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2024年度产教融合工作责任分工方案,供大家参考。
为加快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扎实推动产教融合2024年度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如下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根据自治区教育大会安排部署,按照自治州党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和“两会”工作要求,坚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为重点,深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深化发展、质量提升行动,打响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示范品牌,助力自治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要点及分工
(一)深化产教城一体化发展开创新格局
1、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将产教融合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期调整规划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人才强州战略,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
2、抓紧抓实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聚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抢抓兵团向南发展、军兵油地援深度融合发展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若羌新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0年)》等重大机遇,按照州党委“紧紧围绕自治区“入大产业集群”、在继续抓实自治州“三大任务”、突出“五个抓手”、主攻“七大战场”的基础上,培育“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中轴隆起、两翼齐飞、多点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教育医养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融合示范园区。
3、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统筹推进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及优化,打造现代职业教育集聚区,实现全州职业教育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依托重点园区,共建一批产学研创一体化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服务基地。加强配套改革探索,通过共建特色产业学院、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成立“双师工作室”、院士工作站,实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就业““五业联动”机制,聚力产教脉合实体化运作。
4、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支持高校整合各类资源、平台、要素,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新创业型企业建立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增强创新中心人才集聚和牵引产业升级能力。把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专业教育、教师科研及其成果转化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创新竞赛活动,加快高等学校众创空间建设,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教融合育人,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5、推进产教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职业院校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冶金、医药、建材、轻纺等领域的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支持新疆科技学院按照“优文科、扩工科、兴医科”的办学思路,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带动学科专业群的协同发展,新增物联网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精细化工、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增强服务产业链的适应性。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增材料工程技术、网络直播与运营2个专业;
新增畜牧兽医、石油化工、服装设计与工艺、食品智能加工技术4个“2+3”高本贯通专业。X学校年内实现与X学校联合申报“产品艺术设计 3+2”中高贯通专业、X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社会体育 3+2”中高贯通专业。努力打造自治州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实现”一校一群一产业”,即一个职业院校至少建设一个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布局、环塔里木经济带建设,聚焦州党委“七大战场”主攻方向产业的特色专业群;
一个专业群紧密对接一个重点产业。
(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新成效
6、抓紧抓实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产教融合的质量和水平。要用好我州制定出台的产教融合10 条组合式激励措施,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抢抓国家发改委到2025年培养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机遇,力争每批次我州至少有5家企业纳入自治区级培育名单,有1-2家纳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录。积极引导各类行业龙头企业依法参与校企合作,特别是国有企业和行业骨于企业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更加积极主动的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7、拓宽企业参与途径。支持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改进办学准入条件和审批环节,坚持准入条件透明化、审批范围最小化。有序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设备、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支持企业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方式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办学。
8、推进“引企入教”改革。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共建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名师工作坊(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申报新专业原则上应有行业或企业参与。成员单位要参与院校专业设置把关,助力建立起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实现超7成以上留州就业创业。
9、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合理安排实习实训内容和岗位。采取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合作方式,推动职业学校把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支持开发区建设行业或区域性高校、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带动中小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落实税收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更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保障学生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
10、推进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大科学装置、大科研平台与高校协同布局、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高校瞄准国家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开展重大科研攻关。推动高校科研与行业龙头企业双向对接,联合举办芯片制造学院、工业软件学院等,解决产业“卡脖子”难题。进一步增进科研共创,整合现有科技创新方面有关政策,支持州域内高校、高职院校建立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构建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11、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建立政府和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经费的共担机制,企业应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X%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X%提取,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X%。建立联合督查机制,加强对企业使用职教经费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不按要求改正的企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支持企业向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积极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转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工作。
(三)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实现新提升
12、强化人才培养需求导向。加快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发挥市场机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资源作用,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开展以行业、企业和劳动者需求为基础的技能培训与岗位需求对接调查工作,定期发布我州年度技能人才供需信息、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和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等,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定期公布学科专业发展就业状况,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学校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
13、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形成可复制经验在全州职业院校推广。支持X做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引导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安排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接职业学校,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不少于企业技术工种岗位或服务、业务、管理等岗位总数X%的岗位。开展学生岗位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X%。
1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探索实施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技术人员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面向企业聘用高层次专业人员、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创新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招聘方式,按照人社部门核准后的公开招聘计划和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可采取考核方式招聘专业教师。全面落实职业学校、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或服务岗实践每五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
15、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积极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打造一批由企业主导、校企共同管理运行的新型创新联合中心,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赋能。建立健全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支持高校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选拔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稳步扩大研究生规模,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推进自治州人才培育工作。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根据培养培训产业人才的成效,对发挥作用突出的基地、机构、工作室给予奖补支持。
16、提升教育培训服务供给效能。进一步丰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体化运行。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体化运行,加强横向联动,推进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打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壁垒,构建起职技融通“双培养”育人体系,打通技术工人学历能力“双提升”成长通道。推动纵向贯通,构建“中职、高职、职教本科”贯通培养育人模式和人才培养发展机制,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上升通道。支持职业院校积极承办自治区、国家级各类赛项活动。要加强品牌示范院校及专业、特色院校及专业建设,抓紧抓实职业院校差异化发展定位。高等教育内涵规模发展。
(四)深化产教融合供需双向对接迈上新台阶
17、强化行业协调指导。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积极支持行业组织制定深化产教融合工作计划,促进校企合作对接,指导“双师型”教师培养,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制定,开展职业技能认定等服务。
18、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鼓励各县(市)政府、行业组织、企业、院校通过购买服务、合作设立等方式,培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企业)。支持利用市场合作和产业分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紧密联结。
19、打造信息服务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校企通”平台,逐步建设政府、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平台,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强化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企业实践库建设,推进校企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实现企业找服务、找人才、找设备、找技术、找合作,为学生提供找实习、找培训、找工作等对接服务。
20、抓紧抓实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要及时调整全州“十四五”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工业园区产教融合规划修订,支持辖区内职业院校发展、企业培育等工作,推进若羌新城产教融合示范园建设。支持学校和企业互建公共实习实训基地。要适当超前策划产教融合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
21、抓紧抓实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要纵深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医养新区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提升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要集聚职业院校、本科高校、重点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建成化工材料、纺织面料、矿业开发等行业特色鲜明、产教集聚融合、科教深度融汇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各县市要根据自身的技术和产业进行合理规划,瞄准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产业集群,推动产教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供需匹配,打造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五)深化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体系取得新突破
22、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制定“一校一策”达标工作方案,年内纳入达标范围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的学校达到100%,进一步强化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提升职业学校承载能力。支持其他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库的中职学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改善基本教学型技能实训设施条件。支持中高职优质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技术技能实训设施,共建骨干(特色)专业、名师团队、精品课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3、落实财税政策。注重加强协调服务,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充实完善“金融+财政+土地+人才+信用”的政策“组合拳”内容,将“碎片化”的产教融合激励政策科学整合,融成一张“明白纸”,提供“政策清单”,提升产教融合激励政策针对性、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24、强化金融支持。落实国家、自治区、自治州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开发适合产教融合项目特点的多元化融资品种,做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配套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加快发展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强化保障措施
(一)建立推进机制。产教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各行业要集中精力和人员抓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加快建立发改、教育、人社、财政、工信、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协同联动,推进工作落实。
(二)实行奖优罚劣。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工作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对各县(市)、各部门公开排名和实施奖惩的依据,实行评价结果与年度目标考核绩效奖金、评先树优、精神文明创建奖励、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四挂钩”,以严明的奖惩措施倒逼工作落实。
(三)营造良好氛围。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充分理解、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认真提炼总结产教融合试点经验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争取更多经验做法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库,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相关热词搜索: 分工 融合 年度 2024年度产教融合工作责任分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