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消费者角度的绿色建筑舒适性分析

时间:2022-11-02 16:35:06 来源:网友投稿

提要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毋庸置疑是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但我国的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初始投资成本要比传统建筑高,绿色建筑的推广一直举步维艰。绿色建筑首先要解决的是舒适度。各国关于舒适性方面的评级标准,除了澳大利亚是消费者都可以去判断是否是绿色建筑外,其他国家均是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判断的。绿色建筑具有外部性,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得到了更好的舒适性,但也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并且这些成本最终由消费者买单。本文认为应该从消费者角度了解绿色建筑中哪些是他需要的舒适性,并且愿意为这个舒适性支付费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舒适性;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5年出台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2006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表明,绿色建筑有广阔的前景,但是我国的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毋庸置疑是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但由于绿色建筑由于采用了各种生态节能技术,其初始投资成本高要比传统建筑高5%~10%,绿色建筑的推广一直举步维艰。绿色建筑建设的盲目:一是盲目追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高档次、全覆盖,造成系统完成后不能够充分利用或置之无可用,导致投资的浪费;二是开发商追求建筑的销售过程中的“卖点”,各种智能化系统都要上,但都是浅尝辄止,未能真正达到满足实际的应用效果。而绿色建筑的首要目标是为使用者创造舒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它不一定是豪华的,但必须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是低能耗的。同时,人居委提倡的绿色节能建筑理念是“首先要解决的是舒适度”。

二、国内外现状

从国内外关于绿色建筑评级标准来说,各国关于何为绿色建筑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系统)、绿色建筑挑战(GBC),美国的LEED等,我国《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绿色建筑要求的重点,比较偏向于对外界环境冲击的考量,包括在环保与能源资源方面的要求,此部分可与先进国家相媲美。不过,在室内有关居住环境方面的要求着墨较少,尤其是室内空气品质部分,国内目前的状况有非常多的问题,但是在绿色建筑评估手册内尚未有较具体的规定,并且各国关于舒适性方面的评级标准,除了澳大利亚是消费者都可以去判断是否是绿色建筑外,其他国家均是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判断的。

三、文献综述

从文献方面来说,有个误区是把热感觉和舒适感视为统一概念,只考虑了有关热感觉方面的因素。近来研究表明,除热因素外,眩光、噪声、空气新鲜度等都对人体舒适感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热舒适仅仅是人体总体舒适感的一个方面。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有关舒适性指标被提出,如著名的PMV等。但大多数指标只适用于温湿度环境大体处于稳态的人工室内环境,对于非稳态占主导地位的室外环境并不一定适用。也有采用标准有效温度SET3作为室外舒适性指标进行动态的热舒适性研究。由于室外环境的复杂性,至今该研究领域的成果还不多,没有全面考虑生理和心理的因素。

综合以上,缺乏的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去了解绿色建筑中哪些给消费者提供了他的舒适性,并且他愿意为享受的舒适性买单。

四、目的

绿色建筑具有外部性,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得到了更好的舒适性,但也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并且这些成本最终由消费者买单。消费者认为绿色建筑中哪些是他需要的舒适性,并且愿意为这个舒适性支付费用。

五、从消费者角度进行绿色建筑舒适性分析的建议

目前,国际上所倡导的绿色建筑,除了强调对外界的环保,要求从建筑本体中,寻求一种低成本、建材可回收,且在建造过程中,对地球环境影响最低的建筑方法之外,也同时要求能兼顾到室内居住环境的品质,包括居处的舒适性与健康需求等。由国内所颁布的针对绿色建筑评估的七项指标来分析,目前国内绿色建筑要求之重点,比较偏向于对外界环境冲击考量,包括在环保与能源资源方面之要求,此部分可与先进国家相媲美。不过,在室内有关居处环境方面的要求着墨较少,尤其是室内空气品质部分,国内目前的状况有非常多的问题,但是在绿色建筑评估手册内尚未有较具体的规定。一般人平均每天约有八成的时间在室内活动,基于室外噪音问题,以及装设空调系统后,节能的考量,现代的大楼都很重视气密性。由于室内使用的装修与粉刷材料,大多属于化工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均会释放出一些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气体,但是所有这些评价指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热感觉和舒适感视为统一概念,只考虑了有关热感觉方面的因素。

关于室内舒适性,其形成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呼吸性的外围护结构系统;中央新风系统(无灰尘污染);空气净化系统;考虑过敏患者的舒适性;为客户单独提供的健康计划和室内温度指标;室内防辐射系统。

时间节约舒适性指标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自动窗户玻璃、外围立面清洁系统;地面自动清洁系统;建立厨房清洁计划;设立墙体内换洗衣物投掷井;中央除尘、吸尘系统。

智能舒适性指标包括:自动防盗门装置系统;自动警报系统;语音对讲系统;利用再生能源的供热系统;网络、电话、电子设备集成系统。

休闲舒适性包括:阳光房;桑拿房;室外休闲区;冬天花房、及其他按个人需要。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包括: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其他国家也积极致力于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如英国的建筑研究机构环境评价方法(BREEAM);美国的环境评估工程(EVE)和能源与环境设计向导(LEED);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加拿大的建筑物环境性能评价准则(BEPAC)和绿色建筑挑战(GBC);英国等国家的可持续项目建设与评价(MFI)、日本政府和学术单位建立的日本地区建筑环境综合评估指标(CASBEE)等。在我国,目前已有的评估工具最新的有国家建设部于2005年10月份出台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为《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提供评价标准的于2006年6月份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另外,还可以借鉴的评价体系有:《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香港地区建筑环境评估法》等。

笔者建议,可以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消费者角度了解绿色建筑中哪些是他需要的舒适性,并且愿意为这个舒适性支付费用。模糊数学是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控制论专家Zadeh提出的,它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事物的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所谓模糊性事物,是指那些边界不清晰的事物,这种边界不清是由客观差异的中间过渡性所引起的划分上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世界上的万物千差万别,形形色色,除了确定性的事物或者概念外,更广泛的是不确定的事物和概念。将模糊理论用来解释这些问题,随着各评判函数系数的确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体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建筑师、建筑热物理工作者、空调技术人员等多学科专家合作的结果,使得这种模糊评判更加合理化。

所谓模糊评判,就是根据给出的评价标准和实测值,经过模糊变换后对事物作出评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因素较多、相互影响难以定量确定的情况。模糊综合评判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给出备择的对象集:X={x1,x2,…,xi};②找出因素集:u={u1,u2,…,un};③找出评语集:v={vl,v2,…..,vn};④确定评判矩阵R;⑤确定权矩阵A;⑥由A·R进行评判,按序择优,得评判结果。

其中,根据确定的因素集u将权重集表示为:A={a1,a2,a3,a4…}。其中,1为u1的重要性系数;2为u2的重要性系数;3为u3的重要性系数,等等。具体的确定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德尔斐、专家调查法和判断矩阵分析法。前两种主要是考虑专家的意见,后一种是考虑居住者的意见,各有利弊,应当针对具体环境做出具体的分析。

六、结语

本文旨在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关注绿色建筑的舒适性,只有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消费者才肯为此买单,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导则[J].住宅科技,2006.4.

[2]王有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点[J].建筑科技,2006.7.

[3]王长庆,龙惟定.绿色建筑技术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5]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Homepage,available at http://www.bre.co.uk,2004.

[6]沙凯逊.成本与价值:绿色建筑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03.22.3.

[7]杜楠,吴贤国.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评价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L.巴赫基著,傅忠诚译.房间的热微气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9]范存养.热舒适评价指标PMV及其实际应用[J].暖通空调,1993.3.

[10]沈晋明.西德人体舒适性研究概况[J].暖通空调,1993.4.

[11]许钟麟.空气洁净技术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2]Hancock P A,Pierce J O.Combined effects of beat and noise on human performance.American Industrial Hygiene Association Jaurnal,1985.46.

[13]俞峰,沈建海.浅谈住宅小区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管理.

[14]袁旭东,甘文霞,黄素逸.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方法[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

[15]唐蕾,千桦.室内视觉环境的舒适性研究(8点)[J].室内外环境设计,2005.2.

[16]钱玮,唐鸣放,郑怀礼.城市户外热环境的舒适性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2.24.

[17]朱岳梅,姚杨,马最良,刘京.室外环境热舒适性模型的建立[J].建筑科学,2007.6.

[18]Gagge AP,Fobelets A,Berglund LG.A standard predictive index of human response to the thermal environment[J].ASHRAE Transactions,1986.

[19]白振宇.在满足热舒适度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J].林业科技情报,2002.

相关热词搜索: 舒适性 角度 消费者 建筑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