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斗争和运动虽然对这个家庭有冲击,但毕竟不同于寻常百姓家。1963年,13岁刚过的张又旭忽然对摩托车产生了兴趣,便找母亲要钱买车。母亲本是不答应,因为摩托车“太危险了”,却始终挨不过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由得孩子去了。张家亲戚不少是留过洋的,听说小孩要买摩托车,纷纷支招:“买就买好点的,Harley—Davidson吧。”
那时的张又旭哪儿知道什么是Harley—Davidson,于是只能懵懵懂懂地跑到京城玩家圈子里去问。还真有人知道:“不就是美国的哈雷么。”替他解忧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批哈雷玩家。启功的师兄弟、画家刘志义就是其中之一,内战期间他在北京开了两个店——龙云无线电和龙云车行,无线电帮共产党攒电台,车行就玩哈雷。
但在新政权与美国相互敌视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哈雷新车进入国门的。玩家们又给张又旭支了招:国民党撤退后留下了些哈雷,都在各个机关仓库里呆着呢。这些东西又没法上缴国库,改成三轮摩托送货又太费油,多半会当成旧货处理卖了。
张又旭循着前辈提示,跑到天坛西边的天桥附近转悠,还真被他在一个自行车商店里找到了,一共三台,最贵一台350,车尾皮包还是原装的。彼时一个五级工的工资大约是50元左右,而一辆带变速的凤头自行车,大约要480元。张又旭很快搞明白了油离配合的诀窍,把车骑了回去。
加油是个问题
就算是现在,十三四岁的小孩独自骑着辆重型摩托也是件打眼的事儿,在1960年代更加引人注目了。警察时不时会把张又旭拦下来,问问这车的来路。张家家教颇严,办什么事儿都得按着规矩,这辆哈雷车还真是正式上税验车了的——张又旭是北京第g个私人摩托车主,每个季度收税专员会骑自行车上他家四合院收摩托车税,税金是3个月8块钱——行驶本上也写着他的名字。可驾照得18岁之后才有,张又旭想了个法子,把行驶本和学生证拿橡筋扎在一起。
如是对话发生了好多遍:“这谁的车?”“我的。”“怎么证明?”“有证儿。”“……还真是。你这年龄不够吧?下来推着走,不准骑呐。”“哎哎,是。”警察扭头走远,张又旭又一点火就上车了。
其实加油比买车麻烦多了。买车是二手交易,属于计划经济统筹范围之外,基本上有钱就能买到,但加油,虽然便宜(普通油6.9元/升,高号的7.1/升),但只能凭油本买油票,再用油票去加油站加油。按照当时的规定,每人每月只供应40升汽油,对于哈雷这种吃油怪兽来说,简直塞牙缝儿都不够。好在当时民风淳朴,人的心眼也实在,只要和各位开车的司机大佬搞好关系,别人还是会送几张油票给你的。
有了车解决了油,张又旭的活动范围顿时大了起来。把城区里的大小胡同钻了个尽之后,他开始往京郊骑了。其实他也没骑很远,最多到通州。1960年代中国的道路状况差得惊人,往东走到了通州,大路就成了小柏油路,再往东十来公里,进入河北地界,小柏油路也没有了,只剩砂石路。
由于常年重型卡车的碾压和年久失修,原本还算不错的砂石路成了搓衣板路,起伏不定,他的老哈雷还没有后减震器,就靠座子杆里的弹簧减震,一上搓衣板路,摩托车就抖得厉害,纯属遭罪。暴土扬尘的糟糕路况没怎么伤害到张又旭的积极性,相反复杂多变的驾驶环境倒让他把技术练出来了。
没隔多久,张又旭对这辆老哈雷的兴致降了下去。他又跑到天桥去转,买了两台成色很好的Vespa回去(Vespa大多是外国驻华大使馆外交人员的交通工具,任期结束回国时会就地处理掉)。看到好车就收的习惯,张又旭延续了50年。
哈雷最本质的作用是交通工具
2006年4月,北京哈雷旗舰店正式营业,这是内地第一家正式授权的哈雷摩托专卖店。在此之前,想玩哈雷要么得像张又旭在40多年前那样淘二手,要么在地下车行找水货(水货哈雷的行话叫“水雷”),要么自己处理各种进口手续直接从国外买来。有了正规专卖店,玩哈雷就简单多了。
2010年,李昌宪买了自己的第一辆哈雷。
他是被朋友“拉下水”的。一次很普通的中午饭局,朋友忽然来了兴致,向他念叨起哈雷摩托的各种奇闻趣事。或许是喝了点酒的原因,李昌宪瞬间就被朋友叙述的激情和描述的机械浪漫感染了,立马决定要买辆哈雷。
付完钱,李昌宪忽然意识到原来自己根本不会骑摩托车,只好让朋友替他将刚买的哈雷威陆德开回家,送地库里。经过两三个月骑踏板摩托——三轮挎斗摩托的强化训练,考到摩托车驾驶证之后,李昌宪才敢摸自己的哈雷车。
现在回想起第一次上路的经验,李昌宪还是会覺得全身酸痛。他为自己的初体验选择的是一个人往北进山。李昌宪没敢跟哈雷车友会的大部队一起,是因为担心自己速度太慢了,也怕骑不好遭人笑话,更担心手忙脚乱给大家添麻烦。他让家人开车在后面跟着,按照自己的节奏随意骑行,希望能够体会和琢磨人车结合的感覺。结果是,他什么都没体会到,唯一的感覺就是“非常紧张”。
这种新骑手常见的紧张情绪,最终还是在与车友们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中消解了。而李昌宪真正与车建立相互了解是,通过每天上下班的骑行过程来达到的,走高速,走林间小道,单程要花半个小时。让哈雷车回归到它最本质的作用——交通工具,是适应和了解摩托车的最好的办法。通过长时间的磨合,他很明显地感覺到,紧张和焦虑在逐渐衰退,而胯下的金属马匹,逐渐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
很显然,单就通勤而言,摩托车比汽车更方便自由,不受堵车的约束,通过性也好得多。李昌宪很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交通感受。7月底,他去美国骑了趟车。毫无疑问,美国中西部那些笔直平坦的公路,是全球哈雷骑手魂牵梦绕之地。这与美国梦并无直接关系,单纯的就是爽:天地开阔,任我遨游。
人没长,车越长越大
哈雷车主会是哈雷车主的官方组织,定期会举行长途骑行、安全驾驶培训之类的活动。在没大活动的时候,车主们也爱自己聚会聊天。
改造是哈雷车主扎堆儿后最爱聊的话题。除了发动机,哈雷摩托几乎每一个部位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改造。张又旭一直很奇怪,为什么这几十年人的个头没怎么长,哈雷车却越来越宽大长了。大了又不见得好用,在相同力量的情况下,越重越不机灵。其实答案很明显,更大的车骑起来更拉风,也有更大的改造余地。
张又旭相信孔圣人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最关注的始终是车的性能,要改就把整个动力系统都改了,装电脑数控、增加进油量、扩大进气量和排气量,再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降低车身的重量。他的改造有着严密的工业逻辑,就像装一只手表一样,是个系统工程,丝毫马虎不得。
李昌宪的理念又有所不同,他非常注重车的安全系数。大灯、爆闪灯、护杠、脚踏,排气管也顺手改大了。他没有追求速度的欲望。因为比起刺激,家庭和事业让他有着更多的责任感。李昌宪更钟情于控制,就像投资一样,精准,沉稳,清晰。虽然大家都要改车,但改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这正是哈雷除骑行本身以外最大的乐趣所在,你的审美、你的价值取向,甚至你的思维模式,都可以在一台摩托车上体现出来,创造一架独一无二的哈雷摩托,是很多车主改造的动力。当然,改造也是门赚钱的营生。
除了改造,哈雷还有定制这一玩法。李昌宪有台1920年复刻版的哈雷车,是托朋友从美国买回来的。这辆车并不是量产的销售品,而是美国一家哈雷店特别定制的非卖品,完全复刻1920款的外形,但采用了1340发动机的动力系统。他完全没有想改造这台车的冲动,甚至平时也很少骑,看着流畅而交错的线条,就能唤起对工业时代的浪漫幻想。
“炸街”不是真英雄
美国目前标准的哈雷车主的构成大约是这样的:年龄45岁,基本是财务自由的中产阶级,有10%的女性骑手。这种人员结构与《逍遥骑士》那个时代的叛逆嬉皮士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虽然在表象上来看,只是嬉皮士老了点而已。哈雷、嬉皮装束和金属摇滚乐是伴随这帮人长大的东西,他们现在的重复,某种程度可以看成是对青春的追忆。
但在国内,这种文化基础是不存在的。简单复制美国式的哈雷文化,并非长久之计。而且,国内摩托车主年龄层略低,还引申出了一些问题。张又旭和李昌宪都意识到了,就是骑哈雷“炫耀”的成分过多。
如果炫耀仅仅局限于对哈雷车外观的改造,贴上金箔、车头做成龙头造型、车尾搞个豹尾出来,或者是在摩托头盔上装犄角,这仅仅是审美角度的差异,并无值得指责之处。但还有些年轻的哈雷骑手会故意将车的噪音放大——多数是通过改大排气管来达成,然后再聚集于市区繁华街道,一齐呼啸而过。他们把这种行为称为“炸街”。
每次在论坛看到有车友相约炸街,李昌宪都覺得很愤怒。他覺得这是件缺德事儿,影响休息不说,还有噪音损害的隐患。如果“炸街”的次数越来越多,会引起市民对哈雷摩托反感,久而久之,这种反感会物化为一条禁摩法令,彻底粉粹哈雷骑士的生存空间。因此,若晚归家或早出门,他宁愿选择推车前行一大段路再打火骑车。
张又旭老爷子更绝,他最近又收了辆Vepsa,专门为进城用的。他爱夜里进城,想起哪个胡同怎么样了,哪儿拆迁没有,就去逛逛。Vespa灵活,车声音小不吵人,也不招眼。摩托车就是个交通工具,比汽车方便。一汽车过不去的小路,摩托车能去,抬头一看,柳暗花明风景不错,车一停,坐那儿抽根烟,瞧瞧,挺好。
相关热词搜索: 困扰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