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无公害养殖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应用该项技术不易造成污染,绿色、清洁,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鲢鱼因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提高鲢鱼产量、品质与养殖效益,本文主要介绍鲢鱼无公害养殖技术,为养殖者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鲢鱼;无公害养殖;生长习性
[中图分类号] S965.1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11-106-2
鲢鱼作为四大家鱼之一,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生长于湖泊、江河中。由于鲢鱼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采用无公害养殖技术,为鲢鱼提供一个清洁、无污染的环境,促进鲢鱼茁壮生长,不仅能够提高鲢鱼的产量与品质,而且能够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鲢鱼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属于一种大型的淡水鱼,生长周期短。为有效提高鲢鱼产量,需要结合鲢鱼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全面掌握鲢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1 鲢魚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1.1 鲢鱼的特点
鲢鱼是一种滤食性淡水鱼,其胸部至肛门都被称为是腹棱,头部长度占到身体总长度的1/4。鲢鱼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口宽、大,鳃耙似海绵状。鲢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同时还食豆渣、豆浆、米糠、配合饲料等食物[1]。
1.2 生活习性
首先,鲢鱼通常以草色的牛粪、鸡粪等粪便为食,同时喜好酸性食物,如米糠等,对食物的需求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通常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对食物需求量少,少吃少动。其次,鲢鱼的食欲与水温有一定关系,当水温达到25~33 ℃时,鲢鱼食欲较好,处于旺盛期;秋分之后,天气转凉,鲢鱼食欲明显降低,此时呈现出少吃少动的生活特征。再者,鲢鱼喜欢跳跃,活泼好动,但是在行动中显得较为笨拙,行动不敏捷,喜好逆流而上。最后,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每年4—5月产卵,最大个体鲢鱼的体质量达35 kg。
2 鲢鱼养殖中应用无公害技术的必要性
应用无公害技术来养殖鲢鱼,能够达到国际水产品规范化养殖的基本要求,确保鲢鱼体内及养殖环境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细菌总数、抗生素等不超出国际标准,能够保证鲢鱼的品质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鲢鱼无公害养殖作为我国水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主要体现,其日常运作与养殖管理都有一系列的法律标准作为指导,生产出的水产品不仅可以直接进入市场,满足消费者对于无公害鲢鱼的需求,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水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 鲢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3.1 合理选择池塘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草鱼、鲫鱼等的池塘中。养殖池塘则需选择在环境安静、排水方便的区域,保证池塘位于催产池附近。选好池塘后,需先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处理,然后将亲鱼放进培育池中。
3.2 合理选择鱼种
苗种放养前需要经过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的鱼种。最佳的放养时间为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2]。
3.3 鱼种培育
池塘内水温稳定在18 ℃以上时,是最佳的投放时间。可以在池塘内投入鲢鱼乌仔,投放密度控制在3~5尾/m2。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在成鱼饲养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鱼种的投放密度及其规格,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 g/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m2。
3.4 冬季管理
冬季鲢鱼食欲不旺,因此活动量明显减少,此时要注意做好池塘环境清理工作,及时将池塘杂物清理干净,保证水质良好。同时,将池塘内水深控制在1.6 m左右,避免水深不够影响鲢鱼的正常活动。但是不易过深,以免鲢鱼跃出水面。此外,按照成鱼的规格和养殖密度,及时进行分塘饲养。
3.5 人工授精
池塘内水温达到20~26 ℃时,是鲢鱼最佳发情时期,此时要及时进行人工授精。每日向发情期鲢鱼注射催产剂,注射之后会发现,雄性鲢鱼用头部撞击雌性鲢鱼腹部,在雄性鲢鱼和雌性鲢鱼腹部相互摩擦的情况下,腹部绞曲,同时鱼鳍不断抖动,从而排卵射精成功,排卵到产卵的这段时间通常为1 h。
3.6 合理投放饲料
浮游生物是鲢鱼的主要食物,但是由于数量有限,因此必须重视饲料投放工作。在鲢鱼饲养过程中,及时采用施肥、培育水质等多种方法来促进成鱼快速生长,通过一系列措施为鲢鱼提供充足的食物,这样能够促进鲢鱼性腺发育[3]。另外,将米糠之类的饵料投入池塘内,能够有效增强鲢鱼的体质。需要注意的是,投入饵料的最佳时间为早春、秋分及产后。鲢鱼饵料的标准配方为6.2%的麸皮、0.3%的维生素添加剂、0.1%的氯化胆碱、4.0%的鱼粉、6.0%的棉仔粕、11.5%的菜籽粕、1.1%的菜油、5.4%的钙粉及1.2%的磷酸二氢钙。
3.7 科学施肥
为保证每667 m2产出鲢鱼180~230 kg,施肥量应控制在60~110 kg/667 m2。需要注意的是,每年5—9月是鲢鱼生长的关键期,在此期间需要每月施用三四次无机肥。
3.8 鱼病防治
爆发性出血病属于一种爆发性流行病,另外还有腹水病、溶血性腹水病等鱼病。实践发现,这些病症主要是由细胞菌、生物变种、豚鼠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的,鲢鱼染病后食欲不振、精神不佳。为了避免鱼病的出现,需要密切关注鲢鱼的生长及活动情况,对其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对症下药。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一是进行池塘清理,并在鱼种投入池塘之前及时使用高锰酸钾溶液12 g/m3来进行池塘药浴,最佳的药浴时间为15~20 min。也可以定期使用生石灰、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及时灭杀病菌。对于发病的鱼池,要对使用过的工具进行定时消毒,并用清水进行冲洗。同时要将病死的鲢鱼及时捞出,避免病菌影响范围扩大,导致更多鲢鱼死亡。在鱼种运输、拉网等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有效防止鲢鱼受伤。每年5—9月不仅是鲢鱼生长的关键期,而且是鱼病高发期,因此要对池塘进行定期消毒处理,即使用0.5 kg敌百虫、0.4 kg漂白粉、12.0 kg生石灰、0.3 kg硫酸铜对池塘进行消毒,以预防为主,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来降低发病率。要想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需要交替使用药物,及时深埋病死鲢鱼,做好彻底清理,从而有效提升鲢鱼的免疫力,给鲢鱼创造一个健康、无污染的生长环境,大大提升鱼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与全面性。
4 结语
为提升鲢鱼的产量与品质,需要合理选择池塘位置,及时做好育种工作,掌握鲢鱼生活习性,及时向池塘投放饲料,合理掌握施肥量,并科学防治鱼病。
参考文献
[1]李根林.湖泊无公害草鱼、鲢鱼网围栏养殖试验[J].农民致富之友,2017(2):283.
[2]曲成龙.浅谈鲢鱼无公害养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7):148.
[3]王艳艳.鲢鱼的生长习性及人工养殖方法[J].现代畜牧科技,2017(8):42.
相关热词搜索: 鲢鱼 无公害 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