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脱贫攻坚 >

退役军人村干部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交流会发言材料汇编()

时间:2021-10-14 10:51:03 来源:网友投稿

  退役军人村干部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交流会发言材料汇编

 目 录

 1.

 浙江省嘉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永根:

 “兵支书”领衔雁阵式破题 1 2.

 山东省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杨晓东: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2 3.

 甘肃省平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于灵才:

 当好致富“领头雁” 3 4.

 贵州省安顺市韭黄村党委书记杨守亮:

 脱贫战场韭黄香 4 5.

 四川省广元市水池村党支部书记孙平成:

 勇担新使命搬迁助脱贫 5 6.

 湖北省京山市马岭村党支部书记张立:

 努力守好脱贫致富阵地 6 7.

 广东省佛山市紫南村党委书记潘柱升: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7 8.

 贵州省安顺市平元村村委会主任肖正强:

 退役不褪色攻坚再冲锋 8 9.

 云南省腾冲市三家村党支部书记赵家清:

 让美丽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9

 不忘“兵之初”,建功新时代 退役军人村干部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交流会发言材料汇编 (中国国防报,2020年9月22日)

  “兵支书”领衔雁阵式破题 浙江省嘉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陈永根

 嘉兴是党的诞生地、红船启航地,位于长三角中心腹地。近年来,嘉兴市以党建引领退役军人工作,形成“兵支书”+“兵先锋”+“兵创园”的雁阵效应,动员9万余名退役军人奋力在乡村振兴中添砖加瓦,为嘉兴打造最精彩板块增色添彩,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全市以“兵支书”选育使用激励为突破口,培养推荐优秀退役军人充实村社“两委”,使“兵支书”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以点带面,培育“兵先锋” 为乡村振兴增活力,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培育“兵先锋”, 让一个典型成为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带动一个突击队;块状集成,助推兵创园为乡村振兴加实力,实施“村社+创业基地+企业”兵创园模式,让“兵支书” 带动退役军人在“兵创园”施展才华,做到初始阶段扶上马、成长阶段帮一把、发展阶段送一程,激发雁阵效应。2019年嘉兴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61940元和3741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6∶1,城乡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

 列。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深入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以“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姿态,充分发挥“兵先锋”作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山东省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杨晓东

 临沂市注重发挥退役军人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激励优秀退役军人党员选任“兵支书”。目前,全市有1706名基层党组织书记、5773名“两委”成员是退役军人,在带领群众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独特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力量支撑。

 2019年年底,山东省军地联合出台《关于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若干意见》,通过高位推动、政策支持,为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畅通了渠道、搭建起平台。

 着眼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围绕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宣传发动、选拔使用等工作机制,指导各地推动“兵支书”选配工作,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作用。临沂市聚焦农村干部选人难、后进班子整治难、村级矛盾化解难、落后村庄发展难“四难”问题,推动退役军人从军事人力资源向乡村振兴生力军转变。

 坚持基本报酬与岗位补贴相结合、薪酬与贡献相挂钩,多措并举把“兵支书”保障好激励好。目前,全市有56个“兵支书”村成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283名“兵支书”所在村全部实现摘帽,带动2.3万贫困户实现脱贫。

 当好致富“领头雁” 甘肃省平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于灵才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平凉市坚持把优秀退役军人作为贫困村班子建设重要力量,选拔推荐熟悉村级事务、思路开阔、党员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退役军人参加村“两委”班子选举,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力军。目前全市共有“兵支书”1208人,他们奋战的273个贫困

 村去年底全部脱贫,为全市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

 “领头雁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是平凉市打造脱贫攻坚一线铁军的工作亮点, 市县两级按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列支专项培训经费,根据“兵支书”个人特点和履职需要,围绕精准脱贫及产业发展,大力开展能力培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委组织部先后联合举办“兵支书”专题培训班4期400多人,市县区举办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培训35期,累计培训“兵支书”4600多人。

 几年来,退役军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优良品质。全市共选出的230名“最美退役军人”中有100名“兵支书”,10名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全市先后有63名“兵支书”被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形成了“激励一人、带动一批、示范一片”的良好氛围,有力凝聚了脱贫攻坚力量。

 脱贫战场韭黄香

 我所在的韭黄村因韭黄而得名,是普定“白旗韭黄”的发源地,但由于种植分散,技术落后,产量上不去,销路打不开。久而久之,劳动力纷纷外出经商务工。

 2016年我当选为村党委书记。在上任初期,我走访两个月,大家一致认为要把韭黄这个“根”找回来。村党委牵头成立了白旗绿色蔬菜发展协会,把全村12户产业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2017年,县委给我们注入发展资金100万元,村里成立了村级公司,对全村韭黄进行统种统管统销,以老班长带新兵的“1+9”模式,组成9个班组,分别负责韭黄生产销售的各环节,随着品质的不断提升,“白旗韭黄”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在村级公司的推动下,我们村韭黄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年产量上升至11.2万吨,年产值4000余万元,真正成了“种得活、卖得脱、划得着”的金字招牌。

 为了有效发动群众,村党委安排1名退役军人或党员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 把群众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6万元,手头的票子更多了,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勇担新使命搬迁助脱贫 四川省广元市水池村党支部书记 孙平成

 我所在的水池村位于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地区。2016年底,我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我便集中时间走遍全村贫困户,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深入征求意见。

 担任村支书4年来,我坚持探索以“挪穷窝、改穷貌、换穷业”为主要内容的易地搬迁脱贫模式,充分征求群众意愿,邀请群众参与,采用“四个一、两评议”的办法,精准确定易地搬迁对象87户293人,让全村群众过上了安居的日子。

 村“两委”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大胆探索以发展优势产业和就近就业为主的“换穷业”新路径。引进龙头企业,让搬迁群众整体转变为产业工人。目前,安置区累计种植砂糖橘等小水果1500亩,高标准建成有机绿色果蔬标准化示范园200亩,34名搬迁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务工,户均增收3100余元。

 我们在园区内选定了3家企业,组织有意愿的搬迁群众参加技能培训,吸纳贫困群众就业40人,有效解决贫困人口就业78人,年人均务工收入可达8000元至10000元。

 努力守好脱贫致富阵地 湖北省京山市马岭村党支部书记 张立

 1961年出生的我,这辈子作的最重大的决定就是2012年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2012年大年初一,全组召开第三次村民会议,通过了《关于返乡建设马岭村的初步设想》实施方案。马岭村二组成立农业股份公司和合作社,实行集中经营,村民一方面以现金入股,共募集股金707万元;另一方面以土地入股,村民自愿将所属364亩承包田经营权按每亩1万元折算成现金入股,共募集股金 1071万元。

 我们确立了黑山羊养殖加工、反季大棚蔬菜、CEB抗氧化有机营养米、甲鱼养殖、台湾山苦瓜等5个生态农业项目;秸秆饲料和生物燃料2个生态工业项目; 一个以四季花海为底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实现“八业并举”。

 9年发展、9年探索,马岭村已成为“全国农业休闲旅游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14年底,村“两委”换届,我全票当选为马岭村党支部书记。虽然每天的事很多,工作很累,但很值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继续守好脱贫致富阵地!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广东省佛山市紫南村党委书记 潘柱升

 2007年,我回到家乡紫南村担任村党委书记,通过实施“五大振兴、一个带动”的发展模式,把一个昔日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 “中国十佳小康村”。

 初回紫南时,村里的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收入和村民分红在全镇排名靠后。村“两委”淘汰了20多家效益低、污染大的企业,投资3.8亿元修建道路、架设桥梁,以优良的招商营商环境,引来了包括3家上市公司在内的61家企业落户。

 为实施生态振兴,我们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在全村兴建了27座智能公厕, 全村1807户,家家均设有卫生厕所;为解决农村精神食粮贫乏问题,我们及时提出了文化发展新思路,投入6000多万元修建了紫南赋文文化广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廊等一流文体设施。

 如今的紫南,5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到1100元的养老金;村民到定点医院看病,费用均可在“二次医保”中报销;学生只要考上大中专院校,就有4000 元到15000元不等的奖学金。满满的幸福感,牢牢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了更多人才投身基层农村建设,他们推动着紫南村的乡村振兴基层探索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

 退役不褪色攻坚再冲锋 贵州省安顺市平元村村委会主任 肖正强

 2016年,我放下经营多年的建材生意回村竞选村干部,有幸成为了一名“兵支书”。上任之初,我就给自己定下了“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的工作思路和“一年见成效、三年换新貌、五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

 2018年2月,我统筹村“两委”和退役军人力量,全面摸清全村5549亩耕地

 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村级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此基础上,大力调减低效农作物,深化“两转一包”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土地附加值;注重发挥退役军人队伍优势,推荐退役军人担任“兵经理”,成功带领企业发展了1600亩无公害大米基地,用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019年,按照市、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我们以“村级善治”为目标,以“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为抓手,全面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村“两委”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负债8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盈余80万元,人均收入从5800元增至11360元,提前实现建档立卡

 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役不褪色,攻坚再冲锋。平元村党总支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我本人也荣获了“全省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让美丽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云南省腾冲市三家村党支部书记 赵家清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阿佤汉子,也是一名退役军人。

 2010年3月,三家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乡领导鼓励我回村参选,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于2010年3月28日当选三家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我就提出,要富口袋鼓腰包,先富脑袋开眼界,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大城市、小康村取经,安排村“两委”到各村寨宣讲党的好政策,开办课堂,通过思想扶贫点燃致富热情。村里组织开办免费培训辅导,同时鼓励村里大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结合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特征,三家村组织乡亲们大胆尝试发展新产业, 引进石斛、菊花等特色中药材种植,采用订单式、合同制和“互联网+”模式。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乡村旅游,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次,群众累计实现增收30余万元。

 2017年底,三家村如期实现整村脱贫,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如今,三家村已是国家AAA级景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少数民族版乡村振兴之路正徐徐展开。

相关热词搜索: 脱贫 攻坚 交流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