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观后感1000字三篇

时间:2022-01-19 21:05:07 来源:网友投稿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观后感1000字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观后感1000字3篇

第1篇: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观后感1000字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袁仰韩

【期刊名称】《中华诗词》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辛亥狂飙开纪元,推翻清帝创新天。rn喜从先觉开寰宇,幸有后昆续史篇。rn沥胆披肝齐迈步,移星转斗共扬鞭。rn出师未捷遗言在,一统神州待月圆。

【总页数】1页(26-26)

【关键词】诗词;文学;文学作品;诗集

【作者】袁仰韩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3

【相关文献】

1.“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聚焦:图鉴历史,回眸百年沧桑 丹青为桥,携手共创未来“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部分参展艺术家感言摘录 [J],

2.中华复兴,继往开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J], 陈青生

3.邓演达与辛亥革命——谨以此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邓演达烈士殉难80周年 [J], 樊振

4.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J], 郑伟达

5.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 [J], 林子春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2篇: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观后感1000字

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感想

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感想

  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的日子里,我因公来到武汉。“首义广场”是不能

不去的吧。

  首义广场离长江不远,与黄鹤楼毗邻,从北向南,依次由总督府、孙中塑

像、武昌起义纪念碑、武昌起义军群像、辛亥革命纪念馆几部分组成。今天

天气很好,站在广场上环顾四周,蓝天白云映衬下,色葱茏,高楼靓丽,车

水马龙,游人如织,这与百年前“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的情景是何其鲜明的对照。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有这幺一段:“由此上溯到

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

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想,这里指的“人民英雄”

应该包括武昌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以及清末革命党人领导的历次起义的英

雄。有些遗憾的是,它只写在了碑文上,数十年来并未写进人们的心中。

  中国历史上“光荣伟大”的人物可谓众如星辰。孙中就不说了,他已经成为

中华民族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旗帜,最难得的是在通讯和交通极端落后的物

质条件下,在数千年封建文化和伦理道德严密禁锢的精神条件下,清朝末年

居然涌现出一大批争取民主自由的仁人志士,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不幸中

的万幸,这不能不充分说明了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无可阻挡的大趋势。青松劲

草在悬崖绝壁上尚可生长,自由的种子一旦植入大地,怎能不逞蓬勃之势。

  秋瑾,一介女子,为了革命抛弃优裕的生活,就义时年仅 32 岁。她的“拼

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勇

气和精神都可昭日月。孙中为她写祭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

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对她感佩有加。

  林觉民,广州黄花冈烈士之一,牺牲时年仅 24 岁。他不仅有勇气而且很

有才学,会多国语言,其着名的绝笔《与妻书》不知感动过多少人。我第一

第3篇: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观后感10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1000字

  红色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沧桑青藤蔓朔,在历史的墙角止不住的忧伤,带着华夏文明的记忆,断送在炮火声中。近现代的中华,饱受了列强铁骑的践踏,也酝酿了自我封建的恶果,然而历史转角的刹那,却是辛亥革命。

  怀着一份虔诚的心,去感受百年前的那场恢弘盛世,岁月的歌曲悠扬飘荡,萦绕耳畔,青春的足迹首先迈开了坚定的步伐。电影《辛亥革命》最先出现的是那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是起义的主力军,从这个层面来看,当时的一部分先进青年已然感受到了社会的颓废,也迸发了崛起的欲望。尽管在悬殊的力量面前,失败是注定的结局,但血撒广州的壮举,确实又苏醒了一大片沉睡的心灵。总会有人感叹那些断送的年少生命,也会满怀无奈的叹气那个时代的命运,然而,辛亥革命,抑或者每次历史的巨变,却总是带着太多不可避免的巨大牺牲。一如,维新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自我关闭逃生的大门,用高昂的头颅向人们警示,拯救民族的大业是必然少不了牺牲的。不禁动容,这些逝去的青春,埋葬在黄土里,是怀着多大的勇气。怒为中华的决心,才是辛亥革命展开的先决条件。

  1911年,武昌打响的第一枪,迎来了真正意思上的涅槃。新军举旗呐喊,将百年来的怨气叫嚣而出,枪声,炮声,还有富强独立的渴望,汇成了最轰轰烈烈的交响曲,鸣响了辛亥革命最为绚烂的篇章。孙文先生流亡海外,在听到这则消息时也不禁悄然落泪,自惠州起义起的几十年努力,终于感染了一批有识之士,民主共和的宏图也展开了真实的脚步。虽然孙文,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都并没用直接参与到最初的武昌起义中,但他们的努力与不懈追求,真实的使一批华人感受到了独立民主的信念,也感受到了决不放弃的精神。他们打出的枪声,是为了民族的未来,也是为了民族不变的精神。

  革命后的南北议和,让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民主共和的大业折戟在北洋军阀的手里。然而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否都只是历史学家的臆断,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却是真真正正掀开了历史沉重的一页,它是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实际上都不会那么深远的影响着民族五千年的宿命。但,那些奔跑,奋斗,战斗在战场上的中国人,却是不会散去的英魂,他们和那些革命领导人一起,成就了革命,也成就了中华的蜕变。

  黄土掩埋了腐朽,古城断送在枪炮,那段沧桑的往事,总会激起后人的回首,面对辛亥革命,淡化了城墙彻瓦勾勒的无知背景,也屏蔽了炮火轰然撞击的烈响,我记住了那群战斗的烈士,和他们在那个时代下迸发的民族精神。斗转经年的轮回,请用一滴浊泪,含着那个时代的悲伤,用一盏红烛,燃起民族的希望。

  辛亥革命观后感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的我们虽然还对辛亥革命有了解,可是我们已经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当初的隆隆战火、那些苦痛人民的呻吟,还有那些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今天我们一起从《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中重温那场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见证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我在那鲜活的画面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些曾经无数个为了今天的中国而英勇奋斗的情形。我也从电影里,深刻的体会到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是踩在他们的身躯上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并激励自己为如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奋斗。

  电影一开始就以秋瑾的牺牲拉开序幕,从第一个镜头就给我们一种沉重的画面。然后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这里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最深,就是那一件件衣服里放着的各种的“与妻书”、“绝命书”,他们是怀着一种怎么的心情走的?安静的画面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连哭都没有勇气。电影里也塑造了很多小角色,例如林觉民,他的那句“我的死是为了所有孩子。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真正的震撼了我。

  而重点还是孙中山,他说:“我的手拿得起笔,拿得起手术刀,怎么就拿不起枪呢?这朝廷不堪一击,天下就是革命的。”我很敬佩孙中山先生,他无疑是伟大的,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为了全中国人民而奋斗,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的领导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套用电影里的一句话,“孙文,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国内武昌起义成功了,举国震惊,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和同盟会的成员欢心鼓舞。孙中山在危急关头,认识到要想推翻清政府就得先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他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

  而后,孙中山带着所有人民的希望回国了,我还记得那个把所有华侨希望托付给孙先生的时候说:“我们这些代华侨,总是要落叶归根的,但清王朝不是我们的家”、“ 革命要是不成功,你欠我们几代人的”。家啊,人民要得是一个真正的家!

  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就这这时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在选举的时候,荷马里说:“历史,这就是历史。我就坐在历史的身边,站在历史的门外。”那我们呢,我们是站在历史的长河里,只能通过那些资料、影像来了解当时的情景。孙中山说不能再让无辜的人民牺牲,所以他表示,只要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逼退清让位的人,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这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袁世凯绝非善类,可是孙中山说,我们要建立的是一种制度,谁当大总统都是一样。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在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虽然细小却很深刻,就是孙中山在国外的时候有个小女孩问他,在中国是不是女孩子都要裹脚很疼很疼啊!虽然只是这么一句话,却深深的反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对人民的毒害。辛亥革命以后,对中国的生活文化影响很深,“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我想我会深深的记住这一刻,我知道电影只是展现了当时革命的一个小小的一面,但已经足以教育我们新一代的人们。

相关热词搜索: 辛亥革命 观后感 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