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查实践中,纺织物痕迹是确定案件性质,查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重要证据之一,尤其在许多疑难、逃逸案件中更是发挥着独特的证据作用。在交通事故物证检验领域,以纺织物痕迹为对象的系统研究非常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这几年工作实践所积累的素材,运用痕迹成痕理论对该类痕迹进行系统阐述,通过几个经典案例揭示其意义与作用,希望引起同行们的注意,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交通事故;纺织物痕迹;研究;应用
一、纺织物痕迹的定义
纺织物痕迹是指在交通事故中,人所穿着的纺织物作为造痕体,在碰撞冲力的作用下在承痕体上形成能够一定程度反映纺织物纤维外表结构特征的痕迹。二、纺织物痕迹的构成要件
造痕体:纺织物是纺织物痕迹的造痕体。人体体表约有70%面积由纺织物遮裹,人体与承痕体的接触首先就反映在纺织物与承痕体表面这两种客体上。另一方面,纺织物是由纤维或纱线按一定结构织造而成,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痕迹形成过程中,纺织物在车体表面形成反映自身表面结构形态特征,为此类痕迹的系统研究提供必要基础。
承痕体:车体及其他与事故有关物品是纺织物痕迹的承痕体。承痕体表面材质、表面光洁度、干湿度、灰尘附着情况都对该类痕迹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影响。
作用力:碰撞冲力是纺织物痕迹的作用力。碰撞冲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方式决定了痕迹的形态和特征。交通事故的碰撞过程是若干个碰体间复杂的力学变化。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极少遇到作用力方向单一的纺织物痕迹,绝大多数都是印压和刮擦两种痕迹形态的叠加。
介质:纺织物痕迹的介质是指纺织物与承痕体表面接触过程中的中介物质。在碰撞冲力的作用下,纺织物与承痕体表面在形成结构形象痕迹的同时,也发生介质转移。常见的有车身上的油漆,灰尘,车底盘的油污等。通过微量物证检验手段观察和分析介质成分可以与宏观痕迹形态检验相结合,双向佐证,加强证据效力。三、纺织物痕迹的形成机理
纺织物痕迹的形成遵循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在碰撞冲力的作用下,纺织物与承痕体相互接触。当表面为硬质平滑表面时,纺织物表面微细纤维在摩擦中附着在车体上,形成一定组织结构的平面痕迹;当表面附着有灰尘或油泥等可塑性较强的介质时,灰尘或油泥在接触中形成与纺织物组织结构对应的立体痕迹。四、在实践中的意义
纺织物痕迹在确定交通事故的性质、揭露交通事故真相,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该类痕迹对交通事故痕迹勘查检验的重要意义。(一)确定接触部位,还原交通事故真实面貌
案例一:2011年11月,我市某镇发生一起货车与行人相撞的交通事故。经勘验,在货车车头右侧中部发现新鲜的纺织物痕迹(图1、2)。该纺织物痕迹能清晰反映出纺织物的组织结构:在两条水平走向的纹线之间有与之垂直的纹线等间距分布(图3)。结合该处痕迹的距地高度和行人的实际身高,可以判断该处纺织物痕迹与行人上衣衣领位置相对应,从而断定货车车头右侧与站立的行人接触。纺织物痕迹的具体痕迹形态可以反映出纺织物的组织结构,我们根据结构特征的形态特点,再结合痕迹的距地高度,可以推定行人在碰撞时的空间位置,从而准确地分析判断事故的碰撞过程,为事故的准确定性提供有力的物证依据。
案例二:2012年6月,我市某镇发生一起货车与摩托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在事故中,货车与摩托车同行行驶,接着货车司机发现车身右侧传来响声,通过右侧后视镜发现一辆摩托车倒在该车右侧车身后方。经过勘验,发现摩托车与货车确实存在碰撞对应点。但碰撞对应点反映摩托车倒地后与货车发生碰撞。这说明一定有其他的客体与摩托车接触致其倒地。在复勘事故现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碰撞点附近有一个消防栓(见图4)。在消防栓上方发现一处细小条纹平行排列的纺织物痕迹(见图5),该处痕迹的距地高度与驾驶踏板型摩托车时人体腿部距地高度基本一致。经法医检验,摩托车司机的右脚发现严重的碰撞伤。结合消防栓的下方发现的刮擦痕迹和油漆、塑料附着物,可以断定消防栓上的痕迹与摩托车右侧痕迹存在多处对应点,摩托车与消防栓确实存在碰撞。综合一系列的痕迹证据可以还原事故的真实情况:摩托车司机由于操作不当,其右侧与消防栓发生碰撞,摩托车受力向左侧倒地。在倒地后再与同向行驶的货车发生碰撞。在本案中,纺织物痕迹直接证明了摩托车是在行驶过程中与消防栓发生刮擦,对查明事故真实情况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为确认逃逸肇事车辆提供证据
案例三:2013年2月,在我市某镇发生一起机动车与行人碰撞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机动车司机驾车逃逸。经过大量的排查,发现一辆银灰色小型轿车有重大肇事嫌疑(图6)。能否从轿车上找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成为该案的关键。经过勘验,发现该车车头发动机盖上有明显的凹陷痕迹,右侧灯罩破损,车底前部保护盖受损脱落。仅仅通过以上痕迹只能说明该车在近期发生过碰撞,但无法认定该车与行人发生过碰撞。通过仔细勘验,我们发现在该车车头前号牌右侧发现有由多条细小蓝色条纹平行排列组成的纺织物痕迹(图7)。该处痕迹颜色与该事故行人事发时所穿裤子颜色一致。行人在此高度位置上也存在撞击伤,因此可以断定该车与行人发生过碰撞。
由于纺织物使用属性的原因,纺织物与人体的关系有如孪生兄弟,纺织物与人体通常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出现在交通事故碰撞痕迹中,只要有纺织物痕迹出现,通常对应位置的人体位置有损伤情况出现。特别要注意的是,车体与行人碰撞时速度较快,纺织物与汽车接触过程中,纺织物表面的纤维因剧烈摩擦附着在汽车表面。这些纺织物碎屑在高温摩擦条件下材质产生固化,可以较好地附着在车体表面,成为不易灭失的重要物证。所以,机动车与行人发生碰撞的逃逸事故中,纺织物痕迹是证明两者发生接触碰撞的有力证据之一。
案例四:2010年1月,我市某镇发生一起逃逸事故。现场只留下一辆被碾压过的自行车,当事人受重伤送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过仔细勘察,发现这辆被碾压过得自行车车轮上有黄色泥土附着。侦查人员初步锁定是事发时段经过的运输泥土类物质的车辆,经过排查,发现一辆混凝土搅拌车有肇事嫌疑(图8)。结合自行车、机动车两者在事发时在道路上的位置关系,我们发现在前横梁右侧泥土附着处发现整齐规律的纺织物痕迹,该痕迹的形态特征明显,与车辆平时正常行驶时无规律的底盘刮擦痕迹有明显区别(图9)。另外一方面,我们在当事人衣服上发现有泥土灰尘附着。车底纺织物痕迹成为此案的关键证据,为本案的侦破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本案可以看出,造痕体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纺织物是根据一定结构编织而成,表面具有规律的组织结构;另外一方面,车底泥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其表面可以反映出纺织物的组织结构,各自的特性令到两者在运动接触中留下对应性较强的痕迹组合。这种痕迹组合是证明两者接触刮擦的有力证据。人体被机动车碾压是较常见的交通事故碰撞形态之一。尤其是逃逸事故中,如果机动车车底碾压人体后逃逸,其外观变化较少,不容易引起侦查人员的怀疑,肇事车辆极易被排除在嫌疑范围以外而造成侦查工作的被动。在此类事故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发现纺织物痕迹,并通过此类痕迹分析判断事故碰撞的具体运动状态。
(三)为疑难案件提供突破口
案例五:2011年12月,在我市某区内发生一起小货车涉嫌与行人发生碰撞,导致行人受伤的交通事故。事故经过是这样的:小货车在行驶过程中,行人从左往右横穿马路,小货车司机立即刹车并向左打方向盘,小货车车身右侧从行人后方掠过,行人随即倒地。行人称该小货车刮擦了他的右侧肩背部。可是,小货车司机坚称已采取了有效的避让措施,货车并没有与行人身体发生接触。双方各执一词,致使案件陷入了僵局。我们认为,小货车已采取制动,速度不断减低,碰撞作用力较小,表面没有达到塑性形变的最大值,因此车辆外观结构没有变化。附着力差,转移性强的灰尘应该是此次接触过程中主要的物质交换对象。经过勘查发现小货车货箱右侧尾部位置的表面光洁程度与其他地方明显不一致,在自然光情况下显得更为光亮鲜艳。同时,该位置的灰尘形态呈平行线条状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图10、11、12)。另一方面,行人事发时所穿上衣右侧肩背部有明显的灰尘附着。行人衣服背部位置与小货车货箱右侧尾部位置在灰尘转移增减上对应关系一致,小货车货箱右侧尾部的纺织物条纹状痕迹从痕迹形态结构方面进一步证实了两者存在接触刮擦。轻微接触碰撞的交通事故由于痕迹物证较少或难以发现,向来都是实践中的勘查难点。纺织物痕迹作为证明两者接触的最主要的证据,我们在勘查中一定要善于发现和观察。
参考文献:
[1]刘建军.交通事故物证鉴定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79-82.
[2]戴林.特殊痕迹检验[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
相关热词搜索: 交通事故 痕迹 纺织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