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2013年收治应用瑞芬太尼联合普鲁泊福麻醉方式患者50例,设为A组,另选本院同期收治应用芬太尼联合普鲁泊福麻醉方式患者50例,设为B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22~68岁,平均(45.3±5.6)岁;住院时间2~85d;体质量55~70 kg。患者原发疾病具体如下:颅脑损伤52例,其中硬膜下血肿22例,脑内血肿14例,硬膜外血肿24例,余下36例均为脑出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诸如性别、年龄、神经科原发疾病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麻醉方式: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前30 min给予剂量0.3 mg的东莨菪碱和剂量0.1 g的苯巴比妥钠,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在此之前12 h患者不得进食任何东西。送入手术室之后给予剂量10 mg,kg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和适量的6%羟乙基淀粉。在麻醉诱导阶段时氧流量控制在4L/min,通过面罩吸氧,时间3min。A组患者给予剂量0.1 mg,kg咪达唑仑,1μg/kg瑞芬太尼,2mg,kg维库溴铵,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B组患者给药剂量0.1 mg/kg咪达唑仑,1μg/kg芬太尼,2mg/kg维库溴铵,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
观察指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普鲁泊福诱导量还有普鲁泊福总用量。在患者以下时间段检测其血液动力学(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麻醉诱导前(Tt)、插入气管导管前(T2)、插入气管导管时(T3)、手术开始时(T4)和拔管后立时(T5)。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收集数据均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作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显示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各项临床指标对比:相对于B组,A组在苏醒时间、普鲁泊福诱导量、普鲁泊福总用量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血液动力学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除诱导麻醉前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时间段A组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相对于其他外科手术类型,神经外科手术有着很大的不同,神经外科手术对患者而言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该手术方式能够将病灶切除,对患者疾病以及损伤进行治疗,但另一面却会对患者功能区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患者语言还有肢体功能出现一定程度障碍,且会对神经组织造成损害,因此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麻醉需要严格达到相关要求标准。神经外科手术在时间方面相对较长,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麻醉深度,这样才可以适应刺激强度,更好地保持平衡。为了更好地适应手术以及保障手术顺利完成,麻醉药物需要符合诱导快、镇静效果突出、停药后苏醒时间短以及对患者血液动力学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等要求
虽然普鲁泊福联合瑞芬太尼在临床各类外科手术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相关研究并不太多。瑞芬太尼本身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优点,且其代谢清除率和给药时间长短无太大联系,因此长时间注射也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普鲁泊福为当前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快、恢复快。
本次研究中接受瑞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的A组,其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接受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麻醉药物应用瑞芬太尼联合普鲁泊福,其麻醉效果和血液动力学影响相对于芬太尼联合普鲁泊福均有明显优越性,不但能够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且不会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具有可靠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热词搜索: 芬太尼 麻醉 外科手术 普鲁 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