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息烽县住宅黄胸鼠种群数量监测

时间:2022-11-03 10:0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黄胸鼠种群数量发生动态分析结果可以为该鼠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分析了1986-2015年间贵州省息烽县黄胸鼠种群数量调查数据,总结了其季节性及年际种群数量动态。结果发现,在息烽县,黄胸鼠主要栖息于住宅区,作物区仅有零星分布。期间共捕获黄胸鼠938只,总捕获率为1.07%,住宅区黄胸鼠占总捕获鼠数的15.20%,不同年度间其群落占比为1.14%~32.49%,变化差异极显著。从季节性捕获率看,种群数量夏季(6~8月)最高,总平均捕获率为1.32%,其中7月捕获率为1.55%,是全年最高点。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最低,总平均捕获率为0.66%,其中1月数量最低,平均捕获率为0.49%。

关键词:黄胸鼠;种群数量;发生动态;贵州息烽

中图分类号:Q958.1;S443.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17)02-0070-04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b.2017.02.015

Abstract:Analysi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of Rattus flavipectus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its forecasting and management. We analysed the monitoring data of Rattus flavipectus in Xifeng County from 1986 to 2015 and assessed the monthly and annual variations in the population siz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attus flavipectus was mainly trapped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seldom in the crop area. A total of 938 Rattus flavipectus were trapped during this period from the total of 87633 snap-traps, accounting for 107% of successful trapping.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four other rodent species were also trapped. The percentage of captured Rattus flavipectus was 1520% in all rodent species trapped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annual population proportions of Rattus flavipectus among the all captured rodents, varied between 114%~3249%. Seasonal population variation showed a single-peak type and the highest number occurred in summer (from June to August). The average yearly trap rate was 132%, with the highest trap rate of 155% in July and the lower trap rate of 066% in winter (from December to January), and the lowest trap rate of 049% in January.

Key words:Rattus flavipectus; population dynamics; Xifeng County

黄胸鼠(Rattus tanezumi)的分布属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型,东洋界种类[1],其发生分布较为广泛,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至长江流域地区,北方部分省区也有分布,国外仅在东南亚有分布[2-5],贵州省各县(市、区)均有分布[6]。该鼠以家栖为主,在华南各省和西南地区常为住宅区的优势鼠种[7-10],是贵州省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2546%,也是贵州省部分地区农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18.51%[11],在息烽县家栖鼠中占1514%[12],每年对农业生产、食品行业、畜牧饲料业等均造成一定损失,同时已知人类有10余种传染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恙虫病、鼠咬热、肠道传染病、血吸虫病等的传播与黄胸鼠相关[5。13-16]。有关黄胸鼠种群数量发生规律的研究,目前国内报道不多,有福建莆田[7]、湖南洞庭湖[17]、云南耿马[16]、云南臨沧[18]进行了一些研究报道,贵州省先后有岑巩[19]、关岭[20]、三都[21]开展过部分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黄胸鼠种群数量发生规律,丰富我国黄胸鼠种群生态学资料,笔者利用1986~2015年贵州省息烽县342月(次)鼠情监测种群数量资料,分析其种群数量发生变化规律,给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

研究材料来源于贵州省息烽县住宅区黄胸鼠历年监测资料,调查时间为1986~2015年,共30年,累计调查月份342月(次)。

1.2调查地点

监测调查点设于息烽县永靖镇下阳朗、阳朗、新萝村一带,海拔1100~1200m,年均气温138℃,年降雨量1168mm,无霜期260d,以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作物为主。调查范围面积为550hm2,含5个村30个村民组600余户住房,房屋以砖混结构为主,占85%,部分石墙、土墙结构及猪牛圈占15%,室内贮粮条件一般。

1.3调查方法

鼠情调查方法为夹夜法,调查工具采用7cm×17cm木板鼠夹,每月调查1次,置夹时间为每月上中旬(5~15日)在监测点住宅区内布放鼠夹200个以上,按15m2房间置夹1个,花生仁为诱饵,对每月所捕获的黄胸鼠标本进行统计,鉴定种类,逐一进行外部形态测量,解剖观察繁殖状况。以捕获率表示其种群数量(鼠密度),其计算公式为(捕鼠数/置夹数)×100%。

2结果与分析

2.1种群组成比例

1986~2015年贵州省息烽县在监测点住宅区生境共置夹数量87633个,捕获各种鼠类6171只,总捕获率为7.04%,鼠种类经鉴定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共计5种,即黄胸鼠(Rattus tanezumi)、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小家鼠(Mus musculu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鼩鼱(Crocidura suaveolens),其中,黄胸鼠938只、占总鼠数的15.20%,各年度间种群组成比例变化较大,在1.14%~32.49%(表1)。黄胸鼠在我地主要栖息于住宅环境中,旱地耕作区、稻田区捕获黄胸鼠数量极少,为零星分布,仅占总鼠数的0.05%。

2.2种群数量发生动态

2.2.1不同年度种群数量变化分析不同年度间黄胸鼠种群数量变化,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18.50,P<0.01)。1986~2015年调查结果,30年间总平均捕获率为1.07%,最高年份为1986年,平均捕获率为3.22%,最低年份为1991年,平均捕获率为012%(表1),相差达2683倍。1987年后连续几年息烽县开展了城镇、农村大面积灭鼠活动,黄胸鼠种群数量一直处于低鼠密度状态,年平均捕获率在012%~0.92%之间,1995年后鼠密度回升至226%,2003年后鼠密度又开始下降,至2015年鼠密度下降到最低,年平均捕获率为016%。

2.2.2不同月份种群数量变化分析不同月份黄胸鼠种群数量变化,以7月份种群数量最高,平均捕获率为155%,1月份最低,平均捕获率为049%,最高月与最低月相差316倍。全年种群数量出现3个高峰期(即三峰型曲线),分别在5月、7月、9月,平均捕获率为145%、155%、133%(图1),1~2月为种群数量低谷期。

2.2.3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变化分析不同季节黄胸鼠种群数量变化,以夏季(6~8月)种群数量最高,总平均捕获率为132%,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最低,总平均捕获率为066%,两季节之间种群数量相差为2倍,其次为秋季(9~11月)和春季(3~5月)总平均捕获率相近,分别为113%、112%。

3结论与讨论

1986-2015年在住宅区调查结果,黄胸鼠占总鼠数的1520%,各年度间种群组成比例在114%~3249%;不同年度间黄胸鼠种群数量变化较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总平均捕获率为107%;不同月份黄胸鼠种群数量变化以7月份最高,平均捕获率为155%,1月份最低,平均捕获率为049%,全年种群数量出现3个高峰期,即在5月、7月、9月,平均捕获率为145%、155%、133%,1~2月为种群数量低谷期;不同季节黄胸鼠种群数量以夏季(6~8月)最高,总平均捕获率为132%,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最低,总平均捕获率为066%。

关于黄胸鼠种群栖息分布及种群组成比例,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据张美文等[17,2]研究报道,黄胸鼠在我国主要分布华南至长江流域地区,北方仅部分省区陕西、甘肃、宁夏有分布,一般以家栖为主,在野外栖息数量较少,而西南地区云南、广西等地室内野外均有大量分布,皆为优势种群,在野外栖息的比例南方比北方要大。贵州息烽黄胸鼠主要分布于住宅区,在三大家栖鼠中仅占第三位(占1514%)[12],与我省岑巩在家栖鼠中占9323%[19]为绝对优势种不同,以家栖为主,在野外数量较少,与其他地区如榕江(占6130%)[23]、关岭(占6035%)[20]、三都(占6363%)[21]等地黄胸鼠主要大量栖息野外,在野外的比例较大,是农田区优势鼠种。

关于黄胸鼠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由于受生态环境条件、气候条件、食物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地黄胸鼠全年数量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和次数不尽相同。贵州息烽黄胸鼠全年种群数量出现3个高峰期(即三峰型曲線),分别为5月、7月、9月,与湖南桃源、汉寿全年出现3个高峰期相似[17];多数地区出现2个数量高峰期(即双峰型曲线),我省的关岭高峰期出现时间在4月、8月[20],三都在6~7月、10~11月[21],岑巩在7~8月、11月[19],省外云南耿马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在5月、11月[16],云南临沧地区在5~6月、9~11月[18],而福建莆田地区则在12~1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期(即单峰型曲线)[7]。与当地其他鼠种种群数量高峰期相比较,褐家鼠出现3个数量高峰期,在3月、7月、10月[24],小家鼠也出现3个数量高峰期,在4月、7月、10月[25-26],黑线姬鼠则出现2个数量高峰期,在6~7月、9~10月[27-28]。

参考文献:

[1]张荣祖. 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杜,1979:62-70.

[2]寿振黄. 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62:242-246.

[3]汪诚信,潘祖安. 灭鼠概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92-196.

[4]马勇. 中国有害啮齿动物分布资料[J]. 中国农学通报,1986(专辑6):76-82.

[5]黄文几,陈延熹,温业新. 中国啮齿类[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38-141.

[6]杨再学. 鼠害的发生与可持续治理[M]. 贵阳: 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87-92.

[7]洪朝长,陈小彬,陈学榕,等.莆田地区黄胸鼠种群动态和繁殖生态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2,3(1):27-31.

[8]黄广信,林明霖. 海南岛啮齿动物种类及其分布[J].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1987,3(1):53-54.

[9]曾标成. 雷州半岛鼠形动物的演替[J].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1989,5(2):105-106.

[10]粱俊勋,黄汉宏,李堂. 桂西山地南缘农区小型兽类及其群落特征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3,6(2):75-82.

[11]杨再学,松会武. 贵州省鼠情监测网十年监测结果分析研究.I鼠种组成及地区分布[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6,7(1) :42-44.

[12]潘世昌,李梅,宋致书. 息烽县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J].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8):59-61.

[13]董聿茂. 浙江动物志[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0-82.

[14]杨光荣,王应祥. 云南省啮齿动物名录及与疾病的关系[J].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1989,8( 4):222-229.

[15]王祖望,张知彬. 鼠害治理的理论和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8- 53.

[16]李秋阳,朱素娥,杨金荣,等. 耿马县黄胸鼠发生规律与防控研究[J]. 植物保护,2010,36(6) :112-116.

[17]张美文,陈安国,王勇,等. 长江流域黄胸鼠生物学特性观察[J]. 兽类学报,2000,20(3):200-211.

[18]黄建国. 黄胸鼠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4(6):12.

[19]雷邦海,松会武,黄乃锦. 黄胸鼠种群繁殖研究初报[J]. 贵州农业科学,1987(1) :6-8.

[20]潘会,周显明,杨全怀,等. 关岭县黄胸鼠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变化规律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7):276-277.

[21]兰秋明,莫光斌. 三都县稻田黄胸鼠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 植物医生,2003,16(2) :8-9.

[22]张美文,郭聪,王勇,等. 我国黄胸鼠的研究现状[J]. 动物学研究. 2000,21(6) :487-497.

[23]松会武. 黄胸鼠云南亚种研究報告[J]. 贵州农业科学,1981(6):20-26.

[24]李梅,潘世昌. 息烽县褐家鼠形态特征、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2):119-123.

[25]潘世昌. 小家鼠的种群动态和繁殖特征[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0,19(1):25-29.

[26]杨再学,潘世昌,金星,等. 黔中地区小家鼠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预报模型[J]. 植物保护学报,2006,33(4):428-432.

[27]潘世昌,张雪琼,张朝仙,等. 农田黑线姬鼠的发生规律及治理技术[J]. 贵州农业科学,2003,31(2):16-19.

[28]杨再学,金星,郭永旺,等. 贵州省不同地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5,34(1):13-17.

相关热词搜索: 息烽县 种群 监测 住宅 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