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文史不分家”,语文和历史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一部中国古代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到了现代也一样,语文中涵盖了历史,而历史又离不开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与历史知识的联系。历史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穿插应用,也是有其深刻意义和必要性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历史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080-01
语文和历史作为人文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历史事件的记述、许多历史人物的传记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做到文史兼通,才能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在国家教育部新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许多内容都提到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体会民族的聪慧;以现代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作品,发现其历史的局限性”。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在进行这些课文的讲解时,不能遗弃历史,孤立语文,只有文史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渊源流别与得失兴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提高他们的人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 以历史知识为切入点,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的高中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切入历史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宽松的学习气氛要比强硬的知识灌输更重要,而历史自身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通过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课文导入,无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方式。
例如,学习《声声慢》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先不着急直接进入主题,而可以在进行文章分析之前,把李清照当时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赵明诚之间的婚姻状况给学生做一下介绍,让这段历史再现。古语有云:“读其书,知其人。”只有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做一番解读,方能与作者在写作情感上产生共鸣,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内涵。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话题来活跃课堂气氛。从教学实践来看,课堂气氛不再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二 借助历史培养学生爱国情操,进行品德教育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不仅仅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进行人格教育。这包括向学生灌输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以及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教师借此可以向学生讲述有关奥斯维辛的历史,并找一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也可以截取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部分片段,从视觉直观上震撼学生的心灵,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道德良知,让内心得到一次升华。
另外,教师也可以进行知识迁移,讲述一些二战时期的历史,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残酷以及生命在战争面前的脆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现有幸福生活。例如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1937年南京失陷。此后在日本军政府的纵容下,驻扎南京的日本官兵开始大批虐杀南京市民,他们见人便杀,烧毁房屋,掠夺钱财。其中,向井敏明与野田岩两位日本军官甚至进行过灭绝人性的“杀人比赛”,以谁杀满100人为胜利,这与禽兽又有何异。在持续6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共杀戮我国同胞30多万,程度丝毫不逊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经过这一段历史的讲述之后,相信学生对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文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 文史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通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于教师的风向标作用,在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追求知识的意识,形成自我的求知方法,为日后的终身学习铺路。
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曾有许多学校举办过“走进身边的历史文化名人”活动,将语文和历史紧密联系。通过对身边历史名人的调查,学生们做出自己的调查报告。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纵观高考优秀作文,可以发现他们的选材都是从历史中汲取。其中不少的选材都涉及了中外历史文化,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成为了他们发表观点的重心。因此学生的历史素质对于高考作文的影响也应得以重视。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被重视。现今的语文教材中,历史知识的渗透非常普遍,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积累,丰富自己,引领高中语文教学进入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2003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吕思勉述、黄永年记.吕思勉文史四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张先华.魅力语文的创新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高照〕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渗透 高中语文 知识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