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述职报告 >

经信委述职报告1

时间:2021-10-18 12:20:40 来源:网友投稿

 经信委述职报告精选【二】

 一、五年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亮点

  (一)业务职能工作

  1.工业量速争先进位。①规上工业增加值从 2011 年的 388 亿元增加到 2015年的 720 亿元。②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 580 家增加到 1259 家,规上工业增加值2012 年赶超十堰市,居全省第 6 位,201X 年赶超黄石市,稳居全省第 5 位。③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 12%,始终保持在全省 3-5 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④2016 年,在经济下行、灾情严重的双重压力下,1-10月工业经济增速达 9.3%,超全省 1.3 个百分点。可以完成省定 9.0%目标,力争实现 9.5%的市定目标。

  2.“三大工程”深入推进。通过深入实施百家骨干企业提升、千家中小企业成长、万家小微企业孵化“三大工程”,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①全市产销规模过亿元企业近 600 家,较 2011 年增长 1 倍;过 10 亿元企业达到 32 家,较 2011年增加 15 家。②规上工业企业连续 5 年新增 100 家以上,目前总数达 1271 家,居全省第五位,较 2011 年净增 434 家。③小微工业企业总数突破 1.2 万家。

  3.特色产业加速集聚。①25 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三合一管理模式。②集约、集中加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上工业的 75.5%,其中过百亿产业集聚区(集群)达到 6 个,并列入省级重点培育成长型产业集群。

  4.有效投资持续发力。①工业投资总量连续 5 年在全省保持前列,累计完成工业投资 3067 亿元。②投资建设过 500 万元项目 2417 个,年新增投资过千万元的竣工项目达 100 个以上,维达、恒安、新都等一批重点企业扩能项目相继投产。③187 个项目获得中省各类专项资金 6.3 亿元,其中无偿资金 3.2 亿元。

  5.创新活力不断释放。①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完善。国家纸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 家,国家级孵化器 1 家、省级孵化器 5 家、其它孵化器 12 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51 个。

 首次将高端智囊植入产业链,17 个集聚区与院士专家建立了对接机制。②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151 家,其增加值突破 170 亿元。③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孝感是全省产学研活动唯一两届设立分会场的地市,5 年发布企业技术难题 556 个,签约技术转让项目 154 个。④精品名牌不断涌现。200 种工业产品中有 107 种产品在全国有一定市场和知名度,其中中国驰名商标 13 个,湖北名牌产品 78 个。

  6.绿色发展铿锵稳健。①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市单位 GDP 能耗累计下降23.02%,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下降 17%的任务,工业能源消耗下降 8.78 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0.186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0.344 万吨。完成孝感中心城区 108 台(20 蒸吨以下)工业燃煤锅炉淘汰及改造工作。②一批低碳、循环、绿色产业初步形成。在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中,保丽纸业电机系统节能技

 改项目、湖北和天下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易生新材料 1 万吨乳酸酯项目建成投产;云应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初见成效,应城华能热电联产项目形成 9条循环产业链。

  7.供给改革取得实效。①降成本。落实“十降 28 条”政策共降成本 2.44亿元。其中,为 128 家企业发放 14 亿元续贷借款,减少企业融资成本 2700 万元。3 家企业参与省电力直接交易,年节约电费 1.2 亿元。“政银企集合贷”共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 4000 多万元。②去产能。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 90 万吨、水泥产能 154 万吨,落实政策补偿资金 4000 多万元,妥善安置职工近 2000 人。③去库存。常态化组织开展 5 大产业对接活动,企业产销率连续 5 年保持在 98%以上。④补短板。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 65%;100个节能、低碳、环保技改项目竣工投产;7 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列入省级重点。

  8.军民融合取得进展。①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2014 年我市高新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通过国家三年复核。②2015 年军民融合改革工作在全省率先启动,2016 年我市在全省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工作方法在我市召开的全省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现场会上交流推广。③军民融合产业孵化、投融资、创新“三大平台”加紧搭建;新能源汽车、“孝感航天云网”、万山宏业股改“三大项目”有序推进。

  9.制造强市全面启动。①对接《中国制造 2025》和《中国制造 2025 湖北行动纲要》,编制出台了《中国制造 2025 孝感行动方案》,明确 6 大类 19 个重点产业领域。②在对接工信部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发展、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五大工程”中,红林、红阳、万峰、德美等机器人生产企业初步纳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范围,推荐了符合条件的 10 家企业打造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策划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203 个先进制造业项目纳入省规划“笼子”。

  10.“智慧孝感”成果丰硕。①基础设施建设完善。5 年全市通信基础设施共投入 21 亿元,4G 网络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全光网城市,大悟、孝昌实现村村通光纤。②“两化”融合水平普遍提升。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42 家企业为省级“两化”融合试点、工业电子商务区域等全面实施,信息化在企业的研发、管理等 7 个环节广泛应用。③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等一批电子政务投入应用。④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 14 个领域的信息惠民工程建设项目初见成效。

  11.服务方式不断创新。①围绕政策落实,组织了 12 期涉企惠企政策专题宣讲,累计 650 多家企业参加;通过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和“双千”活动,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②围绕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瓶颈,实施借智诊断,164 家小微企业实现优化升级。③围绕破解融资难,在全国率先探索“融智+融资”服务模式,“政银企集合贷”和“增信贷”累计为 280 家企业提供贷款 17 亿元。④围绕帮企解困,当好“四个工作队”,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 2600 多个,帮助 354家受灾企业基本恢复生产。牵头负责重灾区东山头工业园的重建工作,为园区受灾企业协调贷款 1 亿多元,为 26 家受灾企业协调保险理赔 8704 万元。

 (二)党建工作

  12.以“六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为契机,党的建设在 5 个领域无死角、主体责任全覆盖、推进组织领导、学习教育、制度治理、监督管理、以上率下、撑腰壮胆“六责”的劲头不松懈,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党组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

  13.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按照“四整四强化”的要求,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组织整建、思想整顿、作风整肃、问题整改,调整充实基层党组织 11 个,82 人按规定补交党费 1.5 万元,理顺了 203 名失联党员的组织关系。

  14.作风得到改进、纪律得到强化。①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把纪律挺在前面”,总结提炼出“五带工作法”和“五零工作标准”。②持续开展“外学焦裕禄、内学黄超学”活动,弘扬正能量,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其中黄超学同志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员,赵胜家同志在抗洪救灾中被授予二等功。③党组被市委表彰为 2012-201X 年度被理论学习先进中心组,机关党组织 201X 年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X 年和 2015 被市委评“党建工作先进单位”。④开展“一评议”(企业评科室)“两整饬”(涉企和电信行业乱收费问题专项整治)“三督查”(工作纪律、专项资金、简政放权),检查督办 10 余次,通报批评8 人、提醒谈话 24 人次。

  (三)信访维稳工作

  15.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妥善处理来访案件。①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列入议事日程,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人员负专责、专班人员具体负责,每月一研究、关键节点全力以赴的推进机制和物、人、技“三防”到位的保障体系。②着力抓小抓细抓苗头,使问题解决在萌芽、在基层,5 年接待信访 1 千多人次,排查信访隐患30 件,各类交办案件按期结案,回复、化解、满意“三率”考核达 100%。③维护了一方稳定,涌现了以“最美信访干部”张建国为代表的一批信访维稳工作骨干。

  16.以三类人员为重点及时排查上访隐患。针对原 17 家改制企业和若干改制后企业职工、87 名企业军转干部和 26 名下岗退伍士官、因市政拆迁和机构改革导致物业管理缺位引发矛盾的住户等三类人员量大面广的维稳工作,每年的“两会”、每次中省重要会议,重大节假日等关键节点,以“一个专班对一个重点挑头人”,采取劝阻紧盯的办法做稳定工作。今年 11 月 4 日,将拟进京上访的企业军转干部付继平等 6 名骨干人员在孝感北站成功劝返。

  二、年及未来五年工作新举措,对全市发展建议

  (一)工作举措

 今后五年,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七项重点工作举措。

  1.抓运行,在经济总量上实现新突破。到 2021 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 9.5%,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5000 亿元,5 个聚集区主营收入达到 4000 亿元,其中主营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 1000 家,过 10 亿元 50 家。着力点:①抓日常目标调度、预测预警、要素调度。②抓“开门红”“双过半”等关键节点。③抓“五个对接”,开拓市场。④以解决发展难点抓惠企政策落地。

  2.抓主体,在做多做大做强上实现新突破。到 2021 年,规上企业达到 2000家,小微企业 18000 家。着力点:①按照“五个一批”,深入推进“三大工程”。②围绕 25 个产业集聚区抓产业链招商。

  3.抓项目,在补短板增后劲上实现新突破。到 2021 年工业投资总量 8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15%。着力点:①抓项目竣工投产。②抓项目储备谋划,对接中省规划,策划更多项目进“笼子”。③抓项目资金争取。

  4.抓创新,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①发挥人才的创造作用,提振企业家精神,打造一批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培育一批复合型技术人才。②发挥技术创新的引导作用,完善创新体系,夯实创新载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③发挥要素创新的整合作用,统筹政策实施,落实“互联网+”产业创新政策,创新资金使用方式,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5.抓转型,在优化结构上实现新突破。到 2021 年,培育 4 个千亿支柱产业,打造 100 个工业知名品牌。着力点:①围绕《中国制造 2025 孝感行动方案》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 6 大领域,组织实施十大重点示范项目。②开展工业消费品“三品”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③加大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 4 个力度。

  6.抓融合,在新型工业化推进上实现新突破。到 2021 年,规上企业 7 个环节全部应用信息化,建设 100 家智能化示范工厂,力争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平台 1 家;军民融合水平居全省前列;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 14 个重点项目建设全部达标。围绕实施《中国制造 2025 孝感行动方案》和信息惠民试点建设。着力点:①通过完善平台、抓示范、促提升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②围绕企业内部、产业链、聚集区内的 3 个融合,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两翼”齐飞。③围绕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推进军转民和民参军“两轮”驱动。④推进传统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两业”并进。⑤深入推进“智慧孝感建设”。

  7.抓环境,在优化服务上实现新突破。①常态化推进“双千”活动。②四个强化:责任担当、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提高工作效能。

  (二)对孝感未来发展建议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 2025 及省《行动纲要》、市《行动方案》,强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制造强市建设的领导,强化检查督

 办,研究制定激励政策。报送市删除第二【成立产业推进专门机构。我市工业经济经过多年发展,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 11 个重点产业。但从产业发展整体分析看,单个产业规模偏小偏弱,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够,产品附加值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为进一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议我市仿效襄阳、宜昌、荆门、黄石等地做法,成立若干个产业推进办公室,制定分产业战略规划,组织开展产业链招商,引导产业集聚,培育发展产业龙头,提升产业整体实力】

  三、改革工作

  (一)牵头负责的改革项目进展及成效

  1.部门联动优化环境。按照改革清单,明确了 21 个部门责任清单和推进机制,建立问题台账,每季度召开督办会,实行动态跟踪服务,将企业反映的问题与责任部门挂钩,共解决涉及证照办理、项目诊断、资金筹措等问题 1981 个。

  2.“五大改革”全面推进。①“三大工程”顺利实施。预计全年新增 10 亿元企业 3 家,实现小进规企业 103 家,新增小微工业企业 1000 家。②建立院士专家与 25 个集聚区对接机制,组织纺织服装、光电子信息专场对接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共性难题 100 多个。③积极推进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出台了《推进智慧孝感建设行动方案(2016-2018 年)》和《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16-2018 年)》。推进光纤入户,宽带乡村工程,争取了中央补贴 3910 余万元。④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的管理咨询和技术服务。推荐 10 名左右的青年企业家进入省“123”人才项目库,组织企业家走出去培训和培养活动 10 次,邀请国内专家教授讲课 6 次,培训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1200 多人...

相关热词搜索: 述职报告 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