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汇报 >

论吴冠中油画作品中的民族化思想

时间:2022-10-20 19:4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作为中国自觉探索油画民族化的著名艺术家和典型代表,吴冠中毕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绘画现代化的研究与探索,他在油画中探索民族化,在水墨中寻求现代化,冲出了画种的藩篱,为当代艺术创新提供了全新的审美方向,为中国油画和传统水墨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创造性地将中国艺术的精神与风貌推向了世界。

关键词:吴冠中;油画;民族化

1、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发展的理性选择

艺术规律是世界语,吴冠中重视探索中西审美之共性。吴冠中的“爱东” 与“爱西”源自真情,并非庸俗的“水性杨花”。正是习得西方绘画之优,他在比较研究中认清了自己民族的特色、不足和欠缺。20 世纪60 年代,吴冠中先生用油画写生江南,白墙黑瓦、桃柳交错、春阴漠漠,绝非西方油画中的风物与情调。民族化是必然的,具有“世界性”特征。具体而言,在世界百花园中,奇花异草引人瞩目,但它们必有其独特的土壤与根源,顺藤摸瓜,最终能摸到其故国的、民族的因素。但吴冠中强调,如果我们缺乏对艺术的纯正爱恋,一味标榜民族的特色,强加于人,以自尊掩饰自卑,只能掀起假花市场。

油画民族化是画家忠实于自己亲切感受的自然结果,实际上也是逐步在消灭东西方的隔膜和差异,促进东西方人们感情的融合。因此,在艺术教育中,除了继承发扬我国固有的造型体系外,同时要吸取外来的血液。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吴冠中先生的老师苏弗尔皮教授曾劝他回到中国,告诫他回到中国才能从自己传统的根上发出新芽。学习结束后,吴冠中回到了新中国,脚踏实地地开始摸索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他先不考虑形式问题,只追求意境,东方的情调,民族的气质,与父老叔伯兄弟姐妹们相通的感受。他不满足于那近乎剪影的笔墨线条,一心捕捉住那通过半透明的新柳所透露出的深远含蓄而又充實丰富的形象世界,那色彩变化极其微妙,似有时无,可望不可攀。吴冠中是中西绘画艺术融合的践行者,一如香港《资本家》杂志创刊号载文所言:吴冠中的绘画充满了最能集中反映本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各种特点,即东西方艺术的汇合与杂交。

2、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的本质联系

吴冠中先生认为,油画民族化问题,包含着油画与民族形式两方面,不应只是两个不同素质的对立面的转化,同时也包含着如何发挥其本质一致的因素。民族形式不是一种僵化固定了的形式,西方油画的气质和形式更是在不断地发展着。他还认为,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的现代化是孪生兄弟,东西方艺术的融合与结合更复杂多样,不限于油彩与水墨之差异,不限于写实与写意、体面与线条、绘制与书写。传统的和外来的济济一堂,可以互相启示。西方风景从描摹客观物象进入写情、写意,逐步接近山水画的创作心态,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追上来,我们比他们高明。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山水画在表现手法中的贫乏,面对繁杂、多样、色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只靠传统现成的手法来反映人们感受的时代性,必然是一筹莫展。

吴冠中不仅是油画民族化思想的倡导者,也是油画民族化的实践者。受石涛创作经验“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启示,他的油画风景写生,不再局限于一个视点或一个地点,而是移动画架,进行多个角度写生,最后自行创造组合。在风景油画色彩方面,他所取的中国山水画的主色调黑与白中融入了色彩的丰富微妙的层次感。从意境上,西方油画风景由写景而自然地切入抒情,而中国的优秀山水画则是重情,偏向的是文学之情意。对于“文学性绘画”的倾向,他特别警惕。与水墨画及书法的材料相比,油彩是拖泥带水的,如何利用自身的条件来引进流动的线之表情,是吴冠中思考的技法更新问题。

相对西方而言,我国的传统艺术在封闭中独特发展,自从打开了中西的隔阂,中西艺术的碰撞与交融已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中国的现代艺术不可能只局限于传统的改良,正如西方的现代艺术绝不只是他们传统的继承。艺术规律的共性已为全世界共识,因为规律是科学,具国际性。吴冠中认为,单靠保存旧遗产,是不能保存民族风格的,民族风格只能存活于创新。因为没有传统,就无所谓创新;没有创新,传统便死亡,断子绝孙。吴冠中的绘画赋予创新,他采用民族的构思、构图与西方的写实手法及形式美规律的结合,着力于意境美,在每幅作品的创作中都转移写生角度与地点,移花接木,移山倒海,运用各局部的真实感构建虚拟的整体效果,这与印象派的写生方式是背道而驰的。

3、中西绘画碰撞与交融的内在诉求

吴冠中的油画经常结合了中国情意和人民的审美情趣,不自觉地吸取了线造型和人民喜闻乐见的色调,渐趋向强调黑白,追求单纯和韵味,接近水墨画的门庭,常常索性运用水墨工具来挥写胸中的块垒。地球在“缩小”,文化在交融,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固执自己的“纯种”传统,何况传统其实是一连串“杂种”的继续与发展。借用吴冠中的话说:中西绘画犹如两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它们的碰撞与交融可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反过来说,中国传统绘画如固步自封,不在世界交流中力求发展,则必将无可奈何花落去,枯萎于世界百花园中。如果缺乏创新,传统便萎缩倒退,长期的萎缩倒退,必然导致传统的消亡。回眸历史,中华民族对待传统,素来是兼容并蓄,善于吸收和消化一切有益的外来营养,同时也善于对外来的东西加以扬弃。

正如吴冠中说的那样,艺术到高峰时都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但是往往我们却视野狭窄,保守落后地守着辉煌已去的旧中国画体系不放,就好比近亲结婚一样,代代相因,越来越退化,甚至变得越来越猥琐。而要培养出优良品种,就必须嫁接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所以走“中西融合”的道路是无可厚非的。不管是把东方的写意、意境植入西方,还是把西方的形式、科学、构成元素融入东方,目的其实都只为创造一种新的更能表达现代人情感的艺术形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才能使我们共同的人类文化艺术大大地向前迈进一步,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纳百川”的新面貌。

作者简介:

曹宗欣(1992-),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油画。

相关热词搜索: 民族化 油画 思想 作品 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