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建筑数千年以来,均以木结构居多,重要工程很少见砖石结构。随着清末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建筑在中国逐渐开拓市场,又因留学生归国,西式建筑开始流行,并在明国初年兴盛起来。之后的建筑师,以采二者之长,成一家之体为己任。时至今日,这些民国建筑仍然是中国建筑中,中西结合的典范,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关键词;民国建筑;中西结合;钟楼;云南大学老校区
云南大學老校至今保留着许多民国时期的建筑,它们是中西建筑结合的典型作品。且建筑风格与梁思成先生主导的“大盖帽”样式一派大相径庭,属另一派别。因此云大老校区的民国建筑放在中国建筑史上,仍存有一席之地。
去到观瞻时,正值楼顶钢架整修,未能一窥全貌。此钟楼主体为砖石结构,塔顶为钢架结构。整体视觉效果简洁,庄严,厚重。该建筑于1955年兴建,由姚瞻教授设计。钟楼风格以西式建筑为蓝本。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元素经变形,改良,最后融合形成了云大钟楼这一中西合并建筑。
不同于古希腊时期就形成的以雕塑为主要装饰元素的西方建筑,中式传统建筑鲜有以雕塑作为外墙装饰,而是多用平面图案和颜色搭配来丰富建筑的外观。因此从外轮廓上来看,中式建筑多直线,且概括简单。而西方建筑的剪影中,细节的形体变化则要更多些。中国传统建筑似乎更愿意把复杂的结构置于室内空间——藏起来,而不是让人直接看到它的复杂。这应该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反应和体现。
钟楼的整体风格充分体现了中西合并的特点。它的外面轮廓接近直线,透着简单与理性;建筑的色彩并不丰富,是通体的砖石本来的石灰色。平面基本无装饰,且砖石的原本质感外露,平面上只有简单的直线元素来区分上中下三段不同的区域,丰富视觉感官。建筑整体效果方正且高大,视觉效果近似纪念碑。实用性与威严,庄重并存。
钟楼上段在整体建筑中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当人仰视的时候,由于透视的缘故,会让钟楼的高度在视觉效果上拉长,变得更加高大,有压迫感。钟楼的整个上段墙面较平滑,因此需增加装饰来丰富构成。顶端以古希腊梁板结构的样式为原型,并添加了中国榫卯结构的元素作为装饰。而下半部分又以古罗马券柱结构元素为蓝本并加以简化。券柱结构上方的柱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横线元素作为隔断。拱券中间大,两边小,但差别不大。因此在视觉感受统一中加了小变化,使得建筑的节奏感,韵律感得以体现。
钟楼的中段,在整个钟楼的比例中占比最大,外墙未涂灰泥,因此视觉效果较之上,下两段较为粗糙。粗糙的表面会给人以侵略性和不安全感。比例的巨大使得这种感受得以加强,整个钟楼的威严和壮美再次得到加强。钟楼中段每面竖直排列着狭长的凹槽,每个凹槽中有五个狭小的窗子,这个凹陷下去的长条结构正处在整个建筑的中线上,除了丰富视觉更使得仰视建筑时的纵深感加强,有着视觉引导的作用。这与多利安柱式柱子上的凹槽是同样的作用和原理。凹槽中窗子有着钟楼内采光的作用,但由于窗子陷入墙面中切狭窄,采光的作用极其有限,它的存在更多的是在内外空间的沟通和观者感受上的作用。不同于宽敞明亮的窗子,狭小的窗子让内外两个空间的沟通大大减少,它给人的感觉是军事防御性的,是有神秘感的。建筑的庄严再次得到了加强。
钟楼中段
钟楼的下段风格上是上段的重复,但结构更为简单,少了顶部的较为复杂的装饰结构,并取消了券柱结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门。而这方正的形状和外观与中段凹槽和窗子的组合极为相似,这显然是对中段结构的延续。因此,我们可以把下段的设计看成是整个钟楼的总结。这部分的顶其实与中部和上部同样有锐利的棱角,但因观者角度的不同,这部分的视觉效果让人更觉锐利,冲击性更强,冲击性更大。因此这部分气场更强,为了整体结构的均衡感,这部分在比例上需要缩小,丰富性需要减弱。于是它较之上段随大但远不及中段,较之中上段都要简洁。
各部分取少部分元素再重新整合,各个部分的关联由此形成而个部分的变化又使得整个建筑富有韵律,有了音乐的美感。“一切艺术都终会指向音乐。”钟楼在他的实用性里放射出了庄严,巍峨的旋律。
钟楼下段
参考文献:
【1】梁思成 著 《中国建筑史》[M]西北文艺出版社 2005年5月出版16页
【2】贡布里希 著 《艺术发展史》 [M]范景中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9年11月出版 99页
【3】 《西方建筑史》
作者简介;
杨若一 (1992), 女, 汉族, 山东籍,在读硕士,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史论
相关热词搜索: 云南大学 简要 民国 建筑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