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乳业的关注上,人们的视线从未从“蒙牛乳业”中离开半步,8月29日,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牛根生辞去旗下子公司——内蒙古蒙牛董事长,转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接替牛根生位置。
牛根生自从在呼和浩特市西边40公里处呼啸而起之后,一直成为乳业领域里被视线追逐的人物:套现风波、老牛基金、与KKP合作、中粮入股……一系列运作之后,牛根生选择离开蒙牛的主舞台。
但这决不是黯然的解甲归田,而是牛根生携带锐利的武器继续开疆拓土——这个继续拥有蒙牛乳业263533393股权益的亿万富豪和老牛基金的控制者,执牧牛之鞭,或许成为乳业整合运动的新开始。
牛根生回归继续“放牛”
老牛慈善基金,是由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在2004年12月在呼和浩特注册成立。2007年底,“老牛基金会”投建了“老牛投资”,该机构目前最大一次投资就是重组现代牧业。
在蒙牛集团总部旁边,蒙牛巨资打造了一个成为旅游资源的完美的现代牧场,从目前来看,这似乎是牛根生大规模在中国适合奶源地复制它的试验田。
在8月29日蒙牛公告发出的第二天,蒙牛新闻发言人姚海涛表示,牛根生辞去子公司董事长职务,转任母公司董事会主席,有助于其专注于对中国乳品行业以及蒙牛集团发展的全局思考和宏观战略,这将更加有利于蒙牛的长远发展。
对于姚海涛这番话,有人猜测,老牛基金会参股的现代牧业有可能成为牛根生奋斗的一个全新战场。
目前现代牧业的主要股东有KKR、老牛慈善基金、蒙牛集团等。现代牧业主要为蒙牛集团提供原奶。自2005年成立以来,现代牧业已在全国安徽、山东、张家口、内蒙古、四川等地建立7个万头规模的奶牛牧场,而目前在建的牧场还有4个。
现代牧业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奶牛业公司,原奶的总生产能力超过15万吨/年,公司未来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中再构建20至30家大型农场。
根据蒙牛与中粮合作的约定,“蒙牛增发10%新股的资金将重点用于建设奶源,特别是投资参股建设一些大型现代牧场。”
据了解,蒙牛自建奶源的比重仅仅占其产量的20%。“蒙牛已经合作、参股建设9座万头以上规模超大型牧场,另一方面推动现有的奶站、小区向大规模的牧场进行转型,目前蒙牛源自现代化牧场小区的原奶已经超过60%,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姚海涛表示,“但这与国家规定的‘2011年10月前,乳制品生产企业自产生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作为行业领导者,蒙牛必须在奶源建设上走在行业的前列。”
乳业在一年前的“9·11”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一改“轻奶源”的思路,开始从上游溯源进行产业链改造。有分析者认为,重视奶源建设,盈利能力提升、降低隐性成本、品牌形象修复,是占据将来乳业江山的关键所在。
“牛根生借助中粮在全国农业系统的霸主地位,骑上蒙古马去做为蒙牛圈地的‘成吉思汗’而已。”一位乳业公司的高管昨日对记者说。此前不久,由蒙牛集团与江苏省连云港市绿缘牧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3000头奶牛场项目刚刚正式开工奠基。
蒙牛VS伊利:大牧场还是奶联社
除了南半球的优质奶源带,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因为拥有辽阔的土地,拥有六大优质奶源地带。可惜的是,中国乳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优质奶源地带松散的奶源管理,给中国乳业造成了致命一击。
三聚氰胺爆发伊始,以蒙牛、伊利为首的本土巨头誓言要加强乳业产业链的改造,尤其是上游。与蒙牛打造“大牧场”思路不同的是,伊利主张的是“奶联社模式”,即由企业搭建技术、管理、现代化设施设备和资金平台,吸纳奶农现有奶牛以入股分红、保本分红、固定回报、合作生产等多种形式入社,并获取回报的奶牛养殖合作化产业模式。推行这种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一体化奶牛养殖模式,可以提高奶牛产量和原奶质量,实现了社会、奶农、企业的多方共赢。
有分析师认为,和集约型的大规模牧场模式相比,奶联社模式更符合中国奶农众多、分散养殖的现实条件,既能够保证原奶的质量安全,同时也能兼顾奶农、乳企等多方面的利益,也便于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在此模式下,不仅使公司可以把控从养奶牛到挤奶的全过程,也使奶农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这个模式下,从根本上杜绝了投机的行为。
去年,本土化程度最高的外资奶粉生产商雀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中国生产的奶粉将仍坚持“收散奶”,但会加强收奶流程和对奶质的监控。
据分析,在整个乳业产业链中,奶源是极为脆弱的一环。投入奶源建设的庞大投资,让许多乳业望而却步——我国奶源环节相对弱势的表现在于散养奶农,奶源分散,单产水平低。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1-5头奶牛规模的养殖户49.7万户,占全国养殖户总数的81.74%,提供30.83%的原奶量。而21头以上奶牛规模的牧场仅占全国养殖户数的3.08%,提供了49.83%的原奶量。据了解,我国原奶50%以上通过“农村散养-奶站-企业”流通。
“全国只有不到10%的牛奶是来自牧场,剩下的90%以上都是来自奶农。”一位行业分析师说。
显然,当前对集约化程度很低的中国乳业,不可能一下子就摆脱亿万奶农提供原奶的状况,但是向大牧场进军的号角已被牛根生吹响。
走新西兰大牧业模式
以新西兰的fonterra公司为例,该公司将大型牧场纳入公司经营范围,建立了一个从乳业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完整的乳品生产产业链。公司的大型牧场的生产者也就是奶农是公司的股东,但由于公司从事的是规模较大、附加值较高的各类高品质的奶制品加工,公司的奶农是公司的原奶供应商,公司整体的收益是企业的首要目标,所以公司能够获得相对较为价廉物美的原奶供应,同时奶农还能从公司的补贴和利润分配中获得收益。
如此看来,牛根生转而经营现代牧业,似乎摇身一变成为专为蒙牛提供原奶的“大奶农”。但相比加工行业的竞争惨烈,上游原奶生产似乎旱涝保收,因为原奶的销路不愁(全部供蒙牛集团)。
饮料行业也有类似案例,从朱新礼曾经决定退出汇源的经营去种果树可以看出,在中国要经营一个品牌难度巨大,乳业之所以迅速成就蒙牛、伊利几大巨头,都是经过一轮轮价格战洗牌后形成的局面。但同样,过度追求市场份额,过度炒作使这些企业对食品行业的命根——上游原材料的安全性失控,从而导致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
牛根生的选择令人深思。
“圈奶运动”轰然展开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众多乳业巨头终于意识到“得奶源者得天下”,强大的营销能力在食品行业还不是最重要的,安全的上游资源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命根。综合众多券商报告,均有一个重要结论,未来乳业的整合,将从上游开始。而谁控制了优质奶源地,谁就能得到市场先生的青睐。
据了解,我国有6大黄金奶源带:内蒙古奶源带、东北奶源带、河北奶源带、新疆奶源带、四川奶源带和济南奶源带。目前在这些优势奶源地中占有较大优势的企业是蒙牛和伊利。
据蒙牛发言人姚海涛介绍,目前蒙牛已经在全国拥有了9个万头以上的超大型牧场,还将在未来几年投入20亿-30亿元,参股、合作建设现代化大型牧场数目达到20-30个。“中粮加入不仅进一步增加了蒙牛的现金流,也将加速蒙牛现代化牧场的建设。”
伊利已拥有不同规模的优质牧场800多个;2006至2008年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已投资27亿元自建或合建牧场;未来大力扶持奶联社工作的建设,到今年年底将有20个新的奶联社投入使用。伊利养殖规模达1.5万头的大型牧场在呼和浩特竣工。
此外,二线品牌乳业中,飞鹤欲在5年内投资40亿元建设10个万头国际标准化示范牧场;完达山已经完成了13亿用于兴建奶源基地和新的液奶及奶粉工厂,未来几年投入总量将突破40亿元;新希望乳业计划自有牧场建设完成后,自产奶量要达总收奶量30%(现10%),合作牧场奶量占比要达到50%(现25%),自有奶站收奶维持20%;三元在大规模整顿三鹿奶源,提高奶牛养殖场规模,向石家庄地区派出大批技术人员,2009年内实现石家庄地区25万头奶牛全部进养殖小区。
从这场重金投入牧业建设的战事中看到,他们角斗的战场集中在中国最主要的奶源地带。而依托新晋蒙牛的中粮集团在农牧产品主产地的优良资源。
事实上,牛根生出走蒙牛之路,是早就铺设好的一条进军大道。6大奶源黄金地带,同时也恰恰是中粮集团农牧商业最集中的领域。
圈奶仍困难重重
但是中国乳业的圈奶运动也面临着诸多的瓶颈:中国自然条件导致原奶成本较高,易受国际低成本原奶冲击。中国的土地、水资源供应总量紧张,不具备放养奶牛条件,主要依靠圈养,饲料成本通常会占牧场运作成本的50%-70%,因此原奶生产成本会受饲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而新西兰、南美洲都是以青草放养为主,成本是草地的商业价值(机会成本)和种草成本。因此国际乳品成本低于中国,容易对中国原奶生产构成冲击。
初级投资过大,投资回报期长也给乳业打造完整产业链布下拦路石:以规模为1000头奶牛的高标准牧场为例,较完善的基建支出约900万元,设备约400万元,采购奶牛650万元,头均投资1.95万元,固定投资额相当于奶牛价格的2倍。目前中国奶牛存栏量近1400万头,如果有20%进行规模化养殖,不考虑奶牛成本,需要投入资本是361亿元。这种投资规模是中国乳业年利润总额64亿元(2007年)的近6倍。
据悉,目前行业龙头企业均控制一定数量的优质奶源,但比例仍非常小。蒙牛乳业通过现代牧场控制了约3万头奶牛,伊利通过参股和奶联社等方式控制约1万头奶牛,光明乳业控制约3.8万头奶牛,三元股份自有2.7万头奶牛。按一万头奶牛日产100吨牛奶估算,上述四家企业合计10.5万头,年产优质牛奶不过38万吨,相对目前3651万吨牛奶总产量,合计比例仅1.05%。
即使按现有市场存在5%的高端需求估算,龙头企业控制奶源数量也将增长到52 .5万头,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从数据分析上看,高端牛奶零售环节毛利率较高(约35%),而低端牛奶零售环节毛利率约20%。由此可见,高品质牛奶才能真正占据市场主动权,才能赢得最大的利润。
相关热词搜索: 洗牌 乳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