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拉萨街头各国游客云集,欧美探险者如著名的登山家英国鲍宁顿爵士去攀色浦岗日、OUTSIDE在2003年的雅鲁藏布江白水皮艇探险(21世纪最卓越的白水皮艇探险之一)等,21世纪前后几年,犹如黄金时代。于地理发现及探险者来说,东念青、藏东南是最后的秘境。今天,入藏于外国人已是一个很难的事情,须办理入藏许可证、且须跟官方指定的旅游团才能成行。
“中国是一个登山者的天堂,有着数百座的精美的未登峰。”新西兰人Karen McNeill在沙鲁里山系的攀登完成以后,如此感叹到。这一广大地区,有着宝蓝色的湖泊、茂密的森林、陡峭的雪山、垂直如笋的塔峰和肥沃的草原,原始生态文化的藏族牧民,羊群和牦牛。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横断横断、藏东南、东念青、东喜马拉雅……如此丰富细腻的秘密,如此脆弱的敏感,如此地球的奇迹。
有偏激者甚至认为:“于河山资源掠夺性消费的中国经济开发者来说,藏东南一带即是一个魔盒。经济开发者在美丽雪山中看见的是黄金白银的灿烂,魔盒一开,进去的贪婪者将把当地淳朴者引诱成一样的贪婪者。”所以,川藏南线及藏东南地区的险峻,或许某种方面也是大自然自我保护、藏文化自我防御的某种屏障。
这样的壮丽河山造就最难的路程,我们是用骑行方式来对这片壮丽的山河进行朝圣的,所以骑闯天路也应该是中国最痛苦的赛事之首,没有之一。10天内完成总长度近200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的赛程,全程翻越16座平均海拔4600米的雪山,日均骑行约13个小时。海拔从最低的巴塘2500米到最高的东达山口5130米,几乎每天都要穿越四季,暴曬、冰雨雪以及冰雹、高原反应、逆风、强风、高海拔露营……眼睛看见的是天堂盛景,身体却如在地狱磨难。像前国家队队员高松,也因发烧原因引起强烈高原反应,最终都未能完赛。其他大多选手,也都是国内专业自行车的优秀顶尖选手。
在速度压力、综合难度、痛苦程度角度上,骑闯天路就是骑行领域的珠峰甚至是K2,没有之一。这是我个人的比喻性感受。
“我们到318国道纪念碑去献花吧,”TC001号车手张诺提议到。
位于拉萨河畔的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在1984年12月25日建立,胡耀邦题写碑名。碑文上记载:
“建国之初,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西南边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川藏公路东自成都,始建于一九五零年四月……世界屋脊,地域辽阔,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川藏、青藏两路,跨怒江攀横断,渡通天越昆仑,江河湍急,峰岳险峻。十—万藏汉军民筑路员工,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天险。挖填土石三千多万立方,造桥四百余座。五易寒暑,艰苦卓绝。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
值此两路通车三十周年,感激中央,缅怀英烈,立石拉萨,永志纪念。”
川藏南线318国道,是地球上的奇迹,没有之一。车手们不可忘记那些牺牲的军民们。事实上,少有游客到这纪念碑这里来。有时人类的认知与情感,是很淡忘、冷漠的。
飞机飞越天空,东喜马拉雅的雪山群如同大海,我看见梅里雪山系列都显得没那么高大了。而我们所穿越的那条伟大的318公路,在雪山峡谷里,从天空里基本看不见,偶时看到它如同一条隐隐约约的发丝。
如同大海,雪山无言。
光明之路
2016年10月19日,当我们到达拉萨的时候,那种经历千辛万苦后的成就及放松感,或宛如当时中国共产党长征抵达延安的心情。
1952年,富家子弟切.格瓦拉骑了摩托车在南美大陆旅行,之后写了本《摩托车日记》。这位未来的领袖当时还未革命,这一帅哥写到:“写这本日记的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死了。写下这本日记的那个我,早就不再是我;现在的我,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了。漫游拉美洲对我造成的改变,远远超过我所能预见的。”
同是摩托车手,我更特别今天这次骑闯天路的十多名摩托车志愿者们。
这些志愿者本身都是赛事赞助商钟sir的朋友。车手们、工作人员们,都亲切地喊他们“摩托车大爷”。他们大都膀大腰圆,颇有黑涩会的大哥味道。每个人都至少拥有至少十年的摩托车骑行经验,那些价值不菲的摩托车就是他们的战马。在整个比赛期间,他们骑着摩托车,穿梭前后,为整个比赛作保驾护航。其中,在第九天的尼洋河谷护航时,一辆摩托车撞上了突然从田地里钻出来的小黑猪。当即车翻人飞,所幸人车无碍,但价值近十万元的单反机则摔坏了。
摩托车大爷懵懵地爬起来时,被撞死的小黑猪已被—飞奔过去的货车给带走了。
“开放路段的高海拔比赛,肯定存有风险。高原病、运动损伤这些我们还可以控制,但交通意外等不可控因素就很难说了。但这就是比赛本身的一部分’这是318国道。”阿钟说。比赛结束后,钟sir、丁丁等在一起谈论比赛的未来。这次比赛,冠军被何怀松夺得。戴珞同首届一样,取得亚军,但他所在的vaude车队依然夺得车队冠军。
南美的格瓦拉摩托车之路是革命之路,318国道则是中国青年们的青春之路,阳光精神之路。川藏公路,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条青春公路。我们沿318骑行,常有各种类型的骑游爱好者,用山地车或者旅行车,架着庞大而笨重的骑行驮包相伴。路边护栏、路碑、路边小店白墙,到处是各样骑友的或谐或励志的感言。318是一代代人的成长之路。
以前我参加过各样极限耐力拉力赛,如红牛24小时专业组、100多公里的长途山地跑、香格里拉高原的40多公里跑步,全马成绩3小时20分,登过一些雪山。体力尚好,但骑闖天路于我们最大难度不是耐力,而是连续10天都须保持速度、不然就被关门。常规的骑游时段,从康定到拉萨一般需要20到25天。
所以,在川藏南线318国道上,组织一个开放道路的10天高速极限拉力赛,运动员须有很好的高海拔体力及耐受性,于比赛组织能力、组委会财力都是一个相当的高压。像今年比赛队员为40人,其他工作人员达94人。因此,庞大的队伍在安全前提下完赛抵达拉萨,于骑闯天路总指挥杨龙、技术总监丁丁、传媒总负责程蔚等,都是极大压力。因此,骑闯天路于车手是高难度;于组织者来说,组织比赛顺利完成也是高难度的。
但这是我跟遇到的组织工作最好的组委会。对比以前其他参赛经历,骑闯天路这一次是我感受到最“高大上”的比赛。组委会的裁判组、伙食组、后勤服务(搭建帐篷)、能量组(品牌燃烧霸提供各样的能量胶等,进行高效补给)等,在目前的国内甚至国际比赛级,都属一流水准。比赛的医疗团队,其学历整体都很高。
在本次比赛中,IBM公司提供了APP直播软件及平台,央视网传播网络与IBM合作,一起开创了实时数据监控直播。基于数据网络和软件,所有选手的踏频、速度、地理位置(海拔、经纬度等)、脉搏等数据,都可在全球有网的手机上、电脑上一览无余。这很高端先进。选手的亲友、爱好者们、裁判组都可以实时查看比赛的动态和进展。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头两天我的心率较快,第一天平均148左右,最高瞬间168。但随着比赛的延伸,心率逐渐稳定在130左右。尤其到了最后几天,即使爬陡坡,心率也再很难上到160以上。不知道这是对海拔的适应,还是心脏搏动的极限就到这里了。
十天的赛程中,其中有四天是高海拔露营。组委会为此携带了80顶双人高山帐篷、6顶工作帐以及3顶指挥帐。每天车手一到营地,就可以进入标其名字的帐篷入住,炊事帐篷里,也即有热汤汤的饮食供应。而观今年比赛,各类单车及配件品牌、服装、传播等各样品牌参与,参与、赞助、承办的品牌如朗途、UCC等,多达四十多个。沃德(VAUDE)是本次比赛的冠名赞助商,其中的车包设计尤其出色,可绑扣在自行车车座或车管上,设计很出彩。VADE的给选手配的2.5层冲锋衣、骑行服带抓绒的防风防水脚套,质量很过硬。尤其冲锋衣、骑行裤的设计,颇为前卫美观。
环法、七星国际越野挑战赛、艾科挑战赛、莱德加洛伊斯赛、达喀尔等等,这是世界级的各类极限挑战赛,在多年以前,我们视之为神一般的比赛(组织很难、比赛很难)——正如多年前,我视先锋难度攀岩、皮艇爱斯基摩翻滚宛如神技;如我们比赛之前,把十天骑完318也视为难以完成的梦想……中国在前进,我们每个个体也在前行,尤其我们还在坚持梦想。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坚持走下去梦想是可以实现的。骑闯天路对于每个参与者,无论是选手,还是工作人员,我想都是值得一生回忆的历程。
骑闯天路赛事刚刚满两周岁,但这次团队的组织力,再结合独—无二的入藏天路,我有理由相信,如果不出意外,这个高海拔极限自行车拉力赛,未来早晚会进入世界殿堂级比赛的行列——这也是我作为参赛者,给比赛组织方的祝福。
正如这片河山,地球的奇迹。
作为参赛者,我觉得遗憾的是,一路上经过如此壮丽的河山。这可是地球的奇迹啊!作为一名狂热的地理科学、探险文化爱好者,然乌湖、帕隆藏布、易贡,尤其是最险峻、风景最秀美的第七天赛程,我在赶关门时间的紧迫中,丝毫没有停下来去欣赏和拍照。我还记得,那个在帕隆藏布上的布满彩色经幡的木桥,水中经轮转个不停。森林在雪山下静默,像连绵不绝的天堂之梦。那就是我梦中的天堂。
“明年,我们还会回来的”,许多人今年如是说。
我哭了三次:赛前我以为到了拉萨会哭。实际上,在路上,我已经哭过,到达拉萨的时候反倒平静下来。回到昆明、阳朔的时候,我再复看当时的视频,又一次掉了眼泪。我不怕辛苦劳累,我哭是因为感动于人之间的温暖、及对天地的崇拜。在飞机上,我看见雪山如同大海。云海之上,南迦巴瓦峰翘然如剑,那一刻我真的相信神灵的存在——大自然真神即在。西藏在时代的潮流中,也面临着变迁。那些朝圣者,那些牦牛,这片土地上的森林以及人民……于我自己,这是我的一个朝圣之旅。
“为灵魂的不屈,为肉体的坚韧,为在这似幽冥中苦度、在炼狱和天堂的幻影交替闪映的漫漫长路中那始终不灭的人性之光。”随行记者陶新蕾写道。于我来说,回头看,骑闯天路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比赛、旅程,它把我的身体、意志拉到极限,还有兄弟友谊与真情。而且,这是地球上最壮丽的山河及道路,没有之一。
“我们迷恋长距离比赛,更多的是迷恋长距离中的痛苦。因为那会是我们普通生活中,不多的伟大时刻。它壮阔且不同反响,让我们有力量,接受和面对更多忙碌又平庸的日子”。越野跑者珊瑚如是说。
“等你们长大到15岁甚至12岁时,你们够大够强壮乐,爸爸带你和你的朋友们,陪你们好好来一次骑闯天路,我们骑车去拉萨吧。”回到家中,我对自己尚小的儿子说。这几天,我给孩子们讲的系列魔幻故事是骑车去拉萨。
生活坎坷苦寒,唯有坚韧的精神可以生生不息。光明之路,就在脚下,永在心中。
相关热词搜索: 骑闯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