即优质服务兴校:做教育就是做服务,做服务就是做细节。育才挖的第二口井――校本课程。继续深挖井:个性化教育实践,包括校本社团、特长培养、校园吉尼斯、群星荟萃、自主购书。育才的孩子都特别的自信,特别的阳光。这也是育才希望的,就是让孩子六年以后非常自信地走向中学,走向社会。相信一个可以保持极高兴趣的,又能够非常自信展示自我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张校长的讲座非常生动,在座的老师们无不为为育才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超前的教育实践打动和折服。
四、数字媒体技术及其最新发展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其乐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数字媒体技术及其最新发展》的精彩授课。石教授以数字媒体技术为主题,分别从其技术简介、数字多媒体的编辑及制作、数字媒体的演示工具、iPad在课堂上的应用以及数字媒体技术新发展等五个方面诠释了数字媒体技术的数字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等特点,以站在高科技的高度俯瞰教育教学中新技术的应用,令学员耳目一新。石教授首先从翻转课堂的发端说起,融教学微视频的产生、发展、现状、展望和录屏软件、绘画软件等教育技术的示范讲解于一体,辅之以鲜活的案例观摩。大家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学习的热情在如梦如幻般的
展示中一次次被点燃。接着,石教授使出“看家本领”,在边教边学中让学员们领略了Powerpoint**版在动画效果、灯片切换、背景去除、图像处理、图片替换、影片剪辑等多方面的强大功能。这既是为我们制作效果更好的微视频提供技术支撑,也是为“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教学资源保障。石教授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句是“多媒体技术永远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而不能超越于教学之上”。第二句话也就是“乔布斯之问”:为什么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投入很大,却没有产生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呢?所以这两句话值得我不断揣摩和思考。
五、
教师的教学智慧
?
?浙江省教研室方张松主任,立足有效教育和教学,通过丰富的案例,与我们分享了他对教学多年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如何打造理想课堂、如何实现有厚度的课堂,课堂教学的规则、打造会提问的课堂等,形象生动、睿智幽默,在点拨教师教学智慧的同时,也引发教师的自我反思。“合格的教师教知识、优秀的教师教方法、智慧的教师教思想。”“德育工作本身最好的效果就是无痕,学生的思想工作从来都不是做通的,是想办法让他自己想通。”讲座中方老师抛出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众多观点中,对于教师的教育智慧的阐述,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思考和共鸣。
他提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大致可以分为:语言智慧、角色智慧,对象智慧、教材智慧、正和智慧和问题与反思智慧。并旁征博引,分别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鲜活而又真实的案例,让老师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常见的问题,竟都可以用智慧的方式得到更好的处理。我认识到要从提升自我多方素质入手,做有智慧的教师,争造智慧型课堂。
六、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
?
课堂观察与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它在课堂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育决策与评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张孔义教授为我们作《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的专题讲座。张孔义教授首先对听课的两种方法随感式听课和量表式听课进行比较,接着把我们从随感式听评课引导走向科学地观察课堂教学,对“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及怎么分析说明观察结果都进行了阐述。张教授用生动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我们明白科学的课堂观察和随感式听评课的差别,如何科学地观察课堂,用多种切入点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听评课观察研究,要求教师科学处理数据,用数据说话,并得出科学诊断,从而用来总结和指导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
听评课作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未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究其原因在于随感式听评课活动很少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元素,而张教授所讲的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为我指明了方向,只有学以致用,让自己的听评课走向专业化,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淡妆浓抹总相宜”,浙江大学的培训虽然结束,但是西子湖畔的湖光山色总让我记忆犹新。“他山之石可攻玉”,专家教授们精彩纷呈的讲座,也必然会对我的教育教学有所触动,有所改变。
(篇2)
**年5月7日至11日,我有幸来到风景如画的杭州,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年潍坊市农村义务教育中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班。一周的学习,让我得以近距离感受百年浙大厚重文化,同时又能够与各位同行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一、浙大印象
?
?
?
离开学校10多年的我,对校园总有种莫名的渴望,现在能够在浙江大学重温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简单学校生活,还是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我们培训的地点在浙大城市学院,整个校园满目葱茏。每天沿着绿柳掩映的湖堤去上课,经过浓密树荫的层层过滤,阳光变得斑驳,变得温柔,变得亲和,浮躁的心变得宁静、简单且满是清凉。徜徉于有着百年历史的校园,常感叹“大不自多,海纳百川”、“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或许也只有马一浮老先生抒写出的如此有胸怀和境界的校歌,才能衬得上浙大这百年老校。一周的时间很短,却让我真正领悟到了“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而非高楼之大”之真意。
二、学习感悟
?
?
?
收获一:丰富了知识,充实了自己。
?
?
?
跨进浙大的校门,感受到浙大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名校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为我开启了一道感悟之门。课堂上教授们广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独到的见解,使我在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在知识上得到了一次强劲的充电。他们对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中国社会问题的解析、社会管理与体制创新以及对自我的正确认知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茅塞顿开,以前一知半解的东西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也因此找到了答案。同时,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
?
?
收获二: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
?
?
?
一周的学习,我们学到的与其说是丰富的知识,不如说是一些先进的理念或是思考问题的好方法。同时,学校安排参观了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和浙大校史馆、科技馆。安吉路实验学校黄雄校长做了《二十二年的心路历程:校长管理的五条建议和五个着力》报告,报告中,黄校长以自己二十二年校长的丰富经历,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校长,给人带来了惊喜和振奋;而安吉路实验学校浓郁的人文气息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给人带来了极大震撼。浙大的科技馆和校史馆更是让人赞叹,校园微公交、世界上最轻的材料、高速电子提花机、浙大皮星一号等等新技术让人目不暇接。这成果的背后也有心酸,从浙大的成立到分校,再到合并,中间的曲折与艰辛,让我们体会到了浙大拥有今天这般辉煌的成就是多么不易!
?
?
?
初入杭州,给我印象最深还是每个十字路口都设立有方便行人和骑车市民的遮阳棚,街头随时可以看到共享自行车,尽显人文关怀。机动车主动礼让过斑马线的行人、西湖免费开放等等,都让人感受到了杭州这个城市人文素养。
?
?
?
走进浙大的校门,我又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感到些许遗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的时间很有限,而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信息层出不穷,需要学习的方面
和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因此,我会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勤奋学习、细心思考、扎实工作,达到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用不懈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
(篇3)
**年11月18日,在黄山市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我们一行50人带着激动的心情奔赴美丽的浙大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学习,在这短短的几天,感受了名校的风范,聆听了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参观了在改革中求发展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东城中学,收获多多,收获之余更多的是感慨,可以说这将是一次终身难忘的培训,现将这次培训的心得总结如下:
首先、培训整体课程安排科学合理,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可以看出无论是市教育局还是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这次培训分别从“教师的魅力与竞争力”“名师的自我修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考试评价与改革”等多个角度展开,深刻体现了大师成长之路与风范,诠释了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给我们很多遇到教育困境的老师提供了一个了解自身、完善自我的机会。另外浙大负责培训的人员工作非常认真细致,特别是结业时负责培训的老师播放了由他们制作的学员们一
个星期学习生活的简短视频,这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感动,也感受到了浙大的工作作风。
其次、参与培训的教师专业水准高。这些教师都是专业学术领域声名卓越的专家学者,且讲课风格各异,有风趣幽默的,有娓娓道来的,而其中印象最深刻的的方张松讲的《考试评价改革与教学质量管理》,他分别从“考试与命题改革”、“学考测验与作业设计”,“主观题编制与评分标准”,“综合素质评价与运用”四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他指出教育质量评价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习过程的成本与路径、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讲话中处处风趣幽默,夹带这学者的睿智。
第三、认识到了差距、拓宽了视野。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带来的心理冲击还是很大的,培训之前,自己一直是闭门造车,不知道外面的教学理念这么先进,教学方法这么多元。在缪华良校长《以核心素养为本――新时代学校课程改革的设计与实施》讲座中,通过梧桐树小学的办学经验深刻阐述了课程因学生而生,课程因教师而长,教师因课程而智,学生因课程而慧的新型课程观;在伍小斌校长《教育依时代而变,学校以课程而变》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四备三思”的备课模式,运用团队的力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缓解了学校尴尬的地位;在程庭亮教授《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与沟通策略》讲座中,分析了当前中学生群体中有心理不健康或者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是预防一些极端现象出现的重要途径。程庭亮教授教给了我们很多心理干预的技巧,可谓干获多多,这对我们日常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有很好的帮助。
第四、加强学习,提升自我。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感受到“学无止境”的内涵,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知识储备的欠缺。虽然每位老师授课的主题都不一样,但他们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词,那就是学习。作为一名一线的政治教师,不仅要将课本上的知识点理解透彻,讲给学生听懂,更应该多途径多方面的加强学习,真正做到习主席所说的“学习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知识的积累,个人素质的提升也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自觉地去学习,主动地去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取,储备知识,提升自我。
一周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认为这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我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创新思维方法,主动履行好工作职责,秉承浙大“求是
创新”精神的校训,将学习成果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教育无止境,且教且珍惜。
(篇4)
“西湖美景使人痴,浙大学术惹人醉”,7月21日,是我们斑小17位教师跟一师系统所属学校的骨干教师在浙大培训的最后一天,大家战酷暑迎台风,激情高涨。培训课程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小学教师采取行动研究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方案;从语文、数学、综合学科角度,把握核心素养,整合思维,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
?
?
上午,为我们带来精彩讲课的是杭州教科所的金卫国所长,金老师通过对比课题研究中教师角色的时代变化:从原来的课题实施者转变为课题的设计者、实施者以及总结者,提出一线教师只有担当好这三个角色,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研究型教师。接着金老师从课题研究概述、文献检索方法、推进策略、格式规范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了教师该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从选题、设计到最后结题论文,金老师以其二十几年课题研究经历为例,为老师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
?
?
下午按学科分三个会场学习,分别是语文学科、数学学科与综合学科。
?
?
?
汪燕宏老师细致解读了语文核心素养,并通过PIRLS阅读能力测试的真题,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国内外阅读能力培养的不同,建议一线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四种阅读能力:提取信息能力、推论能力、整合信息能力以及评价能力。以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
?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校长张翼文就点化思维,内化素养――力争做一名行动研究智者为主题给数学老师们上了一节干货满满的课。张校长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师成长之路,并就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和处理好数学课的课堂设计进行了分享,带给了老师们深深的思考。
?
?
?
吴筱泉老师从**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切入点,为我们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地位。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况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问题为中心,不同于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中心,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吴老师还从多个案例剖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赞美别人,并为别人着想。要让学生劳动,并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学生要有提高,有改变,让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
?
?
通过观摩名师课堂、聆听大师讲座如醍醐灌顶,让人受益颇丰、深受启发。虽然这次浙大学习结束了,但学习的内容仍记忆犹新。让我们明白了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道理。我们将继续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将学习所得用以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书育人水平。
第二篇: 脱贫攻坚普查优秀个人材料
2019村干部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材料
我国正在不断加强脱贫攻坚的力度,在脱贫攻坚的这条路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驻村党员干部,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汗水为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下是2019村干部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材料范文,与大家分享。 带一颗诚心驻村,凭一股韧劲实干,谱一曲帮扶赞歌。她于XX年8月到*村驻村轮战,制定和完善了轮战工作计划、轮战队考勤制度、轮战队工作日志等相关制度,带领轮战队与镇、村相关人员一道,对*村脱贫攻坚目标、路径和方法进一步优化。 紧抓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这一核心任务,她带领轮战队员召开群众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发动群众的积极性,深入摸底排查,制定了“三改三化”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在驻村轮战期间,她带领癌症村民办理慢病卡、促进全村老旧危房拆除、协调烟草部门对烟水配套工程实施维护改造、劝返辍学生入学、开展大学新生资助、精准扶贫捐赠及 “六一”慰问活动等事例不胜枚举。 *同志驻村后,*村的变化是明显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变干净了,最有力的变化是群众思富求富的愿望变强烈了,最温暖的变化是群众是顾全大局的,这些变化激励着她在自己的轮战岗位上默默地战斗着、奉献着。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同志的轮战工作还在继续,她还在继续用自己的行动、用点点滴滴的工作、用一件件小事,诠释“不胜不休、不脱不还”的誓言。
相关热词搜索: 脱贫 攻坚 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