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简报一
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特点- -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不同于教师的专业培训。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各地区各学校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存在着较大差异,小学教师本身的教育信息技术知识也比较缺乏,从而使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呈现出下列特点:
⑴、现实性与发展性 :
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是当前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因为一旦教育信息技术成为中小学教师自身素质有机组成部分,将会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产生深刻的变革,对全面推进日益深入的新课程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信息社会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周期的日益缩短,作为必须超前发展的教育事业,就应该把教育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教师必备的素质来要求。
除了上述含义外,现实性的特点还包含有另外一层意思:对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必须立足于本校的设备现状。如果学校还未装备多媒体教学网络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室、视听阅览系统等比较齐全的信息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则可根据学校已有装备,侧重学习录音机、电视机、放像机、VCD、投影仪、投影屏幕的使用技能,学会对普通投影机投影单片及复合投影片的制作。如果学校已具备相当完善的信息教育环境,就应该侧重培训多媒体电化教室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网浏览、网页制作、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等等。立足于本校的实际,就能避免形式主义,收到明显的培训效果。真正做到不在黑板上开计算机,不浪费教师的工作学习时间。
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还必须符合发展性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发展极快的学科。在培训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性,必定会造成刚学会的内容已经是淘汰的知识,刚学会的技能马上面临无用武之地的窘况。因此在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中,不仅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应有超前意识,而且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也要考虑它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尽量使教师所学的内容应用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一点。
现实性和发展性是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必须兼顾的两个特点,在具体的培训中难免出现孰轻孰重的问题,只要注意把握好二者的度,现实性与发展性之间的矛盾便会迎刃而解。
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简报二
综合性与专业性:
教育信息技术是物化的硬件和智化的软件的综合产物,它的运用更是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和语言、文学、美术、音乐、摄像等学科的特点。它作为一种有力、新型的教学工具是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不论是那一类学科,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音、像、乐的优化组合,信息的选择与浓缩,都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也必须考虑到专业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科对教育信息技术硬件的组合有不同的侧重点,特别是软件的制作,更必须照顾到学科的特点:有的需要诗情画意,展示意境,重视美的熏陶;有的则需要演示原理,明白清晰,只要说明则可;有的更需要层次讲究,逻辑严密,学习的过程就包含思维方式的暗示。这些专业性的特点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突出。它既是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是否深入的标志,也是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否起到促进作用的关键所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教育信息技术的专业性问题将会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
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简报三
针对性与实效性:
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可以做到有什么学什么,用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讲什么。针对性建立在对教师素质与需求现状的全面把握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如果学校经济实力雄厚,教育信息技术硬件配置齐全,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可以全方位展开。
实效性是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最显著特点之一。通过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教师应该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有深刻地变化,应该学会对教育信息技术中物化硬件的操作技能,还要学会对教育信息中所有可操作的因素进行分析,设计出符合教育规律、适合教育对象需要的教学系统,按照最新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操作技能的实效性,在培训考核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但教育思想的实效性则需要通过对其教学过程的观察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才能准确地把握。
如果把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仅仅规定为一种证书的取得,就大大偏离了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本来目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最根本要求就是应用。而且这种应用能力是不断更新的,是不断发展的。离开应用去谈教育信息技术知识,就失去了培训的价值。
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简报四
灵活性和多样性:
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的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培训的内容可多可少,可系统学习,也可分解练习。培训的范围也可大可小,甚至还可以单独指导。培训的地点,可在培训机构用固定时间学习,也可安排在邻近设备完善的学校相对集中培训,更可以放在校内,灵活掌握时间,进行校本培训。由于教育信息技术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再加之各校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了现代教育设备,这就决定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形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灵活掌握。
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简报五
统一性与差异性
对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要求既要有统一的标准,又必须承认教师的年龄差异、岗位差异、应用差异。在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时应照顾到这两方面的因素。统一的要求,不同地域也应有不同的要求。盲目照搬其它地区的统一标准,很容易造成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效应,对提高教师学习教育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讲,信息知识较普及,信息硬件装备较齐全的地区,统一的标准可以高一些,刚刚起步的学校、地区,统一的标准则可低一点。统一要求是一种姿态,是一种政策导向,不可或缺。
在承认差异的问题上,年龄差异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教师已临近退休,或年事已高,对教育信息技术兴趣又很淡,这类教师就可不做强求。岗位的差异也应该具备标准的差异,专职电化计算机人员或辅助工作人员,其标准就应比一般教师高一些。在应用方面的差异,近年来已逐步显现出来,有的学科一旦与教育信息技术发生联系,便使课堂教学的含量和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但有的学科虽然也具有教育信息技术的成份,但应用率较低,教育信息技术在这类学科中可以说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原因一方面是在这类学科软件制作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则是对教育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特点的联系在理论上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因此,承认这种应用差异就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特点分析与实训策略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举措。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已在全国开展了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教学实用水平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感到在职教师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找出特点,理顺关系,有针对地进行教学改革,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培训目标。
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简报七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为了提高在职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对教学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能力;它既不同于单纯的技术培训,也不同于普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更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演示型验证实验。综合分析学员特征、培训目标、学习内容等因素,教师信息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学习内驱力大。培训学员多为一线教师,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有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渴望。从思想上已深刻认识到计算机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必然趋势。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大,自觉性强。能够结合教学实际,带着问题学,融入教学改革。他们的学习动力来自于自身强烈的需求,对于为什么学习,学什么,如何自控学习过程,调整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都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自我评判能力。加上还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动力,驱动他们废寝忘食的学习。另外,他们生理、心理成熟,社会实践经验多,见识广,学习的接收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等,这都是培训工作的有利因素。
2. 学前基础差异大。培训前的基础水平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提出,成人教育要有很好的效果,必须注重学习者先前经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培训学员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受学历、单位、年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年龄差异、知识差异、操作技能差异、思维方式差异、文化差异及家庭条件差异等。这些差异对教学的直接影响是培训前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已能熟练的进行文字、数据处理,而有的连简单的开机、关机都不会。在教学中,必须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策略有所了解,根据学员的能力水平决定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员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发挥基础好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员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发挥基础好学员的作用,开展协作学习,带动基础差的学员。
3. 思想畏难情绪大。部分大龄学员记忆力差,遗忘速度快;加之部分学员基础差,几经反复就会产生畏难思想。有的就只图应付考试过关,个别的甚至会放弃。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激励,发挥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强、接受理解快的优势,采取任务驱动、适时复习的方式,使大部分学员能够坚持学习并基本掌握教学内容。
4. 上机训练内容多。培训学习时间短,但教学内容多。既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还要学习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课件制作以及网络信息查询等。而所有这些内容不经过反复的实践操作是很难掌握的。并且学员大多数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工作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学习培训时间短与教学操作内容多这二者的矛盾也十分突出。我们采用面授与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指导相结合、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了较好效果。
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特点分析培训简报八
统筹兼顾,处理好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 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的关系。教师培训既讲理论又有实践,处理好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的关系至关重要。计算机培训课堂讲授必不可少。而对于学员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具体操作训练,往往忽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按1: 1安排讲授与上机,就有学员反映“理论性方面讲的太多,应加强实际应用比较强的知识”。为了正确引导,我们在教学中让学员知道,计算机技能培训的教学目标是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学会运用。课堂教学必不可少,只有讲理论,也讲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技能。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基础知识在课堂讲授,具体操作在机房边讲边练,增加了上机时间,学员比较满意。
2. 理论与技术的关系。掌握理论知识,学会操作技术是培训的两大主要目标。让学员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十分必要,基础理论知识高度概括了本学科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原理,没有基础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行之不远,也会导致缺乏学习兴趣。还应该看到,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学内容安排一般应侧重于技术,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要的理论能促进技术的应用,包括信息技术之外的教育理论,但最终应用的是技术。对学员来说,他们也更注重技术本身,认为技术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要比理论显著的多。事实上,理论与技术,二者不是孤立的,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技术,谈不上应用,没有理论支持,技术的运用将走向盲目。
3. 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处理好教学时间的短、频、快与计算机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操作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矛盾,是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培训中正确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在较短的教学时间里,既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又使学员能够接受理解。这就要求内容要精,知识面要宽,讲课要深入浅出。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应用性,学习者的目标是干什么学什么,即学即用。
4. 知识与应用的关系。知识与应用的关系是在培训中对课堂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及学员实际工作应用三方面的关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充分考虑与教育教学运用的联系,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入手,在知识结构上超越单纯的计算机框架,融合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等,着眼于教学的实际应用。理论知识多涉及教育实践理念,技术内容与教学运用相关。运用整合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使学员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教学过程。
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简报九
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培训策略
1. 根据学员特点,运用“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任务之中,通过创设学习者有兴趣的情境,设置驱动学习者探究的任务,让学习者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学习隐含于任务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是较适合在职人员的教学方法之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应用,如果采用手把手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员感到单调重复、乏味无趣。而采用结合教学实际,让学员自己制作小课件、网页、报纸版面、成绩汇总等任务驱动的方法,能够激发学员的兴趣。我们对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的邮件合并、动画效果、交互功能、超链接及数据处理等教学重点、难点,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的方法,使学员掌握了这些技能。
2. 针对教学要点,画龙点睛指导。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看似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而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如Office系列软件,除主要功能、使用对象的差别之外,在窗口结构、操列软件,除主要功能、使用对象的差别之外,在窗口结构、操作方法上有很大的共同性。只要入了门,是完全可以实现触类旁通的。在教学中抓住要点,使其条理化、逻辑化,运用比拟、对比、递推、解析等教学方法,画龙点睛地指导,就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员掌握其基本操作。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实际把握要点,适时有针对性地引导,让学员解放大脑去思考、去探索,解放双手去操作。
3. 创设自学环境,激励后续学习。在职培训单靠集中面授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主要在面授后的工作中自学。要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来自工作繁忙、家庭琐事、心理堕性等方面的障碍,激励后续学习。我们采用的方法:一是从兴趣上设置导学式的设计项目、调研课题甚或作业,让学员下去做,调动探求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助学网站,为学员提供学习帮助、疑难解答、课件素材、专题论坛等;三是展示优秀案例,激发学习动力,克服畏难思想。
4. 加强机房管理,优化教学环境。培训所用的多媒体机房、软件系统、课件素材等是教学的环境条件,对完成培训任务至关重要。首先,在机器配置、机房布局、硬盘保护、管理制度等方面要有一个满足需要的舒适的上机环境;其次是要安装好教学所需的各种软件,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要,包括素材处理所需的软件,如Photoshop、Flash、Cool Edit、3D Max等;三是定期维修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四是为学生准备好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各种素材,格式要尽可能的齐全,便于学生进行比较和格式转换。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工作,受培训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因素的影响。单靠短时的集中培训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只有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循序渐进,才能使教师真正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并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实现教育的信息化。
课程推荐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 个系列的课程,共 27 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根据您的能力自评结果,推荐课程主题如下表,您在选课时可参考此表,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
?
类别
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技术素养类
T1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
T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
T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
T18适用于移动设备的软件应用
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T5多媒体课件制作
T6学科软件的使用
T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
综合类
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T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T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专题类
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T21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任务设计
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
T22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
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
T23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监控
T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
T24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
T2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
T26教师工作坊与教师专业发展
T27网络研修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
?
您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先选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下面的主题来学习。
?
下载能力标准 下载课程主题
?
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做完自评后,您有哪些收获、意见或建议?非常期待您的反馈信息:
?
相关热词搜索: 小学教师 简报 技术培训 教育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