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传媒的发展路径

时间:2022-11-02 09: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北京奥运会促进了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并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境外传媒巨头驻进中国,给我国传媒带来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中国体育传媒业要主动参与媒体竞争,通过管理体制路径、法制化路径、人才培养路径和国际合作路径,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后奥运 体育传媒 路径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更使大众传媒尤其是体育传媒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体育传媒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类体育媒体为争夺受众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有的成了赢家,而有的因盲目投入而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后奥运时期,面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激烈的竞争,中国体育传媒如何主动参与媒体竞争,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今后如何进一步拓展中国的传媒市场是值得关注和亟待研究的课题。

我国体育传媒的基本情况与特征

体育传媒的基本情况。体育传媒一般是指一切从体育活动、事件、人物中撷取素材,制作成文字、符号和影像产品并加以传播和销售的机构。从分类上看,它既包括传统传媒中的体育报纸、体育广播、体育电视,也包括新传媒中的体育网络等。

近些年,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媒体也获得了快速发展。首推体育电视,当前,CCTV-5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体育频道,具有龙头的作用和意义,其他一些地方的体育频道也相继成立和出现,取得了广泛的发展;同时,体育广播也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体育广播主要包括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在推动体育传媒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报刊也得到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和关注,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后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有研究表明,当前专业类的体育学术期刊有150多种,可分为大众体育期刊和学术性期刊,两者的比例也比较接近。体育媒体还包括各大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官方网站和各个报业集团等,这些体育新媒体承载着体育信息、体育资讯和体育产业等内容的传播,推动着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体育传媒的基本特征

产业化特征。体育传媒作为近些年发展速度较快、受众率较高的新兴领域,伴随体育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崛起。在体育产业市场和媒介市场共同发展的影响下,体育传媒市场作为一个衍生市场,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体育媒体产业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相关领域的开发程度来看,作为朝阳产业的体育传媒产业具有强大的优势和丰富的产业资源,然而,中国体育媒体产业开发得并不系统,没有形成市场化产业链。

专业化特征。体育频道和专业体育报刊的出现,是建立在对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的,在对读者市场细分的过程中,促进了体育媒体的广泛发展和传播。体育传媒市场作为新兴领域,发展政策限制较少,因此,有利于市场的良性竞争。但是,体育传媒对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同时更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南方日报》提前4个月开始运作市场,不断变化形式和内容推广自己。例如,其推出的“世界杯特刊,圆梦之旅”。其旗下的《南方都市报》、《南方体育》等媒体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举动,例如组成联合采访团进行采访等。在国内、国际重大赛事日益增多的今天,体育传媒市场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从科技含量、经济实力和人才素质各方面都非常专业,可以说是综合技术特征的缩影和综合实力的比拼。

综合性特征。体育传媒在奥运会后呈现多样化的态势。虽然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依然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当仁不让地占据了一席之地。多种媒体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传播模式,全面深入地展现体育新闻特有的内涵和魅力:电视台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报道,实现体育新闻传播效益最大化;广播电台以独有的优势为出发点,以资源整合为重点,充分综合利用资源优势、全国乃至全球华语广播的独一整合能力,全方位、多渠道地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新兴媒体的时效性非常强,视频几乎可以同步直播。通过大型赛事的报道,网络将展现迅速、互动等特色,凸显图片、文字、视频等手段的综合优势。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传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奥运会后,境外传媒巨头进驻中国,使我国体育传媒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境外传媒的强势模式将加速我国体育传媒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发展和壮大。但也给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将加剧我国传媒业的人才危机,影响人们的观赏习惯等。

(一)面临的机遇

加快市场化进程,使体育传媒业与国际接轨。随着体育传媒市场化进程的深化,国外传媒巨头进入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监管制度及全新的运行机制。中国体育传媒在国际赛场上也从一开始的势单力薄,发展到现在的集团作战,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外市场也占据一席之地。近些年,随着国际赛事的不断增多,中国体育传媒也频频出现在国际赛事的舞台上,并与国外体育媒体展开合作,同台竞争。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中国参与报道的技术力量显著增强,记者数量也显著增多,这种进步正是后奥运效应所带来的结果。

扩展体育传媒业新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受众。北京奥运会后,境外传媒巨头进驻中国,使得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质量得以提升,其发展规模与吸引受众数也在同步增长,体育传媒的受关注度正在逐渐上升。在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传媒在参与世界体育新闻报道时,报道的内容涉及国内、国外,报道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体育报道中更多体现出人文关怀,传播手段也逐步现代化。

优化体育传媒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有些省级电视台成立了专业化的体育频道。以辽宁电视台为例,在奥运会期间,辽宁电视台率先出击,先后与湖北、山东等地方电视台合作,共同成立了“省级体育频道联播平台”,这一平台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体育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质量,实现了版权统一采购,节目统一制作、统一传输的方式。这不仅是中国电视业界的一个创举,也为其他体育传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模式,使得省级电视台或市级电视台能够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精彩、专业的体育节目。

(二)面临的挑战

国际传媒巨头“大兵压境”。北京奥运会前,国外体育电视等体育传媒已经在场外开始了角逐。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早在1996年就买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法国电视2台、日本广播电视国际财团等都握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转播权;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也在积极开拓中国大陆传媒市场。可见国际体育传媒对中国巨大市场的重视,同时,国际传媒的参与,客观上成为中国体育媒体的威胁和所面临的挑战。

体育传媒人才流动性增大。除了体育传媒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之外,体育传媒的人才流动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后奥运时期,体育记者跳槽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专业体育传媒人才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名记者、名编辑并不仅仅只是自身能力的体现,更意味着他所掌握的资源。当一名记者与教练和选手形成了一种相当紧密的关系后,他跳槽到另外一家媒体时,这部分资源是可以原封不动地带走的,能够立即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去,基本不会出现其他领域中常见的适应期。国内媒体的竞争,使这种人才流动的可能性变得非常现实。

中国体育传媒平衡性失调,产品开发单一。在传播过程中,体育传媒不能实现均衡性的传播与报道,像《体坛周报》这样专业性的媒体,在其强调的足球、篮球、围棋三个特色项目中,足球的比重占90%以上,远远超过其他两项的总和。对于体育弱优势项目的报道篇幅更少。这种现象固然是读者市场的一个反映,但也说明我国的体育传媒市场开发过于集中,媒介内容产品开发过于单一。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传媒的发展路径

管理体制路径。第一,传媒管理企业化,经营规模集团化。在后奥运时期,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我国体育传媒业,传媒的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中国传媒业通过自身重组和外部扩张的多种形式,寻求更强大的资本支持,向集团化、规模经营方向发展。第二,完善信息服务功能管理。以传播体育新闻信息与体育商品服务信息为使命的中国体育传媒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奥运时期,向全世界受众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是我国体育传媒经营的根本出路。我国体育传媒业要充分利用体育网络资源优势,加强对体育信息辐射功能的管理。

人才培养路径。我国传媒与发达国家传媒的差距,归根到底就是在体育传媒人才培养上的差距。没有大批能与国际接轨的优秀人才,中国的体育传媒就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具有采访国际体育赛事能力的记者不是很多,尤其是我国体育记者的外语水平低,大多数记者只掌握一门外语,而且口语能力差。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把培养新型的体育传媒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重视培养体育传媒人才的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外语和法律等知识的能力。体育传媒市场可以与高校联合培养,高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学生在学习期间进入企业实习锻炼,之后再回学校进行改进和提高,使之成为体育传媒市场需要的人才。

国际合作路径。随着国外体育传媒进入我国传媒市场,我国很多新闻媒体的资源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国内外各体育传媒凭借综合实力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使利益重新分配。在这一事实面前,体育媒介之间的合作成为一种新的竞争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媒介之间的强强联手、共同获利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国内的体育媒介要逐步深化奥运会过程中国内外同行之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整合媒介自身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等资源,在更快传递更新信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其竞争力以获取更多体育受众。

结语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传媒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境外传媒巨头的进驻也给我国体育传媒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面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激烈的竞争,我国体育传媒业要主动参与媒体竞争,通过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路径,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黄若涛:《体育传媒业的产业特性与产业发展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

2.崔冬霞:《中国体育传媒市场发展前景探析》,《体育文化导刊》,2007(1)。

3.殷勤:《媒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传媒的发展方向》,《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4.王放:《中国体育传媒市场的发展前景》,《新闻爱好者》,2007(5)。

(作者单位:张斌彬,河北大学体育教研部;李晓雷,河北金融学院体育工作部;李亚龙,保定学院体育系)

编校:赵 亮

相关热词搜索: 路径 时期 奥运 传媒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