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上流式藻丛刷系统在观赏鱼养殖水体水质净化中的应用

时间:2022-11-03 16:55:03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馕�Hӷ4Ӷ4s#Num}YN4]4iGt]to&;^P/uN7um5^7mi5^4ry基础藻丛刷系统在去除有机物、氨氮和亚硝酸态氮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地降低硝酸态氮浓度,减少换水的频率等优点[7]。关于周丛藻类在实际生产中用于水质净化的研究较多[8-10],众多试验均表明周丛藻类对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和磷酸盐等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本研究模拟潮间带底栖藻类生长环境自制藻丛刷系统,在不换水条件下利用附着基质上自然生长的底栖藻类去除观赏鱼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氮、磷营养盐,定期对水质理化指标进行监测,以确定藻丛刷系统对观赏鱼养殖用水的净化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由4部分组成(图1):a.观赏鱼养殖池(7.0 m×5.0 m×2.5 m)、b.上流式藻丛刷系统、c.沙滤罐、d.蛋白分离器。上流式藻丛刷系统由有机玻璃制成,共分为14个藻丛刷处理缸,每个处理缸(120 cm×20 cm×60 cm)内放入一块聚乙烯硬质筛网(58.8 cm×55.5 cm)作为底栖藻类附着基质,筛网下方附有充气管,通过充气方式产生气泡使水流自下而上流过藻丛刷。4支日光灯置于每个藻丛刷处理缸两侧提供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3 500 Lx,光暗比为14 h∶10 h。

1.2 试验设计

观赏鱼养殖池内养殖用水为87.5 t(体积7.0 m×5.0 m×2.5 m),养殖观赏鱼种类见表1。每日投喂量:白菜2.00±0.25 kg(上午9时和下午1时各1次),磷虾0.4±0.1 kg(上午11时和下午3时各1次)。试验期60 d。试验期间采用沙滤罐、蛋白分离器和UAS系统(流水量)处理养殖用水,整个试验期间不换水。各个系统独立运转以处理养殖用水。养殖用水由出水口分别流经沙滤罐、蛋白分离器和UAS系统,再分别流入养殖池。

1.3 水样采集及相关测定方法

观赏鱼养殖池内设置2个取水点,每个取水点取2个平行水样。每隔3 d取水样1次。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氮采用锌镉还原法测定,亚硝酸盐氮采用重氮-偶氮法测定,氨氮采用次溴酸钠氧化法测定,磷酸盐采用抗坏血酸还原磷钼蓝法测定。在试验期间,养殖水体盐度为32.0±1.0,温度为26.0±0.5 ℃,pH为8.1±0.2,溶解氧为7.2±0.9 mg/L。

1.4 底栖藻类收获及测定

底栖藻类长满附着基质后,每隔10 d用毛刷刷下藻体。收获的藻体在105 ℃先烘15 min,随后将温度降至65 ℃再烘5~6 h至恒重后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藻丛刷(UAS)系统对观赏鱼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的影响

观赏鱼养殖池养殖用水亚硝酸盐(NO2-N)含量变化见图2。由图2可知,NO2-N含量维持在0.001~0.002 mg/L范围内,基本趋于稳定,且呈略微下降趋势,说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吸收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

2.2 藻丛刷(UAS)系统对观赏鱼养殖水体硝酸盐的影响

观赏鱼养殖池养殖水体硝酸盐(NO3-N)的含量变化见图3。由图3可知,NO3-N含量基本维持在11.12~19.91 mg/L范围内,至培养结束时,NO3-N含量略有下降。

2.3 藻丛刷(UAS)系统对观赏鱼养殖水体氨氮的影响

观赏鱼养殖池养殖水体氨氮(NH4+-N)含量变化见图4。由图4可知,NH4+-N含量维持在0.011~0.028 mg/L范围内,略有波动。

2.4 藻丛刷(UAS)系统对观赏鱼养殖水体磷酸盐的影响

如图5所示,观赏鱼养殖池水体磷酸盐(PO43--P)含量在0.834~1.169 mg/L范围内变化,基本趋于稳定,说明这个系统能够有效吸收养殖过程中产生的PO43--P。

2.5 附着藻类收获量

试验期间,藻丛刷(UAS)系统刷下的藻类干重见表2,整个试验期间收获附着藻类的总量为1 312.36 g,周期性藻类收获量差异不大。

3 小结与讨论

3.1 养殖水体氮的输入及有害形态

人工养殖水体中,氮素主要来源于饵料的投入以及养殖对象自身代谢的产物[11],氮素有一些被养殖植物直接吸收,而大部分以有机态氮和无机态氮的形式停留在水中。随着养殖密度及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中不同形态的氮素浓度逐渐升高,直接影响水体质量。NO3-N、NO2-N和NH4+-N是氮素在水体中存在的主要无机态形式,NO3-N浓度的升高可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剧,一些藻类大量繁殖;NO2-N和NH4+-N不能直接被浮游植物所利用,而且对养殖对象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氨氮超标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轻者导致生长缓慢、食量减少,引发各种疾病,重者导致死亡。在养殖水体中,氮素的有效循环不仅有助于提高饵料转化效率和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减少废水排出,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 底栖藻类对氮、磷的去除

底栖藻类去除氮磷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吸收氮磷元素,转化为藻体自身物质。另一种去磷除氮的方式是通过藻类的生长改变水体理化条件,氮以氨氮的形式挥发,磷以不溶状态沉淀、析出[12]。马沛明等[2]指出,底栖藻类对NH4+-N较为敏感,当水体中同时存在NH4+-N和NO3-N时,水网藻、刚毛藻水绵等大型绿藻首先利用NH4+-N,待NH4+-N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利用NO3-N[13]。关于其作用机理也早有报道,由于藻类不能产生有活性的硝酸还原酶,当水体中的NH4+-N浓度很低或近于消耗完时,底栖藻类才进行NO3-N的吸收和利用[14]。本研究中,藻丛刷对NO3-N、NO2-N和NH4+-N均有控制、改善水质的作用,这说明在适宜时间作用下,底栖藻类在吸收NH4+-N的基础上也可以减少NO3-N的积累,进而改善养殖水体的生态条件。

3.3 UAS系统对观赏鱼养殖水质的净化作用

上流式藻丛刷系统是在藻丛刷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核心是模拟周丛藻类在自然水体中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已经广泛应用于养殖废水、生活污水等环境中,而且已经证实具有明显的去氮除磷效果[1]。本研究中,主要通过附着在藻丛刷基质上的底栖藻类对氮磷的吸收,达到去磷除氮净化水质的作用。因此,适当的提高单位藻屏附着基质上藻类生长速度即能有效提高藻屏过滤系统水质净化效率。本研究将上流式藻丛刷系统运用到观赏鱼的实际生产养殖中,虽然不能确定去氮除磷的精确比率,但在不换水的前提下,使养殖水体各测定指标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且与试验开始时的基值相差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藻丛刷具有去氮除磷的效果。

为了促进藻类生长以获得单位滤面最大氮、磷回收量,本研究构建的藻丛刷过滤系统通过充气方式产生气泡使水流自下而上流过藻屏以获得最佳水流剪切速度。该UAS系统可有效吸收观赏鱼因代谢、投饵产生的氮、磷营养盐,使养殖水质维持在稳定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重军,韩志英,朱荫湄,等.周丛藻类及其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1):2820-2826.

[2] 马沛明,况琪军,凌晓欢,等.藻类生物膜技术脱氮除磷效果研究[J].环境科学,2007,28(4):742-746.

[3] 张彦浩,邢丽贞,孔 进,等.附着藻类床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氮、磷[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9):48-52.

[4] KHATOON H,YUSOFF F,BANERJEE S,et al. Formation of periphyton biofilm and subsequent biofouling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in nutrient eiched brackishwater shrimp ponds[J].Aquaculture,2007,273(4):470-477.

[5] MULBRY W,KONDRAD S,PIZARRO C,et al. Treatment of dairy manure effluent using freshwater algae: Algal productivity and recovery of manure nutrients using pilot-scale algal turf scrubber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99(17):8137-8142.

[6] HAMMOUDA O,GABER A,ABDEL-RAOUF N. Microalgae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J].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1995,31:205-210.

[7] VERDEGEM M C J,EDING E H,SERETI V,et al. Similarities between microbial and periphytic biofilms in recirculation aquaculture systems[J].Periphyton:Ecology,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2005,191-205.

[8] 梁 霞,李小平,史雅娟.周丛藻类水质处理系统中氮、磷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4):695-704.

[9] 史雅娟.周丛藻类对水体氮、磷去除的初步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7.

[10] 黄 魁.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11] LORENZEN K,STRUVE J,COWAN V J. Impact of farming intensity and water management on nitrogen dynamics in intensive pond culture: A mathematical model applied to Thai commercial shrimp farms[J].Aquaculture Research,1997,28:493-507.

[12] CRAGGS R J.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al gal turf scrubbing[J].Water Science Technology,2001,44(11):427-433.

[13] 况琪军,马沛明,刘国祥,等.大型丝状绿藻对N、P去除效果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4,28(3):323-326.

[14] SYRETT P J. Nitrogen metabolism of microalgae[J].Canadian Bulletin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1981,210:182-210.

相关热词搜索: 水体 观赏鱼 水质 养殖 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