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物流园区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是集团公司“12345”体系改革实施的关键年,是物流板块**公司成立运行的起步年,也是物流产业经历疫情反复冲击生产经营严重下滑的一年。**公司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分子公司共同努力下,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为主线,顶住了超预期疫情影响因素带来的严重冲击,抢抓成都发展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想方设法统筹恢复物流产业链,锐意推进改革创新,稳住了各分子公司安全运行基本盘。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2022年,襁褓中的**公司出生就面对业发展的“寒冬”,疫情反复、安全事故影响物流产业发展,低谷中的物流生产运输周转量不断下探,成都物流运输生产量跌回到几年前水平。面对艰难,**公司坚持“统筹、服务、协调、管理” 物流产业的宗旨,坚定信心、勇于拼搏,以落地“12345”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为牵引,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克服了疫情反复、市场低迷、主辅业下滑、收入骤降、安全压力陡增等重重困难,在生产运输量、营业收入分别降低**万元、***万元的情况下,守住了年初***万元的资金缺口控制目标,保住了物流产业的现金流。
(一)压实主体责任,安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安全是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守住安全是**公司发展的根基。
物流产业以“党领导安全”为核心,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未发生不安全事件和服务差错事件。一是进一步明晰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序推进**公司安全分级管理机制建设,根据新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主体责任有关规定,按照集团公司管控体系改革要求,梳理集团公司、**公司及各分子公司安全管理权责边界,进一步明确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分子公司签订安全责任书,全员签订安全承诺书,压实安全主体责任。二是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党对安全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规范党建引领安全工作,着力推动党建与安全工作融合,乘兴及度山作为成都物流“党建引领安全”示范单位,荣获了成都物流园区“党建引领安全”优秀案例二等奖,切实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前置性风险管理,全年共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余次,参演**人次,圆满完成了东飞及产投物流园应急演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狠抓三基建设,编制安全生产应知应会汇编手册,联系集团培训中心开放学习平台权限,筛选安全、服务、业务、作风四大类别,共计132个课时全员安全服务线上学习,强化提升安全服务技能,其中园柏物流园区精细化班组建设、东飞产业链条化治理等工作取得实效;
锐翔物流园五强链条、冷冻提升等项目亮点纷呈,食品运输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制度建设,建立**公司《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总经理安全奖励基金管理办法》《“安全吹哨人”奖励基金管理办法》等安全管理类制度9个,进一步规范安全责任落实、安全奖励管理及网络安全管理等工作。四是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力度。扎实推进“打非治违”“六查”“十五条硬措施”“安全生产月”等系列专项行动。加强重点敏感时期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工作,圆满完成了“两会”“五一”“国庆”及二十大期间重大节日、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开展各类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关注食品安全、运输安全、冷冻安全、进出口防疫检查等关键环节,建立问题隐患台账,强化风险及隐患管控,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五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按照物流服务规划实施年工作要求,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不断丰富服务体验,持续提升运输送达准点率达97.1%。创建15个服务子品牌,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服务质量,为购买者提供安心、舒心的购买环境, 物流产业真情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其中江中物流产业区荣获“**服务质量产业园区”称号。
(二)坚持严防管控,打好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公司坚定不移落实国家、地方政府及行业防疫政策,始终坚持精细化排查,科学化管控努力做到“零感染,零输出”。一是“精”部署,压紧压实防控责任。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建4个工作组,建立了扫码及测温专班,实行以物流园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负责制,明确责任主体。成都静默期间,领导深入一线,坚守岗位,强化组织领导,严防死守空中防线。二是“细”摸排,阻止疫情蔓延扩散。严格执行地方政府、集团公司等上级单位关于“一场三站”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及时做好信息收集研判、轨迹排查、隔离移交和流调处置。全年共监测食品**万件次,转运不符合食品**件次,移交地方**件次。三是“优”措施,健全疫情防控机制。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岗位操作程序,制定并更新《**公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突发疫情运行保障实施预案》,统筹调动疫情状态下各分子公司人力及物资资源,形成常态化运行保障机制。动态调整员工核酸检测频次,建立值班值守、信息报告、外出报备及平急转换等机制。强化人员培训及应急演练,开展**次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次应急演练,不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三)统筹物流产业链资源配置,托住了市场下滑的底线。
今年以来,受疫情多点散发、成本增加、消费停滞等影响,物流产业形势十分严峻,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面对严峻的运输生产形势,**公司坚持提前研判、统筹管理、精准施策,全力推进物流园区“一体化营销”,统筹物流产业市场开发、运力引入、产品建设、宣传推广等工作,全面实现资源要素共享,提升物流产业竞争能力。截至2022年12月12日,五家直管物流产业完成运输货物**万吨,同比减幅45%。一是夯实基础,统筹运营。坚持权责清晰、运行高效为原则,厘清**公司与各分子公司的市场职能。盯紧时刻换季、春运加班、专项销售等关键节点,统筹开展市场开发、运力引入、产品建设、宣传推广、专项销售等工作,推进直管物流园区“一体化营销”模式。二是优化线路,稳步复工。统筹对接物流局、运输公司,精准研判形势,全年累计统筹协调获批计划路线81条。统筹引入运输运力,积极争取顺丰一架货邮包机进驻;
统筹搭建对外运输服务平台,以东飞物流园为试点,完成涉及7个城市,10条运输线路的平台备案运营工作。
(四)锐意推进改革发展,构建园区发展基础。
**公司把组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作为2022年攻坚任务,加强领导,统筹谋划,按期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一是抓好建章立制,搭建“四梁八柱”。按照集团公司“12345”管控体系建设要求,制定**公司《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人工成本管理办法》等32项核心管理制度,规范了人工成本、工资总额、采购投资、工程建设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二是开展分类授权,厘清权责边界。坚持“权力放下去,效率效益提上来”,厘清**公司与 物流产业主体权责界面,深化逐级授权放权,精简审批事项**项。将选人用人、业绩考核、薪酬分配等权力下放至 物流产业,动态调整授权决策事项和授权范围,不断规范决策流程,以制度规范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行得稳”。三是完善公司治理,提升运转效能。完善重大事项决策体系,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厘清党委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边界,制定《三重一大事项研究清单》、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及外派董事、监事管理及评价制度。完善子公司法人治理体系,推进**、**及**物流园区“分改子”及五家单位股权划转工作。四是推行市场化经营,健全体制机制。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及契约化管理,与经理层人员签订岗位聘任协议及年度、任期业绩目标责任书,建立《经理层成员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将年度绩效考核比例上调至70%。
(五)强化目标管控,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
2022年,受疫情影响,各分子公司均出现了阶段性停工情况,运输生产低迷。截至11月份,营业收入仅完成**万元,同比减少**万元、减幅**%。过“紧日子”是**公司2022年的管控常态。一是加强成本管控,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制定**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资金拨付管理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调减固投**万元;
强化成本管控,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各项成本支出同比减少**万元。二是建立轮岗交流机制,搭建人力资源共享机制。制定了人员挂职交流、借调及帮助支持工作等管理办法,在 物流产业管理公司及 物流产业园区间实现人员合理有序流动,人员较2021年清算数减少**人,人工成本同期减少**万元。三是争取政策支持,及时补充现金流。抢抓成都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助企纾困政策,争取到财政性资金**万元、税费优惠减免**万元,其中:增值税留底退税**万元、地方政府补贴**万元,及时补充各分子公司现金流。
(六)推动人力资源改革,激发可持续发展活力。
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支持,改革的破局在不断优化物流产业机制、体制和激发人力资源的活力。一是优化人员总控量,引导物流产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对标行业要求,全面调研各分子公司,学习全国生产效率较高的物流产业,对物流产业组织架构及人员总控量进行分等级设置,形成了《人员总控量指导意见》,为物流产业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努力的总控方向。二是勇推人力资源改革。按照集团公司改革相关要求,锐翔物流园先试先行、敢为人先,大力开展了人力资源改革试点,下大力气、花大心思、下大决心解决内生动力不足问题。通过组织架构优化,精简管理人员,机构部门及基层管理岗位均缩减至*个,人员编制减少*人;
通过开展基层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全体起立”公开竞聘,真正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
通过调整薪酬结构,提高激励考核比例,调整薪酬结构,提高绩效考核比例,充分发挥绩效杠杆作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三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招聘管理办法》等制度,引导各分子公司灵活用工机制,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同时,建立不胜任员工调整、退出机制,畅通员工退出通道,健全全员绩效管理,强制落实D、E档归档比例人数,不胜任退出的基层管理人员*名、班组长*名。2022年物流板块各单位组织公开竞聘选拔干部**人,组织选拔*人,公开选聘占比**%。四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升管理和业务能力。**物流园区组织开展第三轮在岗挂职交流共**人次参与;
开展“大讲堂▪大家谈”活动10期;
**物流园区实施货机员年度大循环考核,2名货机员被淘汰,2名后备货机员竞争上岗到开机员岗位。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一)市场恢复缓慢。受疫情及不安全事件的影响,今年物流业受到了巨大冲击。虽然目前疫情防控政策逐渐全面放开,对物流市场来说全面利好,但行业市场信心恢复还需时间,运输量触底反弹缓慢,运输准点率和执行率不高,顾客购买的需求信心恢复还需时间。同时,受疫情影响,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张,补贴资金筹集困难,导致部分运输路线停工,短时间内物流产大规模恢复较难。
(二)经营收入下滑较大。受疫情、高油价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 物流产业运输生产量大幅下跌,主业和辅业收入断崖式下滑,商铺招租困难,优质商户资源流失,导致经营现金流短缺。
(三)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升。**公司虽已建立了安全管理“双监管”模式,但运营一年以来,**公司安全管理体系仍还需不断完善。受疫情影响,客观上存在人员思想动态波动的情况,短期停工造成的业务生疏,人为原因导致的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安全保障能力及安全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深化改革力度还需加强。虽已按要求完成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人力资源改革试点也取得了突破,但在如何解决物流产业劳动生产率与收入不匹配、居高不下的人工成本、经理层任期制及契约化等方面未采取突破性举措,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探索 物流产业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三、2023年工作方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公司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牢抢抓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及国家、省(市)相关纾困政策,围绕集团“12345”管控体系发展,以“一二三四五”为工作目标,夯实安全基础、加大市场营销、提升经营管理、深化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确保2023年物流产业发展改革再上一个台阶。
(一)锚定运行“一个总体安全”
要不断延伸物流产业运输安全和运行总体安全。一是加强党对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从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等方面有效促进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升。二是系统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公司“双监管”模式建设,不断提升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水平。三是强化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结合安全生产专项行动,高度关注运输安全、食品安全、进出口安全等核心风险。四是推进智慧安全建设,推进服务质量创新升级,持续深化服务品牌建设,加大“无纸化”便捷通关、无障碍检查服务流程,创新服务质量新举措。五是常态化推进关键岗位人员培养和交流机制,帮助协调做好物流产业空域优化、资质排查、能力提升等工作。
(二)强化市场和资源“两个统筹”
强化物流产业市场营销统筹。进一步统筹物流产业市场工作,推动营销工作模式从“坐等靠”向“拼强实”转变,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以“四精”市场营销工作机制,抢抓出行热点,提高物流链条培育品质,即分析精细、培育精准、营销精致、服务精心。一是数据分析管理力求“精细”。准确把握后疫情时代下的市场发展趋势,加强各类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提高市场预测的精准度。二是物流链条培育开发力求“精准”。统筹物流产业网络规划、市场开发、运力引入,调整、重塑网络结构,将链条培育开发重心逐步向“小而精”转移。三是营销宣传推广力求“精致”。找准顾客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推动营销推广模式从原来的“单兵作战”向有效整合市场上下游全业务链资源,向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转型,最大程度吸引潜在顾客购买需求。四是物流服务品质力求“精心”。以“速度跑”中转服务为抓手,持续优化通程链条建设,将服务模式从“响应式”服务逐步升级到“主动式”服务,加快发展跨运司中转服务,提升中转通程服务效率。2023年力争直管物流产业实现**万吨产量。
强化物流产业资源统筹。 物流产业设备、人员等各种资源有较强的互通性,要进一步统筹各种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一是统筹物流产业设备资源,建立物流产业安全、交通设备资源库,引导各分子公司实现一定程度的有偿相互调配使用机制,发挥设备资源的价值;
同时在定检设备、运输冷冻车、消防设备等方面发挥相互支持帮助作用,提高设备资源利用价值。二是统筹物流产业人力资源,进一步统筹物流产业航务人员,提高高端人员合理服务有效时间,减轻物流产业人工成本。统筹物流产业人力资源改革,优化人员总控量指导意见,形成针对不同运行体量的物流产业人员总控量标准。对**物流园区人力资源改革试点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各项改革措施,同时引导各分公司逐步开展以提高生产效率、激发内生动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改革。进一步加大物流板块人事及薪酬绩效改革力度,努力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干部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薪酬体系,不断推进工资总额管理。统筹物流产业人力资源培训培养,不断提高物流产业人才培养能力。
(三)立足运输主业、保障支撑、辅业发展“三个提升”
运输主业明显提升。当前物流产业的发展,核心竞争力还是进一步提高运输生产量,服务当地社会积极发展以及顾客购买需求等。找准物流产业定位,全力打造**物流园次枢纽区,确保走在全省物流产业主业发展前列;
争取地方支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争取**物流园主业走在全省物流产业中流前端;
**、**物流园积极发展运购结合,力争地方加大支持,确保客流稳定在一定合理区间。
保障支撑明显提升;
一是各项支持得到提升。协调物流产业地方政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物流产业链补贴资金到位。协调优化物流产业链条程序、争取局方放宽物流运输量政策、争取运输公司新开或恢复物流产业链、争取物流基金在交通及安全能力建设、土地资源转换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二是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提升。进一步理顺“分改子”及股权划转后**公司与物流产业的关系,不断优化授权清单。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对 物流产业领导班子实行“外派管理制”,完善任期制及契约化管理,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辅业发展有所提升。主动求变,各分子公司要探索和摸索非主营产业发展,根据自身地域和资源情况要培育长久发展的非航产业,力争3-5年后各分子公司均有一定比例的非主营产业收入。落实全年市场规划,利用地方财政资金补贴、引进驻场运输公司、打造双流快线等方式,针对市场需求较好、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的**、**物流园,全力投入资源支持 物流运输主业发展,稳传统商铺、停车场、广告收费等业务,加大逾重行李收费、货运代理、农特产品合作,创新发展非主营业务。针对市场需求较差、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或园区自身区位条件不好的**、**物流园,采取差异化、对等性的资源投入政策以及精细化的物流产业链运营方案,不断探索发展业务。
(四)聚焦“四个建设”聚焦物流产业制度建设、人才建设、项目建设、作风建设。
进一步完善关键性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企业规范化、科学化运作的基础,是企业有效管理的基础。**公司要以制度建设为牵引,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要结合运行实际,不断完善经营发展、人事薪酬、董事会建设等“三重一大”相关制度,不断理顺管理关系,不断简化工作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效益。
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公司要围绕物流产业发展及定位,全面统筹物流产业人才建设工作,动态管理**公司人才库,按计划选派关键人才、重点岗位人员开展内培外训、轮岗交流、挂职交流等,不断提升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业务操作能力,把“第一资源”转化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进一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坚守进度底线、铆足干劲,安全稳妥、科学有序、保质保量地推进工程建设。盯紧**园区改扩建工程项目各个节点,确保2023年上半年完成工程建设。认真研究部署工程完工后的复工复产保障工作,制定相关复工复产保障工作方案,成立复工复产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物流园350亩土地收回补偿项目及物流园改扩建收尾项目专项工作,加强与市政府、高资集团、投产集团等单位的沟通,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土地收回补偿、征收划拨和园区改扩建收尾工程等各项工作任务,彻底补齐影响和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短板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时间和目标让我们“等不得”“慢不得”,唯有雷厉风行地抓好物流产业的发展才是我们应该担起的责任。同时,弘扬低调务实不张扬的苦干实干精神,将作风建设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围绕工作目标和任务,狠抓落实,真正做到靠作风吃饭、用数字说话、凭实绩交卷。
(五)畅通“五个关系”
地方政府支持物流产业密切畅通,行业主管部门指 物流产业全面畅通,运输公司与物流产业协作畅通,集团公司支持物流产业无缝畅通,**公司服务物流产业细致畅通。
物流产业发展受到地方支持影响很大,必须畅通地方政府支持物流产业额的渠道,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沟通机制,让地方政府切实支持物流产业发展。在不断提升行业业务管理能力的情况下,要大力争取行业主管部门在安全提升、业务提升方面给予物流产业大力支持,不断提升物流产业安全和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能力。要依托集团市场部,建立物流产业与和运输公司的良好协作机制,确保双方实现长期共赢。集团公司是直管物流产业发展的最大保障,要确保在特殊资源、物流产品、产品链条等资源上获得集团各单位大力支持。要进一步发挥**公司统筹、协调、管理的服务作用,不断提升物流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管理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