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癌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收集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本教学设计先通过学生收集与 癌症相关的知识,获得相关癌症的一些理解,然后应用课本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再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其他问题。在此过程中可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和分析问题的水平,提升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水平,使学生关爱癌症患者,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 (一)收集资料 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看电视、去医院调查等途径收集与癌症相关的资料。
(二)提出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希望研究的问题。学生踊跃地提出了很多问题:癌症为什么会导致人死亡?得了癌症一定会导致人死亡吗? 癌症是否会遗传?癌症是否会传染?手术之后为什么会复发?中药对癌症的治疗有什么好处?癌细胞与正常的细胞有什么不同? (三)分析与解决相关知识性的问题 问题 1:癌细胞还有哪些特征?先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1)
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变成球形;(3)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癌细胞还有哪些特征?癌细胞的危害是什么?为什么谈癌色变呢? 学生回答得很积极,教师针对回答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 2:哪些因素可导致癌症?对于这个问题,教师首先提醒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去思考。于是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分析了导致癌症的因素。
外因是以下三类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与癌症相关的两类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因为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概念很难理解,故教师请学生用比喻描述致癌因子与癌基因的关系。
教师小结:癌症发生的概率很小,当外因引起内因发生变化时才有可能导致癌症。
问题 3:如何预防癌症?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从生活入手,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栏目“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联系致癌因子实行讨论。
“什么人患癌症的概率高?为什么?” 学生很快按课本回答:“老年人!老年人抵抗力差、免疫水平差。” 教师再追问:“还有哪些人患癌症的概率高?” 学生的回答是:“常抽烟、喝酒的人。常在有辐射地方工作的人。常在强烈的太阳光下工作的人。常常心情不好的人。”
表 表 1 1
生活习惯与癌症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栏目。
师生一起小结癌症的预防措施:早发现,早治疗;远离致癌因子;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注意饮食习惯;心情开朗;多锻炼身体;等等。
(四)对鼻咽癌的发病情况实行探究 为了让学生探究导致癌症的复杂原因,教师特意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中挑选了俗有“广东癌”之称的鼻咽癌的发病率数据,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大家实行探讨。
表 表 2 2
不同人群的鼻咽癌发病率的情况(单位 :0 1/10 万)
问题 1:鼻咽癌发病率与什么因素相关? “与种族相关,黄种人容易患病”“与性别相关,男性比女性容易患病”“与生活习惯相关,抽烟、 酗酒的容易患病”“与气候相关,在南方比在北方容易患病”“与环境污染相关”“与讲粤语相关”,学生很快从表格的提示中回答出多种答案。教师非常赞赏学生 的讨论与归纳,但对于准确与否没有下结论,而是请大家继续讨论。
问题 2:为什么说与种族相关?要确认与种族相关还需要调查哪些数据?
“因为黄种人患病率偏高,调查东南亚一带的黄种人的鼻咽癌发病率,还能够调查移民到了美国、英国的华侨与当地人的鼻咽癌发病率的比较”,有学生回答。
“很好!据《世界五大洲肿瘤发病率》一书所收集的资料描述:鼻咽癌多发于黄种人,白种人少见;国外报告鼻咽癌多数病例是华侨,美国加利福尼亚、夏威夷和新加坡的中国人的鼻咽癌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种族的居民。说明:鼻咽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种族差异。” 教师引用上述的资料,对学生作出表扬,使学生受到很大的鼓舞,以下的讨论更热烈。
问题 3:鼻咽癌发病率究竟是与性别相关还是只与生活习惯相关? “与性别相关”“只与生活习惯相关”“都相关”,学生争执不下,于是教师提醒大家:要用事实来说话;用实验数据来说话,在没有实验数据前可先提出假设。
有学生马上就想出了一个方法:“能够让一些女性吸烟,然后把她们与吸烟男性实行对照,以排除性别的干扰。” “你这个方法在理论上可行,但不知有没有哪位女性志愿做这个实验,请愿意做这个实验的女同学举手。”教师没有马上对这个学生的方法实行评价,而是采取现场测试。没有一个女学生举手,大家的沉默作了很好的回答。“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法?”教师继续启发道。
“直接调查吸烟的男性与不吸烟的男性,以及吸烟的女性和不吸烟的女性四组实验数据,比较他们的鼻咽癌发病率。” “非常好!这样就不用‘强迫’女性吸烟了!”学生大笑。
问题 4:如果要确认与气候相关,还能够调查哪些数据? “调查移居到北方的南方人,看他们的鼻咽癌发病率是否下降,调查移居到南方的北方人,看他们的鼻咽癌发病率是否上升。” 教师看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于是继续让大学讨论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确实与环境污染有关,还可以调查哪些数据? 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非常满意。
鼻咽癌发病率与讲粤语是否有关,教师让学生按以上思路去收集数据再分析。
(五)关注癌症的治疗问题
先通过课本了解现行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化疗法、放疗法,通过练习等方法引出了癌症的其他治疗方法,如中医治疗、基因治疗等。关于中医治疗,教师还利用图片举了灵芝和冬虫夏草的例子。
至此,师生共同解决了许多大家关心的问题,对于还没有解决的其他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网址,让学生课后浏览。
最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假如我患了癌症”。
学生通过假设谈了自己的各种想法与做法。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与做法,但还是提醒大家,癌症并非都是绝症。
(六)提出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癌细胞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为了强调这一观点,教师提出了一个课后思考题:利用癌细胞的特点在生物工程方面有什么应用? 三、结果与反思 通过本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癌细胞的特征和危害、致癌因子以及癌症的治疗与预防;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提出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做到关爱癌症患者、关心社会和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学习本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态度,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 习。学习所采用内容多联系生活实际,研究从身边做起,从生活中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内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本内容的学习方法具有开放性, 且形式多样,有课前收集、提问、讨论、思考与练习、阅读、数据分析、演讲及课后思考等。
从最后的“角色扮演”来看,有些学生对癌症依然比较恐惧,情绪比较悲观,说明学生对本内容还处于初步的认识阶段,对癌症以预防为主这个知识点领会得还不够深刻。
相关热词搜索: 癌变 教学设计 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