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委员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2023年),供大家参考。
上半年,县文广旅局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工作的系列指示和重要论述,围绕“文化强县、旅游强县”目标,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推动形成特色明显、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文旅发展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为全县“走在全市县域经济第一方阵,领跑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的目标贡献文旅力量。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力“三个坚持”抓主业主责,推动县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思路,加快实施文化铸魂行动,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抢抓后疫情时代中央和省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发展的新机遇,坚持以大项目促进文旅行业大发展。
1.坚持文化供给特色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强化文化活动引领。组织开展“宣贯党的二十大·商旅融合庆新春”2023年*县乐购*州消费季暨文旅嘉年华活动月启动仪式,推动文旅活动“闹起来”、文旅经济“热起来”。开展“风雅绵州·土司遗珍—*明代土司家族墓出土文物精品展”、文博知识问答等系列活动,累计两万余人(次)线上线下观展。《我们的青春》成功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九届群星奖复赛,这是历年来我县创作的群众文艺精品作品入围的最高级别赛事。二是狠抓特色活动品牌。举办“美好中国 幸福旅程”2023年*市“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日活动,现场观众达10余万人,线上直播观众超50万余人次,有效推介全县优质文旅资源。三元禹平故里、新鲁情花岭、盛世樱花悠乐谷等景点成功入选全省“安逸*”宝藏赏春地前60人气榜单。“遗脉相承”非遗展示展演系列活动被央、省媒体广泛报道。4个非遗项目被列入第六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入选数量全市第一,为我县省级项目历年总和。三是持续优化活动阵地。推进“1+4+10+N”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加快实施邓禹平故居等文化阵地的文化氛围提升,启动文化阵地服务效能提升项目,加快构建乡镇30分钟文化圈。持续推进智慧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和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
2.坚持文旅产业项目化,高标准完成文旅经济指标。一是大抓市场主体培育。上半年,新增文旅企业40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705户,分别完成发展全年目标的119.76%和352.5%,通过国家统计局审核入库规上企业2户。文体娱行业抽样调查劳动工资总额预计增速37%。二是抢抓项目谋划。积极包装申报地方专项债券项目,送省财政厅专家评审项目4个,通过评审4个。2023年发行专债资金2亿元,在全县各部门中位居第二。目前正积极谋划第三批次申报项目。三是紧抓项目建设。草拟印象*江美丽岛项目补充协议(三)待政府常务会审定,桥梁、道路、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西部写生基地项目薛家嘴大桥加紧施工,预计7月通车。体美劳学院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和县规委审核,*江龙门湖河堤(*段)可研报告通过市水利局专家评审并出具审核意见书。鲁*湖农旅融合项目有序推进,现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和大门两侧房屋拆除工作,目前正与盛达公司商谈合作事宜,起草合作协议。
3.坚持智慧广电建设体系化,高层次展示建设成效。积极推动试点工程建设,搭建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服务平台。加快公安、应急等有关部门数据整合。推动“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城市治理+乡村治理”综合运用模式运用,实现应急广播+大小屏(电视机、手机)等多途径呈现。持续总结智慧广电“深耕三种资源、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三大目标”经验,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先后有国家广电总局、湖南省、黑龙江省拜泉县等各级单位到我县学习参观。同时成功争办*省第四届“广电惠民月”启动仪式。高质量承办好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建设培训**县现场观摩点位,全国140余名专家代表赴我县交流考察“*经验”。今年6月,我县被列入全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第二批试点建设名单,为建局以来首次被列入国家级试点。
(二)聚焦“三个难题”抓治理提升,推动行业精细管理走深走实
主动适应新时期文旅行业新变化、新要求,切实加强文旅市场规范管理,优化文旅行业发展环境,提升文旅行业服务质效。
1.持续强化文旅市场执法监管。结合“大综合”执法改革,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综合运用全面巡查、随机抽查、重点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提升整体执法效能。完善闭环监管体系,持续推进“扫黄打非”、校园周边整治、卫星信号非法接收设备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巡查监测,重点整治文物“两线”范围内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上半年以来,查办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案件2起,查处非法出版物案件3起,查办擅自在文保单位建控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案件1起,移交县公安机关著作权案件1起,收缴各类光盘1500余张,没收非法出版物4000余本,罚款1.6万元。
2.不断优化文旅行业质量管理。加强乡村旅游、非遗工作者等行业协会规范管理,提升行业自治和自我服务水平。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组织修订编纂景区景点、文化场馆、文保单位等重要点位导游词(讲解词),轮训导游(讲解员)和一线服务人员,选树服务标兵。鲁*镇太阳村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议名单,全市仅五个村入选。深入开展文旅行业文明创建,规范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把文旅行业打造成文明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业标杆。“5.18博物馆日”流动巡展活动被*新闻联播、*乡村新闻栏目争相报道,为全县历年来首次。县文化馆被评选为*市“三八红旗集体”、*市群众文化学会“优秀组织单位”。
3.坚决守牢文旅行业安全底线。围绕文旅市场安全生产以及行业意识形态安全两大主题,聚焦重点场所、重点时段和重点隐患,出台《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进一步夯实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四方”责任。紧盯汛期、节假日等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开展文旅安全形势研判4次。组织安全教育培训11次、应急演练1次,累计培训300余人次。整改大旗山地灾、琴泉寺鼓楼等安全隐患6个。持续抓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落实日常监管,制定元旦、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安全播出保障方案,落实主体责任,确保“零事故”。加快推进了云台观、琴泉寺地灾治理和部分文保单位本体抢险排危。做好广电网络公司、*剧团等信访群体维稳工作。
(三)聚合“三项措施”抓先锋创建,推动基层党的建设提质增效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1.纵深推进党的建设。充分利用文艺创作、演出演播、展览展示、群众文艺等宣传阵地,深入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扎实召开领导*子民主生活会、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会。持续推进*子成员常态化下沉支部讲“微党课”、指导支部建设5次。规范“文旅讲堂”,培训文旅产业、法律法规、党风廉政等6期。狠抓“三会一课”“学习强国”等常态化理论学习,推进忠诚型、奉献型、学习型、传承型、创新型支部建设和“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
2.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制定《2023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以责任归位促责任到位。扎实开展好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有效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巡察反馈共涉及3类13个方面32个问题,现已整改29个,整改率91%。同时,高质量开好党委会、局长办公会11次。聚焦重点岗位、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开展专项督查2次,及时排查、梳理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常态化、多形式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3.持续优化干部队伍。大力营造“唯实唯先、善作善成”的工作作风,增强干部职工政治判断力、思想领悟力、工作执行力,锻造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高质量队伍。实施“头雁工程”,落实“四大”学习活动。开展乡村文艺人才、85后青年干部业务培训8期,积极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大使、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等骨干人才的推荐工作。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招引乡村文艺人才7人,进一步夯实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上半年以来,全局共20余人次获得省、市、县各类表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文旅经济发展缓慢。消费复苏缓慢,民宿、餐饮、歌舞娱乐场所等文旅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发展节奏放缓,经营业主信心、动力不足。对外宣传、推介等市场运营效果不突出。
二是特色产品不多。全县文旅产品大多属于传统型、过境式产品,形态单一、同质问题突出,体验型、参与型产品较少,高品质产品缺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全域旅游开发层次较低,乡村旅游、研学旅行特色不鲜明,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亟须提高。
三是多产融合不紧。部分经营业主缺乏整合意识和品牌意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缺乏横向合作,产业融合度低,产业链过短,资源、资本、资金转化活力不够,社会参与程度低。
四是文旅项目短板明显。文旅项目业态单一,级别、层次、品位不高,大项目、示范引领性项目少,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没有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影响力不够,游客体验效果不佳。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下半年,全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目标,以“一核一环一带四片区”为基本框架,贯穿“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文旅+、+文旅’深度融合”两条主线,紧盯“构筑全域格局、深挖文化内涵、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文旅品牌、优化公共服务”五大任务,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精准化、文旅产业项目化、行业管理精细化、党的建设创新化”四大突破,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再谱新篇章、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完成两项民生实事。一是建成“1+4+10+N”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推动服务向基层拓展。二是持续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整合多种资源,加快农村应急广播“建管用维”体系建设,形成推广品牌效应。
2.抓好三大文旅工程。一是文化惠民工程。利用改造提升后的文化馆、图书馆,继续打造*州大舞台、“书香*州”等品牌活动,加大公益性辅导培训,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推进智慧旅游、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品牌培塑工程。聚焦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等主题,创作更接地气、更具影响的艺术精品并推动市场化演出,对接承办国家、省级重大活动;
打造潼*古城“夜市文化秀”品牌,提升夜宴、夜娱等业态。三是项目攻坚工程。以“大项目促大发展”,包装、申报、储备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引爆性”文旅项目。支持西部写生创作基地、印象*江美丽岛、鲁*湖彩林产业等项目加快建设,打造一批文旅新地标,增强*文旅辨识度。
(三)主要措施
一是抓学习、促领悟。整合“五馆一站”、文化长廊等阵地,选制标语、宣传画,多层次、多角度宣传解读党的二十大。创作富有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文艺作品,组建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宣传。在“*州大舞台”“文化惠民·六进”等文艺活动中持续、有声势地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是抓活动、促氛围。结合省市文化活动品牌,开展好“城市之恋”“万人赏月颂中秋”等主题活动。建好区域文化服务中心,推动镇乡文化活动提质增效。继续策划“春赏百花、夏戏山水、秋看民俗、冬季嘉年华”文旅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旅直播日活动。
三是抓统筹、促融合。深化“三个”融合(农业优势、文化内涵、康养旅游),统筹产业布局,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实施“三大”工程(精品文旅重点工程、文化遗产传承工程、研学旅行促进工程),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夯实“三个”保障(组织、人才、机制),形成可持续的文旅发展保障机制。
四是抓争取、促发展。深入钻研政策文件,掌握宏观政策动向,紧盯国家、省级项目资金投放方向和渠道,精准分析国家、省级项目资金与我县文旅工作的契合点,有的放矢生成、包装、申报项目。与“一厅两局”对口处室常联系、常沟通、常汇报,及时掌握政策、项目、资金动态,坚持“有投向信息、有项目报送、有项目送审”等关键环节必跑,将各类信息变成项目、资金、政策和荣誉。
五是抓保障、促规范。狠抓安全播出,营造清朗、安全的舆论环境,确保广播电视“零插播、零事故”。密切关注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多措并举、主动化解,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持续开展“四大”活动,着力培养有内涵、有素质的85后干部队伍。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