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与孔子均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名家,他们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本文就从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两人德育方法的异同,从中探究其对我国当代高校德育工作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子;孔子;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落实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式、途径和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老子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道家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对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的灵魂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老子与孔子的德育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人德育方法的异同,古为中用,从中探寻其对我国当代高校德育工作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的理论基础
德育方法的异同首先根源于各自理论基础的异同,不同的理论基础会衍生出不同的德育方法。老子与孔子的德育方法也不例外,各自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老子德育方法理论基础的核心为“道”,孔子德育方法理论基础的核心则为“仁”。
老子德育方法理论基础的核心是“道”。在老子看来,“道”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25章)二是“道”指万物运化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三是“道”是指萬物的主宰,育化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道为体,无声无形,体现在具体事物上就是德,万物由“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51章)。上德之人能将“道”与“德”内化统一为自身的道德,由此达到至好自然的状态,“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51章)。
孔子德育方法理论基础的核心是“仁”。虽然孔子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学生解释“仁”的含义不尽相同,但“仁”的含义主要有三层:第一层“仁者人也”,是指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第二层“仁者爱人”,是指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他人;第三层“范爱众”,是指把仁爱之心推而广之,涵盖一切事物。在老子看来,“仁”一方面可以由自身的主观意志决定,“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另一方面“仁”也可以由外在的实践决定,“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从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的理论基础中可以看出,老子崇尚自然的本性,认为人的一切行为要以“道”为标准,遵循大道的法则,由此形成了老子侧重顺应自然,将道德内化于心的德育方法。而孔子强调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主张以“仁”治天下,这种“出世”的思想无疑为孔子既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又重视人为效果的德育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比较
在长期的德育实践过程中,老子与孔子都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纵观两人的德育方法,我们不难看出,老子与孔子都比较重视隐性的道德修养方法,如老子的不言之教法与孔子的言传身教法,老子的静观玄览法与孔子的自觉内省法等。但两人的德育方法也存在着差异。老子的德育方法强调顺应自然,遵循大道,将道德内化于心,如老子的道法自然法、防微杜渐法等。而孔子的德育方法既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也重视人为的效果,如孔子的学思并重法、因材施教法与启发善诱法等。
1、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的相同点
(1)不言之教与言传身教
不言之教是一种隐性的德育方法,老子认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不言之教要求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不应过多地强迫灌输,而是应以身作则,为受教者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引导受教育者,使其逐步建立道德意识和规范。同时老子强调教育者的“言”要顺应自然规则,不应过多也不应过少,而是恰到好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受教者在轻松自由的环境里接受教育,以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的德育效果。
孔子对老子的“不言之教”进行总结和借鉴,提出了“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先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这就强调教育者应以身作则,用言行来影响、引导受教育者,以负责的姿态、谦恭的态度和博学的知识来教育、感化受教者,使其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由此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2)静观玄览与自觉内省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6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10章)。“致虚守静”、“涤除玄览”要求受教者在虚静自然的状态下,清除自身的杂念和欲望,摒除妄见和外来的干涉,平心静气,使身心虚静到极点以至反观到内心的光明。老子认为受教者应从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抽身出来,静思己过,加强反省,使自己的心灵保持纯净的状态,用一种虚静纯粹的心态做人、做事,回归大道,做到“用其光,复归其名”。(52章)
孔子的“自觉内省”法与老子倡导的“静观玄览”有异曲同工之效。“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内省是完善人格、达到道德至高境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要求受教者应“吾日三省吾身”,静思己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并以他人为镜,对照检查鞭策自己,取其所长,补己之短。
2、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的差异点
老子在这方面典型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1)防微杜渐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4章)老子认为做事情应在它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妥当,处理事情应在祸乱产生以前就做好准备。并且举了三个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来说明问题。这与今天唯物辩证法强调的质量互变规律有一定的相似,都认为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受教育者的精神状态、心理情绪等微小的变化,准确获取受教者的信息,及时帮助受教者脱离不正确的思想或行为,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
(2)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万物都要依照大道法则运行。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放在德育上就是要求教育者要遵循自然法则,遵循受教者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实施德育。万物都有运行的法则,受教者也不例外。受教者的身心素质、心理特征、智力发育等,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教育者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应使自身的教育行为与受教者发展的客观规律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预期效果。否则,就会产生揠苗助长或停滞落后的德育效果。
孔子在这方面典型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1)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和“思”十分重要。“学”和“思”多指在自身修养过程中的学习和思考。孔子强调学习和思考二者是并重的,两者缺一不可。首先,学习是基础,提高自身修养的前提是学习,学习是产生一切美德的先决条件,“君子学以致其道”。其次,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考,受教育者在学习时如果不思考,就会迷茫,而不以學习为前提的思考,则完全是空谈。只有在求学中将“学”和“思”结合,才能在修身中做到不懈怠不迷惘。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要求教育者应从受教者的实际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施行特定的教育内容。孔子学生七千人,每人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孔子注重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进行针对教育。如针对不同学生提的同一问题,孔子根据学生的特点做了不同的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以为仁’”。(《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
关于“仁”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这是针对颜渊敦厚、仲弓不谦恭、司马牛多言而燥的性格给出的答案。
(3)启发善诱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反对单纯的说教灌输,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受教者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受教者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不要去启发他。孔子认为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对待学生的问题要点到即止,不要说破,使受教者在“循循然善诱人”中自得体会,自己弄清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德育效果。
三、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比较的价值借鉴
老子与孔子的德育方法多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相互补充,共同对我国德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今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不难看出,两人的德育方法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比较两人德育方法的异同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1、注重加强隐性德育方法建设
“不言之教”与“言传身教”是实施隐性德育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隐性德育主要是把德育内容渗入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一种无形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道德品德的养成。这与老子与孔子所倡导的“不言之教”与“言传身教”方法相符合。目前,我国德育工作者在实施隐性德育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隐性德育课程没有太多隐性特色,某些高校仍以机械灌输为主等。这就要求我们当代的德育工作者继续学习老子与孔子隐性德育方法的精华,在德育工作中加强自我教育,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重视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德育工作者的外在教育外,还应有受教者的内在自我教育。只有教育者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去启迪受教者,使受教者自己教育自己,将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并进一步彰显为外在的道德行为,才能形成稳定的道德人格。为此,德育工作者应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更新德育方法,将行之有效的传统德育方法和现代德育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自省、学习、思考等自我教育的方式把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 王玄武. 比较德育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225.
[2] 富金壁. 论语新编译注[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3] 兰喜并. 老子解读[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4] 刘 飞. 孔子德育思想探析及其启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04:92-95.
[5] 史婷婷. 论老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05:55-58.
相关热词搜索: 孔子 德育 老子 方法 研究