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涌泉跃鲤

时间:2022-11-03 10:55:05 来源:网友投稿

诗曰: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知事母,妇更孝于姑。这首诗讲的是汉代姜诗与其妻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第十则故事。

“崇德向善,大孝如泉。”在四川省德阳县境内,有一个叫“孝泉”的地方。孝泉之所以叫孝泉,是由于这里出了个“孝”的典型——姜家一门三孝。“安安送米”、“涌泉跃鲤”和“姜诗孝亲”被作为“一门三孝”故事如清泉流芳、化育子孙。民间还创造性地丰富了这一故事,“一门三孝”的美丽传说,在当地流传了一千多年。

东汉时候,四川广汉郡良田万顷,民风淳朴。广汉孝泉地有一姜姓人家,父亲姜文俊,母亲姓陈,家中有一个聪明活泼、文质彬彬的儿子姜诗。姜诗为人正直,深得名人庞盛的赏识,将女儿庞三春许配给他,并向朝廷举荐他。不久,皇上下诏,任命姜诗为江阳县令。姜诗上任后,爱民如子,为政清廉。

几年后,父亲病故,姜诗夫妇侍奉母亲愈加勤勉,体贴入微。庞氏性格贤淑,服侍婆婆,曲心尽意。古代人们吃水大多是由河里和井里汲取,姜诗的母亲身体衰弱,喝了河水之后,常常生病。有一天,老太太叹息着说:“唉,家在河边,只能吃河水。若是住在山边,那就好了,我听说山上的泉水不但清凉可口,还可以治病呢。”庞氏听了婆婆的话,第二天一早就挑着水桶,到山边去寻找泉水。山路十分崎岖,她走了很远的路,终于在山脚找到了泉水,她立即把泉水装进桶里,挑回家中。她用泉水给婆婆泡茶,婆婆喝了泉水,觉得味道甜美,好像病也减轻了许多。从那以后,庞氏每天都挑着水桶去取水。虽然辛苦劳碌,但她心中很高兴。有一天,婆婆说:“我最喜欢的是活鱼,活鱼肉鲜嫩可口。”庞氏听了就常常做鲜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姜诗和庞氏就请来邻居的母亲来作陪。

姜家因为有庞氏这个孝顺媳妇,全家人过得十分幸福和睦。有一次,庞氏取水回来晚了,姜诗的姑姑便从中挑拨,说庞氏的坏话。于是,婆婆就请人做了一个尖底的木桶,让庞氏以后用这个桶跳水。桶底是尖的,装上水后无法放在地上,中途不能歇息,无奈,庞氏只好一路把水挑到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庞氏的孝行感动了上苍,天上的太白金星看到人间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媳妇,便下到凡间,扮作一个老者,他将一根马鞭送给庞氏,告诉她,回去把这根马鞭放在水缸里,以后就再也不用挑水了。庞氏回到家,按照老者说的做了,瞬间只见水缸涌出了泉水,屋外的井里有两条鲤鱼跳跃起来。从此后,庞氏再也不用从远处挑水了,每天都有两条大鲤鱼从井里跳出来,她就把鱼做给婆婆吃。婆婆知道这件事后大怒,把涌泉跃鲤看成妖术,逼着姜诗休了庞氏。姜诗为了孝敬母亲,不明就里将她逐出家门。有位邻居可怜庞氏,找到了白衣庵道姑收留了她。庞氏寄居在庵中,期待有朝一日洗清冤屈。寄居在白衣庵,庞氏仍然尽她一个媳妇的孝道。她白天砍柴,夜里纺纱织布,做针线活,昼夜辛劳,换得银两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姜诗的儿子安安当时只有七岁,知道母亲被休,他担心母亲在庵堂里挨饿,便每天把自己要带入私塾的白米藏在路边的土地菩萨背后,日积月累,安安终于积蓄了一小口袋米,他背上米去看望含冤受苦的母亲。当安安将米送到白衣庵时,庞氏抓起米来,见那米的颜色深浅不一,顿时愤怒地质问儿子。安安只得说出这是自己积攒起来的米。庞氏听后再也忍不住了,抱着儿子痛哭了一场。后来,姜诗弄清楚了事情原委后,将庞氏领回家,一家人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相关热词搜索: 涌泉
上一篇:问题少年 下一篇:另类反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