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等教育评估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时间:2022-11-01 19:0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为了进一步借鉴世界教育评价的先进思想和方法,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就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状况,对高校评估做一些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对当前评估工作的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教育评估 历史回顾

作者简介:陈丹丹(1976—) ,女,湖南省长沙市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高等教育学,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我国有组织的高校评估活动虽然起步较晚,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也已经有二十年的历程了。为了进一步借鉴世界教育评价的先进思想和方法,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本文就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状况,主要从标志、阶段、理论研究等几个方面对高校评估做一些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对教育评价工作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一、高等教育评估历史的回顾与评述

(一)几个标志点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历史的几个标志点主要是: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6月:“镜泊湖会议”“高等工程教育评估问题专题讨论会”;1985年11月13日:“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85]教高二字020号文);1990年10月31日:《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14号令);1994年1月: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在吉林省长春市成立;1995年1月:“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的通知”(教高司[1995]1号文);2003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

(二)主要阶段

我国有组织的高等教育评估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高等教育评估试点阶段(1985~1994年)。遵照[85]教高二字020号文件的部署,一些省市分别开展了高等学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评估活动已涉及到6个省市、8个部委的近500所高校。 2.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全面展开阶段(1994年~)。从1994年到2004年底,教育部以合格评估、优秀评估与随机性评估和水平评估等四种形式,对350所大学进行了教学工作评估。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及其体系的构建阶段。

(三)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

在高校评估的试点与实践不断深入展开的同时,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与探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国内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高等教育评估论文与专著,这些国家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主要有以下几项:原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研究与实践”(1987年);国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政策的研究”,和原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和高校教学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1991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新形势下系统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高等学校教育评估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确立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基本框架,“14号令”的颁布标志着高等教育评估作为一种管理制度正式确立;1994年开始的工科院校合格评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作为一种制度的全面展开。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大学评估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开展,尤其是与香港学术评审局的交流与合作,使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概念与体系逐步引入我国。1996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在北京主办的一次重要的高等教育评估国际会议,就鲜明地冠以“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国际会议”,高等教育评估正在逐步发展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因此,高等教育评估发展到今天,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无论哪种模式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均涉及三个问题:评估的主体、评估的内容及评估的形式。

1.评估的主体。评估的主体简单说是指学校、社会、国家。实际上评估主体问题,主要是探讨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较好的构建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评估的内容。评估的内容简单说就是过程(包含目标)、结果、准入(或认证)三个方面。至于侧重于哪一方面,不仅可以区别不同的评估内容和评估形式,而且体现了不同的评估理念与文化,也在不同程度反映了评估主体的要求。

3.评估的形式。评估的形式,要多种形式、不拘一格的开展。高校评估主要有以下三种评估方法:①指标体系法②参数与因素法③排名法

(二)评估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要区别不同的对象与目标。也就是要区别不同的对象与目标,区别过程、结果或准入的不同侧重来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2.要提高评估的效率、效益。要用最小、最少的时间、精力,以及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达到最高的评估效率与效益。

3.要重视数据积累、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要改进和提高评估技术。

三、高等教育评估的突出问题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活动实施以来的情况,并从高校评估发展趋势和科学化的要求来看,当前高校评估突出问题主要有:(一)评估指标的凝固性。高校评估就是通过观察测量被评对象具体的外化的行为指标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设计出一个比较有效、简明、科学的指标系统,将直接影响着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二)评估主体的单一性。高校评估发展到今天,许多方面由于人们极端化的追求而走向它的负面。越来越多的学校为了得到能在外观上反映出来的更为理想的评估结果,甚至不惜牺牲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而只将教学与学习限制在狭小范围之内。(三)评估模式的封闭性。由于人们在高校评估的过程中极端强化终结性评估,相对忽视形成性评估、诊断性评估,造成了不是为了教育的评估,而是为了评估的教育现象。

四、高等教育评估演进的变革与展望

(一)突出以教育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以教育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要强调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新发展观的视野来看,高等学校的发展不仅包涵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而且更包涵高等学校适应性增强,更意味着资源结构的优化,办学效益的提高。应该说,高等学校适应性增强、资源结构的优化、办学效益的提高是更重要的发展。

(二)对高校评估主体进行结构性调整

对高校评估的主体进行结构性调整,就是要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逐渐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变单一的官方结构为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单位广泛参与、多方介入的多主体结构。政府在评价中要尊重学校、教师意见,共同设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中介性高校评估,这是我国高校评估走向社会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走向深入的一项重要举措。高等学校内部必须形成一套自己的评价组织,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开展高校评估的元评价

高校评估的元评价(Metaevaluation)是提高高校评估质量的重要机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办者和投资者主要是国家及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控制性,而评价客体对评价主体却基本上没有制约作用,缺少对评价主体必要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对高校评估进行元评价,是建立这种制约机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冀生,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在中国的发展[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4期

[2]陈谟开,高等教育评价概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相关热词搜索: 高等教育 评估 回顾 思考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