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学的三个维度
一篇文章是立体的,既有内容、框架,又有情感、思想,一篇文章的教学,不应该是线型的,而是多维的立体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努力避除单一的教学思维,而应用多维的教学思维,以获得对文章的立体化认识。下面以《过秦论》的教学试析之。
教学维度一: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来读 《过秦论》是文论,鲁迅先生誉之为“西汉鸿文”,“鸿”在何处?明人方孝孺说其“深笃有谋,悲壮矫许”;金圣叹的评说更为精当具体:“《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后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说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说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此是说其谋篇布局的“神思”啊。在此基础上,贾谊遣词造句极具“铺采摛文”的特色,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文气”,被称为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
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辞赋”角度来欣赏《过秦论》,把握文章讲究铺排,气势充沛的艺术特色。可让学生反复品读像下面样的句段: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极写秦孝公的雄心)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一段将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极具气势。这样形成的排比句,写出了写九国之师攻秦之盛。“四有”排比句,显示了“合从缔交”面之广;“三而”排比句,显示了四君子的谋略才干;接下来的又一排比,显示了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力量;最后“追亡逐北”等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极具气势,词采华丽,千变万化)
教学维度二: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来读 《过秦论》是史论,最明显不过的是借助历史事实来说理,让自己的结论在历史事实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作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我们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历史,既可让学生拓展,又可让学生掘深。可让学生找出“过秦”的史料作分析,从而明白作者的史论意图——上起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下至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叙述,暗示:秦灭六国前对各国诸侯处于攻势,因而崇尚诈力,不施仁义;六国既灭,它已转为守势,却依旧崇尚诈力,以天下之民为敌而不施仁义,这就把自己孤立起来,因而自取灭亡。可以说,由史实到结论,是水到渠成。
教学维度三:引导学生从政治、哲学角度来读 《过秦论》是政论,借古讽今,以史为鉴,是其写作目的。文章论证严密,充满强烈的思辩色彩,有着哲理的意趣。说秦过,但并没有一味否定秦;说六国破灭,既在为论证“秦之守”打伏笔,又在肯定秦;“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也不是叫人一味施行仁义,而是让人根据情况,在攻时施攻时之仁义,在守时施守时之仁义。文章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秦的发展全史,又能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更能从内外两个角度剖析症结。《新编中国文学史》称之为“政论文”的楷模。
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其结论的辩证性,要探究其真正的写作目的,让学生明白:作者言秦,实是为了劝汉,要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道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的道理。
相关热词搜索: 维度 教学 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