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求实”的绸都精神。“晴翻千尺浪,风送万机声”、“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正是这种文化的最好写照。为了能积极合理分析“丝绸文化”与现代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为“科技教育”寻找思想与文化的支撑,学校在深人挖掘本土文化資源的课程实践活动中发现传统的丝绸文化对于教育的意义,我们赋予传统丝绸文化以教育的内涵,提出了“生态丝绸文化”的概念,并将此发展成为综合性校本课程资源。
1.2课程建设着眼于“学习品质”与“成长过程”
“生态教育”要在探索人与外部世界、人与历史时代关联的过程里展现学校职能。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是学校的核心任务,课程是学校培养学生蓝图的具体表现。我们的“生态教育”课程建设聚焦学生“学习品质”和“成长过程”。
课程建设聚焦“学习品质”。流连在传统的丝绸生产劳作与生产工艺中我们惊异于古代丝绸文化所沉聚下来的精神特质。我们将其概括为:勤实朴拙、谨细沉潜、循序守常、探新举奇、谦虚持守,对于现代人而言,这些精神特质里所包含的耐心、精心、专心、素心对现代人而言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些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又将是多么可贵的文化资源。聚焦课堂,专注性、自主性、深刻性、严谨性这些优秀“学习品质”何尝不是那些优秀精神品质的在学习领域的延伸。
“学习品质”是精神品质在学习领域里的具体表现,它与人的精神品质一脉相承。学校是育人之所,就人的发展而言,要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学校应该从根源上发掘造就人良好精神品质的因素。优秀的精神品质需要长期的文化浸润与习得培育,以文化浸润心灵,为生命成长打上明亮的底色,培养和促进人精神品质提升是我们课程建设的追求。
生态教育关注“成长过程”,看重人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的课程建设,从“环境多元”、“体验多样”、“”等方面。首先,生态教育课程建设力求为学生创设多元的、个性化的、和谐的成长空间。其次,成长的主体是人,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最后,个体成长最终是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而课程建设努力让学生直面生活实际、社会现实,使时代及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你充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彰显课程的“真”滋味。
2.绸都文化:课程开发的有力支撑
在“生态教育”体系里,我们秉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原则,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样态,关注生命品质,努力通过课程开发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创设和谐、融通的平台。
2.1省级课程基地:展示“生态教育”课程建设
基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需求、教师的专业成长,着力打造“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
课程基地建设是一项涵盖校园文化、课程建设、资源运作诸多学校发展方面的系统工程,也是综合彰显我校“生态教育”特色建设的目标工程。2018年5月,“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正式获批为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
(1)实践场地
校园建筑群中,桑梓园、丝贤坊、红梨广场、地学科普馆、融园等,馆园融合形成浓郁的校园生态丝绸文化氛围。桑梓园中桑木成林,各种果木与之辉映,收获季,果香四溢,让师生体验了劳动的喜悦后,流连忘返。丝贤坊的建设处在重点规划阶段,红梨广场、地学科普管、融园、十步泽已经成为师生日常学习与活动的场所,“文化校园”建设日见风采。
盛泽有丰富的丝绸文化资源,比如我们与华佳丝博园、中国宋锦文化产业园、恒力集团通力合作,创建课外实践基地。2017年3月25日,我校与位于苏州古城人民路上苏州丝绸博物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吴伟钢副校长与沈惠副馆长共同主持了苏州丝绸博物馆“吴江盛泽中学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我校丝语记者社的小记者们还与苏州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国家级代表传承人钱小萍女士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深度交流。诸如此类的校外活动已然成为我校常态的实践课程。
(2)校本教材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推进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在校本的建设过程中,我校基于丝绸文化资源,围绕“生态一和融”内涵,构建并完善三大课程体系:丝绸生态文化课程、丝绸科技文化课程、丝绸责任文化课程。
丝绸生态文化课程:《衣被天下——盛泽丝绸文化》、《气象万千——气象观测与生态环保》、《科学发展——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
丝绸科技文化课程:《天长地久——地面沉降与生态环境》、《千变万化——叩开化学宫殿之门》、科技机器人竞赛课程、科技创新课程等。
丝绸责任文化课程:家校沟通课程、安全教育课程、法制教育课程、国防教育与军训课程、唐仲英爱心小分队培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
2016年,我校的《衣被天下丝韵盛泽》校本课程因地制宜挖掘丝绸文化特色,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举办的全省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江苏省二等奖。
2017年编纂的校本教材《丝路记忆?人物春秋》在吴江区第五届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中荣获中学组一等奖。2018年春季,我校生态丝绸文化课程研发团队再度起航,于3月21日召开校本课程《丝语咏叹》编订启动仪式,完成课程教材的初步设想,正式进入编纂阶段。
(3)建设成果
在生态丝绸文化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申报了多个各级各类相关课题,并取得了较多喜人的成果,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建设初见成效。
2.2校本教研:驱动“生态教育”课程开发
我校重视校本教研对课程建设的孵化作用,生态教育只有到了课堂上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在组织校本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的原则。近三年以来,每年金秋时节,我校与江苏省震泽中学、吴江高级中学联合举办对外主题教学研讨活动。“聚焦学习品质提升,构建生态成长课堂”的校本教研活动就此拉开序幕,以“生态课堂”为主题方向的校本教研活动也逐步展开。
教科研是引领、促进教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伴随着校本研究成果的汇聚,2016年底,我校张建华校长主持的《绸都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态教育的实践研究》(B-b/2016/02/99)的课题获准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普教重点自筹课题”。伴随着学校课题的立项,我们的校本教研进入新的平台,推动生态教育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
2.3团与活动:丰富“生态教育”课程体系
利用学校的果木资源尝试酿造桑葚酒、李子酒、杨梅果酱已经成为每年我校学生应季的必修课程,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研究苏式饮食文化,开发新式糕点,比如利用桑梓园资源学做桑叶糕等实验课。带学生跳出课本体验“学习”的内涵,让学生为变身“酿酒师”“糕点师”,在做中学,在劳动中体验“生态文化”的意义,师生乐在其中。
融人地方文化,内联外牵,身关心系。课程基地的建设使“尊重、敬畏、传承、创新”的校园生态文化理念得以传播与发展,师生在课程与文化中感受到“生态教育”课程的魅力。自发兴起并积极活跃在校园中的社团成为学校课程发展中的活跃因子:丝竹樂舞社、丝语记者社、丝礼汉服社、古韵吟诵社,丝粟集邮社等。除此以外,生态丝绸文化与我校传统社团日益融合,“采桑子”文学社、丝慧校园电视台、丝路创新社、丝韵书画社、丝熠科普社、丝源志愿者社等。一系列社团的存在使整个校园盈溢着“一片桑叶抚心房,一根蚕丝织华章”的古朴气息与雅静风貌。
3.校本教材:生态教育课程的蓝本
伴随生态丝绸文化课程基地主题系列实践活动有序开展,生态教育课程建设呈现硬件和软件同步发展,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同步优化的良好发展势头。而以学科课程为基础,打通其与现实关联,进而建设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始终是我们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为此,我们不断探索。
2017年5月,伴随着我校历史组研撰的校本教材《丝路记忆人物春秋》完美收官,我校已经明确了丝绸与历史,丝绸与工艺相关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设置思路。丝绸与文化艺术、丝绸与生态环保的校本教材也在逐渐确立。盛泽中学语文组承担了丝绸与文化的编纂。语文组同仁进行了深入研讨,从校本教材与统编教材的关联、教材主题与内容的选择、教材的体例、教材的校本化特征、教材的评价与适用度等方面进行了反复研讨。
3.1校本教材与统编教材的关联
基于绸都文化资源的文化类课程该如何开发,我们首先参照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
材的编写思路,从文化文学经典之处撷取内容,例如《唐宋诗词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我们首先对古往今来与蚕桑、丝绸、丝织等相关的诗词歌赋进行搜集整理然后挑选,以此为教学资源展开研学活动,以此为依据编写一本可以为后来的师生研习古诗词提供参照的教材,浸润丝绸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艺术鉴赏与文学创造中获得精神提升。
3.2教材编写体例的探索
在教材编写体例上,逐步摸索,力求创新,试图确立以下几种体例:
(1)以人文主题为线索,提炼“丝绸文化”相关内涵的主题,比如挑选一些人文专题类的主题词设定模块。
勤劳:勤实朴拙 循序守常
创新:谨细沉潜 探新举奇
开放:优容开明 谦和自信
(2)以历史沿革为线索,确立“丝绸文化”的几个阶段,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明清时代、现当代等分成5-6个阶段,将所搜集的诗词歌赋按照时代进行分类,编纂成5-6个“时代专题”,以突出诗词“艺术”与历史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
(3)以丝绸工艺生产过程为线索,确立体现“蚕丝之路”制作、成品、远播的几个阶段:蚕桑、抽丝剥茧、缂丝织锦、绸缎绫庄、丝绸之路等。也可以将此过程定名为“丝路巡礼”,按照“天赐”、“劳作”、“创造”、“远播”、“通融”等主题词进行界定。
3.3教材编写校本化特征
教材编写除了专题解说,分类汇编外更体现“研学鉴赏”,教师可以针对每一首诗词,尝试按照如下项目展开校本化的研学活动以彰显教材校本化特点:
(1)专访评点、聘请专家、聆听讲座、师生沙龙、参观活动体验等交流访问活动。
(2)朗读会、歌咏会、主题写作、诗句上下对、灯谜活动、师生联动“丝艺”展示、中外诗歌的互译等鉴赏活动。
(3)针对此模块内容设置拓展性的研究活动,比如诗词与饮食文化、诗词与婚丧文化、诗词与服饰文化等。
3.4教材的适用度考察
我们的校本课程建设注重整合,即将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各种学科及科普讲座等整合起来,力求使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科学合理优势互补、融实践性综合性和可选择性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我们将教材试用于高一,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同时穿插本教材既弥补了必修教材古代诗词歌赋不充足的缺陷,同时教材使用与丝绸文化研习、丝礼汉服等系列活动融合,实现了较好的匹配。
相关热词搜索: 校本课程 生态 开发 研究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