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胡和平
(2017年8月17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按照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精神以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形势,部署工作,把我省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为追赶超越增添强劲动力。刚才,保存同志传达了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交流会精神,延长、陕旅、西部机场、陕汽和西安市分别作交流发言。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在决胜全面小康和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认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大力度和决心破除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国企国资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做好国有企业改革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一是充分认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国有企业不仅要,而且一定要办好。”“要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些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在推进改革中,决心要更大、底气要更足,始终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不动摇,始终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动摇。
二是准确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要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力。”“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最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经营机制。”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心任务是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使国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立足我国国情,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是深刻领会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促进国有资本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优势产业领域聚集,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发挥国有企业改革的牵引作用,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布局优化、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全面创新、不断深入。
四是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国有企业改革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要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国企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着力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实施“五新”战略任务的重要抓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领域发展的关键,就是按照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国企肩负着重要使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深化改革将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支柱产业加速成长,发展壮大更多市场主体,有利于培育新动能。国有企业是“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主体,深化改革必将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利于构筑新高地。国有企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在该领域取得突破,进而不断把经济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有利于激发新活力。有些国有企业改革承担着重要保障民生职能,通过改革将增强企业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能力,有利于共建新生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企,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利于彰显新形象。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国企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根本之路,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步入了快车道,企业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依然存在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治理结构不完善、活力不强、市场竞争偏弱等问题,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要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形势,必须牢牢扭住自身改革不放松,以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提高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以改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切实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积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二、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坚定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省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全省国有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阶段性特征,找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更加坚定依靠改革抢抓机遇、赢得先机、闯出新路的信心决心。
1.国有企业实现长足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深化国企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试点先行,注重激活企业主体作用,国有企业持续发展壮大。一是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到2016年底,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71亿元、资产总额21743亿元、所有者权益5979亿元,分别较2011年底增长1.05倍、1.56倍和1.11倍。延长石油和陕煤集团进入世界500强,我省成为西部地区唯一拥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省份。二是生产经营效益持续改善。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保持良好态势,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999.5亿元,同比增长21.4%,高于央企4.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62.3亿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央企133.2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保持两位数增长,各项财务绩效指标均创近年新高。三是助推我省追赶超越和各项事业发展。“十二五”期间,省属企业累计完成投资5452亿元,先后布局和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有力推动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今年前五个月,省属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排全国第11位,第9位,第8位,均高于追赶超越目标省份。同时,国有企业在化解过剩产能、保护生态环境、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履行了社会责任,必须予以充分肯定。
2.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取得积极进展,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一是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建立了“1+15”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启动实施“一企一策”改革和“六项改革”试点,企业分类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明显,省上监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占比分别达到28%、39.5%、45%。规范董事会建设和薪酬差异化试点有序推进,省属企业基本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企业上市工作、三项制度改革等不断深化,企业负责人薪酬、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和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更加规范。二是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工业、建筑、交通、金融、旅游、公共事业等各领域国有企业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在关键技术创新、管理流程创新、金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省属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已经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三是国企国资监管得到改进和加强。近年来,先后将35户省属重要子企业下放集团公司管理,省属企业主业投资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编制完成监管企业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取消、下放27项监管审批事项,精简幅度达到37%。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基本实现集中统一监管,监管资产总额占比达到99%。四是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夯实。建立董事会的36户省属企业全部实现了董事长、党委书记“一肩挑”,专职副书记“应配尽配”,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一些腐败案件得到查处,省属企业巡视巡查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
3.国有企业自身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改革进展不够均衡。从国有企业自身看,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管理性问题仍是制约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一是体制性问题。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国资监管错位、越位、缺位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企业经营自主权没有真正落实。二是机制性问题。企业集团层面的股份制改革滞后,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董事会“一把手”说了算、董事不尽职等问题较为突出,机构臃肿、冗员过多现象比较严重,企业管理人员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增不能减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三是结构性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优势产业和核心主业不突出,主业不精不强,缺乏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大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且数量不够多,进入国内500强榜单的国有企业一直未突破5家。四是管理性问题。有的企业持股比例不优,资本运作和布局不规范,省属企业资本收益率整体偏低。有的企业管理链条过长、层级过多,企业办社会、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有的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风险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总体来看,我省国有企业发展持续向好,改革创新成果丰硕,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围绕我省“五新”战略任务落实,按照“增强活力、优化布局、提质增效、防止流失、加强党建”的思路,坚定不移深化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推动我省国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三、抓住重点,大力推进,确保国企改革取得实效
深化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工作部署,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改革决心,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紧扣焦点,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力争取得更大突破。
1.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一要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根据企业功能调整国有股权比例,落实好省上确定的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各级工厂制企业公司制改革任务,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二要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坚持一手抓组建管理,一手抓职权落实,优化结构、加强管理、严格选聘、强化考核,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要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使董事会真正成为企业的决策主体。三要分类分层管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结合我省党政干部管理“三项机制”,明确责任、权利、义务,干得好就奖励,干不好就调整,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对国有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四要下定决心“瘦身健体”。紧紧围绕把国有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到三至四级以内和减少法人户数12%左右的目标,加快清理关闭非主业、负债率高、收益回报率低的公司或法人单位,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2.持续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一要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建立退出机制,推行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解决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问题。二要深化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形成员工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各类管理人员和员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规范企业各类用工管理。三要实施薪酬差异化分配。对组织任命的企业负责人薪酬,应参考国家相应级别的公务员薪酬和企业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后决定,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薪酬实行市场化分配机制和中长期激励机制。要积极推进企业全员绩效考核,以业绩为导向,科学评价不同岗位员工的贡献,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鼓励企业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综合运用股权分红权、虚拟股权、超额利润分配等多种手段调动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一要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鼓励国有资本在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战略性产业等重点领域,以投资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二要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进一步确立和落实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政府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股东不干预企业日常运营,确保企业治理规范、激励约束机制到位。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同股同权,依法保护各类股东权益。三要营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好环境。加强产权保护,健全严格的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保护制度,依法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和知识产权权益。加快建立规则统一、交易规范的场外市场,促进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易,完善股权、债权、物权、知识产权及信托、融资租赁、产业投资基金等产品交易机制。妥善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的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问题,确保企业职工队伍稳定。
4.着力提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水平。一要加快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聚集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大两类公司资本运作和资源配置力度,更多承担并购重组、产业整合任务,更多参与结构调整、股东多元化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事项,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二要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按照“改制、入库、培育、上市”的路径,支持企业从自身规模、市场定位和产业特点出发,选择沪深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努力优化资本结构。三要抓好市场化债转股。支持国有企业开展债转股和投贷联动业务,加快建立债转股企业市场化选择、价格市场化决定、资金市场化筹集、股权市场化退出等长效机制,发挥好陕西金资综合融资平台作用,持续降低企业负债率。
5.积极培育国有企业发展新动能。一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扣创新型省份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陕西行动计划,支持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强化核心技术创新,培养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建立起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力争在基础性和共性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实现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围绕扩大先进产能、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智能制造、加快设备更新、推动绿色制造和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推进汽车、装备制造、电子、有色、化工、医药、食品等产业技术升级,形成新的工业产能,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二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在我省视察时对大中型企业提出的“双创是大平台”的要求,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技术、人才、资金、资源优势,搭建线上线下“双创”平台和众创空间,吸引众多中小微企业成为创新共同体,形成开放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要大力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支持企业深度挖掘用户需求,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趋势,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升级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增加高质量产品有效供给,扩大终端产品消费,推动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在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四要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支持企业推进精益管理,加强内部成本管控,强化资源能源集约管理和优化配置,创新内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从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到售后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大数据服务平台,打破企业内部信息孤岛,建立起实时精准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产品管控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6.抓好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落实去产能任务。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要求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企业,坚决进行“关停并转”和剥离重组。积极退出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二要千方百计降成本。国有企业要压降一般性管理费用和非生产性开支力度,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采取措施降低应收款占用的资金和存货占用的资金规模,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三要优化国有企业产业布局。积极推动我省国有企业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产业,扶持新业态,推进产业布局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煤油气绿色开采利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超导材料、半导体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产业领域发展,逐步改变能源企业占比高的现状。四要大力推动重组整合。加大企业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加快推进不同集团间相同产业的业务整合,优化配置同类资源,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益和运营效益。坚决剥离企业不具备发展优势、与主业无互补性协同性的低效无效业务,加快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主业集中,确保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核心主业上。
四、强化保障,加强领导,确保改革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当前距2020年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总目标仅有3年多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各地、各部门、各企业要在巩固现有成果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规范工作流程,形成改革合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1.强化党建工作。一要夯实国企党建工作责任。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工作对接,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优势。二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选人用人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党组(党委)、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中的责任,严防“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使用人权相结合,不断创新党管干部原则有效实现形式。三要从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查找企业廉洁风险,加强思想建设,完善制度措施,努力构筑企业领导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要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巡视工作,积极抓好巡视问题整改,加强对企业党组织和领导人员的政治体检,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的贯彻落实。
2.完善国资监管。一要加快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省市国资监管机构要准确把握职责定位,进一步梳理监管职能和规章制度,明确履职边界,制定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设计好“以管资本为主职能转变方案”,优化调整内设机构,既要实现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又要解决好监管错位、越位、缺位和不到位问题。二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制约,强化对企业境外投融资的管控,防止“小贪腐”变“大祸害”。要加强对企业违规经营投资损失责任追究,严厉查处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国有资产每一分钱都能花到明处、见到效益。三要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健全企业内部监督体系,通过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增强企业自身免疫力,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打造阳光企业。加强外部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整合出资人监管、外派监事会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监督效能,发挥监督的综合协同效应。
3.做好“三供一业”移交工作。一要明确工作目标。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意见要求,明确时间节点,确定年度任务,确保中央在陕企业、中央下放企业和省、市属国有企业在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二要明确职责任务。省级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任务,明确标准,落实责任,加快分离移交工作进度。建立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绿色通道,减少环节、优化程序、提升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国有企业要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的原则,履行好主体责任,积极推进所属单位“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三要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宣传“三供一业”相关政策,认真做好相关企业职工和家属区群众思想工作,切实保障移交期间供水、供电、供热及供气,决不能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确保移交工作安全平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加强组织领导。一要夯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把深化国企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把国企改革抓出成效。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要按照本次会议各项部署,做好顶层设计,明确重点难点,明确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各地、各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细化改革实施方案,逐级夯实责任,加强督导督办,确保改革稳妥有序推进。二要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尊重基层和企业的首创精神,建立容错机制,通过试点工作,探索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助推全省国企改革工作开展。三要营造改革氛围。广泛宣传国企改革取得的成绩,深入解读国企改革各项方针政策,有针对性答疑解惑,积极引导各方了解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汇聚起共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全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为实现追赶超越目标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相关热词搜索: 会上 经验交流 国有企业改革 讲话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