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藏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与藏族歌曲的广泛传播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流行藏族歌曲对西藏公众形象的影响的基础上,从藏族歌曲角度探索西藏公众形象的构建。
【关键词】藏族歌曲;西藏公众形象;影响;构建
在中国的音乐界,来自不同地方的不同风格的歌曲大都占有一席之地,这其中就包括藏族文化曲风的歌曲。大致回顾并分析一下那些曾经传唱全国的藏族歌曲,就会发现它们在构建西藏公众形象中所发挥的作用。虽然最近二十多年,流行于全国的藏族歌曲基本以汉语演唱,但在内地普通民众眼中,这些歌曲就是源自于西藏的歌曲,其内容反映的就是西藏的风貌。
一、民主改革后藏族歌曲回顾:从翻身农奴到巴扎嘿现象
民主改革以后,第一首传唱全国的藏族曲风的歌曲应该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其中高潮的句子是:毛主席呀红太阳,救星就是共产党,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这一首从1959年开始传唱的歌曲,产生于毛泽东同志个人威信到达顶峰的时代,经由一名藏族歌手来演绎,其精彩及震撼可想而知。从那时起,才旦卓玛就成为中国藏族歌手的代表人物,她的个人形象也极大地影响了内地普通民众对西藏的印象。才旦卓玛出生于一个农奴家庭,父亲是社会地位低下的银匠,父母曾长年为农奴主种地,自己幼时也曾放牛牧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才旦卓玛个人的传奇经历正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真实写照,农奴翻身得解放也就成了构建内地普通民众对西藏公众形象的重要概念。
1963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在这次高潮中产生了一首本身并属于藏族歌曲的优秀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颂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歌曲其歌词节录于《雷锋日记》,但作者是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职工姚晓舟(笔名蕉萍),雷锋将其从报上摘录下来。作曲家朱践耳将其谱成山歌风味的独唱曲,并作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这是一首典型的深情——悲怆——激昂的“三部曲”式歌曲,情感诉求强烈,凡有过相似经历的人,都能产生强烈共鸣,由此也获得藏族歌手才旦卓玛的青睐,她认为这首歌唱出了她这个翻身解放的农奴女儿的心声。随后在“上海之春音乐节”上才旦卓玛演唱了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获到听众的热烈反响,再经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顿时风靡大江南北,从此才旦卓玛的名字就和这首歌曲紧紧联系在一起。这首歌的歌词为: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抽敌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夺过鞭子揍敌人!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党的光辉照我心。
这首歌曲从内容到形式原本都不属于藏族歌曲,但是经由才旦卓玛情真意切的再度演绎后,让内地普通民众自然而然的将这首歌曲与西藏紧密联系起来,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党的感恩之情也就变成了西藏人民对党的感恩之情,翻身农奴得解放的公众形象也在内地普通民众中再次得到强化。
《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风格浓郁的的歌曲,源自于西藏山南地区用于宗教仪式中的古老酒歌,经过词作家马倬的改编,由藏族歌手雍西在1964年全国文艺汇演上进行演唱,大获成功,周总理观看后也大加称赞,并将歌词的最后一句作了修改,将“我们迈步走向社会主义幸福天堂”改为“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1972年为了表达西藏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歌颂之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西藏录音,建议将此歌新增一段歌词后由当时名声最大的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来演唱。才旦卓玛结合藏族传统民歌、藏戏等的演唱风格以其独特的高原唱法加以复唱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才旦卓玛版的《北京的金山上》演唱基本上都是先汉语后藏语各唱一遍,很多热爱此曲的内地普通民众为了更好的学唱这首歌曲,自觉的在歌词上标注藏语发音,间接的学习了一下藏文,尤其是 “巴扎嘿”三个字,印象尤为深刻。直到今天,这首经典的藏族歌曲依然经常出现在各种的官方演出中,这首歌的歌词为: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的心儿照亮,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哎,巴扎嘿,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泽东思想哺育我们成长,翻身农奴斗志昂扬,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颂歌献给毛主席颂歌,献给中国共产党,哎,巴扎嘿。北京的金山上光茫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翻身农奴的心照亮,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哎,巴扎嘿,北京的金山上光茫照四方,毛泽东思想哺育我们成长,翻身农奴斗志昂扬,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颂歌献给毛主席,颂歌献给中国共产党,哎,巴扎嘿。
仔细揣摩这首歌曲,我们会发现它正好无意间凸显了公众形象建设中的一个极其值得关注的现象,笔者叫它“巴扎嘿”现象。巴扎嘿在藏语中只是用于赞美或感叹的词,往往是有关智慧和力量方面的。但由于这首歌的广为传唱,歌词唯一的藏语词汇“巴扎嘿”就成为了西藏公众形象的代表。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这首歌曲本身的影响力,从最初出现在公众眼中到才旦卓玛翻唱,再到今天的各种翻唱,这首歌曲传遍中国且经久不衰,人们对这首歌曲的喜爱程度不言而喻,这也恰为为“巴扎嘿”的流传奠定了基础。二是整首歌词中除了“巴扎嘿”是音译藏语外,其他的都是汉语,对于内地普通听众而言,这个唯一不懂的藏语词汇反倒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加之这个三个字的独特汉语发音,让人们印象更深刻。三是内地普通听众对西藏的了解并不多,藏族歌曲是一个很难得的认识西藏的渠道,而“巴扎嘿”作为内地难得一见的藏文化符号,自然就成了西藏公众形象的代表之一。
二、藏族歌曲的巴扎嘿现象与西藏
公众形象的构建
虽然“巴扎嘿”无法代表西藏文化的全部,但现实必然性的偶然性却让“巴扎嘿”成为西藏公众形象的重要代表。这种巴扎嘿现象意味着一方面是有可能人为的为某一地区塑造一个脍炙人口容易记忆的口号性形象,另一方面这一形象的塑造某种程度上也带有很强的偶然性,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此外,巴扎嘿现象的出现对西藏公众形象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即作为一个不太被广大内地普通民众了解的地方,西藏公众形象或许可以经由一个比较独特的方式得以构建,就如同因其陌生甚至神秘反而容易出现哪怕一个简单的表达赞美的感叹词,也能成为最快速构建西藏公众形象的符号一样。如此看来,西藏公众形象的塑造可以借助网络歌曲这种快速传播的方式来进行,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的中国,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一部好的短片或歌曲所吸引;或者说,我们需要塑造一个更合适的词语或词组,让这个词组能更加真实地体现西藏的真实形象。
巴扎嘿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只有一次,“扎西德勒”在内地的流行也有着类似的原因,不过不是以歌曲的形式。新疆的“亚克西”也是同样的情形,最近在网络上流行的藏语翻唱歌曲“宁都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巴扎嘿现象的翻版,并凭借“快闪”行为艺术和网络视屏火了一把。这一类现象为西藏公众形象的建设指明了一条捷径:条件具备,一首歌曲或许就能塑造西藏的公众形象。
才旦卓玛之后,流传全国的藏族歌曲越来越多,甚至曾经一度出现了藏族歌曲流行的黄金时代。1994内地摇滚歌手郑钧创作并演唱的《回到拉萨》,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藏族民歌气息的感染了一大批内地听众。歌词不仅通过描绘气势恢宏化的布达拉宫、咆哮而又纯净的雅鲁藏布江、巍峨奇丽的雪山,美丽的雪莲花等,将西藏所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呈现在人们眼前,更是将融博大与雄浑、纯洁与美丽为一体的西藏塑造成现代喧嚣都市人念念追求的精神家园,也正是从那时起,内地普通民众开始将西藏与人间净土、精神家园联系起来。后来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因其极度高亢嘹亮的歌声红遍全国,也让内地普通民众一听到《青藏高原》就联想到那遥远而又神秘的西藏。藏族歌手韩红演唱的流传全中国的歌曲《天路》,其流行程度绝不亚于当年的《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首专门歌颂青藏铁路的歌曲,和《青藏高原》一样,也很自然的就让内地听众将这条连接北京和拉萨的天路与西藏联系起来。其他的藏族歌曲如《坐上火车去拉萨》、《亲爱的姑娘我爱你》和《遇上你是我的缘》等都在不同的时期传唱开来,也都无一例外的或多或少塑造了西藏在内地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公众形象。甚至是容中尔甲演唱的代表四川藏族风格的歌曲,也并不影响不了解具体情况的内地听众以他的歌声为基础来构建西藏的公众形象。
总体来看,那些能在全国流行的藏族歌曲整体上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人们对歌词有一点的理解基础,或者歌词本身就是汉语,或者由于听过汉语版歌曲而了解藏语版;二是都带有一定的藏族风格,但主体都是目前的流行唱法;三是歌曲的内容与时代相结合,如《翻身农奴把歌唱》是上世纪60年代歌颂毛主席和共产党,《天路》则是赞美全国援助西藏时期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今天各种情歌也正好符合新一代年轻人的需求;四是在任何时代总能找到极具地域特色的藏族歌曲。在60年代及以前,中国乐坛还能发现大量的流行的地方民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除了极个别有特别历史原因的地方民歌依然传唱外,基本只有少数民族的民歌还能继续在全国流传,藏族歌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出现这一现象的真实原因就是:在内地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快速加剧,地域性文化逐渐越来越表现出同质化的特点,民歌的兴盛也就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前。但是由于西藏隔绝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地域特点依然浓厚,所以直到今天,依然能发现流行于全国的有着浓郁藏族曲风的流行歌曲。
在信息化的今天,藏族歌曲无疑是构建西藏公众形象的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要把西藏打造成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就必须充分发挥藏族歌曲对西藏公众形象构建的积极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藏族 公众形象 西藏 构建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