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定点接种人员的培训接种要严格按照计划免疫接种,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做好如下工作,四常规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与评估,病例粪便标本天内在冷藏条件下送达省疾控中心的及时率。下面是整理的免疫规划工作计划三篇,供大家参考!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三篇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一
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卫VII项目计划免疫工作内容要求市卫生局、市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初工作计划,更进一步搞好我镇计免各项工作,使我镇计免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完整化,提高我乡儿童整体免疫水平,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拟定二00九年计免工作计划
一、计免工作的管理及指标要求
1、常规免疫全年安排接种,每月的 5号,15号,25号为接种时间,
2、乙肝疫苗的管理及接种实施接种室要建立乙肝疫苗、注射器的专帐登记和使用核销制度,使用的数量与接种人次数相吻合,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管理制度,统一回收、处理各接种点使用过的注射器材,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转录其他单位转移来的《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的接种信息;
3、麻疹项目工作继续按项目实施要求完善相关资料,主动与教育部门协调搞好各间小学完成查验接种证及补种、补证工作,首针补种、补证率≥ %;全程接种率≥ %。
4、定点接种
(1)继续抓好和完善定点接种,对一年来定点接种质量、接种率进行认真评估,对定点接种点的设置是否合理进行分析;
(2)对定点接种点设施的投入,配置好相应物资;
(3)加强对定点接种人员的培训,接种要严格按照《计划免疫接种
技术管理规程》进行操作;
(4)进一步搞好定点接种点的建设,按定点接种点实施规范的要求建立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各延伸接种点逐步按预防接种门诊的要求达到定点实施规范的要求
(5)按定点接种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按时上报接种成果报表。
7、计免资料管理
对上级印发的文件、计划、通知及各种资料做好收发登记。
掌握如下资料(1)以村为单位的总人口数、性别构成、零岁组月龄构成,A-A岁年龄构成;(2)行政区划及托幼资料;(3)镇村防保网络人员分布;(4)接种器材帐目登记;(5)各种生物制品的领发登记;(6)每次冷链运转的接种成果报表;(7)疫情疫点调查处理,计免针对疾病的个案登记资料;(8)计免工作计划、文件、通知、总结、检查记录等资料;(9)计免保偿资料;(10)重点生物制品接种资料;
(11)指导完成村级卫生室资料。搞好三种图表(- 岁组年龄构成、防保网络、全年接种成果报表)上墙,继续完成消灭脊灰和各项资料并归档。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二
2016年柳林县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我县的免疫规划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特别经全县免疫规划人员的共同努力,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连续18年无脊灰野毒株报告病例,继续保持了无脊灰状态;常规免疫接种率、麻疹、乙肝、“两脑”、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运行良好,各项工作都保持了稳定地发展。但是,随着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发展,各方面的工作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就全县工作情况看,各乡镇工作发展不尽平衡,部分乡镇工作滑坡的现状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存在严重的免疫空白,导致免疫针对疾病特别是麻疹的暴发流行在局部地区亦有发生。为适应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2016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和谐务实、求精创新的理念,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下达的各项疾控任务,以贯彻落实《条例》为保证,扩大免疫规划为中心,提高和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为主线,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为重点,提高监测系统工作质量为手段,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为目的,奋力开拓,强化管理,务实高效,保证全县免疫规划工作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和实现。
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
为继续贯彻执行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2016
年我县将继续按照“保证重点、科学实施、强化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在现行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A群疫苗等8种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甲肝疫苗、麻疹风疹联合(麻风)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麻腮风)疫苗、流脑A+C群疫苗等5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为落实扩大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范、科学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2016年我们将制定《柳林县2016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柳林县扩大免疫规划项目管理方案》,开展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实施情况的督导,保证扩大免疫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
二、进一步提高与巩固高水平的免疫规划接种率
提高与巩固高水平免疫接种率是免疫规划工作的中心或主线,在2016年,我们还要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免疫规划项目的有利条件,注重加强免疫规划网络队伍培训和建设,规范冷链运转,进一步完善免疫服务形式,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同时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交通不便等特殊人群儿童的免疫服务。因地制宜,采取定点、入户、流动等多种形式,常规免疫服务与适时的查漏补种相结合,提高并巩固高水平免疫接种率。要加快控制乙肝的步伐,重点抓好两苗进院,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及时接种工作。
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参照相关量化指标,并制定具体计划,改善和加强薄弱县区工作,巩固和提高免疫覆盖率;
继续研究探讨提高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免疫接种的有关策略,最大限度消除免疫空白;
对于常规免疫接种监测系统,各级免疫规划人员应予足够重视,保证该系统高质量运转;
由于低免疫接种率乡镇多为人员变动频繁的乡镇,争取乡级的支持,确保工作的开展,维持高的免疫接种率。
三、保持及时完整的常规免疫监测报告系统工作质量
根据卫生部的部署,新的常规免疫监测系统已运行10年,从10年的运行情况看,报告工作发展良好,95%以上的乡镇都能及时、完整地监测报告,报告资料的技术和逻辑性错误基本消除,报告的常规免疫应种人数与全县人口资料基本相符,估算接种率大大提高。在新的一年里,各乡镇要在高质量、高标准的免疫接种基础上,确保报告资料的及时、准确、完整、可信、可靠,使我县的常规免疫监测报告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达到更高的水平。
2016年的目标是
1、以县区为单位报告的完整和及时率,每次都要达到95%以上;
2、保证报告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唯一性,消除技术性和逻辑性错误;
3、对各地报告资料及时联网并进行分析评价、反馈(
四、常规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与评估
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是对常规免疫的主动监测,用于评价免疫规划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免疫规划目标的预期效果。调查结果较准确、系统,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属于主动监测方式。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乡镇的接种率水平及影响因素;及时发现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寻找免疫空白,分析有关原因;分析免疫针对疾病的发病与免疫接种的关系;及时总结各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的经验和发现存在问题及困难;为推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制定相应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
调查内容包括“七苗”接种率水平,免疫规划管理现状,免疫规划及安全接种知识、态度、行为,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流脑、乙脑等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等。
五、保持或巩固高标准高质量的消灭脊灰监测系统工作 消灭脊灰AFP病例监测,保持无脊灰状态,仍然是2016年度的重点工作。虽然我国已顺利地完成了无脊灰证实,但全球消灭脊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消灭脊灰工作仍任重道远,并面临严峻挑战,须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意识,继续保持高标准高质量的监测工作。但我省各市监测工作发展不平衡,仍有部分市主动监测不到位、工作落实不稳定。在2016年,各乡镇要继续认真组织实施《2003~2016年全国保持无脊灰状态行动计划》,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报告系统工作,重点保
证主动监测和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工作,保持及时发现脊灰野病毒输入和疫苗衍生病毒的发生与循环,并迅速作出应急反应的能力。对于监测工作不到位的县区要重点培训,分类指导。对基层在监测工作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指导和解释,保证监测资料的准确、完整和可靠。同时,县级仍然要加强对各乡镇AFP病例监测工作检查督导,保证坚持做好主动监测。特别要注重对监测工作薄弱乡镇的帮助指导,继续把消灭监测盲区或哑区作为2016年工作的重点。必须完成的指标是以县为单位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以上,在保证监测系统敏感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其特异性;
AFP病例在报告后48小时内进行调查的及时率≥95%;
AFP病例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5%;
AFP病例粪便标本7天内在冷藏条件下送达省疾控中心的及时率≥95%;
AFP病例发病后60~70天进行随访,75天内将随访表报告省疾控中心及时率≥95%。
六、消除麻疹工作
继人类消灭天花之后,消灭脊髓灰质炎即将成为现实,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麻疹列为下一个拟被消除的传染玻2005年我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已承诺2016年消除麻疹。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实施计划免疫后,我国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世纪90年代与计划免疫前的
1978年相比,麻疹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降低了95%以上。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工作发展极不平衡,200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麻疹流行,我省2005年同全国大部分省份一样,发生了麻疹流行,发病率达到#url#万。虽然2006年麻疹发病率较2005年有所下降,但2016年后又有所上升,至2016年麻疹发病率达到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因此,消除麻疹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我省于1999年建立并启动了麻疹监测系统,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山西省麻疹监测方案》,在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和省卫生厅的领导下,我省的麻疹监测系统通过11年的运行,全县各乡镇麻疹病例监测和调查报告工作都已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还开展了血清学诊断。2016年我县要继续认真组织落实《2006~2016年全国麻疹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并根据新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切实加强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2剂次接种率;
严格执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对全省8月龄~4周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保证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加强以个案为基础的麻疹专病监测系统工作。
其具体工作目标
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
95%以上;
入托、入学儿童中,2剂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以省为单位,麻疹监测病例中的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2/10万以上,同时80%以上的县区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
麻疹疑似病例48小时完整调查率达到>80%以上,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80%。
麻疹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达到90%以上,采集病原学标本的暴发疫情数占暴发疫情总起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上。
七、新生儿破伤风监测
新生儿破伤风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建国前,新生儿破伤风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治工作,从五十年代起,即在全国范围推广消毒接生和住院分娩,新生儿破伤风发病大幅度下降。为进一步控制新生儿破伤风对儿童的危害,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世界儿童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正式向世界承诺在我国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1992年国务院颁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将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做为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促进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的开展,卫生部1995年下发了《全
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行动计划》,提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普及消毒接生;在高危地区开展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等策略。
为适应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要求,加强对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的管理,1995年9月,卫生部决定将新生儿破伤风由丙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对新生儿破伤风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监测等方面的要求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对乙类传染病的有关规定执行。
任何一个有效的疾病控制项目都离不开监测。新生儿破伤风作为一种要消除的疾病,监测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为评价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各项策略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工作的进展;掌握新生儿破伤风发病与死亡水平;确认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行动计划与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我国于1999年建立并启动了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卫生部制订并下发了《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坚持每年逐级培训,印发监测表格,按要求进行新生儿破伤风监测。从10年的运行情况看,监测工作质量逐年提高,保持了较高的工作水平。在2016年要继续保持高标准的监测质量,保证报告病例100%的调查率,使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报告工作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监测内容
(1)病例报告与调查;
(2)病例主动监测与“零”病例报告;
(3)监测资料的分析评价;
(4)数据联网报告,信息反溃
监测工作目标
(1)监测报告的及时率以县区为单位,每月要求达到90%以上;
(2)县 “零”病例旬报的及时率要求达到95%以上;
(3)完成所有常规疫情报告病例的个案调查。
(实施方案见《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
八、乙肝的预防控制
乙肝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预防控制乙肝是关系广大民众健康的大事,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意义。为加速乙肝控制进程,卫生部制定了《2006~2016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根据我省实际情况,也制定了《2006~2016年山西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同时也制定了《2006~2016年柳林县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6年我们将根据《防治规划》所确定的工作目标,加强乙肝防治工作。
(一)认真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乙肝的主要策略。要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以及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接种周期。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制定行
之有效的对策,保证所有儿童都有均等的机会及时获得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严格按照“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要求,确保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提高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和对孕产妇的宣传,提高他们对首针及时接种重要性的认识。2016年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0%以上。
(二)开展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在实施好国家免疫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省卫生厅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管理方案(2016~2016年)》安排,2016年重点做好1994和1995年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乙肝疫苗补种。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要及时补种。
(三)开展对15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病例监测
1、监测内容
(1)15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病例报告和调查;
(2)监测资料的审核、分析、评价与信息反馈;
(3)数据联网报告。
2、监测工作目标按规范尽可能发现并对所有病例进行调查。
九、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
为认真落实《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防
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掌握疫情动态,科学地预测、预警乙脑发病趋势,根据《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的要求,在蚊虫叮咬季节前后,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乙脑病例的主动监测,对病例及时进行调查、采样及随访,开展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应急接种、群体性预防接种监测,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后,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开展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监测工作基本目标
(1)疑似病例报告及时率≥90%;
(2)报告后48小时内县级疾控机构调查率≥80%;
(3)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80%;
(4)医疗机构出院病例转归情况报告率达100%。
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一直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建国以来曾发生3次全国性大流行。自1985年开展大规模A群流脑疫苗接种后,全国流脑发病率持续下降,近几年来发病率控制在0.2/10万左右的较低水平。但近年一些省份出现流脑的局部暴发疫情,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部分省份发现C群引起的病例增多,个别省份C群已成为主要流行菌群。我省近年流脑发病水平虽也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流脑流行菌株的分布与变迁情况尚不完全清楚,人群受到流脑的威胁不容忽视。为及时掌握流脑疫情动态和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我省流脑菌群分布特征与变迁趋势,掌握流脑疫苗接种情况和人群免疫水平,识别高
危地区和高危人群,有效控制流脑的暴发流行,根据《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的要求,应加强流脑监测工作,对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对聚集性病例疫情实行日报告和“零病例”报告、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对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工地等集体单位的疫情,应加强对健康人群晨检和健康状况监测,必要时开展应急接种;每年9月对健康人群进行流脑抗体水平和带菌率监测。并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开展流脑疫苗接种率监测。
监测工作目标
(1)报告病例24小时内调查率≥80%;
(2)首例病例县级CDC调查率为100%;
(3)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80%;
(4)所有死亡病例省级均应调查核实;
(5)所有聚集病例均应进行调查。
十一、甲肝、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疫情监测及处置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要求,及时对甲肝、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和流行疫情监测、报告,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相关信息,指导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十二、AEFI监测
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使用疫苗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
加,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大幅度下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提高服务质量,2016年在全县开展AEFI报告、调查,分类诊断。
监测指标
1、AEFI发现后在48小时内报告率≥90%;
2、AEFI报告后在48小时内调查率≥90%;
3、AEFI个案调查表在调查后3日内网络报告率≥90%;
4、AEFI个案调查表网络报告填写完整率≥95%;
5、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在调查结束后3日内完成调查报告达到100%;
6、AEFI分类诊断率≥90%;
7、以县为单位每年AEFI报告覆盖率达到100%。
十四、免疫规划培训
为不断充实和提高全县免疫规划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我县免疫服务质量,促进各项工作的稳定发展,并加强我县疫规划监测网络建设和管理水平,我县继续举办免疫规划师资培训班。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程序和接种要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AFP病例监测、麻疹、新破、流脑、乙脑的监测进展和新的要求;消除麻疹和控制乙肝等内容。
十五、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使用管理
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计划供应和使用管理,也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要求和规定,制定全省免疫规划疫苗的使用计划,并加强使用管理,杜绝疫苗短缺和浪费的现象。2016年对免疫规划疫苗及所用注射器材实行双月供应。全县要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做到帐目清楚,领发登记资料完整,逐步实现县、乡级疫苗和注射器的网络管理。
十六、冷链设备维修
冷链的使用管理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疫苗质量、实施有效接种的重要保障系统。根据各市、县区冷链设备的维修、管理需求,及时赴现场排除和修复,确保冷链的正常运转。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三
2016年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在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县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导下,通过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全所同志的共同努力,我院防保所顺利完成了2016年的计划免疫工作。为进一步完善我镇的计划免疫工作,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现将2016年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湖南省计划免疫程序》及《湖南省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指导,做好本镇的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工作,继续加强省级示范化接种门诊的创建工作,同时做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二、 建卡,建证及"五苗"接种指标
所有出生儿童30天内建卡率达100%,建证率在建卡儿童上的基础上达100%.继续保持"五苗"单苗接种率100%,百白破加强完成率95%以上和全程合格接种率95%以上的指标。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管理,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率达90%,保持乙肝疫苗接种率100%,全程合格接种率95%以上。同时做好流感、水痘、麻腮风、安尔宝、轮状病毒疫苗等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
三、强化疫苗管理,保障疫苗质量
我科室在疫苗采购、运输、贮存过程中严格执行《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疫苗的采购统一到县疾控中心,运输,贮存过程严格按照冷链要求进行,做到时时监测,及时记录。按规定做好疫苗的出入库登记,经常检查疫苗有无过期,破损等情况,以确保疫苗的质量。
四、做好安全注射及接种场所消毒
接种过程严格遵守“一人一针一筒一消毒”,真正做到安全注射。及时处理医疗废物,每次接种完成后对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毁形并送医院回收站统一处理。每次接种前后半小时对接种门诊进行紫外线消毒,以保证接种场所安全。
五、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
随着江口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儿童也随之增加,如何加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成为我科室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掌握流动儿童的人口资料,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我科室将通过每月入村,每季入厂的形式进行摸底调查,并为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册,进行统一管理。
六、AFP、麻疹、新破病例的监测
继续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的监测工作。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是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
重要措施。要求各村级医疗单位要加强AFP监测,加强督导,定期开展AFP病例漏报调查工作。继续实施加速控制麻疹规划,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提高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质量。
七、资料管理
1、接种卡、证:各村进一步完善卡,证登记,做到卡证吻合,接种卡的填写符合要求且干净整洁,各村有专门的接种卡,定点接种点有所覆盖村的接种总卡。必须有各村接种副卡,做到三卡一证。
2、防疫工作记录本:进一步规范完善防疫工作记录本的填写,要求各表册填写完整,真实,所有表册一律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且干净整洁。
3、乡级上墙图表:按疾控中心要求制作计划免疫各相关图表,包括行政区划图,人口资料,建卡,证及接种资料,计免相关疾病(麻疹)发病曲线图等。
4、档案管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管理,档案资料分年度,分类装订和存放,到本年末各村档案管理均应符合要求。
5、报表:不断加强业务指导,使村级接种表2符合逻辑,乡级计免报表必须通过村级报表汇总上报,杜绝弄虚作假和闭
门造车,麻疹病例零报表按要求规范填写。各类报表必须按时上报,做到不迟报,漏报和错报。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计划 免疫 规划 三篇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