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时间:2022-11-02 13: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建筑承载并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它既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尤其是在发展迅速的今天。但实际上,我们却忽略了建筑本身最实质的内容,那就是材料和建造。房屋的设计是发自建筑师内心的,但见之于实体依赖的却是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本文以砖这种传统建筑材料为例,简单说明了建筑材料的运用对现代建筑设计与建造的意义与影响。

【关键词】 建筑材料 现代建筑 建造 传统

建筑承载并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它既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尤其是在发展迅速的今天。从进入大学学习建筑设计至今,我们一直都在学习、探究建筑设计,不断地在设计手法、建筑空间、建筑文化、建筑艺术、建筑造型、建筑环境等等方面之间徘徊,但实际上,我们却忽略了建筑本身最实质的内容,那就是材料和建造。

简单地来讲,建筑就是使用各种建筑材料来建造房屋。房屋的设计是发自建筑师内心的,但见之于实体依赖的却是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对于建筑材料的了解,国外的许多建筑师要比我们好很多。

近期,阅读了《世界建筑》2012年第9期中对2012维纳博艮砖筑奖的介绍,唤起了我对砖这种传统建筑材料的许多回忆与感慨。

砖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8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开始出现最早的土砖,一直发展到如今的各种强度、型号、形状的烧砖,砖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在房屋的建造活动中应用已十分广泛。

新疆国际大巴扎建筑群采用的是伊斯兰建筑风格,在建造中,摒弃类似舞台布景式的做法,运用了传统的磨砖对缝工艺,同时将现代公共建筑中常用的饰面做法引入,共同表现建筑的空间感,使光影关系富于变化。大巴扎建筑群在具备了现代建筑应有的功能的基础上,既富有现下的时代感,同时还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它所特有的民族特色,表现出的地域文化,都对整个中亚及中东地区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始于两河流域的工艺砌砖墙工艺,延至中亚而达到其技艺的顶点,如新疆的库车大寺、吐鲁番的额敏塔都是这种工艺的典型代表作品。因而,在大巴扎的设计中,外墙便采用了工艺砌砖,只是因考虑到建筑的耐久性及材料可能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了耐火砖来进行砌筑。由此而形成的墙面,具有丰富多变的色泽和材料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厚重的肌理感,同时,砖的凹凸排列形成图案,极具强烈的立体光影效果。

在当代的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砖建筑并不多,宁波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其中,极具影响力与冲击力的便是宁波博物馆的立面处理,即“瓦爿墙”。它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有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大多都是源于宁波旧城改造过程中遗留的旧物,尤以青砖的数量最多,而不少青砖上,还镌有铭文。这些旧砖多产自明清、民国等时期,甚至还有少量砖是产于汉晋时代的,具有历史信息。初次之外,在传统建筑中用来压脊的较大的龙骨砖,略微起拱,与青砖一起拼砌,错落有致。而龙骨砖与零碎的瓦片和缸片一起,又可以组成“装饰图案”来丰富外墙。据相关人员介绍说,博物馆的瓦爿墙中,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的旧砖旧瓦,而整个瓦爿墙的面积是1.3万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宁波博物馆回收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同时,这片瓦爿墙也表达了“对时间的诗意体验”,并从某种程度上见证了已经消逝的历史,使参观者们更能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武汉市的楚河汉街也是为数不多的应用了砖材的近现代建筑群之一。楚河汉街地处武汉市武昌区东湖与沙湖连通之间,规划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按照文化、旅游、商业、商务、居住五大功能规划设计。较为特别的是,汉街上的建筑物大多采用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与欧式的建筑风格,其中,主体采用的是民国建筑风格——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精致的砖砌线脚、乌漆大门、铜质门环、石库门头、青砖小道、仿古木漆窗户……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了一百年前。

由此可以看出,砖这种最古老、最普通的建筑材料,在充斥着钢筋混凝土、玻璃、各种轻质高强的合成材料的今天,依然可以保有它独特的魅力,用它朴实、自然而富有内含的特质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崔恺,感悟砖·建筑,世界建筑,2012年第09期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建筑材料 现代建筑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