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是张悬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收录在2012年8月10日发行的专辑《神的游戏》中一首folk单曲,全碟共10首单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作如何抓落实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工作如何抓落实4篇
第1篇: 工作如何抓落实
谈如何抓落实
“抓落实”这词是个老词,是个熟词,是个上下都喊的词。工作落实的标准,它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单位的水平。抓好工作落实,也是多年来各级领导一直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关键在于落实,归根结底还是落实”。任何工作和规定制度如不落实,就等于一纸空文。我认为,要抓好工作落实,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端正指导思想,树立主动抓落实的意识(解决想干的问题)
严峻形势和任务,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同时,也为端正指导思想,改进领导作风,抓好工作落实,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一是抓落实是机关和各级领导的根本职责。为什么要抓落实,怎样去抓落实,能不能抓好落实,这点,从我们机关到科室乃至每位同志,在认识上、能力上和作为上表现是不一样的。如在科室的建设上,有的时刻在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有的就在那里等待观望,强调困难。再如,在改革政策出台后,有的是想方法设法去抓落实,而有的牢骚满腹。两种不同的态度,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落实是什么?落实就是工作的目的,一个单位建设的成效,靠的就是落实,工作落实不了,单位建设就上不去,这就是领导干部最大的失职。所以,我们从机关到各级领导,都要有为单位建设高度负责的紧迫感,时刻想着单位的长远建设、基础建设和全面建设,树立“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的历史责任感,鼓足实劲,实实在在地干工作,尽到责任,认认真真地抓落实,努力把工作搞上去,让党委放心,让下级满意。
二是抓落实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基本结论。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教训,都可以从工作落实或不落实上找出答案。这里,我再讲一下“地位和作为”的关系。一个单位、一个人,他的地位在哪里?我说,在于你是否有作为。对科室来讲,就是你发展的快慢,对个人来讲,就是你工作成绩的大小,不管你是什么学历、什么职务,只要没作为,照样没地位前途。大家要明白,地位不是要出来的,也不是领导给你的,它是你干出来的,你各项工作都上去了,影响就大,你就有作为,就有地位。一句话,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
三是抓落实是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机关和科室,大家的使命在一线、责任在一线、作为也在一线,我们只有围绕一线作好文章,面对面地抓好落实,才是谋求科室全面发展的唯一出路。从今年上级赋予我们的任务,特别上半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看,有的工作落实的很好,科室医疗、政治、行政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有的落实的水平就低,甚至出现这样事那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工作抓落实有差别。现在规定,我们可以问一问,是否都落实了,是否高质量地落实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落实了,就不会出现责任事故。如果科室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认真真地抓好工作落实,你的科室一定是一个素质过硬的科室,是一个发展势头好的科室。
二、敢于改革创新,切实改进抓落实的作风(解决敢干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抓落实的重要性,但没有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什么工作也就干不好。转变工作作风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环节,是关系科室建设与发展、兴与衰的关键,是摆在我们机关和科室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强调一下机关的工作作风。什么样的机关是称职的机关?机关干部在抓落实工作中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我认为,作为一名称职的机关干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一种能吃苦、耐得住寂寞的精神。作为一名合格的机关干部,首要的要做到思想上要刻苦,工作上要吃苦。机关干部是XXX的指挥机关,是首脑,没有思路是不行的,思路是靠长期实践、学习摸索出来的,没有一种敢于吃苦的精神,没有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去学习、思考、探索,思维是不可能形成套路的,也就不能给领导当好参谋。我们现在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特别是基层建设遇到的困难比较多,好多事情需要我们机关干部去抓、去落实,机关干部必须要有一种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具体实践中吃透上级精神,用心领悟党委的意图,站在科室需要的角度,多动脑子,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从吃苦中锻炼提高自己。
二要切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科室、协助科室发现问题。深入才能深知。机关必须下得去,蹲得住,才能了解得细、了解得透。现在机关工作还仍然存在着漂浮的现象,有的尽管下去了,也是光跑面不蹲点,隔着窗户看一看,围着科室转一转。其实,面对面,不等于心贴心;去过了,不等于清楚了;一时深入了,不等于永远深入了;一项工作深入了,不等于各项工作深入了。会不会通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是机关干部的重要素质。作为机关干部,要坚持先调查、后说话,先论证、后决策,先研究、后落实,推动基层难点问题的解决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要切实树立起基层第一、科室至上的观点。机关要把工作的着眼点始终放在科室的长远建设和的根本利益上来,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搞筹划,都要切实把基层在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摸清楚,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多做对科室长远建设有益的事情,多做为基层排忧解难的事情,这也反映机关干部的思想品质。机关的作风影响着基层的作风,机关实了,基层才实。
其次,强调一下科室的工作作风。科室是工作落实的第一线,工作抓落实效果如何,是否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对建设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科室必须确立三种观念:
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我们要把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放到科室建设的重要位置,放到灵魂的位置上去建设。首先,在观念上要“纳新”,不能因循守旧。尤其在目前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今天,我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站立点一定要高,要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以“海纳百川,吐故纳新”的态度学习借鉴新经验、新技术。其次,在方法上要“出新”,不能墨守成规,在解决问题上要“创新”,做到不等不靠。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情况,不能安于现状,也不能靠机关拿办法,等别人出经验,应当要用改革的办法主动去想、去试、去解决新问题。
二要有争第一、创一流的思想。首先,要形成“瞄着先进学,比着先进干”的氛围,明确瞄准一流的目标,只有树立高标准,明确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才能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提供动力,调动全部智慧、力量,增强抓好基层全面建设的生机和活力。其次,要有坚定的意志。意志是抓落实、创一流成绩的重要激发因素。凡是开创性的工作,总会碰到重重难关,甚至多次失败,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敢于解决棘手问题的气势,就可能被压垮,半途而废。第三,要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坚决克服守摊子、混日子的思想,要有一种工作干不好就寝食不安的精神,有一种完不成任务就内疚自责的心态。要有一种有所建树的进取意识,保持全面建设争第一、业务建设出特色的良好精神状态,特别是业务建设最起码在当地要有优势、有特色。在这里,我再强调的一点,就是暂时落后的单位和个人,既要对照先进找差距,又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树雄心、立壮志,千万不可气馁。要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努力,自己就能做到,要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转化为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动力,脚踏实地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要有立足长远抓落实的思想。干什么都要有前瞻性,特别是我们科室的业务建设更要如此,眼光短浅,总是步别人后尘,是出不了特色的。我们抓落实,除了硬件的东西要抓,更重要的是软件,也就是解决内涵的问题,这更需要下大力气。科室的技术水平上不去,人才形不成梯次,科室发展就没有后劲;科室没有长远建设规划,方向不明,永远不会有大的作为和发展;科室制度不建全,人员思想品质、医德医风、工作作风形不成良好的环境,就形不成抓落实的合力。因此,我们必须把眼光放远,立足科室自身实际,努力把科室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作风纪律基础、业务技术基础夯实,只有这样,才能尽到领导干部的责任,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立足自身实际,努力寻求抓落实的方法(解决会干的问题)
强化抓落实的意识也好,转变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也好,目的是为了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促进我院迅速发展。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同一项任务、同一时间展开工作,为什么落实的结果各单位之间有着很大差别。分析起来,原因很多,诸如领导能力、单位基础、设施设备、工作条件等等,都会影响抓落实的质量和效果。但我感到,根本的一条,主要是在抓好落实的科学方法上有差别。从发展快的科室看、从先进单位看,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一是把人作为抓落实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是抓好落实的根本、本钱,我们所有工作的落实,都是靠人来完成的。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任何工作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跳光杆舞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坚决克服武大郎式、小肚鸡肠式、甚至整人式的用人方法,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无从谈起干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领导干部,要确立眼中没有废人的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并充分发挥。对于有缺点和错误的同志,要帮助改正和提高,不要老盯着别人的短处作文章,要把教育人、提高人、塑造人、关心人和拴心留人作为重中之重,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切实把广大作为基层建设抓落实的主力军,想方设法调动大家抓落实的积极性,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生动局面。
二是瞄准薄弱环节和棘手问题抓落实。坚持瞄准薄弱环节和棘手问题抓落实,是遵循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做工作的客观要求。每一项工作都具有展开、运行、结果三个基本环节,在运行中出现一波三折、出现难点是不奇怪的,但一项工作的成效又取决于薄弱环节这一“瓶颈”的有效解决,“瓶颈”这个主要矛盾打破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为什么有的科室薄弱环节和棘手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的薄弱环节成为困绕单位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分析起来,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对科室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棘手问题瞄得不准,工作不得要领,甚至是麻木不仁。抓落实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要始终把盯着问题做工作、解决矛盾求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召开形势分析会的形式及时掌握问题。我们经常讲,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对于薄弱环节和薄弱部位,要注意搞好分析梳理,特别对工作落实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对长期解决不了的思想困惑和急难问题,不能停留在表层认识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深挖根源,找出症结所在,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办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决薄弱环节和棘手问题的力度和勇气不够。有的过于强调大环境的影响,安于“大家都这样”;有的患得患失,怕得罪人,遇到困难绕道走。科室建设发展中,事事牵扯到个人的利益,许多问题确实难度较大,但并不是不能解决,只要想去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要树立事在人为的思想,敢不敢较真,能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做工作、解难题。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员就最讲‘认真’。”克服薄弱环节和解决棘手问题贵在较真。
三是坚持高标准抓落实。实质上就是创造性地抓落实。坚持工作高标准,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针对困难解决问题。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信心,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实际行动。首先,要创造性地抓落实。“结合、借鉴、坚持、求实”都是创新,创造性地抓落实与我们强调的高标准是统一的,这种创造性发挥的越多、越充分,科室工作就会生机勃勃,富有成效。标准高、力度大、落点实,这是先进单位的共同特点。怎样才能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四点:第一点,要善于学习,学业务、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通过学习掌握抓落实的规律和办法;第二点,要有力度,要有一种“抓铁铁留印、踏石石留痕”的狠劲,不能和尚的帽子平平踏;第三点,要善于总结,在总结中探索抓落实的特点和规律;第四点,要学会用典型推动工作,这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方法。第三,抓落实要有韧劲。抓落实不仅要有布置,还要有检查、有督促,要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抓,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过,就是要有一种不落到实处、不抓出成效就不撒手的韧劲。工作落实的过程不是直线式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可能产生,有些工作一个时期落实了,过一个时期又可能出现了,抓落实的过程就是抓反复的过程,只有反复抓,抓反复,才能巩固好成果,也才能扩大工作落实的覆盖面。
总之,抓落实,是我们能否保持旺盛的斗志,能否保持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抓落实是我们一生的工作,也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一个单位可以通过落实谋发展,一个人可以通过落实成才和进步,这没有什么诀窍,就是思想上要刻苦,工作上要艰苦。浮在面上、蜻蜓点水不行,图省事、抓不紧也不行,必须下细功夫、慢功夫、苦功夫、真功夫,对那些重要工作,一定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
第2篇: 工作如何抓落实
抓落实为政之道,贵在落实。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是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是开展工作的全部意义所在。简单地说,落实就是使计划、措施、政策等具体明确,得以实现。然而,仅仅这样理解还是不够的,尤其对我们党员干部、领导干部来说,落实这一概念还应该有更为深刻的内涵。 一、抓落实是一种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邓小平同志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党和国家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高度,把抓落实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到全党面前”。“落实”虽然是两个字,但却字字重千钧。抓落实,从根本上说是党性问题,服从组织分配,对党忠诚,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对我们基层干部来说,对党的事业忠诚,决不是一个抽象口号,而应该把对党的热爱之情化为推动工作落实的力量,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好、完成好,这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也是我们应有的理想追求。一个领导干部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能不能抓落实,是考验其政治品质、执政能力的试金石。我们实施的跨越式发展,是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要求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它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镇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一个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干部,就要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党委决策,坚定不移地强力推进跨越式发展,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动摇。要在跨越式发展中崇尚实干,带头实干,做务实重干的模范。工作中要立说立行,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说了就干,干就干好,以抓落实的实际行动体现党性,体现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二、抓落实是一种思想境界。
思想境界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修养、学识、道德等方面达到的高度,是精神内涵和思想水平的积淀,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它内蕴于人的思想认识,外化为人的一言一行。用不同思想境界干工作,出发点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大不一样。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三个人同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分别是张三、李四、王五,有人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张三说:“我在砌砖头”;李四说:“我在盖房子”;王五回答说:“我正在建造一座雄伟的殿堂。”几年后,张三、李四依然是普通建筑工人,王五则成为著名的建筑师。这是一个故事,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如我们竹林过去有位老人叫李举,从小就开始学铁匠,一直到老只会打大锤,不会掌钳子,他思想境界就没达到那个高度,没有当师傅的想法。和故事中的张三一样接受的是别人的目标,行为是盲目的。也是我过去讲的复印机干部。李四的工作是有目标的,但短暂、近期,且只注重了实用;王五的工作是有信仰的,信仰使他把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做,让他超越所有功利而积极地去付出、去钻研、去创造。这就是对待落实的一种心境,既是工作的境界,也是生活的境界。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正在推进的跨越式发展,关系竹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2万多竹林人民的根本利益。各位领导干部一定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把承担的各项工作作为高尚的事业,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使命感,时刻保持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激情,锐意进取,积极开拓,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三、抓落实是一种重要职责。
抓落实和出主意、做决策一样,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特别对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各位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党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目标任务已经确立,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抓好落实。放弃落实,就是放弃责任;落实不力,就是工作不力。凡是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凡是镇党委、政府做出的决策部署,都必须坚决执行、一抓到底、务求实效。要强化“责尽心安、苦中孕乐”的责任意识,工作不落实就睡不好觉,落实不好就吃不下饭,一心一意干事业,扑下身子抓落实。我过去讲过多次 历史上的伍子胥一夜白了头,现代咱豫东地区有个支部书记几十天头发全白了,为什么白了头?他们真动脑筋了,为了达到目的,苦思冥想了。我们的各位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促进竹林跨越式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认真抓好每项工作的落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一定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执行上动真格,多动脑筋,多想办法,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把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四、抓落实是一种工作作风。
抓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强调抓落实。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主要工作一定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看样子象抓,还是抓不住东西。他还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要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需要有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作风,经过艰苦奋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落实问题实质上是作风问题。一个作风好的干部,必然是重实际、说实话、求实效、抓落实的干部。而实际工作当中存在有几种作风,与此背道而驰,是千万要不得的。一是形式主义。一些同志做事重形式、走过场,讲话尽是些大话、套话、空话,讲话头头是道,工作不扎实、不深入,雷声大雨点小。二是官僚主义。一些领导干部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掌握,高高在上、吆五喝六,不顾实际、胡乱指挥。三是好人主义。你好、我好、大家好,该教育的不教育,该批评的不批评。这些不良风气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群众利益,与我们强调落实的工作作风格格不入。长期以来,我们一再要求不事张扬、甘于奉献、埋头苦干、勇于争先的精神,这一精神的内涵就是务实重干。只有务实,才有希望;只有重干,才有出路。提倡务实重干,首先要求各位领导干部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要求各位党员干部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浮躁情绪,去掉私心杂念,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提高效率,雷厉风行,解决好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紧迫问题,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五、抓落实是一种工作能力。
就领导范畴而言,执政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作决策,一个是抓落实。只有决策,没有落实,决策就是空谈,就没有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抓落实的能力是工作能力最集中、最重要的体现。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落实得好最聪明又最好。要出色地落实一项工作,需要有领悟上级精神的能力、有调查研究的能力、有结合实际的能力、有制定落实计划的能力、有执行并不断校正的能力、有完善总结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归结起来,就是抓落实的能力。历史上,眼高手低、空谈误国,也就是不会抓落实或抓不好落实而失败的例子很多,大家都知道的赵括纸上谈兵、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就是这样。干企业也是如此,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认为,执行力是竞争力的最终体现。管理学界有一句名言,“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能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各个单位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宏观背景基本一样,面临的政策机遇也大致相同,但发展却有快有慢、有好有坏。象张沟村的的搬山造地精神,而有些单位恰恰相反,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原因还是执行能力有差异。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较多,就说明这个地方的领导执行力、落实力较强。反之,则说明领导在抓落实方面能力较差、做得不够。群众评价我们的工作能力,不是仅看说得怎么样,而更多的是看落实得怎么样、成效怎么样。抓落实的能力无疑是基层支部最重要、最核心的能力。 愿不愿抓落实,是工作态度问题;会不会抓落实,则是工作能力问题。要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只有热情和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精神状态,又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来抓落实。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和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党创造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鼓舞和引领着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我们竹林人在竹林精神鼓舞下,20多年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但在当前,我们有些干部却满足于当“太平官”,“平平安安坐位子,疲疲沓沓混日子”,思想上消极懈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上标准不高,自甘平庸,得过且过;作风上拖沓散漫,贪图享受,甚至追求低级趣味。一些部门和单位之所以发展缓慢,长期打不开局面,往往与这种“太平官”的不良精神状态有关。同志们都可以反思一下。两年来全镇跨越式发展的实绩充分说明,哪个部门哪个单位任务完成得好,都是与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分不开的。今年是跨越式发展决胜之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都更加需要紧密结合我镇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认真研究形势,吃透政策,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求各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劲,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迎难而上,不怕得罪人,敢于动真碰硬,善于克难攻坚。要有常抓不懈的韧劲,问题不解决,工作一刻也不停顿,锲而不舍,一抓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要有一丝不苟的严劲,做事认真细致、严谨周到,什么地方有偏差,就在什么地方用力气,哪个地方有差距,就在哪个方面下功夫,精益求精,永不满足。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要严格落实责任制。抓落实是一种组织行为和领导过程,强化领导责任和目标管理是抓好落实的内在要求。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其科学管理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管理思想,就是要明确管理者与工人各自的职责。被誉为“经济管理之父”的法约尔,其一般管理理论中很重要的管理原则,就是分工原则、责权统一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有些经营者为富不仁,有当官做老爷的事例大有人在。不管是这些古典管理理论,还是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核心的东西就是责任制要明确,强调任何一项管理,都要有合理的分工,责任量化,各负其责。抓住了责任制,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有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明责任制的效力。2002年的一天,武汉市市中心景明大楼的经理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挂号信,信中写道:“景明大楼为我们所设计,设计的安全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使用,敬请注意。”2005年的一天,广州市市政局也收到50年前提供建筑钢材的一家英国企业的信函,信中写道:“修建广州海珠桥的钢材是从英国一旧钢桥拆卸下来的,已经有100年的历史,接近使用寿命,建议检测,并据检测结果进行加固。”两封遥远的来信,让我们掂量出了“责任”的力量,体现了责任文化,岁月流逝,当年的设计者或钢材供应商,恐怕早已退休,甚至不在人世,但他们的责任没有丢。这些公司的后继者传承了这种责任。不是崇洋媚外,其实在中国“无责任的自由”,已经影响我们主动承担责任,一些部门的一些人根本不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因为他总能找到理由来推卸责任。 怎么建立科学的目标责任机制?我认为,一是明确目标和任务。每个部门、每个同志都要围绕中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明确自己的职责,经常反思自己在岗位上解决了多少问题,抓成了多少项目,办成了多少实事。二是分工负责。要实行分工负责制,把任务落实到部门、责任到人,使人人肩上有责任。今年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各单位、各部门要对照年初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将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措施是什么,什么时间完成,责任人是谁,都要做到清清楚楚。如我们的道路管理,过往车辆乱撒杂物经常禁止不了,就是因为没有责任落实到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伍德学,参与多起重大生产事故调查,他曾感慨:“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均是可以避免的。”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幕幕悲剧发生呢?主要是不按管理规定执行,责任不落实。我们的各项制度不能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一定要落实到工作中。三是严格奖惩。“天下大务,莫过赏罚”。有人讲:“激励落实的事和人+追究不落实的事和人=落实。只有做到奖罚分明,才能树立威信,确立标杆,推动工作落实。奖惩分明,才能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有力地推动工作,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落实的多少、好坏,严格兑现奖罚。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要褒奖那些贡献突出的干部,支持那些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那些老实干事的干部,鞭策那些相形见绌的干部,教育那些跟风行事的干部,约束那些投机钻营的干部,惩处那些贪污腐败的干部。这些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党委、政府用人的根本原则。我们要坚持“不干就是失职,不主动干就是平庸、干不成就是无能”的工作导向,树立以科学发展论英雄、凭工作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树立实干光荣、空谈可耻的舆论导向,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三要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运用于领导工作中创造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中形成的传家宝,也是党的生命线。毛主席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把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所谓,积力之举无不胜,众智之为无不成。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落实,特别需要调动、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抓落实的过程,是把群众的主观愿望变为实际成果的过程,必须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实践证明,很多事靠少数人坐在屋里苦思冥想,往往一筹莫展,而迈开双脚到群众中求救问计,就会豁然开朗。我们要遇事同群众商量,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形成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和措施,同时,还要认识到,群众受益的事情发动群众参加,群众出了力气,花了心血,就会感到自己是主人,就会当作自己的事情,有困难主动克服,有成绩引以为荣,对成果倍加珍惜。如修建居民区道路,谁去修,谁负责,如果发动群众让他们参加了办实事,就会亲自体验党和政府的关怀,知道办事的难处,了解领导辛苦,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能够理解和体谅。这就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从两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可以看出,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否发挥好,效果明显不一样。因此,在推进各项工作中,要重视和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善于团结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带领群众,尽可能扩大群众的参与程度,让群众增强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响应号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各项工作。 四要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抓落实的基本方法。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抓落实的过程。邓小平指出,“工作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于共产党员是不是以身作则调查研究”。工作一线矛盾最多、才能推动工作落实。因此,各位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一线,做充分、细致、系统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对比较突出的问题,更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深入调查、仔细研究,找出规律,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抓落实是一项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领导方法。习惯于坐办公室,热衷于遥控指挥,不愿意沉下去摸底,或者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这样的调研就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多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真正拿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调研还要做好“上下”结合的文章,把上级的精神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上级的文件精神是个大方向,不可能把各地的具体情况都包括进去。各单位的条件、优势、特点不同,工作的重点、方法、举措不可能一样,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十七大前后,党委就关系竹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多次调研,针对实际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建议。这些成果有些已经转化为新思路、新举措,转化为具体的工作安排,下一步还要继续运用好。这也充分说明,我们领导同志只要用心,只要重视,还是有时间、有能力搞好调研的。搞调查研究,要从我们各位领导干部做起,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深入调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种新的风尚。 五要学会抓点带面。抓点带面是我们党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一贯倡导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抓点”是为了“带面”,“带面”必须先“抓点”,我们党的很多成功经验,都是先在“点”上取得成功,然后才在“面”上推开的。一是突出重点。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抓落实必须突出重点,抓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关键环节。项目是跨越式发展的载体,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跨越式发展的“牛鼻子”。特别是我们既定的10个项目是跨越式发展工作的主要抓手,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必须进一步强化措施,下大力气做好协调和优质服务。各位党政经领导联系的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协调、及时协调,促进问题尽快解决,通过抓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二是搞好试点。抓一项大的工作,开始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我们不可能齐头并进,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认识也不一致,我们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怎么办?这就要先搞试点,在取得经验和条件成熟时再全面铺开。比如:新农村建设,我们就是从抓试点入手,先抓了5个自然村,不到半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方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调动居民的积极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得到了上级的赞扬。抓其他工作也要这样,先推出一批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局工作。三是突破难点。难点问题是落实中的堡垒,善于突破难点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因此,难点问题更是领导必须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的重点问题。当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人才等问题,我们要抓住这些问题,开拓思路,多想办法,研究解决。对于土地问题,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在充分挖掘潜力上下功夫就能妥善解决,如张沟村,通过搬迁两个大山头,解决了多少土地问题。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多渠道融资,通过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调动社会资金力量走股份制道路,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资金问题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关于发展环境问题,也必须常抓不懈。要认真理解好、运用好优惠政策,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各项服务贯穿于客商来竹考察,项目建设、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继续抓好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治理,对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从严查处,决不姑息。在“抓点”的同时,还要注意“带面”,把“点”上的经验推广到“面”上,让“点”上的经验在“面”上开花结果。 六要注重抓细节。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抓落实贵在善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抓起,由小见大。特别是对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重点部位、重要环节,更要舍得下深功夫、抓细节。了解情况要细致,不能走马观花,满足于“大概”、“差不多”;分析问题要细心,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善于透过现象抓本质,注重研究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工作责任要细化,要根据上级指示和要求,科学决策,精细规划,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到每个人、每件事、每个环节、每项措施。对此,李瑞环同志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抓工作任务要具体、措施要具体,要求要具体,责任要具体。什么人去抓,什么时候抓,抓到什么程度,都要具体。但我们有少数领导干部总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抓大事、管宏观、谋战略,往往不屑于深入实际解决具体问题,通常是主要领导把工作安排给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再逐级把任务委派到下级干部,大家都习惯于当领导、下指示,不愿意去具体抓,抓具体。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决策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落实在会上,到不了具体的工作上”。说得很形象,也很深刻!如有一次在药厂迎接检查团,党委连派了三批干部去安排,结果什么样,一级指示一级,很不理想。所以说,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善谋大事,也要乐办小事,常办实事、多办好事。大事不会天天有,任何一件大事的成就,都源于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一个拒绝做小事,拒绝做具体工作的人,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我们有些领导干部自己家庭搞的乱七八糟,他怎么能领导好、指挥好建成文明单位。要善于从具体工作抓起,从工作的具体环节抓起,以具体求深入、促落实、求实效。 七要重视总结经验。
总结经验的重要性,毛主席有一段著名的话:“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毛主席一生重视总结经验,他的许多文章都是在总结经验。1965年,毛主席接见程思远,程思远说国外许多人都赞扬毛主席擅长做调查研究工作,善于把握时机。毛主席说:“你知道我是靠什么吃饭的吗?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总结经验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过去的工作归纳梳理,进而发现、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勤于总结、善于总结、才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指导性,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现在我们的确有不重视总结经验的问题。有的领导同志身先士卒,事必躬亲,是了不起的实干者,却不能及时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工作没有亮点,结果是做到了苦干,忽视了巧干;而善于总结经验的同志,能够熟中生巧,实干加巧干,增强驾驭工作的能力。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力的大小,很重要的一条,是看其是否善于总结经验,能不能把过去成功的经验与新的实践、新的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养成总结经验的习惯,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升华成功的经验,激发出思路,指导新实践,使各项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同志们,落实凝聚着心血和责任,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着能力和水平,收获着喜悦和成功。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是对一个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综合素质和精神状态的一个最实际的检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的是大批实干家和创业者。我们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向先进的单位、个人学习,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务实重干,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为阜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3篇: 工作如何抓落实
如何落实“一岗双责”
——2017年度集体约谈会议讲话提纲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两个责任”,即: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两个责任”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所在。上级组织相继颁发落实“两个责任”的实施办法,我们也在“两个责任”的落实方面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党风廉洁建设工作得到广大员工的积极评价。
今天参会的主要是来自基层单位负责人和支部书记,而基层单位或党支部对党风廉洁建设工作既要负主体责任又要负监督责任。也就是说,在座的各位对所在单位的业务管理工作和党风廉洁建设负有双重责任,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岗双责”。因此,作为基层单位的党政负责人,要充分认识落实“一岗双责”的重要意义,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党委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上来。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
基层单位的党风廉洁建设工作,是由支部、单位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共同承担的,其中,支部负主体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负全面领导责任,班子其他成员在职责分管范围内负主要领导责任。
支部要义不容辞地把主体责任扛起来,这是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要及时传达公司关于党风廉洁建设工作的部署,认真安排所在单位具体实施,并做好监督检查。单位主要领导对所在单位党风廉洁建设工作必须亲自抓、系统抓,把握重心、明确重点,确保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与业务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守土一方,既要管好事更要管好人,自觉把党风廉洁建设要求融入分管工作。
二是落实教育责任。
基层单位如何开展党风廉洁建设的学习与教育,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大局来讲,要紧跟当前形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纪委十八届七次全会精神,重点学习党内监督条例等党规党纪。要开展分层教育,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分别开展教育活动,对涉及人、财、物的重点单位和重点岗位要实施重点教育。具体到基层单位,要积极探索适合所在单位的廉政教育和学习形式,开展多样化教育,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第4篇: 工作如何抓落实
抓落实 重实效 多渠道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吴林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16期
德育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分析形势,运用丰富资源和手段,改进德育工作。以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道德情操的陶冶、品德习性的完善、网络观念的正向引导为目的德育工作,不仅要深挖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社会生活中发掘优秀德育案例,积累德育工作经验,实现德育工作创新。
一、高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式和挑战
(一)德育在现行教育制度中所占分量不够
学校对德育工作指导不足,学校缺少对学生的德育规划,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也缺少相应的德育课程,导致学生受教不足;受应试教育的长时间影响,不少学生和老师把考试成绩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把德育当成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各学科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对德育渗透也较少,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这三点导致德育工作的时间无法保障,效果也很有限。
(二)有些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大多使用说教的方式,缺乏有效手段的支撑,不能打开学生心灵
有的教师不注意言传身教,不注意形象和语言,要求学生讲道德,自己却做不到,比如在公共场合抽烟、说脏话;有的老师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不能够采取适当的德育指导方法,往往采取比较生硬或者是死板的说教方法,甚至还出现打骂等体罚现象。德育是需要一定策略的,需要投入足够的耐心和真挚的情感,学校期间的德育应当具备丰富的载体。
(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增加了德育教育的复杂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既为高中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又带来了复杂的消极影响。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面临具有心理内部稳定性不足、自尊心强、辨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的高中生,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实现创新。
(四)传统文化道德教育被忽视
中国道德状况历来受世人关注,尤其近年来,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校园道德教育,要充分吸收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高中阶段,配合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帮助青少年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传承优秀道德精髓,是高中德育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关热词搜索: 抓落实 工作 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