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俗文化是民族大众沉淀了几千年的思想或事象的结晶,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民俗文化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表现为:是一种具有独特感化手段、社会生活化的教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关键词:民俗;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2-0055-03
一、民俗文化的相关概念及教育特征
(一)概念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的、传承的民间生活的象征,是一种既具有普遍代表性又独特的文化资源。包含着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是沉淀了几千年思想或事象的结晶。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众基层文化的凝聚,是民族文化的基石。
教育民俗又是民俗文化中有着特殊教育意义的一部分,也是在广大民众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的,教育内容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生活的技巧、经验、常识以及人性道德品质、精神等,继而通过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展现出来,将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与价值传授给后辈们,是一个不断延续发展的过程,同时会产生教育影响,如态度、情感或行为方面的变化。
(二)教育特征
文化需要不断地发展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无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教育为文化提供了生命机制,这种机制作用是永续的,这为民俗文化赋予了教育性的标签。在某种意义上说,民俗文化对每个个体的教育都是影响其一生的,不论如何发展变化,都根系于个体的内心深处。《周礼》曰:“俗者习也,上所化者曰风,下所化者曰俗。”这里的“俗”有两层主要内涵:即平民的自我教化或为民众所传习。中国传统注重塑造民众良好的道德品质,强调道德至上,通过修身养性来追求道德品质上的完美和美好的心灵,而这一切正是通过民俗的教育功能来实现,个体慢慢接受了民俗文化的熏染,并以此去规范自身,这就最好地体现了民俗的教化功能。
二、民俗文化中的教育学意蕴
民俗文化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每个个体从出生到陨落都要依托于一定环境成长,而民俗孕育于环境中。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岁月洗礼仍生生不息,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还是别具特色的民间教育资源。在古老社会里,民俗文化撐起了教育的半边天,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古老的社会教育没有所谓的固定的教育机构实施教育,也不是学习固有的课本知识,而是由年长有经验的长辈来教导的,实施对子孙的教化,教育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风俗习惯、某项技能等,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依旧能作为教育内容被重视。民俗文化不仅是具有特殊感化手段的教育资源、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资源。
(一)民俗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特感化手段的教育资源
民俗文化之所以是一种具有独特感化手段的教育资源,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常说又时常接触,且又通俗、惟妙惟肖,所以它比系统抽象的纯理论教育往往更富有潜在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民俗文化作为教育资源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民俗文化是一种融俗入雅的教育资源
民俗文化具有融俗入雅、雅俗共赏的特点。没有俗文化形而下的器的奠定也就产生不了雅文化这种形而上的道,所谓器乃道之载体。其实民俗文化是高雅文化创作者获取素材、激发灵感之源头。离开俗文化的奠基,雅文化就好比一座高耸的空中楼阁,缥缈虚无。流传千古的唐诗宋词,都是创作家历经世俗后的抒情叙意。在俗文化环境中慢慢孕育出的雅的种子。从古至今,任何雅文化的根基、本体都是俗文化。所以民俗文化里面也蕴藏着潜在的高雅因子,是与之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这种融俗入雅的独特性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是极具特色的。
2.民俗文化是一种妙趣横生的教育资源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也是最直接的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之中,随时随地影响着民众。它不仅体现出融俗入雅性,而且还具有乐学乐教的特点。比如民俗语言易传播,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基于现实生活,却又不拘泥于生活,增添了许多奇幻色彩,充满了丰富多彩的趣味性及想象力,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些民间故事、谚语、传说、民歌、歌谣等不但能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教化感染更为强烈。比如我国的神话传说《查郎与白妹》记叙道:“白妹是布依族农家姑娘,一天外出砍柴歇息中,忽来恶风一阵,一只猛虎扑来,就在这危急关头,咻的一声猛虎倒地,原来是寨子有名的打虎英雄查郎,受伤的猛虎眼冒怒火,扑向查郎,在查郎勇猛地搏斗中猛虎被打死,为此白妹与查郎便情投意合,在你唱我对的歌声中私定了终身。但遭到了村里恶霸李山官的阻挠,恶霸抢走白妹,捆走查郎。查郎为了掩护白妹逃走,和家丁厮杀,活生生被砍了一百多刀,有人说查郎是青龙下凡,一般人杀不死,要用铁锤和铁钉,于是李山官就这样将查郎杀死在莲花坡,白妹知道后穿着孝服在莲花坡哭了七天七夜,又跑去火烧李家庄园报仇,为了不被李家人抓住受屈辱,自己也纵身一跃跳入熊熊大火中。白妹这一举动被蓬莱仙岛的碧云歌仙知晓后深受感动,她用手向火中一指,查郎和白妹便化作一对白鹤腾入云霄。歌仙还将她的净瓶甘露洒下布依族寨村,甘露化作一股清泉,流遍千万个村寨,养育了后人”。这个故事不禁让人感叹,这么灵动生趣的语言民俗仿佛将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一点也不逊色于外国文学。民俗都是融入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的,因而它对个体的教育塑造也是教育发生的过程,让子孙们明白所蕴含的一些深层含义,而不仅是表层的走形式。所以民俗文化对民众的教育是直接而又深层地影响着,渗透在一切活动范围中,伴随着乐学乐教的特点。
3.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生活化的教育资源
民俗文化是在生活的地基上矗立起来的,它融汇了生活现实各方面,包括生活环境和方式。脱离了生活的民俗文化就是个空壳,失去了灵魂。民俗文化是辐射基层范围最广的文化,也更直接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生活现实,这是一种鲜活灵动的民俗事象,构成了最“接地气”的教育资源,学生能亲身感受,加之从小的耳濡目染建立的深厚感情,各种因素为实现民俗文化的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那些流传的谚语、故事、传说、游戏、节日礼俗等都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的民俗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充满了生活情趣更易被吸收理解。但是如今的学校教育却将学生囿于所谓的标准规范中,形成一道围墙,里面的学生死记硬背那些书本知识,对周围现实生活一概不闻不问,慢慢地疏远,与生活没有联系的个体就像空躯壳般乏味枯燥。除此以外,高速发展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加速了学生与外面真实世界的隔离,尽管有着“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广度,但缺失了切身体会的深度,面对面地交流变成冷冰冰的屏幕打字,机械式的电脑游戏代替了真实的互动游戏,造成一味追求晦涩高深的间接经验忽视有趣易接受的直接经验的现象。其实历史文化中不仅仅需要传承古典名藉,还有其他有价值的文化需要去探究,就如积淀了几千年文明且拥有广大民众基础的民间信仰、风俗礼仪、生活情趣等,都是值得去细细品味、传承的,这对于现代文明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倡导要让学生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中,汲取最具生活化的教育资源,这样的教育方式发生于每时每刻,存在于各方各面。
(二)民俗文化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资源
社会道德层面与时代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不相匹配,是建设社会精神文明的一大阻碍,诸多不道德现象的涌现,与时代进步格格不入,使得青年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嗤之以鼻,传统的民俗文化都被打上了过时、守旧的标签。然而,民俗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民间仪礼能够促进道德主体的价值导向与构建;民俗节日能调节社会成员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更好地融合人文教育;民间文学中所蕴涵的道德规范与情感认知;民间格言和俗语中的道德教化思想;民间信仰能约束和引导人们道德自律……它们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当代都有深远的意义。
1.民俗文化内容中,如许多民歌民谣、民间故事传说、风俗习惯、服饰、工艺等都能作为道德教化很好的教材
如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为了捉住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更好地服务人类,于是开始了艰难的逐日,历经千辛万苦,尽管最后夸父累死了没有捉住太阳,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但他给子孙留下了一笔享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故事启示我们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不屈不撓,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不怕挫折,要有克服千难万险的决心和信心。诸如谚语警句中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大好的时光;“言必信,行必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教育做人要诚信,说到做到;又如我国的民间口头文学中对孝道的记载,汉文帝“亲尝汤药”,周朝的子路“负米养亲”,汉代的黄香“扇枕温衾”,宋朝的黄庭坚“涤亲溺器”,三国的顾悌“跪读父书”等流传至今形成现在妇孺皆知的“二十四孝经”,成为世代子孙学习的典范。
2.民俗文化具有道德价值导向功能
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让民族、家族甚至部落、村落之间能凝聚一起和谐地生活,有着植根于人们内心的道德准则与情感,对老一辈的尊敬与爱戴、同胞们之间的团结友爱、做人的品质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俗话说“生活是个大染缸”,在浓厚的民俗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对于个体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起到个体道德价值的导向作用。
3.民俗文化具有促进个体道德建构功能
在民俗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的道德行为与情感都是在参与经历各种民俗活动中形成的,接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古集体观念占据主流地位,强调团结、互帮互助,以集体大多数为重,无论在何时何地集体的力量总是大于个体,当灾难来临时只有集体团结起来众志成城才能渡过难关,这是很好的教育内容。青少年在这种浓厚的精神氛围中茁壮成长,养成的精神观念根深蒂固,渗入他们的内心,引导其道德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完成了个体的道德建构。
4.民俗文化能够提升个体道德境界
在民俗文化对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情感的渗透中,最终个体的道德境界得以提升,这些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各族人民共同的社会经验的凝结,传达了各族人民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坚定的信念,是珍贵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传承传统文化不仅注重其具体的事象,也更应该重视意象的表达,使精华得以延续,凝聚成现代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三、民俗文化教育意蕴的传承
民俗文化的传承,这是属于一个民族几千年来集结智慧的历程,最好的传承方式便是通过生生不息的教育,不论是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播还是实践活动的开展。而教育活动的范围不仅在学校,还有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教育范围越广,那么所受的教育影响就越大,所以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给予无处不在的影响。
学校方面: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撑,给予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主权,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极大的动力,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也是实践参与者,这就提高了教师教研的水平和要求,各地区根据本地民俗特色、习惯信仰去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教育资源的内容。需要注重的是校本课程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能只坐在教室生硬地学习阅读民俗文化知识,还要结合实地去观察体验,在这过程中要重视文化精神的传达,切实地起到教育的作用,体现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民俗文化需要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父母也要充分承担起传授者的角色,生活中时常灌输民俗文化,如传说、故事、歌谣等,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接受。对于传统节日也要带动孩子一起去庆祝,不同的节日有不一样的纪念方式,不仅能使孩子亲身去感受体验这种民俗文化的魅力,更能引起情感共鸣。
社会方面:举办各种关于民俗文化的活动,重视各地的传统民俗节日,营造民俗文化的大环境及氛围,以此让民众更好地了解接触民俗,普及民俗文化相关读物,宣扬民俗文化精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更是意蕴深厚,积淀了民众日日夜夜的生活情感与经历,凝聚成一种民众基础广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作为最基础的文化形式,从每个个体出生起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规范引导着人生。文化多元的潮流下,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软实力即文化的开掘保护与传承,所以民俗文化重新被重视研究起来。探析民俗文化的教育意蕴这是时代所需,也是传承文化最为有益的一种方式。民俗文化是伴随着社会应运而生的,社会中任何的观念道德等都体现在民俗中,通过民俗文化展现出来,民间中的一句俗语一个传说故事也反映着社会价值观念,旨在增强民众的道德素养,而现今社会的诸多问题正需要这种朴素的文化指引社会向着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
[4]万建中.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以高校为主要考察对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5(5).
[5]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J].学术交流,2009(11).
[6]关溪莹.钟敬文的民俗教育观[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7]杨丽霞.论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8).
作者简介:聂婉婷(1993—),女,汉族,甘肃庆阳人,单位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史。
杨婧丹(1994—),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单位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史。
(责任编辑:李直)
相关热词搜索: 意蕴 试论 民俗文化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