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美国的0~3岁婴幼儿教育及其他

时间:2022-10-23 10:35:03 来源:网友投稿

编者按:

林秀锦博士(Amy Lin Tan,PhD)是美国加州婴幼儿发展专家和早期教育顾问,曾任加州州政府儿童发展政策咨询委员和加州首府学区儿童发展项目督学。她十分关注国内外婴幼儿和学前儿童的保育与教育以及相关政策,并对此颇有研究。今年,林秀锦博士受邀前来南京师范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一个月,借此机会,我们对其进行了专访,林博士就美国0-3岁婴幼儿教育情况进行了介绍。

保育与教育:您在美国长期从事0-3岁婴幼儿的保教研究,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美国0-3岁托幼机构的基本情况吗?

林秀锦:美国的0-3岁托婴或托幼机构绝大多数是民办幼儿园或托儿所(学生年龄为3-4岁)内的托婴班,依月龄分两三个级别,最小的入托月龄在3个月左右。这些私立托婴班专为外出工作的父母服务,需缴付的托儿费用比公立大学的学费还昂贵。附设于公办幼儿园或托儿所内的公办托婴班则是政府为家庭收入极低的儿童和高危儿童设立的专案。所谓高危儿童指身有残疾或有发展障碍,或是其父母尚未成年、吸毒或入狱的儿童等。公办托婴项目完全免费,但数目极少,供不应求。无论民办或公办,目前的0-3岁托幼机构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不同于已有长远历史的幼儿园,0-3岁托幼机构是近30年来顺应市场需求才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的居家式的0-3岁托幼项目仍占很大的比例。接受居家式的托幼项目的婴幼儿主要为2岁以下(因为很多满2岁的婴幼儿开始入托幼儿园的2岁班),这些婴幼儿主要是由父母送去照护者的家中接受托育,但是也有少数是照护者上门来提供服务的。“托幼之家”有些是没有正式资质的,有些则在政府部门立案,并领有合格的早期教育教师证书和营业执照。由于公办机构的不足,有些立案的“托幼之家”甚至获得政府的认同,招收一些由政府相关部门转介而来的低收入和高危家庭的婴幼儿。这些婴幼儿的托育费用则由政府缴付。因此,居家式的“托幼之家”也算是一种托幼机构。居家式托幼大多是混龄安排,而且儿童月龄间的差异很大。家长为了方便或是与托幼之家建立感情,常会将家中的学前幼儿和婴儿送去同一处托育。此外,有些家长认为“托育之家”儿童人数少,儿童和大人之间比较能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因而偏好此种托幼项目。一个“托幼之家”的受托儿童人数从一两个到七八个不等,甚至十多个都有可能,招收人数取决于场地大小和房间数量。招收人数多的“托幼之家”一般都比较正规,领有执照。而且,除了具备合格幼儿教师身份的屋主外,可能还雇请其他助教。

以上所述的民办和居家式托幼机构以提供全日制托育服务为主,但也可配合父母的托育需要弹性决定每周托育日数和时数。无论是否全托,亲职教育都不在此种类型托幼机构的服务范围内。不过,同国内一样,家长依个人需要可单独与教师或园长对育儿问题或其他困惑交换意见或寻求帮助。公办机构也依照家长需要提供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托幼服务,同时,由于孩子的家庭背景较特殊,家长参与亲职教育来学习如何为人父母是明文规定的入托条件或综合服务范围中的一项。亲职教育可由家长通过家长会时聆听育儿课题、出席社区育儿讲座、参加专门的育儿大会、搜寻育儿信息而后撰写报告或参加成人教育育儿课程等方式进行。

另一种0-3岁的托幼机构并不是以托育为主,而是半日制(2-3小时)、一周数次的“成人教育亲职班”。亲职班的学生其实是家长,儿童则是家长的实习对象。这种班级并不普遍,主要位于中产阶级社区。近年来由于经济萧条、政府预算缩减,成人教育也受波及,原本就不是很普遍的成人教育亲职班的数目又减少了一些。因为成人教育亲职班属于成人教育中的一门课程,因此经费来自政府的成人教育预算,家长仅需支付小额学费。家长除了必须上大多安排在夜晚的儿童发展和育儿知识等理论课外,也需在婴幼儿的游戏班里上实习课。上实习课程时有婴幼儿老师示范和婴幼儿互动的技巧,家长轮流在旁一边当助教一边学习和婴幼儿交流的策略。这种亲职班有些类似国内的亲子园,但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另外一种美式亲子园是数目极少的私立“合作幼儿园”。合作幼儿园的儿童更多的是学前儿童或满2岁已完成如厕训练的学步儿。合作幼儿园是由家长主办、聘请教师授课、家长协助当助教的传统半日制幼儿园。合作性园所的家长在合格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学习育儿方法,但不上儿童发展等理论课。因为家长轮流到园学习时也同时当助教,所需缴付的费用相对就比较低廉。合作幼儿园在20世纪前半叶妇女较少外出工作的时代比较普遍。如今虽仍存在,但已不常见。在此,我也必须说明,参与亲职教育课程或到园担任助教的大人除了父母外,其他亲人或长辈也可替代父母。然而,即使母亲是全职的外出工作者,不愿在儿女成长过程中缺席的有心母亲也会尽量设法安排弹性的工作时间来园参与。高学历的医师、律师、教授或位居高位的母亲也常参与成人教育亲职班和合作幼儿园。

成人教育亲职班以及合作幼儿园严格说来并不是一般美国人理解的托幼机构。它们更像20世纪前半叶时期,为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人际相处经验而设立的幼儿园。这两种项目和国内的亲子园有类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我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家长无论在成人教育亲职班还是在合作性幼儿园里,都不是每天在班里陪伴孩子,而是大多一周轮流一次。即使是在“值班”的日子,家长也不是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孩子。因为每次只有3-5个家长出席,因此他们必须关注到其他的孩子。通常老师会分派不同的职务给每位值班的家长,这些职务包括领导分组式的全班性的美劳活动,或在不同游戏区“值勤”等。当老师领导全班做集体活动(例如歌唱、韵律活动、朗读)时,家长也可能有“任务”,包括准备或整理材料、擦洗桌面、摆放点心等琐事。

保育与教育:据您的观察,国内0-3岁托幼机构与美国的相关机构最主要的差别在哪里?

林秀锦: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强调发挥个人的创意,并鼓励表达自我。在0-3岁托幼机构里,老师们支持婴幼儿尽量做自己能做的事,包括自我进食、如厕时自行拉下和提起裤子等。在婴幼儿游戏、做美劳创作时,或上述的生活自理方面,如果家长过分地“帮”自己的孩子,老师会提醒甚至会制止家长。在提醒或制止之后,老师会更进一步地和家长交流,说明放手让孩子学习独立以及创新创作而非抄袭模仿的重要性。这方面和我常在国内亲子园里看到家长(尤其是祖辈)“干扰”“干涉”孩子的学习甚至是”越俎代庖”的现象有着天壤之别。

美国的0-3岁早期保教的扩大开展基本上是和脑发展研究新知的传播同步发展的。可以说,脑发展研究新知引领着这个新项目的运作。遵循来自脑发展研究的启示,美国的0-3岁保教项目强调创设安全的环境、设置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建立亲密的师生情感关系和营造温馨的氛围,鼓励婴幼儿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去表达自己,以及学习人际间往来交流的规则和技能。因此,教师更关注的是环境的创设、学习材料的选择和准备以及对每个孩子的了解与关注。她会从观察和与婴幼儿的交流中得知婴幼儿近日的兴趣导向,从而依此草拟单元主题,以此主题来布置环境、选择材料并设计一些适合全班的集体活动。她不会事先准备好一个又一个“教学”活动,让婴幼儿按照她的教案一步一步地学习。除了少数几个歌唱、韵律活动、朗读、吃点心等集体活动外,婴幼儿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主导自己的学习,做自发性的探索。他们依照各自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区,或玩操作性玩具,或玩构建性玩具,或玩想象性玩具,或加入同伴自发的小组游戏,或独自创作表达,或独处图书角安静地看书。老师和助教则在此时加入婴幼儿的游戏,参与婴幼儿的探索,协助婴幼儿解决疑难问题,和婴幼儿对话交流,念书给他们听,或给予婴幼儿情绪上的支援和鼓励。而国内的家长认为,孩子到园就是要跟老师“学本事”,不是来玩的,要玩孩子自己在家就可以玩了,不必到亲子园来。园所迫于家长的要求,只能配合。老师们因而“精心”准备教案,把希望孩子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尽量往孩子的脑子里塞。其实,任何学过儿童发展的人都知道,儿童的游戏就是他的学习。研究也显示,最具成效的婴幼儿学习方式不是大人主导的特殊课程,而是婴幼儿在大人精心设计的环境里主导自己的学习!

保育与教育: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林秀锦:导致这些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上巨大差别的因素,除了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外,我想和国内0-3岁早期保教短暂的发展历程也多少有点关系。国内蓬勃的新式幼儿园是近二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0-3岁的早期保教起步则更晚一些。其规模小.数量和类别也少,仍处于摸索阶段。随着社会的繁荣和开放、信息的传播、幼儿园的百花齐放以及家长对儿童发展的理解,我相信国内亲子园里婴幼儿和大人之间“发展适宜”的交流和教学方式也会逐渐普遍起来。我也看到,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已逐渐和国际接轨。我相信亲子园和其他0-3岁的托幼机构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会逐渐成熟的。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保育与教育:您提到的国内亲子园存在的这些问题,怎样才能改变?

林秀锦:要扭转由大人主导的教课模式为由婴幼儿主导的自发性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然而,这种与脑发展研究背道而驰的教学方法不能视而不见,让它继续下去。要颠覆这种模式,我想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园长和教师们自身必须改变观念,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们去自由探索、去发挥创意、去自我表达。其次,必须从亲职教育着手。上述的美国成人教育亲职班和合作幼儿园的模式值得借鉴。利用亲职教育课程,向家长传授脑发展、儿童发展等先进的育儿理念和策略,来改变他们对于婴幼儿学习的理解。老师恐怕需要一再地以不同方式和家长沟通,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同,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接下来,我建议采用上述“家长轮流值班”和“老师分派任务”的措施。家长轮流值班可减少每日教室内的家长人数,也可使家长因需当助教而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的孩子。值班的家长必须完成老师分派的任务,自然就不会再“干扰”和“干涉”自己孩子的探索和学习。如此,家长在亲子园围着自己的孩子团团转、不肯放手让孩子自由发挥的“恶习”就可破除。

保育与教育:您曾经提到,“相较于美国家长,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参与较缺乏组织和系统性”。您能举个例子说明吗?这种组织和系统性从何而来?

林秀锦:尊师重道传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父母对教育的重视是令许多外国人士佩服的。然而,因为对老师的高度尊敬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而把子女的教育全盘托付给老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教育高度普及的今日,无论班级多么小,老师也绝对无法全面地关注每一个孩子。家长必须在孩子的成长路途中积极地参与。

中国家长并非不参与子女的教育,只是太过敬重老师,认为老师学有专攻,在教育上应该由老师全权做主才对。因此中国家长不重视组织家长会,即使国内有家长会之类的组织,也比较松散。不像美国的全国性家长会组织,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组织严密,会员超过六百万。作为学校与家庭间联系的桥梁,这个团体在各地和各州都有分会,可见它已深深地植根于民间。美国全国家长会的总会和分会都有经过选举选出的领导团队,领导团队负责总会或分会的运作,并负责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和服务项目。

除了组织严密的家长会外,上述的成人教育亲职班和合作幼儿园就是家长积极参与子女教育过程的两个典型例子。在合作幼儿园里,家长们不但直接参与子女的教育,更是直接管理着幼儿园的经营和运作。合作性幼儿园,顾名思义是由家长出资合办、共同经营的。因此,从办学理念的确立到课程的决定,从场地的选定到校园、校舍的维修,从教材的选择、准备到经费的筹措和支配,从教师的遴选和聘请到每日的园所运作等等,都是由家长或家长选出的代表来做主决定的。这些重大决定和零碎细节都仰赖组织和系统,方得以运行无阻。

保育与教育:目前在国内,很多母亲在产后短时间内便会回到工作岗位,幼小的孩子主要交给祖辈或保姆养育。您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应怎样保证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并得到妥善的养育?

林秀锦:外出工作是多数现代母亲必须面对的现实。虽然因外出工作无法终日陪伴自己的宝宝成长,但妈妈其实无须过分担心外出工作可能对宝宝的依恋造成影响。婴儿是可以同时与一个以上的教养者建立亲密的情感的。其实,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类过去更多的是氏族或部落群居,而不是现代常见的父母儿女两代的小家庭或父母祖孙三代的直系亲属家庭。人脑的进化尚未赶上人类社会的变化。人实际上更习惯与家族中多数人往来交流,婴儿也是如此。

虽然如此,人脑习惯和多人交流的同时,也选择性地和最熟悉、最常接触的主要几个成人建立最亲密的依恋情感。至于母亲在婴儿仅两三个月大时就外出工作是否会对婴儿的依恋造成影响,据我所知,文献里并无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实证。研究文献里有少数儿童依恋发展异常的论文,然而这些儿童多是母亲因故无法养育或因战乱失去亲人而进入品质低劣的孤儿院,并非生长在母亲外出工作的正常家庭。纵然缺乏科学研究,心理学家、儿童发展专家和教育界人士还是一致强调婴儿建立依恋情感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依恋并非母亲时刻不离婴儿方可建立。他们表示,依恋的建立更关键的因素是母亲自身的情绪健康、在意亲子关系和依恋、对孩子情绪需要的敏感度和回应以及托育上妥善的安排等。

外出工作的母亲担心婴儿依恋情感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担心其实是一个好的征象,显现出为人母者对子女情感的在意、对母子关系的关心和对子女妥善养育的关注。在这个关心的基础上,用心的母亲可以在建立和巩固孩子的依恋情感上做出特别的努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为人母者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将亲子相处的时间发挥到极致。母亲可以经常面带微笑地和宝宝四目对视,和他说话,哼唱歌谣给他听,和他一起看书,为他看图说故事。为宝宝做日常琐事时正是和他交流并巩固依恋的好时光,不要急急忙忙把事情“处理”掉。不妨把换尿布当作亲子独处的宝贵时刻,微笑地注视着宝宝的双眼,一边做一边述说正在进行的每个步骤和细节。换好尿布后,洗洗手,亲亲宝宝,逗逗他,再和他玩一玩。如此和宝宝建立亲密感情,他就会经常感受到关爱、受重视,从而产生满足、愉悦的情绪。这种感受对宝宝的情绪发展能起到关键性的积极作用,包括依恋的建立。

其次,当宝宝以哭声、发声、表情、手势或肢体动作来传达需求或沟通意愿时,适时地做出回应。母亲一般都有能“解读”宝宝所传达的讯号的本能。随着彼此间的相处和了解,母亲能逐渐分辨宝宝不同哭声或表情所代表的需求。即便如此,为人母者还是需要在这方面做些努力。多观察,常与其他教养者交换意见,互相协助,共同努力。此外,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对母子双方都有好处。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认同、尊重和顺应宝宝是最基本的。当宝宝的需求或沟通意愿得到回应时,他会感到满足、安全,对回应者信任。这些感受也都是良好情绪发展上不可或缺的。回应宝宝、尊重宝宝直接影响到他的依恋情绪。

另外一个诀窍是让自己“逗留在宝宝身边”:留下体香和奶香,留下声音和影像。越小的婴儿官能越是灵敏。母亲可以在外出时留下内衣(尤其是沾有人奶味道的贴身上衣)、大头照或半身照、说话声或歌唱声的录音,让孩子感受母亲的存在。此外,人奶是最完美的婴儿食品,母亲可以挤出奶汁,储存在冰箱内让宝宝享受妈妈的“哺育”。即便母亲不在身边,这些官能体验会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存在,带给他熟悉感和安全感。熟悉感和安全感是建立依恋的基石。

母亲永远是宝宝所有教养者中占第一位的人。因此,她应是育儿方面的决策者。她必须确保婴儿日常起居作息和生活习惯的规律性。宝宝作息上和习惯上的规律性无论母亲在家与否都必须维持。母亲和其他教养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因而变得很关键。除了具体的作息规律性,回应婴儿方面以及教养理念和模式方面也必须保持一致性。朝令夕改会导致婴儿情绪上的不安与困惑,规律性和一致性可以带给宝宝安全感和信任感。感到安全的宝宝,对教养者信任的宝宝,比较容易建立依恋情感。

最后,我要提醒年轻的妈妈们“无须责怪自己”。有些新手妈妈面对自己复杂的情绪时老是责怪自己,觉得放下孩子外出工作对不起孩子。即便是很小的婴儿,情绪也是很敏感的。母亲的情绪会直接“传染”给宝宝。无须怪罪自己或家人,安排好宝宝的托育后就安心地以母亲的新身份去上班!回到家后,把精神、精力、时间和100%的母爱全都给宝宝!家中稍微脏乱一点无所谓,宝宝摆第一。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对自己好一点!唯有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保育与教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保教人员几乎清一色为女性,家庭中的教养者一般也以女性为主,您觉得这是否会对婴幼儿造成影响?这种现象未来会不会有变化的趋势?

林秀锦:男老师或男性教养者的稀缺是全世界的小学、幼儿园和托幼机构共同的难题,这一现象已有数十年或更长久的历史。学生的年纪越小,男女老师的比例越是偏差严重。如何为小朋友提供男性楷模的确是一个挑战。但是,我并未听说或见过此现象对儿童会造成影响的科学研究。心理学家、儿童发展专家和教育界人士都一致认为,人类社会既然有男女两性,儿童成长过程中势必需要有男女两性不同的典范。

不过,男性表率可以来自多方面,比如父亲、祖父、叔伯、成年的兄长、教师和邻居等等。庆幸的是,中国的家庭远比美国健全,双亲家庭仍是较为普遍的常态家庭。而且,中国的婴幼儿也远比美国的婴幼儿幸运,更容易与祖辈同住。因此,男性典范在中国孩子的生活中还不至于太欠缺。至于未来的变化和趋势,谁也说不准。以中外过去数十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0-3岁教养者的社会经济和地位情况来看,男性教养者数目的增长目前并无令人兴奋或乐观的迹象。

相关热词搜索: 美国 婴幼儿 及其他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